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试验结果表明,播种当年红豆草大部分种子能成熟,阿尔岗金个别植株开花,越冬率高于红豆草。播种当年两种牧草可刈割2次,第一茬红豆草产量高于阿尔岗金,第二茬阿尔岗金产量高于红豆草。第二年均可刈割三次,红豆草每公顷产鲜草66281.5kg,种子产量1101.0kg。阿尔岗金每公顷产鲜草65027.5kg,种子不成熟。  相似文献   

2.
牛尾草(Festuca ekator L.)俗称法斯克草,又称高株狐茅,草地狐茅,为禾本科狐茅属多年生植物。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和美国等地。多年试种表明,它寿命长,适应性广,耐践踏,耐高温,再生性强,具有一般的饲用和很好的水土保持价值,是一种值得重视的优良牧草品种。 牛尾草种子属颖果,由胚、胚乳和皮层三部分构成。种子萌发时先是胚根鞘突破种皮,当胚根鞘长约1毫米时,胚根从中穿出。胚根长到1厘米左右时,胚芽也破皮而出。在由一条胚根伸出后不久,在它的两侧可伸出新的胚根,一般有胚根3~5条,在这些根上又可生长出许多细的枝根。  相似文献   

3.
优良牧草皇草的营养动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3年引种皇草,对其不同生长年限,不同生育期和不同刈割期营养成分进行了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皇草在分蘖期营养成分含量高,但鲜草产量低,旺长期至拔节期株高100cm时,鲜草产量最高,营养成分含量亦较高,是作为青饲料的最佳利用期,叶的营养民分含量高,茎次之,第1次刈割鲜草质量优于第2,3次刈割。  相似文献   

4.
郜玉田 《新农业》2014,(5):14-12
一、高丹革——杰宝 杰宝为1年生禾本科大型草本植物,植株高大,成株高达3米以上。叶片宽厚,草质好,含糖量高。分蘖力很强,分蘖可达20个以上。茎叶繁茂,产量高,再生快,全年可刈割5~7次,鲜草产量亩产1万公斤左右。它有明显杂交优势,比苏丹草增产40%~50%。拔节至抽穗前粗蛋白含量达10%~12%,  相似文献   

5.
红象草(巴西红象草)在不同的高度收割,其营养、口感、产量都会有很大的区别.割得过早。鲜草产量低.再生性也减弱:割得过晚.鲜草品质和适口性降低.粗蛋白质含量下降.而粗纤维含量增加.再生能力减弱。因此红象草的刈割时间应根据其生长阶段特性以及所饲喂的动物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
一、黑麦草 是从日本引进的多年生高蛋白饲草。该品种茎杆直立光滑、株高140厘米.叶阔而长.长势旺盛。它适应性广.耐寒、耐旱、耐瘠薄,分蘖再生能力强.生长速度快.每年可青割5—8次.一般当苗高40—50厘米时开始收割.留茬5厘米.亩产鲜草10000公斤。  相似文献   

7.
以牧草鲜草产量、再生速度、分蘖数等为观测指标.研究不同刈割处理和刈割茬数对元谋干热河谷区海狮苏丹草[Sorghumsudolbense(Hayking)Stapf.]生长及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海狮苏丹草在干热河谷区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在其生长季内可刈割5次:留茬高度和茬数对其再生性能和分蘖能力均有显著影响.其中刈割茬数对其再生速度和分蘖数影响最大,随着刈割茬数增加再生速度显著减慢而分蘖数则明显增加;海狮苏丹草不同留茬高度、刈割茬数对生物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就生物量和再生能力来看.海狮苏丹草留茬高度以10cm为宜,其平均再生速度达2.50cm/d,鲜草产量可达125.76t/hm2.同时在10cm留茬高度下各茬问生物量变化较为稳定.持续生长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8.
通过小麦拔节后的割青,研究了江苏淮南麦区育砀扬麦158、ND35/R18和ND36/R9034等3个小麦品种(组合)用于粮饲兼用生产系统的表现。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鲜草产量、饲用品质和再生能力等饲用性能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粗蛋白含量变幅为18.0%-22.7%,冬季割青鲜草产量变幅为1012.8-1248.1kg/667m^2,春季第二次割青鲜草产量变幅为295.7-705.1kg/667m^2,1次割青后籽粒产量相当于对照的48.7%-62.6%,2次割青后籽粒产量相当于对照的18.9%-25.0%。扬麦158粮饲兼用综合表现相对较好。粮饲兼用生产系统在进入越冬期前即开始拔节,茎蘖冻害严重,须在拔节后割青。不宜冬春2次割青,可通过增大播种密度减轻冬季1次割青对籽粒产量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世界饲料之王──串叶草一吨鲜草价值一吨鲜牛奶串叶草由中科院从韩国引进。经全国30个省市的种植表明,该草不但产量高,而且四季可种,不受土壤、气候的影响,适应温度±46℃,一次播种可连续15年收益,是猪、牛、羊、兔、鸡、鸭、鱼的好饲料。年亩产鲜草可达2....  相似文献   

