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索冬季大棚草莓白粉病生物防治适宜的药剂及浓度,以大棚红颜草莓为试材,选用碳酸氢钠、几丁聚糖、枯草芽孢杆菌3种药剂,每种药剂设置高、低2个浓度,以清水为对照对冬季大棚草莓白粉病的田间防效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碳酸氢钠、几丁聚糖、枯草芽孢杆菌的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67.9%、79.1%、82.2%,防治效果较好的为枯草芽孢杆菌,其次是几丁聚糖,防治效果一般的为碳酸氢钠。同一药剂高浓度防治效果显著高于低浓度防治效果,表明在白粉病发生较重时,适当加大浓度有利于草莓白粉病防治。  相似文献   

2.
采用55℃温水、碳酸氢钠、柿醋等对草莓灰霉病和白粉病进行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果实醋对草莓灰霉病危害植株和果实的防效分别为74.9%和80.4%,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而对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则表现不佳;碳酸氢钠和55℃温水对草莓白粉病危害植株和果实的防效分别为72.1%、75.4%和70.3%、71.4%,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而对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则表现不佳.  相似文献   

3.
大棚草莓土壤消毒防病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大棚草莓土传病害红心根腐病、灰霉病、白粉病的发生,特进行了草莓大棚的土壤消毒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生石灰加灌水闷棚和施用微生物制剂对水根灌,对草莓红心根腐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并能有效减少灰霉病与白粉病的发生,且对草莓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以草莓隋珠为研究对象,以枯草芽孢杆菌WP、木霉菌WP和复合菌WP 3种菌剂为供试材料,设置25%吡唑醚菌酯SC为药剂对照及清水对照,研究3种生防菌剂对白粉病、炭疽病及灰霉病的防治效果与促生促产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3种菌剂均可有效地防治草莓炭疽病,以复合菌剂WP防治效果最佳;枯草芽孢杆菌WP和木霉菌WP均可有效防治草莓白粉病,仅枯草芽孢杆菌WP防治效果最佳,其次是木霉菌WP,两者差异显著;木霉菌WP可以有效防控草莓灰霉病,防治效果最佳,显著优于其他2种菌剂。3种生防菌剂对炭疽病和白粉病防治效果较好,但对灰霉病防治效果不够理想,促生促产效果却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5.
以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esne)品种红颜为研究对象,以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木霉菌可湿性粉剂、复合微生物菌剂3种微生物菌剂作为试材,同时设置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作为化学药剂对照、清水对照,研究3种微生物菌剂对草莓炭疽病、白粉病、灰霉病3种病害的防治效果及其对草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微生物菌剂均表现出对草莓炭疽病较好的防治效果,均超过65%,且施用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处理防治效果最为明显;在草莓白粉病防治上,施用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最为明显,超过60%,但施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的防治效果较差,均低于40%;3种微生物菌剂对草莓灰霉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防治效果,为30%~55%。同时,3种微生物菌剂对草莓植株均具有一定的促生作用和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6.
草莓灰霉病是草莓产区的主要真菌病害,发生面广,容易传播,较难防治。本文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析比较了5种药剂对建德红颊草莓的安全性和对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大棚草莓灰霉病发病初期使用424%唑醚·氟酰胺1 870倍液,间隔7 d喷施两次、每公顷喷750 L,对红颊灰霉病防治效果可达987%,与其他药剂相比防治效果差异达显著水平,有效控制了灰霉病发生,对产量和品质促进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7.
灰霉病是草莓主要病害之一,在温、湿度较高条件下极易发生,尤其在大棚栽培草莓生产中,灰霉病发病率高,流行快,发生面积大。灰霉病危害草莓叶片、花和果实,大大降低了草莓的产量及品质,严重制约草莓的生产发展。因此,笔者于2004年用一熏灵熏蒸剂对大棚草莓灰霉病进行防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使用一熏灵熏蒸剂与目前生产上使用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相比,具有防治效果好,节省劳力,成本低,无药害和提高产量及品质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介绍大棚草莓的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包括草莓炭疽病、白粉病、灰霉病、红蜘蛛等内容,以期为果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几种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防治草莓病害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4种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 ,对草莓白粉病、灰霉病均有一定的防效 ,Bacillusspp1对白粉病防效达5 4 6 % ,Bacillusspp3对草莓灰霉病的防效达 6 0 7%。  相似文献   

