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通过野外调查、走访及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全面系统的整理了麦积山景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确定麦积山风景区有792种药用植物。通过对其中73种重点调查的药用植物进行分析,并初步建立以药用价值系数、药用功效系数、药用部位系数、蕴藏量系数、名录现状系数、分类学价值系数、分布范围系数、野生资源数量系数、栽培状况系数这9项指标,对麦积山风景区内的重点调查植物综合价值进行了评价。发现在这73种药用植物中,综合价值高和较高的种合计共有59种,占总重点种数的80.72%,由此可见麦积山风景区内重点调查野生药用植物的综合价值普遍较高。  相似文献   

2.
对麦积山风景区内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记录了药用植物的总种数为792种,分属于130科456属。并且对所有药用植物的生活型及药用部位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草本植物和全草或全株药用占多数。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岘山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的调查分析,研究了岘山风景区开发建设的功能定位、原则、布局和措施,旨在为同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四川螺髻山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螺髻山风景区旅游资源、区位、社会环境等方面的调查,系统分析了开发螺髻山旅游资源的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评价了旅游资源的特点,提出了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福建省灵通山风景区环境优美,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开发潜力大。调查分析了景区东麓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共管研究,得出实施共管建设的有利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施社区共管建设,更好发挥风景区生态效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棋盘山风景区森林风景资源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沈阳棋盘山风景区森林风景资源为评判对象,选取了32个典型的景观样本,采用美景度评判法进行评价,每个景观的美景度值以标准化公式进行处理。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元数量化理论-Ⅰ的线性模型建立了棋盘山风景区森林风景资源的数量化评价模型。建模结果显示,影响该区域森林风景资源质量的主要因子依次为景观整体组合状况、对比度、人为作用、人文景观、景观布局色彩变化以及水体状况。最后,还就如何经营森林风景资源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充分分析山风景区旅游资源的特征和旅游开发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旅游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需求,提出了山风景区旅游开发战略的新思路:明确主题定位,塑造鲜明形象;挖掘文化内涵,整合旅游资源;开发特色商品,促进旅游发展;加快旅游交通设施建设,提高服务性能;加强区域横向联系,促进合作开发;提升景区区域职能,扩大影响力.以期为山风景区快速发展、深度开发和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麦积山风景区景观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对风景区内景观植物采用线路调查和样地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选定具有代表性的地段对样地内的植物进行调查,并拍摄照片。以美景度作为衡量标准,对拍摄的野生观赏植物照片采用心理物理学法依据景观植物观叶、观花、观果和观姿等观赏特性、生态习性、经济价值,选用幻灯评判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麦积山风景区观赏植物叶、花、果、姿皆具观赏价值的树木共有7种;叶、花、果、姿中有3项具有观赏价值的有武当玉兰(Magnolia sprengeri)、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水榆花楸(Sorbus alnifolia)等24种生态适应性、经济价值较高的观赏植物,可作为麦积山景区园林绿化、植物景观优化的主要树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甘肃省麦积山风景区是国家旅游局评定的5A级景区,拥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但景区知名度较低,竞争力薄弱,不能充分体现国家森林公园的特质。以生态旅游产品为研究对象,对麦积山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现状进行SWOT分析,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规划,并针对现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佛山锦湖片区作为西樵山风景区的入囗通道区域,其道路绿化景观是西樵山风景区整体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分析交通现状与景观问题后,结合当地地形、水利条件和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对锦湖片区道路绿化景观进行总体规划和景观设计,并提出相应的实施建议,希望对类似项目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非常丰富的野生资源植物。作者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将保护区内的资源植物根据资源植物的用途及化学成份,分为5大类,11小类。统计表明,保护区共有药用植物221种,园林植物407种,食用植物约102种,包括果用类型62种、蔬菜植物资源约40种,芳香植物61种,其他植物684种,包括纤维植物90种、油脂植物107种、淀粉植物42种、单宁植物32种、用材植物111种、饲料植物302种。保护区资源植物具有种类丰富、蓄积量小、品类齐全、开发潜力大的特点。在开发利用的同时,应本着可持续利用的原则,解决合理开发利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2.
以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2009—2010年最新一次科学考察报告为基础,分析药用植物资源的多样性。结果表明,保护区有药用植物73科169属220种,其中单种科和单种属占优势,单种科占总科数的50.68%,单种属占总属数的79.88%;保护区大多数药用植物海拔分布高差为400 m以下,占药用植物种数的75.45%;保护区药用植物生活型以草本为主,主要药用部位为全草和根;保护区药用植物中有许多珍稀濒危植物种,还有一部分属于德宏州景颇族传统药用植物。  相似文献   

