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犊牛腹泻病原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犊牛腹泻是新生犊牛所发生的一种急性腹泻。引起犊牛腹泻的病因很多,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以及营养因素和环境因素等。仅大肠杆菌病造成的腹泻死亡占犊牛死亡总数的50%以上。试验取腹泻病死犊牛粪便、肝脏、肠、脾脏等脏器病料,进行病原分离,对分离菌株进行生化试验、致病性试验及药敏试验,以期为犊牛细菌性腹泻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1材料试验动物为5日龄昆明小鼠,由河北联合大学实  相似文献   

2.
1引起犊牛腹泻的原因引起犊牛的腹泻是多因素的。大量检测表明,急性犊牛腹泻是由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而引起的,而这些细菌和病毒在健康犊牛肠道内是普遍存在的。据资料记载,犊牛腹泻与病毒有关的占70%、与大肠杆菌有关的占29%、与隐孢子虫有关的占33%。大肠杆菌是犊牛腹泻最常见的细菌性原因,多感染20日龄以内的犊牛,粪便带有血液和炎性产物。沙门氏菌引起2~6周龄的犊牛发生腹泻,也常见于2~3月龄的犊牛发病。魏氏梭菌引起犊牛发生急性出血性肠炎和迅速死亡。轮状病毒和冠状病毒多见于5~15日龄犊牛,也见于6~24月龄的青年牛发病。隐孢子虫…  相似文献   

3.
1初生犊牛 犊牛从出生至7日龄为出生期。初生犊牛消化器官尚未发育健全。瘤网胃只有雏形而无功能;真胃及肠壁虽初具消化功能,但缺乏粘液,消化道黏膜易受细菌入侵。初生犊牛对外界不良环境缺乏免疫力,适应性差,易受各种不良环境影响而发病死亡,因此给初生犊牛创造适宜环境,加强犊牛护理很重要。  相似文献   

4.
旨在评价饲喂代乳粉对早期断奶犊牛生长及培育成本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的新生犊牛45头,随机分为试验1组、试验2组和对照组;试验1组饲喂A品牌代乳粉,试验2组饲喂B品牌代乳粉,对照组饲喂牛场产鲜牛奶;测定各组实验犊牛的出生体重、1月龄体重和50日龄断奶体重;计算并比较各组犊牛培育成本。结果表明,各组犊牛的出生体重和1日龄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犊牛的50日龄断奶体重分别比对照组增加5.12、2.86 kg,且试验1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犊牛的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增加0.14、0.07 kg,且试验1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1组与试验2组平均每头犊牛分别比对照组节约饲养成本198.8、222.0元。综上提示,使用代乳粉能够促进犊牛生长,降低犊牛的培育成本,提高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探讨初乳饲喂次数对娟姗犊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初生重接近的健康娟姗犊牛20 头,随机分为4 组,分别为对照组、试验I组、II组和III组,每组5 头犊牛,试验期为60 天。4 组犊牛出生当日饲喂两次初乳,首次初乳量按照体重的10.0%进行灌服,第2次初乳于出生后6~8 h按照体重的5.0%进行饲喂。4 组犊牛出生当日在产房饲养,2日龄时均转为室外犊牛岛单栏饲养。2日龄后,对照组每天上午06:00和下午16:00时各饲喂常乳1次,2~6日龄每次饲喂1.50 L,7~20日龄每次饲喂1.80 L,21~35日龄每次饲喂2.50 L,36~60日龄每次饲喂3.00 L,自7日龄开始犊牛自由采食颗粒料。试验Ⅰ组、Ⅱ组、Ⅲ组分别继续饲喂初乳至犊牛2日龄、4日龄、6日龄后再饲喂常乳,饲喂时间和饲喂量与对照组一致。结果表明:(1)在饲喂初乳后48 h、72 h、96 h,试验组与对照组犊牛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均差异显著(p<0.05),120 h、144 h、168 h,试验Ⅰ组与对照组比较,犊牛血清IgG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组、Ⅲ组血清IgG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2)随着初乳饲喂次数的增加,可有效降低犊牛20日龄内腹泻发生率,试验Ⅰ组、Ⅱ组、Ⅲ组较对照组比较犊牛腹泻发生率分别降低9.5%、22.5%、36.5%,治疗犊牛腹泻总成本较对照组分别下降12.0 元、43.2 元、76.8 元,3 组试验组犊牛成活率为100.0%。(3)初乳饲喂次数的增加,使0~60日龄娟姗犊牛平均日增重(ADG)升高,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日增重均差异极显著(p<0.01),分别增加16.7 g、33.3 g、80.0 g。试验Ⅱ组、Ⅲ组较试验Ⅰ组ADG差异也极显著(p<0.01)。综合考虑,建议娟姗犊牛饲喂初乳至6日龄,可降低犊牛腹泻发生率、减少治疗费用,提高犊牛成活率及ADG。  相似文献   