10.
利用A3细胞质抗败育和中国高粱根茎长及亨加利高粱株高杂种优势强的特点,育成了抗败育、长根茎、抗旱耐深播A3SX-1A。用该系与苏丹草杂交育成饲草高粱晋草1号,山西省区试结果表明:晋草1号在两年13个点次中全部增产,二次刈割平均亩产鲜草10052.8kg,比对照种增产10.8%,该草生长势强,根系发达,分蘖性好,抗紫斑病、抗旱、抗倒伏、刈割后植株再生力强、生长速度快,是农田刈割草地的优良品种。晋草1号植株含粗蛋白15.29%(以干基计),粗脂肪2.96%,无氮抽出物32.29%。成熟期茎杆含糖200(BX)左右,是青刈、青贮饲养牛、羊、鱼的优质饲料。  相似文献   

11.
聚合草又名友谊草、紫草,朝鲜叫爱国草,原产欧州。属于紫草科,聚合草属多年生丛生型草本植物。1975年我所开始引进试种,表现良好,亩产鲜草1.7万多斤.莱芜县(?)里公社王大下大队试种,亩产高达2.7万斤。据我所分析,聚合草鲜草中含粗旦白质3.1—4.5%。在绝对干物质中含粗旦白质21.94—26.03%.如按每亩产2.5万斤鲜草计算,其所产的粗旦白质约为950斤,相当于2160斤  相似文献   

12.
引种5个美国籽粒苋品种K112,R104,NO1,NO2,NO3。表现以育苗移栽量好,在阴雨天移植,每月可刈割1次,日生长速度以R104,(1.29cm/d),最快,显著高于NO3和K112,与NO1和NO2无显著,刈割后品种再再速度无差异,鲜草产量以R104最高,亩产6036kg,显著高于K112,NO1,NO2和NO3,种子产量以K112最高,亩产513kg,显著高于R104,NO2和NO3,  相似文献   

13.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刈割时间、刈割次数和施肥量对热研4号王草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热研4号王草在海南夏季6~8月份60 d的生长期内,刈割时间间隔20 d、刈割3次的处理,第2次刈割的鲜草生物量最大,且不受施肥量的影响。但当施肥量为1 563 kg/hm~2时的牧草生物量最大,为41 340.10 kg/hm~2;刈割时间间隔30 d、刈割2次的处理,除施肥量为3 127 kg/hm~2的处理外,第1次刈割均比第2次刈割产量高,且差异显著。在相同施肥量下,就单次刈割生物量和总生物量而言,刈割时间间隔越长、刈割次数越低,鲜草生物量就越大,刈割时间为50 d和60 d之间鲜草生物量差异不显著,而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不同的施肥条件下,在刈割时间间隔40 d时,施肥量为4 690 kg/hm~2比施肥量为1 563 kg/hm~2的产量显著增加。在刈割时间间隔50 d和60 d时,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产量并无差异。  相似文献   

