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La(NO33对达乌里胡枝子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美红  赵祥 《草业科学》2009,26(9):170-172
用质量浓度为100~1 000 μg/mL的La(NO3)3溶液处理48 h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种子来研究其种子活力、种子吸水速率和膜透性。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200~800 μg/mL的La(NO3)3溶液浸种可促进达乌里胡枝子种子的萌发,提高种子活力,提高种子相对吸水量,增大膜通透性;质量浓度为700~800 μg/mL 的La(NO3)3处理效果最佳,质量浓度大于900 μg/mL则抑制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2.
在实验室内模拟的盐分条件下,用不同浓度的Na Cl盐溶液对4个紫花苜蓿品种(中苜1号、中苜3号、中草3号和陇东苜蓿)种子萌发期进行盐胁迫处理。结果表明:低浓度(0.2%和0.4%)的盐溶液对苜蓿的发芽率和幼苗苗高抑制作用不显著,对幼根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0.8%和1.0%的Na Cl溶液处理下发芽率、0.6%的Na Cl溶液处理下的幼苗苗高和幼根生长量可以作为苜蓿种子萌发期耐盐性鉴定指标。对四个紫花苜蓿品种的发芽率、幼苗苗高、幼根生长量、耐盐半致死浓度四个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中苜1号耐盐性最强,其次是中苜3号和中草3号,陇东苜蓿最弱。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适合科尔沁沙地种植抗寒性强的苜蓿品种,本试验探究了沙地生境下不同苜蓿品种在低温锻炼期的形态特征,并分析其与苜蓿半致死温度的关系。研究表明:低温锻炼期“肇东”和“公农1号”苜蓿休眠较早;“肇东”、“东苜1号”和“草原3号”对低温较敏感;随季节性降温苜蓿秋眠芽数增加,根颈增粗,根重增加,根长增长,根冠比增大。根颈活力法拟合Logistic方程所得半致死温度表明,8个苜蓿品种抗寒性排序为“东苜1号” > “草原3号” > “农菁1号” > “公农1号” > “龙牧801” > “肇东” > “农菁8号” > “草原2号”;相关性分析表明苜蓿半致死温度与苜蓿根重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而与其他生长指标无显著相关关系。“东苜1号”、“草原3号”等抗寒性较强的苜蓿品种适合在科尔沁沙地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4.
为对比甘肃广泛种植的4个紫花苜蓿品种(甘农1号、新疆大叶苜蓿、中苜1号和中天1号)萌发期的抗旱性,采用不同浓度聚乙二醇6000(Polyethylene glycol 6000,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的方法,测定4个紫花苜蓿品种的种子在干旱胁迫下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抗旱指数和根芽比,并用隶属函数法对4个紫花苜蓿品种的萌发期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个紫花苜蓿品种的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在各个PEG浓度下均为新疆大叶苜蓿最大,根芽比和抗旱指数为甘农1号最大;随胁迫程度的加剧4个紫花苜蓿品种的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抗旱指数均呈下降趋势,而根芽比先升高后降低:PEG浓度为5% 时最大,分别为甘农1号6.91、新疆大叶苜蓿3.68、中苜1号4.54和中天1号6.04,0% 时次之;与PEG浓度为0% 时相比,PEG浓度为5% 时,中天1号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下降幅度最大,PEG浓度为25% 时,新疆大叶苜蓿的发芽率和中天1号的抗旱指数下降幅度最大.萌发期综合抗旱性为甘农1号>中苜1号>新疆大叶苜蓿>中天1号.  相似文献   

5.
王鑫  李波 《黑龙江畜牧兽医》2022,(2):96-101,106
为了探讨硫酸盐对不同苜蓿品种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试验以7个抗盐性不同的苜蓿种子(中苜1号、肇东、龙牧801、惊喜、阿迪娜、WL319HQ、龙牧808)为材料,研究在不同浓度(50,100,150,200 mmoL/L) Na2SO4胁迫下苜蓿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芽苗的胚根长、胚芽长、干重、鲜重,采...  相似文献   