6.
犊牛大肠杆菌病又称犊牛白痢,是由特定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初生犊牛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呈急性败血病或排白色稀便为主要特征,轻者影响犊牛发育,重症造成死亡。该病主要侵害10日龄以内的新生犊牛,特别是出生后1~3日龄的幼牛最易发病。1发病情况饶阳县某奶牛养殖小区发生了新生犊牛以体温升高、严重腹泻,突然死亡等症状的疾病,发病日龄多在出生后1~3天,多数来不及用药即发生死亡,也有的  相似文献   

7.
犊牛白痢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犊牛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新生犊牛急性传染病。多发于2~3周龄以内的犊牛,尤以2~3日龄犊牛最为易感。其特征为败血症和剧烈腹泻,导致严重的脱水,最终引起犊牛死亡或发育不良。1临床症状1.1败血症多见于出生后至7日龄没有吃过初乳的犊牛。病菌经肠道进入血液,引起败血症。病牛发热,精神委顿,间有腹泻,常常导致突然死亡。  相似文献   

8.
<正>犊牛腹泻病是犊牛的一种常发病,多发生于7~60日龄的犊牛,是由于肠内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或是营养性因素、环境因素致使犊牛免疫力低下而表现出的一种以严重腹泻为征兆的疾病,发病率高、危害严重。本文结合临床病例的诊疗进行了论述,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案。1病例介绍2018年3月22日,靖远县三滩镇某养殖户牛场饲养的3头母牛和2头45日龄左右的小黄牛。其中1头45日龄左右的小黄牛比另一头犊  相似文献   

9.
正大肠杆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细菌病,传染性很强,对7日龄以内的犊牛危害最大。临床表现为腹泻,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本文主要阐述了本地区某养殖场内犊牛发病的实际情况,该养殖场有部分犊牛发病之后,经过2d后,有6头犊牛死亡,主要的症状为腹泻。大肠杆菌病的病程短,死亡率高,必须引起养殖户的高度重视。1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初乳不同饲喂方式对荷斯坦母犊健康及生长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的初乳饲喂方式,试验选择初生荷斯坦母犊30头,随机分为A、B、C 3组,A组在出生后0.5,6小时分别灌服4 L和2 L初乳;B组在出生后0.5,6小时均灌服3 L初乳;C组在出生后0.5,6,12小时均灌服2 L初乳。犊牛出生后第2天开始按照常规饲养方法饲养至30日龄。统计犊牛体温、呼吸频率、被动免疫、患病及生长发育状况。结果表明:与A组比较,B组犊牛在第一次灌服初乳后0.5小时呼吸频率显著降低(P0.05),体温极显著升高(P0.01),第一次灌服初乳后6小时内站立次数极显著降低(P0.01),30日龄内患病率降低40%,且未出现个体死亡;与C组比较,B组犊牛的被动免疫质量显著升高(P0.05),30日龄内患病率降低30%,15日龄内体斜长增长量和30日龄内平均日增重均显著升高(P0.05)。说明B组的初乳饲喂方式对机体应激小,舒适程度较高,犊牛的健康状况和生长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1.
幼龄犊牛在刚出生时消化蛋白质的系统尚未发育成熟,难以消化非乳蛋白,年龄稍大的犊牛才能逐步消化非乳蛋白.研究目的是研制适合早期断奶犊牛饲喂的代乳粉,符合犊牛消化系统的发育特点,不添加抗生素,且降低犊牛培育成本.试验将24头出生体质量相近的荷斯坦公犊牛按出生顺序分为3组:对照组、试验A组和试验B组.3组犊牛1~3日龄饲喂初乳,对照组4~40日龄饲喂全乳,试验A组饲喂2阶段代乳粉,即4~21日龄饲喂一号代乳粉,蛋白全部为乳源蛋白;22~40日龄饲喂二号代乳粉,用小麦水解蛋白和大豆分离蛋白替代部分乳源蛋白.试验B组4~40日龄饲喂二号代乳粉.测定3组犊牛出生质量、出生体尺、40日龄体质量和体尺,记录犊牛腹泻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采取2阶段代乳粉饲喂的试验A组,犊牛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良好,与饲喂全乳的对照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正>犊牛大肠杆菌病是犊牛易发生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由大肠杆菌引起,犊牛出生后的前2周发病率最高,临床表现为腹泻和败血症,该病多并发病毒性腹泻。据报道,犊牛腹泻的发病率高达60%,患病个体中死亡率高达30%,这给牛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015年5月份某奶牛场,10日龄内的犊牛发生了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临床表现为犊牛食欲废绝、精神不振、鼻镜干燥、回头顾腹,肌肉松驰,心跳快而且弱,呼吸浅表不规则,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末稍发凉。有的不见明显症状突然死亡,有的出现发热后的1~2天内死亡,死前多有腹泻症状,粪  相似文献   