14.
通过研究坚尼草不同刈割周期及高度对其生长速度及产草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坚尼草最适宜的刈割周期为25 d,其株高可达135 cm,分蘖数为110株,鲜草产草量达到最高7057 kg/667 m2;坚尼草最适宜刈割高度为10 cm;其生长最快,生长高度可达49 cm,分蘖数为79,鲜草产量达到最高1545.78 kg/667 m2。  相似文献   

15.
意大利黑麦草不同刈割次数,地上部分茎叶保持相似的日增长量,但随着刈割次数的增多,对根量和蘖数的增长不利,导致刈割鲜草累计数的下降。为此,以提高鲜草产量为目标的黑麦草栽培,原则上以刈割4~5次为宜。在市郊秋播较早条件下(9月上中旬),可在越冬前刈割一次,春后刈割3~4次,严加控制越冬期的刈割。增加刈割次数虽可提高鲜草营养成分,但由于刈割鲜草量的显著减少,往往得不偿失。  相似文献   

16.
不同刈割高度对南牧1号杂交象草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牧1号杂交象草具有很强的再生性和耐刈割性,为了确定最佳的刈割利用方式,在有限的耕地中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效益,采用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刈割高度对南牧1号杂交象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刈割高度对南牧1号杂交象草鲜草产量、干物质产量、品质有较大影响,随刈割高度的增加,年产草量呈抛物线式变化,刈割高度增加,粗蛋白含量下降、粗脂肪变化不明显、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升高。刈割高度2.5 m平均每667 m2鲜草产量和干物质产量分别为22.95 t、3.25 t。  相似文献   

17.
利用A3细胞质抗败育和中国高粱根茎长及亨加利高粱株高杂种优势强的特点,育成了抗败育、长根茎、抗旱耐深播A3 SX-1A。用该系与苏丹草杂交育成饲草高粱晋草1号,山西省区试结果表明:晋草1号在两年13个点次中全部增产,二次刈割平均产鲜草150792Kg/hm^2,比对照增产10.8%,该草长势强,根系发达,分蘖性好,抗紫斑病、抗旱、抗倒伏、刈割后植株再生力强、生长速度快,是农田刈割草地的优良品种。晋草1号植株含粗蛋白15.29%(以干基计),粗脂肪2.96%,无氮抽出物32.29%。成熟期茎秆含糖20^0(BX)左右,是青刈、音贮饲兼牛、羊、鱼的优质饲料。  相似文献   

18.
不同刈割次数对甜高粱产草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饲用型甜高粱品种晋甜杂2号、晋甜杂3号、皖草2号(CK)为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刈割次数对甜高粱生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品种甜高粱2次刈割总鲜草产量均比1次刈割高,皖草2号、晋甜杂2号、晋甜杂3号分别增产95.09%,113.08%和56.52%;不同刈割次数处理中,晋甜杂2号、晋甜杂3号均比对照皖草2号增产,且晋甜杂3号产草量均为最高。  相似文献   

19.
4种甜秆饲草高粱对密度与刈割次数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因素裂区设计,研究4个甜秆饲草高粱品种在不同种植密度和刈割次数下的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饲草高粱生育进程中,无论刈割1次还是2次,14万株·hm-2高密度种植的鲜草产量总是高于10万株·hm-2的低密度处理;增加刈割次数可有效地增加甜高粱的总产草量。采用植株高大茎秆粗壮的623A×126-524、高密度14万株·hm-2种植和一生刈割2次是本试验条件下产草量高的最佳组合,该组合鲜草产量可以达到84 039.67kg·hm-2,且在刈割1次的情况下该杂交组合的籽粒产量也达到最大。另2个甜秆饲草杂交高粱鲜草产量都极显著高于甜高粱1号。以上结论可以为选用合适的甜高粱品种进行合理密植、提高产草量从而促进饲草利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高丹草是根据杂交优势原理 ,用高粱和苏丹草杂交育成 ,由第三届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1998年 12月 10日审定通过的新牧草。高丹草综合了高粱茎粗、叶宽和苏丹草分蘖力、再生力强的优点 ,杂种优势非常明显。 4~ 11月生长期中一次播种多次刈割 ,每公顷产鲜草总量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