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我国,天然林资源所占森林资源比重大,质量却不高,天然林保育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必然选择。为此在界定天然林与天然林保育术语的基础上,论述了森林更新演替、森林可持续经营、生态系统经营、近自然经营、分类经营、保护生物学与景观生态学理论等,是天然林保育的基础理论,应依此确定森林经营实践的支撑技术,以实现我国天然林森林可持续经营目标。  相似文献   

2.
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就是实施保护天然林生物生态系统的工程。实则是保护人类生存所需物资与环境条件的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中的森林防火是通过防扑森林火灾,保护天然林生物生态系统。不管是天然林保护工程,还是其中的森林防火,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不...  相似文献   

3.
面向21世纪的森林生态系统经营与天然林保护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实质是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长期健康稳定和持久的林地生产力,其核心是建立起一个自适应机制,它是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理论基础。本文论述了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概念和实质,在该理论指导下天然林保护工程是一项关系到自然、经济、社会的复合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4.
澳大利亚、新西兰天然林保护管理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国的天然林经营保护方面的基本情况和做法,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正在实施的天然林保护工程政策和管理机制,如制定符合国际林业发展趋势和我国国情的天然林资源保护政策;大力发展人工林,提高林产品产量进而促进天然林保护;加强国际合作,提高我国天然林可持续经营能力等。  相似文献   

5.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中营造林工程实施监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是我国为了保护天然林资源、恢复森林植被、增加水源涵养能力、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一项林业工程建设项目。本文动用工程建设监理理论,结合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中营造林工程的特点,论述了实施工程监理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FORESTAR:东北地区多目标森林经营的决策支持系统(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林业过去曾经实行过大砍大造的方针,导致全国范围的生态灾难和林区的经济困境。当前正在实施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焕还林工程是在我国山地森林应用生态系统管理的良好时机。针对长白山地区天然林的保护与经营,我们建立了一个决策支持系统,简称为FORESTAR。它是以林业局为单位、用GIS框架下的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建立的。最初的版本包括两个子模块:森林采伐设计和森林恢复经营。在每个子模块下,用户可以比较各种决策条件下的效果,以便从中选优。这个决策支持系统可以用来帮助各级林业工作者实现上下一致的、多目标的森林经营管理规划。图2参17。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概念和实质,提出在该理论指导下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是一项关系到自然、经济、社会的复合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8.
正天然林是森林类型中的精华,是不可替代的陆地生态系统。1998年,为彻底遏制我国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党中央、国务院站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高度做出了英明决策,拉开了中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试点的序幕。2000年,全国17个省(区、市)全面启动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实施天保工程,是我国大区域生态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是林业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的重要标志,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天然林保护工程区森林经营管理政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然林保护工程是我国生态建设工程之一。由于理论研究滞后,配套政策不完善等原因,使得工程区森林经营管理工作面临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山西省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现状的分析,从政策的层面进行了研究,对于该项工程的顺利实施具有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及森林可持续经营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森林环境作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可再生的,也是可消失的。因此,科学合理地经营和管理天然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是唯一的选择。甘肃省天保工程实施区森林是本省森林环境的主体,对本省生态系统和生态安全至关重要。就天保工程实施区森林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关系以及可持续经营的部分途径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天保工程实施后林区职工的社会保障和就业等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了解决工程区林业职工安置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数字林业在天然林保护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数字林业的概念及涵义,指出其最初的切入点是国家林业局提出的六大林业生态工程。针对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现状,提出用数字林业技术解决其存在的问题,构建了基于3S技术的天然林保护工程管理地理信息系统,使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管理步入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13.
嵩明县实施天保工程以来,在森林管护及生态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具体的森林管护工作中却存在:林农矛盾未全面解决;林火管理难度大;林内采薪、放牧、采实(菌)屡禁不止;内部管理不协调;非天保区管护松懈等问题。在分析这些难点的基础上,结合嵩明县实际,提出了相应的良化森林资源管护对策。  相似文献   

14.
文山州邱北县森林覆盖率达 5 3 2 1%。其林权关系比较复杂 ,境内包括了原江边林业局、清水江林业局、南盘江林业局等 3个森工局共 7个林场。在天保工程建设中至 2 0 0 0年 9月完成了省属森工局的属地移交工作。从 1998年开始进行“天保”工程试点工作 ,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包括 :全面停止了天然林采伐 ;强化了森林管护 ;分流富余人员 ;较好地完成了公益林建设。然而还存在如下问题 :①管理粗放滞后 ;②管理体制尚未理顺 ;③农林争地矛盾突出 ;④设备老化陈旧 ;⑤缺乏科学规划 ;⑥地方经济困难造成债务危机。针对以上问题 ,提出了今后的奋斗目标、建设任务和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effects of the Natural Forest Protection Program (NFPP) on the restoration of forest resources in  相似文献   

16.
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梁军  张星耀 《林业科学》2005,41(4):168-176
从森林生物灾害与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森林病虫害防治历史、社会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策略以及森林经营目标的需求出发,系统化森林有害生物控制策略———生态控制;定义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分析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的特点、理论基础以及技术基石;认为自然控制论和自组织理论是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的理论基础,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的技术基石是森林生态系统管理;对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遵循的原则进行讨论,包括生态系统原则、协调性原则、生态平衡原则、生态位原则、环境保护原则、协同进化原则、林副产品安全原则、生态系统稳定性原则、生态系统的高功能原则(生产力、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森林生态系统生物灾害的可持续控制原则;对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及其适用条件进行评价。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与森林有害生物综合管理相比具有多项优点,是未来森林有害生物控制的主要方向,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天然林资源保护政策问题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林资源保护政策存在的问题可概括为三大类,即天保政策实施前历史沉淀下来的问题、天保政策方案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天保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天保政策良性运行的思路和进一步完善天保政策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8.
Six national programs—including the Natural Forest Protection Program (NFPP), Sloping Land Conversion Program (SLCP), Desertification Combating Program around Beijing and Tianjin (DCBT), Shelterbelt Network Development Program (SNDP), Wildlife Conservation and Nature Reserve Protection Program (WCNR), and Industrial Timberland Plantation Program (ITPP)—were adopted as means to achieve the Chinese Govern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national policy. While the programs have made promising progress circa 10 yr at the national level, problems exist at the regional and locals levels. This article, therefore, reviews the achievements and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the programs and their implementations, and provides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full realization of the goals of the programs. We recommend a comprehensive strategy for future activities—including promotion of sustainability science, reformation of rigid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adoption of sustainable forestry practices, integrated ecosystem management approach, and formation of new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s.  相似文献   

19.
Past monoculture forestry in China has contributed to countrywide ecological disasters and economic difficulties in forestry regions. China‘s new forestry programs, Natural Forest Conservation Program and Returning Farmlands to Forests Program,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ecosystem management of mountain forests in China. A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E-STAR, has been developed for better managing and protecting natural forests in Changbai Mountain area. It uses GIS-based forest inventory data at a scale of forestry bureau. The first version contains two sub-modules: forest operation and forest res-toration. Under each sub-module, users can compare several decision options and make optimal choices. It can help field for-esters, forest managers, and policy makers make multi-objective and consistent decisions in planning forest management at hierarchical administrative scales.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勐腊县森林资源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 ,针对森林管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勐腊县“天保”工程区森林管护意见。论述了管护的组织形式、管护办法、管护制度 ,提出了建议和对策。同时特别强调了社区共管与发展社区经济对天然林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提出发展社区经济 ,搞好社区管理可从根本上杜绝森林资源的人为破坏 ,确保“天保”工程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