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Gm6基因连锁的PSM标记在水稻抗稻瘿蚊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对源于我国抗稻瘿蚊资源大秋其的抗稻瘿蚊基因Gm6精细定位的基础上,利用与Gm6连锁的位置特异性微卫星(position-specificmicrosatellite,PSM)标记进行分子标记辅助抗性育种。利用PSM101标记对3个抗稻瘿蚊新品系KG18、KI41和AK7的F10进行了分析,其带型均与抗性亲本一致;利用PSM101标记从巴太香占/KG18的197个F2家系中鉴定出48个抗稻瘿蚊株系,经抗性表型鉴定,筛选出的抗稻瘿蚊株系的抗性表现与基因型一致;利用PSM101标记,对抗稻瘿蚊两系杂交稻的F1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为真杂种子。  相似文献   

2.
利用广东省农科院等筛选的与Gm6基因连锁的PSM和G-5两个标记,以抗蚊青占、桂99、抗15-1、抗15-2、抗15-3、抗15-4、抗8、抗14、淦恢3号-169、淦恢3号和淦恢G398为试验材料,对Gm6基因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抗15-1、抗15-2、抗15-3、抗15-4、抗8、抗14和淦恢3号-169、淦恢3号均含有Gm6基因,桂99和淦恢G398则不含Gm6基因。  相似文献   

3.
大豆抗大豆花叶病毒病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大刚  李凯  智海剑 《中国农业科学》2018,51(16):3040-3059
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病是严重危害世界大豆(Glycine max(L.)Merr.)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十年来,国内外关于大豆对SMV抗病基因的遗传标记定位、候选抗病基因的分析及大豆抗SMV的调控网络等研究取得许多新进展。大豆对SMV的抗性遗传主要分为数量抗性和质量抗性,其中数量抗性的遗传主要由1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共同控制;对不同SMV株系的质量抗性遗传分别由1对不同的显性基因控制。标记定位研究发现,大豆对SMV数量抗性位点主要分布在大豆的第6、10和13等染色体上。22个对SMV具有单显性质量抗性的基因位点已被标记定位在大豆的第2、6、13和14染色体上,且定位的多数抗病基因位点两侧标记间的物理距离都在1 Mb以内。其中第13染色体上的基因位点数最多,有Rsv1、Rsv5、RSC3Q、RSC11和RSC12等10个,定位在第2染色体上的基因位点有8个,如Rsv4、RSC5、RSC6、RSC7和RSC8等,第6和14染色体上各有2个基因位点,分别为RSC15、RSC18和Rsv3、RSC4。参考大豆全基因组序列(http://www.phytozome.net/soybean),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表达谱分析及克隆测序技术等进一步缩小了大豆抗SMV候选基因的筛选范围。目前,在大豆第2染色体上确定的抗SMV候选基因主要有8个:Glyma.02G121400、Glyma.02G121500、Glyma.02G121600、Glyma.02G121800、Glyma.02G121900、Glyma.02G122000、Glyma.02G122100和Glyma.02G122200,在第6染色体上的是Glyma.06G182600,在第13和14染色体上的抗SMV候选基因分别有9个和6个:Glyma.13G184800、Glyma.13G184900、Glyma.13G187900、Glyma.13G190000、Glyma.13G190300、Glyma.13G190400、Glyma.13G190800、Glyma.13G194700、Glyma.13G195100和Glyma.14G204500、Glyma.14G204600、Glyma.14G204700、Glyma.14G205000、Glyma.14G205200、Glyma.14G205300。基于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GS(virus 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和转基因操作等技术,研究发现抗SMV相关基因Gm HSP40、Gm PP2C3a、Gm AKT2、Gm Cnx1、Gm SN1、Glyma.14G204500、Glyma.14G204600、Glyma.14G204700等参与大豆对SMV的抗性,属于正调控因子;而Gm EF1A和Gme IF5A等则增加大豆对SMV的易感性,为负调控因子。在综合SMV抗病基因的相关研究基础上,构建了基于Rsv1和Rsv3介导对SMV极端抗性的调控网络模型。Rsv1介导的大豆对SMV极端抗性调控模型的建立为大豆抗SMV信号网络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Rsv3介导的大豆对SMV极端抗性的主要机制是通过ABA信号的传导,从而使胞间连丝处的胼胝质沉积以抑制病毒从最初侵染的细胞向健康细胞的转移。本文系统综述了SMV抗病基因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大豆抗SMV分子设计育种和抗病基因的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7月30日.植保所主持完成的“安全水果、蔬菜生产中农药应用评价研究”和“抗稻瘿蚊新基因Gm6在分子标记抗性育种中的应用”两项成果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新的种质资源三明显性核不育水稻在转导水稻抗稻瘿蚊基因Gm6过程中的应用效果,以抗蚊青占为Gm6基因供体亲本,三明显性核不育水稻为载体,采用连续回交结合MAS方法把Gm6基因导入受体亲本元丰B中。结果表明:通过对BC5F1代可育株进行筛选,获得含有纯合Gm6基因株系BSC9246,其指纹图谱与元丰B一致,农艺性状与元丰B相似;以元丰A为细胞质供体,经连续的回交转育育成三系不育系BSC9247,杂种优势与元丰A基本一致。利用该方法转导水稻抗病虫基因可以免去雄,确保每一个杂交世代杂交种子的真实性,该方法高效、易行。  相似文献   

