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地回春,阳气升发。为适应自然环境,人体应适当补阳,调整机体阴阳平衡。主妇可以选购一些有滋补作用的食物和药材,为家人选择制作下列药膳,以调理脏腑,提升阳气。  相似文献   

2.
赵浩 《新农村》2016,(4):41
正风和日丽的春天,到外面享受一下阳光的爱抚,能让人身心舒畅。但是,你也许不知道,其实晒太阳也有学问,晒不同的部位还能晒出健康。晒后背补阳气前为阴,后为阳,晒后背,能起到补阳气的作用。阳气虚弱会让人手脚冰凉,还常伴有脾胃不适,如肚子怕凉或吃了凉的东西易腹泻等。春天晒晒后背,能驱除脾  相似文献   

3.
小寒寄语     
正《孝经纬》载:"冬至后十五日,斗指癸,为小寒。阳极阴生乃为寒,今月初寒尚少也。后十五日斗指丑,为大寒,至此栗烈极矣。律大吕,吕者,拒也,言阳气欲出,阴拒之也。"古人将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并且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第三候"雉鸲"的"鸲"为鸣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  相似文献   

4.
湖湘地区的太阳崇拜行为对湖湘医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王堆医书认为阳气是人类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具有营养、温煦的功能,与疾病的预后转归密切相关,并记载了应用药物、食疗、导引术、艾灸等多种调养阳气的方式。马王堆医书对阳气的重视及重点论述的调阳治法,对中医治未病,调整亚健康状态人群阳虚体态,至今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袁肇凯教授辨证治疗心病经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主要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规律及遣方用药特色等几个方面介绍袁肇凯教授治疗心病(冠心病、心律失常、慢性心力衰竭)的经验,疗效显著。袁教授认为冠心病的主要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责之于心气阴两虚、阳气不足为主,标实责之于寒凝、气滞、痰阻、血瘀,且诸邪每多夹杂,主张补通二法作为本病防治的重要原则。心律失常辨证的关键在于分清寒热属性,快速性心律失常辨证多为心气阴两虚证治以益气养阳,镇静安神;缓慢性心律失常辨证多为心阳气亏虚证,或心脾两虚证治以温阳养心,复脉安神;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病机为心肾阳气虚衰,血瘀水停,临证以强心扶阳、温肾利水为法治疗。  相似文献   

6.
人们的生活规律必须顺应四季变化,以免引发疾病。在一年中,阳气有一个生、长、收、藏的变化过程,在一天里也是一样,应该根据阳气的生长变化,适时调整机体活动,以顺应自然。  相似文献   

7.
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此时是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活跃于机体表面。夏季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人们在这个季节往往食欲缺乏,影响机体内在运行,本期为读者解读夏季膳食养生原则,为您推荐几款夏季养生药膳,希望为您在炎炎夏日带来好胃口。  相似文献   

8.
《福建农业》2015,(3):182
<正>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处处生机勃勃,人和自然界一样也充满了生气。然而,很多人会出现头昏、提不起精神、全身倦乏、情绪低落、食欲不振、咽喉疼痛、口疮、鼻出血、便秘、脸上出现痤疮和色斑,等等不适症状。这些都是身体中毒的症状。春回大地,阳气升发,但也引发了各种内生之毒和外来之毒相互干作用于人体,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管道不通、阳气升发受阻。三月迎来了温暖的春天,气温升高,阳气升发,但冬天时人体活动较少,经过一个季节的高脂高蛋白等毒素的堆积,极易导致排毒管道不通畅,阳气升发受  相似文献   

9.
"治未病"是医疗保健的理想境界,"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为"治未病"的基本之道。针对"未病"的三种状态,即无疾之身、隐而未发、发而未传,通过"治未病"的三层防治方法,即无疾之时,养护人体阳气,未病先防,防患于未然;未发之时,以非药物疗法为主,以药物温养脏腑为辅,扶助人体阳气,欲病就萌,防微杜渐;未传之时,运用升阳、温阳、通阳之法,固扶人体阳气,防其传变。三层治法,有法有度,从而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0.
《新农业》2007,(1)
冻疮虽然算不上什么大病,但发作起来真让人痒痛难忍,严重者可发生水疱,或水疱破溃、糜烂、溃疡。冻疮虽然病在皮肤上,其实多为素体阳气不足,外寒侵袭,阳气不伸,寒凝血淤而致。因此,在治疗上常采用温经散寒、活血化淤、消肿止痛。方药以当归为主,可选择“当归四逆汤”,当归15克,  相似文献   