13.
通过本底调查和补充调查,福建白马山自然保护区现有野生药用植物资源110科265属412种,按其药用部位将其分全草(株)类、根类、茎类、叶类、其他类等5类;分析当地野生药用植物区域特点,提出合理开发和利用建议,旨在为更科学更规范地进行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4.
我国西南地区碳酸岩分布广泛,山脉纵横,地质情况复杂,受太平洋暖湿气流和青藏高原冷空气影响,形成了丰富独特、类型多样、成份复杂的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在扭转区域产业结构、维持生态建设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及维护国家药用植物资源安全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中基于文献资料和野外踏查,系统总结了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木本、藤本、草本主要药用植物的种类和开发潜力,从资源状况、生态治理、产业发展3个方面探讨了药用植物资源的利用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从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发掘、综合开发利用、引种驯化和良种培育、人才培引和自主创新4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期为实现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和地区植被修复重建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南京市植物物种多样性现状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南京市域植被资料的搜集与实地调查,分析了南京市植物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南京地区高等植物共有2073种(含种以下等级),隶属221科、899属;其中乡土植物158科、609属、1 333种;资源植物中观赏植物1068种,药用植物760种,油料植物90种,纤维植物89种;国家Ⅲ级以上保护的濒危物种64种。整体上南京植物资源较为丰富,有许多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前景,植物物种多样性的保护需进一步融入生态环境建设,挖掘乡土植物资源,合理利用资源植物,研究利用重要濒危植物。  相似文献   

16.
通过野外调查研究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一步整理,发现河北省龙胆科野生植物共有10属23种3变种,多为药用、观赏、食用、农药、化学药品及抗菌植物。据统计,药用植物15种,根或者全草可入药,多具有清热解毒的药用价值;6种植物花色鲜艳,具有较高观赏价值;此外,还有农药植物3种,食用植物1种。另外,有些龙胆科植物的花中可提取出一种染色剂应用于实验中。为使河北省龙胆科植物得到可持续利用,应制定合理的资源利用计划及保护措施,开展繁殖和栽培技术研究,并建立种质资源库和中药材生产基地等,以促进保护和利用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省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珍稀濒危植物 73种 ,其中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的有 2 6种。通过对其资源的分布现状和药用价值的分析 ,提出了浙江省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调查黑龙江牡丹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与分布,为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深入各代表性地域进行药用植物资源调查,野外考察,采集标本,查阅整理资料,鉴定标本及考证文献资料等。结果表明:经初步调查,黑龙江牡丹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药用植物67科、195属、265种,其中蕨类植物8科10属10种;裸子植物1科2属2种;被子植物58科183属253种。黑龙江牡丹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猫儿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猫儿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种类丰富,约1115种,垂直带谱明显。在综合考察的基础上,对自然保护区内的药用植物种类特征、分布规律、经济价值及蕴藏量进行了认真研究,提出了科学开发和保护的方法,对加强自然保护区内药用植物资源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鄂西武陵山区木本蜜源植物资源丰富,极具开发价值,掌握该区主要木本蜜源植物资源情况,对促进该区域养蜂业发展及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野外实地考察该区域木本蜜源资源情况。结果表明:该地区主要木本蜜源种类丰富,共 84 种,隶属于29 科 54属;花期主要集中在夏季(43种),春、秋季(14种和16种)次之,冬季最少(11种)。在中低山、中山、半高山区分布最为丰富且四季均衡,依次为67种、81种、79种。基于本调查结果,建议该区域林业管理部门从宣传引导、加强多功能乡土木本蜜源植物开发利用及品种选育研究,促进蜂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