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蛤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很高的食疗药用价值,是贝类海鲜中的上品.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地处瓯江入口处,气候温和,滩涂资源丰富,盛产文蛤.近几年,文蛤池塘养殖在龙湾区得到迅速发展,全区现有文蛤塘养面积近20000亩,年产文蛤近3000吨,出口量2000吨以上,成为浙江省最大的文蛤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2.
针对近年来温州市龙湾区养殖文蛤发生死亡的特点进行了病原调查和组织病理分析。通过定期采集样品,运用显微镜检、超微结构分析等方法,探讨造成文蛤死亡的原因。调查发现龙湾区文蛤病害爆发主要集中在每年7月份,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流行性。患病文蛤无寄生虫及病毒的存在,超微病理观察发现,肝胰腺、肌肉、鳃等组织均出现了细胞核染色质边聚,内质网肿胀,排列稀疏无序,线粒体大量凋裂,形成较多空泡等现象。分析表明,引起文蛤死亡的原因主要是环境的变化带来的应激性病原体侵入有关,同时与文蛤本身品质,养殖密度,养殖管理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由温州市渔业技术推广站承担,龙湾区海洋与渔业局、灵昆海水养殖研究所协作的“文蛤围塘养殖高产技术示范推广”项目,日前通过了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及省内外有关专家的验收和鉴定。项目示范面积33公顷,文蛤平均每667米2产量548.08公斤,收益4323.23元,分别超合同指标65.00%、9.62%和54.40%;推广面积733公顷,文蛤平均每667米2产量359.52公斤,收益2989.70元,分别超合同指标11.00%、19.84%和66.09%,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同时,项目总结提出的文蛤围塘养殖技术操作规程,以文蛤养殖为主,因地制宜,有选择地搭养其他经济贝类及蟹、…  相似文献   

4.
文蛤(Meretrix meretrix Linnacus)在辽宁的养殖有着悠久的历史。辽宁省现有文蛤资源面积18万亩,现存资源量4.26万吨,1991年全省养殖产量为1.4万吨。目前我省的文蛤养殖主要采取自然附苗、人工看管的方式。近两  相似文献   

5.
位于江苏省大丰、东台两县市海岸外侧面积为104万亩的东沙滩,文蛤资源丰富,据江苏省海岸带海涂资源综合考察队调查,在八十年代初东沙滩文蛤资源量约有11000吨左右,是江苏省重要的文蛤生产和出口基地。但是近几年来东沙文蛤资源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6.
启东县海东区海水养殖场积极改进养殖技术,使出口文蛤数量不断增加,1985年达到237吨,今年第一季度,已出口文蛤105吨。近几年来共创值200多万元。该场从1977年开始围养文蛤,主要采用外滩播网围养方法。由于外滩水大,容易破网冲走文蛤,回捕率只有35%~60%。1982年,试验近滩方格围养,即用泥坝  相似文献   

7.
被称为“天下第一鲜”的文蛤养殖基地的江苏省如东县东凌渔业乡,现有文蛤养殖滩涂面积8万亩,年生产文蛤近一万吨,出口活文蛤6000多吨,产值8000多万元,1994年渔民劳均收入达到了15600元,成为省市、县出口活文蛤的重要基地。 一、抓文蛤的精养围养: 一是将8万亩滩涂面积根据滩涂文蛤的贮藏量和规格状况划为3万亩精养区和5万亩管养区;二是每年出口季节的10月至来年2月底再从3万亩精养区中划出文蛤高密  相似文献   

8.
南通市是江苏省重要文蛤出口的基地,养殖面积30多万亩,80%以上为滩涂养殖,年产量近4万吨,年产值近3亿元。 2003年6月中、下旬,启东市和如东县相继发生养殖文蛤大规模死亡。从6月上旬开始,上述地区已发现少量文蛤死亡现象。6月中旬至下旬,从启东寅阳、东海、近海、  相似文献   

9.
大丰县滩涂总面积120万亩,其中潮间带30万亩,贝类资源极为丰富,文蛤已成为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1986年成立了贝类公司,统管全县文蛤出口业务。根据文蛤堤外暂养风险大、出成率低和投资多、管理难的情况,今年,我县进行了文蛤堤内暂养试验,从5月底开始选购3—4cm的文蛤10吨,在贝苗场  相似文献   

10.
我们承担了山东省科技厅下达的科技攻关项目《文蛤、青蛤等苗种繁育及增养殖技术研究》项目,项目实施以来,共完成贝类增养殖面积6万亩,生产文蛤苗种320吨,生产商品文蛤2360吨,增养殖区内现有文蛤5260吨,实现产值5000万元,并总结出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浅海文蛤苗种繁育及增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1.
正文蛤(Meretrix meretrix)是我国沿海重要的海产经济动物,属于广温广盐性滩涂埋栖型双壳贝类,在我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其具有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等优点,已成为我国沿海主要养殖种类和出口创汇的重要鲜活水产品之一。近年来,文蛤规模化育苗技术的开发应用,使文蛤增养殖生产获得了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我国文蛤总产量约30万吨,占世界文蛤产量的90%以上。本团队以文蛤生长速度和壳色花纹特征为目的性状,以自然群  相似文献   