11.
正冬春换季时节气温虽然略有升高,但忽冷忽热、反复无常,是流感、肺炎等疾病的多发季节。中医养生认为这个时节吃东西也有些讲究。1.韭菜、羊肉可生发阳气中医认为,冬春换季时节是阳气上升的季节,按照"天人相应"的养生原则,此时要特别注意养护人体的阳气,多吃葱、姜、蒜、韭菜等温性食物,不仅能  相似文献   

12.
《河北农业》2007,(3):38-38
春天,是指从立春之日起,到立夏之日目,包括了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等六个节气。中医养生学认为,春季养生当注重以下四原则: 养阳气:《黄帝内经》里明确指出"春夏养阳"。意思是,在春季和夏季,人们应注重对体内阳气的保养。何谓阳气?即通常欠们所说的"火力",也就是人体的新陈代谢能力。若火力不足,就会出现畏寒、肢  相似文献   

13.
春季养生以春令之气、升发疏畅的特点,注意保健体内的阳气,使阳气不断而渐旺起来.中国人历来就有饮茶习惯,饮茶不仅能解渴,并能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家庭自制保健茶,经济又实惠,因而颇受欢迎,在此介绍几款春季保健茶的做法.  相似文献   

14.
中医认为,春天是阳气生发的季节,所以人应该顺应天时的变化,通过饮食调养阳气以保持身体的健康,总的饮食养生原则是,主食中选择高热量的食物;保证充足的优质蛋白质;保证充足的维生素。  相似文献   

15.
<正>春回大地,阳气升发,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向上向外疏发。因此,春季养生必须掌握"春令之气升发"的特点,注意保持体内阳气,使之充沛、旺盛,才能防病保健康。春季养生,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精神调摄中医认为,"肝在五行中属木,与春相应,主升发,喜条达,恶抑郁。"要想让肝气顺应春天自然之气,首要一条是调摄情态。据统计,春季精神疾病发病率要高于其它季节,有肝病或高血压的人往往加重。因  相似文献   

16.
核心提示:秋高气爽,气候渐凉,阳气日衰,阴寒日盛。因热去寒来,阳消阴长,体内的阳气内藏,人体的免疫功能渐弱,容易受到秋季风邪的侵袭,特别是体弱多病的老年人,更要格外注意个人的养生保健,做到养生"四个调养"最重要。一、精神调养精神调养尤为重要,做到"天人合一",人与大自然  相似文献   

17.
《农村新技术》2024,(3):74-75
<正>人体身上遍布着经络和穴位,它们影响着身体的气血运行与流通。如果经常适当拍打,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养生。拍拍双手拍拍双手:促进阳气升发。早晨阳气开始升腾,这时拍手可以促进阳气的升发,疏通全身的气机。十指分开,手掌对手掌,手指对手指,均匀拍击,切记拇指与其他四指分开,以免拍手过度造成淤血。拍拍屁股拍拍屁股:缓解全身疲劳。坐累了,不妨起来拍拍屁股。拍拍屁股能缓解全身疲劳。不仅下肢舒服,因为胳膊向后伸展,颈部肌肉也能得到放松,整个人变得神清气爽。  相似文献   

18.
虚阳外越是指在阳气本已亏虚的病理状态下,阴气仍不能正常地发挥其收敛潜降的作用,阳气虽虚却浮越于外而不得返宅,其包括阳虚阴盛状态下的上热下寒证和阴盛格阳证,及阴虚阳亢状态下,久病阴损及阳证。研究虚阳外越就必须从阴阳二气各自的特性以及阴阳对立制约、互根互生的关系入手,才能更加准确地把握虚阳外越的根本病机和病理表现,更好地鉴别“实火”和“虚火”,并最终为摄生防病及其辨证论治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焦万来  于洋 《新农业》2011,(5):56-56
柴胡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及全草入药,味苦、辛、性平,有透表泄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之功效,主治寒热往来,胸肋苦闷、肝气郁结、头晕目眩、气虚下陷、月经不调等症。  相似文献   

20.
升麻为我国临床常用中药,具有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的功能。在我国有着长期的药用历史以及丰富的民间用药经验。本文综述了最近五年升麻化学成分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希望为升麻的植物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