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为筛选适宜如皋市种植的优质水稻品种,比较了17个水稻品种的田间种植表现。结果表明:17个水稻品种的生育期在154~164d,以南粳3908、宁粳8号、常农粳10号、镇糯20号、南粳5055较长;株高在89~115cm,以常农粳10号、淮稻20和宁粳8号较高;有效穗数在307.95~406.8万/hm2,以华粳8号、南粳5055和淮粳1309较多;穗总粒数在101.5~148.1粒,以淮稻20、丰粳3227和镇糯20号较多;结实率在90.1%~97.2%,以盐粳13号、宁粳8号和淮稻18号较高;千粒重在24.6~29.5g,以宁粳8号、扬粳805和南粳3908较重;产量在9 320~11 280kg/hm2,以镇糯20号、宁粳7号和宁粳8号较高。综合比较表明,南粳5055、南粳3908、宁粳8号、宁粳7号和镇糯20号田间表现较好、产量高、品质优,适宜在如皋市及相应生态条件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为了促进通州区粮食生产的稳步发展,加快水稻新品种的推广应用。2012年进行了8个引进早熟晚粳稻新品种的田间对比试验,从而筛选出高产、优质和适宜通州地区种植的水稻品种。试验结果显示:镇稻11、南粳44、宁粳3号和镇稻15可在通州地区推广种植;武运粳23和常农粳5号不宜在通州地区推广种植;南粳5055和武粳14有待继续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3.
2012年南通市通州区水稻品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促进通州区粮食生产的稳步发展,加快水稻新品种的推广应用。2012年进行了8个引进早熟晚粳稻新品种的田间对比试验,从而筛选出高产、优质和适宜通州地区种植的水稻品种。试验结果显示:镇稻11、南粳44、宁粳3号和镇稻15可在通州地区推广种植;武运粳23和常农粳5号不宜在通州地区推广种植;南粳5055和武粳14有待继续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4.
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广陵香粳、宁粳2号、镇稻8号、淮稻5号、扬粳20238产量均比对照宁粳1号高,且抗病、抗倒性较好,可进一步试验论证;盐稻9号及南粳44与对照相比,产量较低。  相似文献   

5.
进行了水稻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扬粳1号、南粳44号、盐粳30237、宁32213可在泰兴市大面积示范种植,宁粳3号可适当种植,徐稻5号、淮稻10号、连稻6号、淮稻13号、淮稻11号、淮稻9号不宜在泰兴市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加快水稻品种的更新,在曲霞镇镇西村开展了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南粳52、宁粳7号、武运粳30号、盐粳13号这4个高产品种可作为2018年水稻高产示范推广品种,南粳9108、扬农稻1号可作为2018年水稻优质米示范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7.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法,于2017年在桐城市对13个作单季稻种植的常规粳稻新品种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生育性状、经济性状和抗性存在差异,产量为6 274.5~8 275.5 kg/hm~2,经方差分析,品种间产量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F=1.97,F_(0.05)=2.18)。宁粳7号、徐稻9号、武运粳27、皖垦糯1号、宁粳5号和南粳9108为早熟品种,镇糯19、镇稻18和皖稻68为中熟品种,镇稻16、当粳8号、华粳40和嘉花1号为迟熟品种。武运粳27、镇稻18、镇稻16和镇糯19适合桐城市作单季稻种植。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优质食味水稻新品种在苏中沿江地区的推广应用,以南粳5055为对照,对引进的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南粳5055、宁粳8号和南粳3908综合表现较好,可作为2019年优质食味水稻示范推广品种,南粳46可作为特优质稻米种植品种。  相似文献   