13.
试验在天津梦得牧业发展有限公司、蓄驰奶牛养殖场开展,按照单因素对比试验设计原则,根据犊牛日龄、体重相近的原则,每试验场选取40头犊牛随机分为试验纽和对照纽,每组20头,犊牛单栏饲养。试验犊牛分别于出生1日龄、9日龄、21日龄、31日龄、41日龄、51日龄和61日龄清晨饲喂前空腹称重,测量胸围、体高,同时观察、记录各组犊牛采食量、死亡数和发病等情况。试验结果表明,犊牛30日龄前生长日增重试验组与对照组没有明显区别。试验组犊牛30~60日龄期间生长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纽,差异显著(P〈0.05),最高阶段达到800g以上。试验组犊牛0—60日龄胸围生长发育迅速,梦得奶牛场试验组犊牛平均增长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2.35cm vs19.63cm),蓄驰奶牛场试验组犊牛平均增长较对照组增加0.83cm,提高了4.4%。0~60日龄体高生长发育变化不大,试验组与对照组犊牛之间差异不显著。试验组较对照组发病率降低2.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奶牛荚膜血清A型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某规模化奶牛场10~30日龄的犊牛出现发热、咳嗽和关节肿大的临床症状,并造成部分犊牛死亡。为查明死亡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方案,在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剖检的基础上,对采集的病料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细菌分离鉴定、生化试验,并对鉴定的病原菌进行动物感染试验和药敏试验,对分离菌的PCR产物进行多杀性巴氏杆菌特异性基因和荚膜血清型特异性基因序列的测定。结果表明,该场犊牛主要死于以纤维素性肺炎为特征的败血症,死亡原因为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所致,且分离的多杀性巴氏杆菌为荚膜血清A型高致病性菌株,对小鼠呈高致死性;该分离菌株对林可霉素、头孢噻呋、多西环素耐药,对恩诺沙星、氟苯尼考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全国157 个规模化牧场在2020年1—12 月出生的220 日龄内母犊牛各阶段发病次数、体重和日增重进行分析,旨在研究犊牛不同阶段发病次数对其后期体重、日增重的影响。结果表明:(1)断奶前后,60 日龄内发病次数≥2 次的犊牛,61~129 日龄体重、日增重极显著低于未发病犊牛和发病次数为1 次的犊牛(P<0.01);(2)转育成时,60 日龄内发病次数≥2 次的犊牛,转育成171~219 日龄体重极显著低于未发病犊牛和发病次数为1 次的犊牛(P<0.01);60~179 日龄发病次数≥1 次,转育成171~219 日龄体重和转育成日增重极显著低于未发病组(P<0.01)。因此,犊牛发病次数越多,后期生长发育越缓慢,建议牧场重视并加强犊牛断奶前后和转育成的饲养管理,做好疾病防治,以减少发病次数。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不同结构日粮对犊牛胃重量及瘤胃内黏膜发育的影响,选用中国荷斯坦乳用公犊牛39头,随机分为早期断奶(EW)组、低奶量(LQM)组和充裕奶量(HQM)组三个处理组,分别饲喂不同结构的日粮。试验犊牛在0日龄、7日龄、30日龄、60日龄、90日龄分别进行屠宰,每组屠宰13头,并称量胃重量、观察瘤胃粘膜色泽、量取粘膜长度。(结果)结果为:(1)三组犊牛7日龄时瘤网胃的重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30日龄、60日龄、90日龄时,EW和LQM组犊牛瘤网胃重量均显著高于HQM组(P<0.05),EW与LQM组间犊牛瘤网胃重量差异不显著(P>0.05);(2)7日龄和30日龄时,三组犊牛瓣胃重量差异均不显著,60日龄时犊牛瓣胃重量为EW>LQM>HQM(P<0.05);(3)7日龄和30日龄时,三组犊牛皱胃重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60日龄和90日龄时,HQM组犊牛皱胃重量均显著高于EW组和LQM组(P<0.05),EW组与LQM组间差异不显著。试验表明不同结构的日粮对犊牛瘤网胃,皱胃增重影响较大,对瓣胃影响较小,犊牛适时食入固体料可以刺激前胃的发育,在60日龄之前不给犊牛喂固体饲料会影响犊牛瘤胃及其黏膜...  相似文献   

