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开展稻田养鱼,吉林省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但养殖品种主要是鲫鱼、鲤鱼和本地泥鳅,为此,稻田鱼虽然品质优良,但品种普通。吉林省水稻面积达1200多万亩,进行稻渔种养,尤其是新品种的养殖,是吉林省今后新的发展方向。稻田瓯江彩鲤的养殖,为吉林省农业产业的发展,稻鱼双收双赢,农民增产增收,提高稻谷质量,提升鱼的价值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2.
超级稻吉粳88具有高产、抗病、抗倒、米优的特征。一般平均亩产600公斤左右,高产栽培条件下亩产可达790公斤以上。适应区域:吉林省四平、长春、松原、通化、吉林等平原稻区,辽宁省北部的昌图、开原、新宾等稻区,黑龙江省五常、内蒙古、宁夏及新疆的部分稻区。去年栽种面积100万亩。今年,据不完全统计,仅吉林省推广面积可达350万亩以上。推广面积骤增,面临品种单一,气候条件等原因稻农如何应对?本刊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超级稻吉粳88的主要育种人,吉林省农科院水稻所副所长张三元研究员。  相似文献   

3.
一、吉林省2001年稻区病虫害发生原因 2001年吉林省稻区尤其是中东部水稻主产区,普遍发生稻瘟病,严重地区发病面积达到70%,穗颈瘟白穗率一般地区为10%,严重的达40%~50%,不但造成大幅度减产,而且影响稻米的品质,腹白、胴裂米增加,磨不出米,整精米  相似文献   

4.
我国种植水稻历史悠久,地域广阔,是世界稻米主产国之一。我国每年水稻种植面积约3500万hm2,约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29%。总产稻谷1.92亿t,占粮食总产量的42%,无论种植面积和产量,在我国粮食作物中都居首位。为有效地控制稻田杂草稻的危害,现针对杂草稻的发生特  相似文献   

5.
水稻新品种九稻59号是由吉林市农业科学院水稻所通过品种间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晚熟水稻新品种.主要优点是抗逆性强,丰产性好.2006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吉林省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8669.3 kg/hm2,比对照关东107平均增产9.9%,生产上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杂草稻遗传多样性及起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杂草稻在中国北方稻区的危害越来越大,杂草稻也被认为是一种新的育种资源.利用在中国东北地区吉林省采集到的杂草稻为试验材料,调查了吉林省杂草稻的植物学性状,采用26对SSR引物对吉林杂草稻进行了DNA水平的多态性检测,分析了杂草稻的起源.结果表明:吉林省大部分杂草稻植株高于当地栽培稻,颖壳色共有7种表型,其中以秆黄色居多,赤褐色、黄色、黑褐色、紫黑色、灰黑色和黄褐色相对较少,果皮色以红色果皮为主;大部分杂草稻有芒,芒色以秆黄和赤褐为主;大部分杂草稻易落粒且易倒伏.SSR分子标记结果表明:26个位点上有21个具多态性,占80.77%.Shannon多样性指数(Ⅰ)的变异范围在0.2237~1.6357,平均为0.8402.遗传多样性指数(He)的变异范围在0.1107~0.7812,平均为0.4840.通过聚类分析,可将吉林杂草稻与栽培稻、野生稻分成5大类群.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杂草稻与当地粳型栽培稻有着较近的亲缘关系,与籼型栽培稻、临近省区粳型栽培稻、野生稻的亲缘关系较远.吉林省杂草稻很可能起源于当地粳型栽培稻,是栽培稻个体间自然杂交等产生的具有落粒特性的退化类型.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随着水稻种植面积增大,稻螟蛉每年都有发生,危害十分严重,发生面积为100%,给水稻生产造成严重危害.水稻稻螟蛉属鳞翅目,夜蛾科,最近几年水稻发生的主要虫害之一.它以幼虫食害叶片,主要是危害本田水稻叶片,从水稻分蘖期秧苗到水稻成熟的绿色叶片,均被稻螟蛉危害.  相似文献   

8.
水稻新品种通丰9号是吉林省通化市农科院于1993年以秋光为母本,通313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经多年选育而成。由于该品种丰产性状好、产量高,稻米品质优良,抗稻瘟病能力强,引起各地广大稻农的关注,仅2005年种植面积达40万亩。2005年1月15日通过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且属国家  相似文献   

9.
九稻55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属寒地稻作区,由于气温低、无霜期短,有25%的面积适合种植中早熟品种.但目前中早熟品种较少,且产量低.针对这些问题,选育出了具有高产、抗病、优质的水稻新品种九稻55号,2006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于吉林省中早熟稻作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2016巴斯夫新品"稻清"在吉林长春召开K4区上市发布会。吉林省常年水稻种植面积约1200万亩,局部地区稻瘟病较为严重,一直困扰着当地的农户,此次巴斯夫公司在东北地区推出"稻清"这款新产品后,又为当地农户防治稻瘟病增加了一个新选择。据悉,近十年国内稻瘟病的发生面积和防治成本逐渐提高,药剂使用量逐年增大,而市场上三环唑、稻瘟灵等成分销售近20多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农户急需高活性的产品。作为目前国内唯一获准在稻田安全使用的  相似文献   