9.
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水稻品种的示范推广对稳定宁夏水稻种植面积、确保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宁粳44号是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杂交选育出的耐低温、耐盐碱、抗倒伏、适合直播种植的水稻新品种。为了明确宁粳44号在插秧条件下的综合性状,在宁夏平罗县和贺兰县两地种植,比较分析了其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三要素及产量表现。结果表明,宁粳44号综合性状较好,产量突出,可作为该区域插秧水稻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2011年泰兴市水稻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扬育粳2号、武运粳24(无芒)可作为泰兴市生产用种,宁粳5号、镇稻11、扬粳805、焦点313、南粳5055、镇稻671、通粳981等品种表现不理想,以期为泰兴市水稻品种推广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品种小区种植、系统调查纹枯病发生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对纹枯病敏感度差异较大,纹枯病始见期以南粳41、南粳42等2个品种较早,宁粳5号,盐粳5号2个品种始见期较晚。盐粳6号、南粳44号、镇稻14、南粳42发展蔓延较迅速,属高感纹枯病品种;南粳5055、宁粳6号、常农粳4号发展缓慢,属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12.
为了选择适宜保墒旱直播种植的水稻品种,采用小区对比试验,对不同品种水稻产量、品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宁粳48号、G19、宁粳28号、宁粳43号在稻米品质、产量、抗病性、抗倒伏性等方面表现较好,可进一步开展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出产量高、生育期适中、适合无为县种植的单晚粳稻新品种,2014年在无为县开展了单晚粳稻新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以常农粳8号、常农粳7号性状表现突出,稻曲病、稻瘟病发生轻,可作为无为县水稻主推品种扩大面积示范验证;嘉优2号、宁粳3号已通过审定,可作为无为县水稻主推品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优质食味水稻新品种在苏中沿江地区的推广应用,以“南粳5055”为对照,对引进的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南粳5055、宁粳8号和南粳3908综合表现好,可作为2019年优质食味水稻示范推广品种,南粳46可作为特优质稻米种植品种。  相似文献   

15.
江苏里下河北部地区15个水稻新品种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剑波  许美刚  刘泽华  于莎  王宜春 《农技服务》2012,29(5):521-522,524
为筛选适于宝应县生态气候条件和生产水平的高产、优质、多抗主导水稻新品种,引进15个粳稻新品种(系),采用秸秆全量还田机插栽培技术组织大区种植展示试验。结果表明:迟熟中粳宁粳5号、武运粳24、镇稻14、淮稻13和中熟中粳连粳9号、连粳10号等品种有较好的丰产性和适应性,可进一步扩大示范。  相似文献   

16.
为了加快水稻新品种示范推广进程,提升水稻产业化水平与农民种植效益,对引进的10个优良水稻品种进行了大区试种示范与展示。结果表明,扬育粳2号、淮稻5号、南粳49、南粳9108、镇糯19及常农粳8号等6个品种综合性状好,产量水平较高,稳产性好,可作为南通地区的主体品种推广。  相似文献   

17.
朱大明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3):102-103,148
为了筛选出适合在庐江地区推广种植的常规单季晚粳稻新品种,于2020年对引进的11个晚粳稻品种进行了展示试验,以生育进程、农艺性状、产量构成、抗性表现等作为考察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参试水稻品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其中产量水平排在前4位的品种分别为镇稻18、当粳8号、皖垦粳3号和常农粳151,比对照品种平均增产7.28%以上,全生育期在146~148d,较对照品种增减幅度在1d.由于2020年的气候异常,多数参试品种的综合抗性一般,其中以镇稻18、当粳8号、皖垦粳3号、常农粳151等品种的抗性表现相对突出.根据此次展示试验结果,建议在庐江地区推广应用镇稻18、当粳8号、皖垦粳3号和常农粳151等4个品种作单季晚粳种植.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适合上海市奉贤区种植的优质水稻新品种,于2019年引进3个优质稻新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宁粳8号"全生育期适中,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均较好,可在奉贤区示范推广种植;"沪运粳4326"熟期较早,可在奉贤区用于调节茬口种植;"常优粳6号"需在奉贤区作进一步试验示范,以确定其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了筛选适宜东海县种植的水稻新品种,引进17个水稻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对其旱育秧移栽稻的分蘖能力、抗倒性、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及丰产性进行鉴定比较。结果表明:连粳7号、宁粳4号、连粳2008、中稻1号等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可在东海县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20.
水稻品比试验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认真做好国家良种工程项目的实施,积极探索适合我地推广种植的水稻优良品种,我们对近几年来培育的几个水稻新品种进行了种植对比,结果表明,在供试品种中“宁粳1号”、“扬辐粳8号”的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在我地具有较好的推广种植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