6.
动态·简讯     
广东省农科院植保所两项成果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7月30日,植保所主持完成的"安全水果、蔬菜生产中农药应用评价研究"和"抗稻瘿蚊新基因Gm6在分子标记抗性育种中的应用"两项成果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相似文献   

7.
抗稻瘿蚊新基因Gm6在分子标记抗性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发现与抗稻瘿蚊的基因Gm6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的基础上 ,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育 (markeraidedse lection ,MAS)方法 ,成功地选育出抗稻瘿蚊的品系。首先用RAPDOPM0 6标记鉴别和确认大秋其及其衍生品系抗蚊青占、抗蚊 2号、抗蚊 3号、抗蚊 5号、多抗早占等 10个品系含有Gm6基因 ;分别用RG4 76 /AluI和RG4 76 /ScaI标记确定了育种亲本的多态性。 1999年用OPM0 6标记 ,从丰银占 /大秋其F3 家系中 ,鉴定出 15个抗稻瘿蚊的株系 ;2 0 0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杂交稻亲本及32份抗源抗稻瘟病基因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与稻瘟病抗性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对于培育抗稻瘟病水稻品种有重要意义.利用与抗稻瘟病基因Pi-9、Pi-2、Pi-kh和Pi-km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检测分析52份(23份恢复系和29份不育系)杂交水稻亲本材料,结果表明:52份亲本材料中都不含有抗稻瘟病基因Pi-9和Pi-2(Pi-Z5),6份可能含有抗稻瘟病基因Pi-km,5份可能含有抗稻瘟病基因Pi-kh.32份抗源的检测结果表明:32份抗源中都不含有抗稻瘟病基因Pi-9,12份含有Pi-2(Pi-Z5),3份可能含有抗稻瘟病基因Pi-km,6份可能含有抗稻瘟病基因Pi-kh.  相似文献   

9.
17个小麦品种抗白粉性基因的推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将我省17个小麦品种(系)和17个已知抗白粉基因的品系(种)用15个不同的白粉菌株接种,通过比较侵染型来推导未知基因品种可能含有的抗性基因。结果表明:75(139)、河农矮3等6个品种不含抗性基因;唐86—4043含有P_m2和另一个未知抗性基因;CA841和C4102—5含有P_m3C;邯4032和CA8646含有P_m8;7111和石86—4846可能含有P_m3C 和P_m8;而CA8694等4个品种可能含有与供试基因不同的抗性基因。  相似文献   

10.
茄子抗青枯病材料LS1934的抗性遗传与WCGR112-8同样为不完全显性,但抗性基因为2个或2个以上基因,有2个基因起主导作用,LS1934对青枯病的抗性强于WCGR112-8,表明茄子抗青枯病基因有累加作用,LS1934与WCGR112-8的F1代的抗性介于双亲之间,说明LS1934抗青枯病基因中可能包含且多于WCGR112-8的抗青枯病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