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已筛选出的荔枝采后病害拮抗微生物的种类及其生物防治途径,并对拮抗菌的抑菌机理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同时,对我国果蔬采后病害拮抗微生物的商品化应用及今后该领域的发展方向也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已筛选出的荔枝采后病害拮抗微生物的种类及其生物防治途径,并对拮抗茵的抑茵机理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同时,对我国果蔬采后病害拮抗微生物的商品化应用及今后该领域的发展方向也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采后果蔬病害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近十年果蔬采后病害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利用天然植物产物、混合菌剂防治采后病害以及拮抗菌活体筛选是研究的热点。活体筛选出的拮抗微生物容易定殖,适应性强;混合菌剂能减少化学药剂使用量且防治效果好。概括了常用的几种拮抗菌的筛选方法并阐述了拮抗菌生防机制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4.
概述了利用拮抗菌、诱导抗病性、天然抗病物质以及抗病基因工程等生物防治途径在果蔬采后病害控制上的应用现状及进展,为研究无公害的果蔬采后保鲜技术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在阐述应用于果蔬生物防治的拮抗酵母菌的特点与种类的基础上,综述了酵母菌对果蔬病害的拮抗机理与提高拮抗酵母菌生物防治效果方法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生物抑菌剂商业化应用的局限性与拮抗酵母菌研究与应用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果实采后病害诱导抗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果实采后病害诱导抗性的诱导子及其可能的诱抗机制进行了综述,阐述了利用生物激发子和非生物激发子等诱导果实抗病的方法进行果实采后病害生物防治的可能性以及当前利用激发子的种类、特征、诱导抗性的机理,提出了果实采后病害诱导抗性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木霉菌及其对植物真菌病害的防治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文就木霉菌对植物真菌病害的拮抗作用机理进行了综述,并就拮抗木霉菌在生物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并简要概括了今后应重点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对广西重要的药食两用水果--荔枝采后病害的防治效果及其机制,本文在进行采集、分离、筛选和鉴定的基础上,对枯草芽孢杆菌ON-6菌株发酵液提取拮抗物质方法、拮抗物质的理化性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对ON-6菌株发酵液采用浓盐酸沉淀法及硫酸铵沉淀法,得到的提取液均有抑菌活性,表明ON-6菌株能产生能蛋白类和脂肽类抗生物质。对该菌株的蛋白粗提液进行30~60℃处理30 min,其活性保持不变,121℃处理20 min,活性丧失不足原有的40%;作用活性pH值在5.0~8.0范围内;对胰蛋白酶不敏感,对蛋白酶K和胃蛋白酶部分敏感;对紫外线不敏感。  相似文献   

9.
香蕉炭疽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蕉炭疽病是香蕉采后一种重要病害,生物防治香蕉炭疽病成为研究的热点。此文介绍了香蕉炭疽病的主要症状及概述了两种不同方式对香蕉炭疽病进行生物防治。其一,利用生防菌(如枯草芽孢杆菌,假单胞杆菌,链霉菌等)对香蕉炭疽病进行生物防治,生防菌主要是对香蕉炭疽菌菌丝的生长,孢子萌发,附着孢的形成有影响。其二,从植物中提取活性物质对香蕉炭疽病进行生物防治,其中艾蒿、大茴香、丁香、花椒、桂圆等植物的活性物质对香蕉炭疽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最后,提出生物防治香蕉炭疽病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相似文献   