17.
胚胎移植犊牛早期断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本地黄牛胚胎移植的荷斯坦奶牛犊牛,设计奶牛42日龄、50日龄早期断奶方法的两种不同方案(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分别与常规60日龄断奶方法(对照组)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早期断奶有利于犊牛早期的生长发育和骨骼发育,显著提高犊牛60日龄的体重、日增重及其体高和胸围,同时能显著降低犊牛的培育成本,其中试验Ⅰ组(即犊牛出生后4天开始采食,第1周每天喂6 kg牛奶和150 g犊牛料,以后每周增加200 g犊牛料、减少1 kg牛奶,第6周龄每天喂料1 200 g,停止喂牛奶)60日龄体重、日增重、体高及胸围分别为91.10 kg、0.91 kg、82.90 cm和93.70 cm,较常规的60日龄断奶犊牛分别提高20.30%、35.80%、10.20%、12.20%(P<0.05),犊牛培育成本397.20元/头,较对照组降低成本35.80%。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喂巴氏杀菌β-内酰胺类有抗奶对犊牛生长发育和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选用18头3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公犊牛,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犊牛饲喂β-内酰胺类有抗奶,试验组犊牛饲喂巴氏杀菌β-内酰胺类有抗奶,每组9头。巴氏杀菌条件为63~65℃加热30 min,犊牛61日龄断奶,试验期为180 d。结果表明:1)与β-内酰胺类有抗奶相比,巴氏杀菌β-内酰胺类有抗奶中总细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数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犊牛在3~60日龄期间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犊牛30日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15和30日龄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30日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 G)含量显著降低(P0.05),15日龄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显著升高(P0.05),7日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果提示,饲喂经过巴氏杀菌的β-内酰胺类有抗奶提高了哺乳期犊牛的生长发育,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犊牛免疫系统,但无法确定有增强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分析肉用母牛哺乳期日粮营养水平对犊牛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将产犊后带犊的西门塔尔杂交母牛(西门塔尔牛×西杂黄牛)24头分为3组,每组8头,按肉牛饲养标准及哺乳期产奶量6.0,5.0,4.0 kg分别设为试验1,2,3组,试验期为100 d,测定试验牛采食量及犊牛初生、1月龄、3月龄体重和体尺指标。结果表明:试验1组犊牛3月龄体重、胸围显著高于试验2组犊牛(P0.05),极显著高于试验3组犊牛(P0.01),体斜长显著高于试验3组犊牛(P0.05);试验1,2,3组犊牛体高、十字部高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1,2组犊牛初生~3月龄增重极显著高于试验3组犊牛(P0.01),试验1组犊牛胸围增加极显著高于试验3组犊牛(P0.01)。说明在本试验条件下,西杂母牛哺乳期饲喂高营养水平(试验1组)日粮有利于提高犊牛生长发育速度。  相似文献   

20.
犊牛大肠杆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7年以来,我县某奶牛场陆续出现续牛死亡现象,后经县兽医站采取综合诊断方法,确诊为犊牛大肠杆菌病。现将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1998年5月21日,该场繁殖的1头12日龄犊牛和1头3日龄犊牛先后出现精神不振、腹泻及发热症状c次日上午,发病的3日龄犊牛突然死亡,12日龄犊牛体温升至40.st,脉搏130次/分,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后经县兽医站及时抢救和正确用药,3天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据该场技术人员介绍,近几年来,由于管理制度不严,奶牛在分娩前后得不到充足营养,幼犊出生后根本吃不到初乳,发病死亡率较高。根据统计,1997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