11.
稻鱼共生是一种能够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提高稻田能量和物质利用效率的现代生态农业生产模式。 近年来,我国在稻鱼共生生态种养的理论研究和技术推广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研究表明,该模式在化肥农 药减量、稻田增产增效、土壤和水体改良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可以有效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减少 面源污染,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广东省稻鱼共生生态种养模式的推广面积仍然较小。 主要阐述了广东省稻鱼共生生态种养模式的发展概况,在广东省发展该模式具有自然资源优势,指出广东省稻 鱼共生生态种养模式存在应用面积少、产量低、技术研发和推广滞后、水肥管理落后、适宜于该模式的水稻品 种和田鱼品种较少以及机械化和智能化技术缺乏等问题。该模式在广东省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提出未来 广东省应该加强政策支持,引导产业发展;强化关键技术支持、完善技术规范和推动三产融合,促进乡村振兴 等对策建议,以期为促进广东省稻鱼共生生态种养的发展提供科技指导。  相似文献   

12.
粳稻新品种九稻53号是吉林市农业科学院以九稻14号为母本.以黑香粘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通过早代开始米质、抗性同步鉴定与穿梭育种相结合,系谱法育成。2005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05049)。经多年试验示范,该品种表现出生育期适中、米质优.抗性强、适应性好、稳产性突出等特点。2005年在吉林省优质水稻主产区梅河口种植2万亩,深受稻农和米业商欢迎,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水稻质量安全农户认知与种植意愿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吉林农业科学》2014,(6):76-80
为了解吉林省水稻生产农户对无公害、绿色和有机水稻及其生产操作规程和水稻生产中禁止使用的农药等水稻质量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和优质安全水稻的种植意愿,对吉林省293户稻农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稻农对无公害、绿色和有机水稻及其生产技术规程和标准认知程度比较低;吉林省稻农对农药残留影响水稻质量安全的认知度较高,但对重金属和生物霉素影响水稻质量安全的认知度较低;并且有84.6%的农民不了解水稻生产中禁止施用的农药品种和名称;吉林省稻农种植优质安全水稻的意愿比较高。  相似文献   

14.
稻套麦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是我市主要粮食作物,近年来随国家对粮食的重视,加大了扶持力度,我市小麦种植面积逐步恢复,已达500万亩。但由于天气变化、茬口推迟及农村劳动力减少,我市稻套麦面积扩大迅速,据统计,全市稻套麦面积达150万亩。因此,加强稻套麦栽培技术的应用,对降低种植风险、提高单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我市多年来稻套麦方面的研究成果,现将稻套麦关键管理措施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随着水稻种植面积增大,稻螟蛉每年都有发生,危害十分严重,发生面积为100%,给水稻生产造成严重危害。水稻稻螟蛉属鳞翅目,夜蛾科,最近几年水稻发生的主要虫害之一。它以幼虫食害叶片,主要是危害本田水稻叶片,从水稻分蘖期秧苗到水稻成熟的绿色叶片,均被稻螟蛉危害。3龄后幼虫,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杂草稻已经发展成为吉林省地区水稻生产中的重要恶性杂草,且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严重威胁着水稻的生产。造成水稻大面积减产,给农户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如何尽快分析出杂草稻的发生特点,积极探索杂草稻的防治方法,形成一套合理且行之有效的稻田杂草稻防控技术并推广与应用,已成为水稻生产中首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近几年吉林省杂草稻的形态特征、发生特点、防治措施等展开相关调查及试验研究,旨在从源头上控制、切除杂草稻的发生及传播,并结合相应的除草剂技术,为吉林省杂草稻的防治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直播水稻最适宜品种(系)筛选及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播水稻具有省工、节本、节水等优点,是一种农民自发种植的新型栽培方式,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近年来我县直播稻种植面积直线上升,针对这一实情,通过种植不同的水稻品种(系),筛选出适宜本县种植的直播水稻品种,为指导全县直播稻大面积种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提升吉林省稻蟹田节水灌溉研究与应用的科技含量,提高稻蟹田灌溉水有效利用效率、土地利用率及产出率。在吉林省半干旱地区选择具有典型区域代表性的水田试验区进行稻蟹综合种养水分管理模式对比试验,研究不同水分管理模式对稻蟹产量及收益影响,分析水分管理模式与稻蟹田灌溉水量及灌溉水生产率的响应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从水稻产量和显著性、河蟹成活率和产量、收益率和灌溉水生产效率等角度与农户稻蟹田进行综合对比,浅水淹灌10cm水分管理模式的应用可使水稻增产率为1.38%,河蟹增产8.62%,收益率提高7.36%,田间节水率15.06%,灌溉水生产效率提高20.03%,各项指标表现良好,故较为适合在吉林省半干旱区稻蟹综合种养区进行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明确吉林省水稻种植区不同稻瘟菌小种对富士一号的抗性。[方法]通过抑菌圈试验,测定了源于吉林省的33个单孢稻瘟菌菌株对富士一号的敏感性。[结果]稻瘟菌对富士一号的敏感性呈连续性双峰分布,EC50最大为31.06μg/ml,最小为8.47μg/ml,相差倍数为3.67。[结论]吉林省稻瘟病菌菌系对富士一号已产生不同程度的敏感性差异。  相似文献   

20.
通95-74 通95-74(又称雪光、通院2号)是吉林省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2001年育成的优质米品种,于2002年2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作为吉林省重点优质米品种推广。经几年的试种和示范种植,表现优质、抗病、抗旱、耐寒和高产特性,深受当地稻农的好评和消费者的青睐。2003年和2004年在吉林省推广面积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