10.
以微生物拮抗病原菌是防治病害安全高效的可行手段。通过对果实表面微生物进行筛选鉴定,以期得到一株可以有效抑制灰霉病的生物防治菌株。对拮抗菌株H-1进行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分析,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和gyrB 基因序列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采用平板对峙法结合果实伤口试验考察拮抗菌H-1在体外及梨果表面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经鉴定H-I菌株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B. velezensis H-1在体外条件下可显著抑制灰葡萄孢霉(Botrytis cinerea)、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和串珠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的菌丝生长,其中对灰葡萄孢霉菌丝的抑制作用最强;果实伤口试验表明,1×1011 CFU/mL的B. velezensis H-1可完全抑制梨果表面灰霉菌生长。由此可见,B. velezensis H-1可以有效抑制梨果采后灰霉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对冬枣采后主要病害种类、症状及防治方法进行阐述,并介绍了生物防治技术在果蔬贮运病害防治中的应用,展望了该技术在冬枣采后病害防治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青椒果实因水分含量高和采后代谢旺盛,贮藏期间极易受到病原菌的侵染,严重影响了青椒的贮运品质和商品价值。总结了青椒果实采后的细菌性和真菌性病害,分别从物理、化学和生物保鲜技术3个方面介绍了青椒采后病害的主要防控手段,并进一步阐述了各类防控技术的作用机制,以期为青椒采后病害控制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解淀粉芽孢杆菌防治果蔬采后病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综述了解淀粉芽孢杆菌在果蔬采后病害防治上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归纳了解淀粉芽孢杆菌的筛选途径和研究现状,总结了解淀粉芽孢杆菌的控病作用机制和提高解淀粉芽孢杆菌作用效果的方法;指出解淀粉芽孢杆菌用于果蔬保鲜存在的诸如防效不稳定和商业化困难等问题,并提出与低量化学药剂混用和运用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抑菌机理等建议;最后,认为以解淀粉芽孢杆菌为主要成分的生物农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芒果是热带、亚热带重要经济作物之一,因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由于芒果采收期正值高温多雨季节、果实采后生理代谢旺盛、采收难度大,采后运输、贮藏过程中易遭受真菌的侵染,成为限制芒果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防治芒果采后真菌性病害,国内外学者对芒果采后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与开发。对炭疽病、蒂腐病和曲霉病3种芒果采后主要真菌性病害的症状、危害、病原菌和发生条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芒果采后真菌性病害的防治方法,并对芒果采后病害防治方法进行了展望,为芒果采后真菌性病害防治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草莓灰霉病菌的生物学特性,从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三个方面综述了草莓采后灰霉病控制方法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草莓采后灰霉病的控制方法和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甜瓜采后病害生防细菌的鉴定及生理生化特性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离筛选对甜瓜采后病害具有潜在防治效果的微生物,以建立甜瓜采后病害综合防治体系。采用生物测定的方法从甜瓜表面筛选生防菌株,应用16SrDNA序列分析,并结合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甜瓜表面分离得到1株防治效果明显且稳定的生防菌株2-17,平板对峙测定菌株2-17对采后病害3种病原菌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室内生物测定表明,菌株2-17对3种病原菌的防治效果都达到了极显著的水平,特别是对于Trichotheci-umroseum防治效果最好,达到87.5%;对Fusariumspp.和Alternaria alternata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8.6%和70.8%。应用16S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2-17为假单胞属(Pseudomonas);通过形态学观察、革兰氏染色、鞭毛染色以及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2-17鉴定为P.putidabiovar A。  相似文献   

17.
在概述目前枇杷采后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的基础上.综述了采后枇杷复合处理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并进一步提出采后枇杷贮藏保鲜技术研究的发展方向,为采后枇杷贮藏技术的推广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研究美极梅奇酵母菌(Metschnikowia pulcherrima)与不同浓度(5、10、15、20 mmol/L)的钼酸铵结合使用对冬枣果实采后黑腐病和青腐病的防治效果以及钼酸铵对美极梅奇酵母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钼酸铵对美极梅奇酵母菌的生防效果影响不同,其中美极梅奇酵母菌与较低浓度(5 mmol/L)的钼酸铵溶液结合使用时对冬枣果实黑腐病和青腐病的防治效果最佳,美极梅奇酵母菌在含有5 mmol钼酸铵的NYDB液体和固体培养基以及冬枣伤口上的生长都未受到明显的抑制。因此,美极梅奇酵母菌与钼酸铵结合使用在控制冬枣采后贮藏中的病害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根据柑橙橘柚类水果的生物学特性.论述了该类果实采后贮藏保鲜的工艺条件以及主要采后生理病害与侵染性病害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