12.
辽河口文蛤苗场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河口是我国北方文蛤的重要产地之一。矩辽河口西北约卅多公里的沙洲“蛤蜊岗”,是文蛤的主要分布区。这里的文蛤采捕生产已有几十年历史。目前文蛤资源现存量,已由1970年的27000多吨下降到1982年的15000吨。七十年代平均每年减少500-700吨左右;而最近二年,平均每年以2500多吨的大幅度急剧下降。文蛤资源的这种变动趋势,不能不引起有关部门的严重关注。  相似文献   

13.
文蛤在葫芦岛市沿海滩涂,分布较广,自然蕴藏量较大。近几年来利用人工围栏养殖文蛤面积已近万亩,亩产量均超吨。根据几年来我市沿海滩涂文蛤资源量变化情况.笔者提出两点看法,为今后研究生产提供线索与参考。、围栏集约养殖有刊于文蛤繁殖从1993一]996年我市一直承担辽宁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下达的《滩涂贝类培养殖技术哪题。兴城市三友见场、馁中县小庄乡只场始终是我们推广项目示范点。在近一两年养殖生产中.这两个贝场,不论是在日常取样检查、还是验收抽样测试,均发现滩涂I:小文蛤数量增多,未引起我们的注意。由于1995年、199…  相似文献   

14.
最近据了解,产量占全国50%以上的江苏沿海文蛤资源已受到严重破坏,目前采捕量已由每亩40公斤下跌到15公斤,文蛤滩面也正在日益萎缩,不少以文蛤为生的渔村竞因资源枯竭而全村转业。连成江苏文蛤资源严重破坏的主要原因,一是出口渠道混乱,文蛤采捕量过大。1987年以前,江苏外贸每年可出口文蛤8000吨左右,但没有资源的上海,1989~1990年出口的江苏文蛤每年竞达8000多吨,目前文蛤资源已逐渐萎缩,符合出口规格的文蛤锐减,今年春天,竞有大量幼蛤流入日本市场。二是野蛮采捕,糟  相似文献   

15.
文蛤的养殖技术之二文蛤高产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蛤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海产贝类,其肉嫩味鲜,营养丰富,为蛤中上品,是我国大宗出口的鲜活水产品之一。广西合浦县濒临北部湾,水质清新,发展文蛤养殖已有多年历史,但由于资金缺乏,技术水平低,加上多年养殖后场地老化,养殖成活率低,病害时有发生,致使部分文蛤养殖场减产、失败、亏损,制约了我县文蛤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为尽快改变这一现状,我县于1999年1月至2001年1月实施“文蛤高产高效养殖综合技术”项目。两年累计推广文蛤养殖82817亩,总产文蛤173453吨,年平均亩产2094.4公斤。通过项目实施,…  相似文献   

16.
许年强 《海洋渔业》1986,8(3):134-134
素有“天下第一鲜”的称誉的吕四文蛤,近年来成为江苏省启东县沿海渔民创外汇的主要品种。1985年,启东县向日本出口活文蛤1,900多吨,创外汇100多万美元,破历史记录,出口量约占全国活文蛤出口的五分之一。今年头两个月,全县已有9批共600多吨活文蛤出口,创外汇40多万美元。这个县出口的活文蛤个体大,质量好,交货及时,日本客商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17.
<正> 笔者最近在江苏沿海了解到,产量占全国50%以上的江苏文蛤资源已受到严重破坏,采捕量由每亩40公斤大幅度下降到15公斤,文蛤滩面也日益萎缩,有不少以文蛤为生的渔村竟因资源枯竭而全村转业。江苏文蛤资源的严重破坏主要原因是人为的.(一)出口失控,文蛤采捕量过大。1987年以前,江苏外贸出口文蛤8000吨左右,1987年以  相似文献   

18.
文蛤(Meretrix meretrix)系蛤中上品,其肉味鲜甜,营养丰富,不仅深受国内消费者欢迎,还远销国外市场。我司从1986年起先后在云霄、龙海及厦门市郊海沧附近的浅海滩涂建立文蛤养殖生产出口基地,现有养殖面积150亩,年产符合出口要求的文蛤300余吨,并积累了一套较为适用的养殖生产经验,现简略报告于下。一、养殖场地选择养殖场地应选择风浪较小、底质较稳定、潮流畅通的河口附近的内湾海区。底质以含沙量为60—  相似文献   

19.
黄河口文蛤因体肥质优、味道鲜美而备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在日本和韩国市场上其价格远远高于国内其他地区所产文蛤,成品文蛤对外出口占全国的20%左右。在2001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黄河口牌文蛤”被评为名牌产品。20世纪90年代以前,黄河口文蛤资源量非常丰富,体重250g以上的文蛤随处可见,仅东营市河口区新户乡一年就能产文蛤5000多吨。  相似文献   

20.
文蛤(Meretrix meretrix linne)是中国、日本常见的经济贝类。它广泛分布在我国四个海区,而以江苏北部和辽宁营口沿海资源尤为丰富,在我国已有记载的种类有:文蛤、斧文蛤、丽文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