10.
用叶面喷施水杨酸的方法对设施栽培下的草莓进行白粉病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水杨酸溶液浓度为2.0~4.0 mmol·L-1,能显著降低草莓白粉病的病情指数,施用2次防治效果好。2.0 mmol·L-1浓度的水杨酸溶液的防治效果达到87.5%,在生产中对于防治草莓白粉病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利用寡雄腐霉菌防治草莓真菌病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农业科学》2017,(1):85-87
为了推广生物农药寡雄腐霉菌,在设施草莓上进行了防治白粉病和灰霉病的试验。结果表明:相对化学农药而言,寡雄腐霉菌的防治效果较好,可以用于白粉病和灰霉病等真菌病害的防治;同时使用寡雄腐霉菌防治草莓病害的安全性更高,能够保证草莓鲜食安全。  相似文献   

12.
通过调查,明确贵州省大棚草莓生产中的主要病虫害有灰霉病、白粉病、叶斑病、炭疽病、蚜虫、红蜘蛛等,并根据不同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发生特点,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以为当地大棚草莓病虫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大棚草莓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调查,明确贵州省大棚草莓生产中的主要病虫害有灰霉病、白粉病、叶斑病、炭疽病、蚜虫、红蜘蛛等,并根据不同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发生特点,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以为当地大棚草莓病虫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草莓白粉病是京郊草莓生产中最难防治的病害之一,为保证草莓的品质和安全,明确不同杀菌剂对草莓白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研究了3种杀菌剂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显示:49%软皂水剂和50%醚菌酯悬浮剂对草莓白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连续施药3次后7d防效分别为87.68%和73.4%。在实际生产中,白粉病发生初期,可选用0.5%氨基寡糖素水剂配合化学药剂使用;白粉病发生较严重时,可使用49%软皂水剂和50%醚菌酯悬浮剂等化学药剂交替使用,并严格控制用药量和使用次数,防止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15.
对设施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栽培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病虫害进行了调查,并研究了营养物质对设施草莓病虫害的影响以及病虫害的有效防治方法。结果表明,设施草莓主要存在白粉病、灰霉病、炭疽病、蚜虫和二斑叶螨等病虫害,其中白粉病、蚜虫和二斑叶螨发生率较高,分别占病虫害总发生率的21.5%、22.6%、28.0%;氮、磷、钾肥比例为1.00∶0.28∶0.93时病虫害发生率最低;生物药剂的防治效果比化学药剂防治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对吉首寨阳乡的大棚草莓病虫害进行了调查研究,明确了当地大棚草莓的病害主要有白粉病、炭疽病、灰霉病、枯萎病、根腐病等5种,虫害主要有蚜虫、斜纹夜蛾、地老虎、蛴螬、红蜘蛛等5种。其中,优势病害为灰霉病和根腐病,优势虫害为蚜虫、斜纹夜蛾和地老虎。在调查的基础上,对大棚草莓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大棚草莓白粉病防治的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粉病是大棚草莓生产上的一种主要病害,常用三唑类农药防治,由于多年连续使用,其防效下降。为此,对翠贝、赛高、菌必克、15%粉锈宁、75%百菌清这几种防治白粉病的主要药剂进行了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翠贝3000倍液处理防治草莓白粉病效果最好、持效期较长,相对防效达92.1%;75%百菌清600倍液、15%粉锈宁1000倍液、赛高3000倍液 菌必克1200倍液处理对草莓白粉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相对防效分别为75.4%,72.9%,73.0%。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大棚草莓常见病虫害(草莓炭疽病、白粉病、灰霉病、根腐病、红蜘蛛、蚜虫等)的发生症状,并提出了其防治方法,以期为果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放线菌C-2发酵产物对草莓和黄瓜白粉病的生防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对小麦白粉病具有较高防效的生防放线菌菌株C-2的发酵液对草莓白粉病和黄瓜白粉病进行生物防治.试验结果表明,C-2菌株发酵液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为70.04%和65.34%,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为72.14%和 66.57%,都具有较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20.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明确臭氧功能水喷雾器所产生的臭氧功能水对大棚草莓白粉病、草莓红蜘蛛的防治效果,为该植保器械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