6.
20~700μg/ml的La(NO3)3处理的苜蓿种子吸水速率明显加快,膜的通透性增大,呼吸作用增强.其中,用500μg/ml La(NO3)3处理效果最佳,用1200~1500μg/ml La(NO3)3处理则抑制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7.
13个苜蓿品种耐盐性的鉴定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通过对13个品种的苜蓿Medicago sativa种子在NaCl不同体积分数溶液处理下的种子萌发及幼苗进行耐盐性研究,观察其发芽率、苗高、根长,计算发芽势、耐盐极限量、耐盐半致死量。结果表明,这13个苜蓿品种中,其耐盐能力最强的为宁苜1号,最弱的为朝阳苜蓿。耐盐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宁苜1号、WL-525、龙牧801号>胜利者>公农2号>龙牧803号>MagnumV-wet>朝阳苜蓿>公农3号、农宝、竞争者>公农1号>大叶苜蓿。同时供试苜蓿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苗高、活力指数与盐体积分数呈显著至极显著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对紫花苜蓿耐盐性鉴定指标根系活力进行了相关分析,表明根系活力与苜蓿耐盐性呈显著的负相关,可以作为衡量苜蓿耐盐性的可靠指标;对北方常见耐盐苜蓿品种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耐盐性强弱依次为中苜一号苜蓿>敖汉苜蓿>阿尔冈金苜蓿>肇东苜蓿>龙牧801苜蓿;探索了提高苜蓿耐盐性的种子处理方法,结果表明,吲哚乙酸溶液、0.3g/L的水扬酸溶液、0.1%的氯化钙溶液、0.2%的硝酸钾溶液等种子处理方法均有效提高苜蓿耐盐性。  相似文献   

9.
苜蓿新品系内农1号农艺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国内苜蓿品种草原3号,中苜2号和国外引入品种三得利、惊喜、赛迪为对照,比较分析了混系苜蓿新品系内农1号的生育期、生长高度、生长速度、鲜干比以及产量。结果表明,内农1号的越冬能力、生长表现及草产量均高于对照。此外,研究发现,国内品种草原3号和中苜2号越冬率高,三得利和赛迪越冬率相对较低。供试材料鲜干比第3茬草第1茬草第2茬草;不同苜蓿品种(系)3茬草的产量差异显著,饲草总产量为内农1号惊喜草原3号中苜2号赛迪三得利。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苜蓿(Medicago sativa)种子在碱性盐Na_2CO_3胁迫下的发芽特性和耐盐性强弱,以10个苜蓿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Na_2CO_3(0、0.1%、0.15%、0.2%、0.3%)处理对苜蓿种子发芽势、发芽率、胚根长和胚芽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苜蓿品种之间的耐盐碱性差异明显;随着Na_2CO_3胁迫浓度的提高,苜蓿种子的发芽率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发芽势、胚根长和胚芽长均随盐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不同苜蓿品种各指标的耐盐系数大小不同;根据隶属函数值对供试苜蓿品种耐Na_2CO_3性由强到弱进行排序:中苜1号巨能YL702皇冠中草3号龙牧801YL80驯鹿YL604阿尔冈金。  相似文献   

11.
支链氨基酸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喜树碱(CPT)对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中Toll样受体3(TLR3)的表达及活化的影响,本实验利用CCK-8试剂盒测定了CPT在不同浓度下、不同作用时间对NIH/3T3细胞的毒性作用,并确定CPT对NIH/3T3细胞的基本无毒浓度为1μg/mL。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CPT作用NIH/3T3细胞表明,TLR3平均荧光强度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强,表明TLR3表达增加。此外,ELISA试剂盒检测结果显示CPT作用后IFN-β表达量增加,并高于阳性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本研究表明CPT对NIH/3T3细胞的TLR3具有显著的激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兽医学报》2017,(1):154-158
使用NIH3T3细胞进行试验,利用RNAi方法抑制TDRKH的mRNA的表达水平。通过流式细胞术、RTqPCR等方法分别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等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敲减TDRKH表达并不会明显导致NIH3T3细胞的凋亡,凋亡相关基因Bax、P53mRNA表达量无显著性变化,但Bcl-2、Survivin mRNA表达量显著下降,Bcl-2/Bax值显著降低。结果表明:TDRKH虽然不能直接诱导细胞凋亡,但可通过其他潜在基因调控通路影响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4.
为了明确本实验室前期分离得到的一株核桃细菌性疫病菌Xaj DW3F3的相关特性及其与寄主内生菌的竞争能力。对该病原细菌进行了显微观察、生物膜形成测定,不同培养基上多糖和色素含量,以及18项生理生化指标测定。通过毛细管法和滴落法观察其趋化作用,并测试其与寄主内生菌的竞争能力。结果表明,病原菌DW3F3为杆状、极生鞭毛、有运动性并能形成生物膜。其在YPGA、King’B 和NA培养基上生长较好,产生多糖和色素较多。病原菌有较强的耐盐性,致死温度达60℃,对纤维素和淀粉都有较强的分解能力,对NaCl和寄主叶片表现出一定的趋性。在其与核桃叶部内生菌的共培养中表现出一定竞争优势。该病菌菌DW3F3有树生黄单胞菌核桃致病变种(Xanthomonas arboricola pv.juglandis,Xaj)的基本特征及致病相关特性,这些特征可能与其致病性强及病害难以控制有关。  相似文献   

15.
This is the first paper describing the cloning of pigeon IFN-γ gene (PiIFN-γ)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in vitro expressed recombinant protein. The PiIFN-γ gene was identified by RT-PCR as a 498 bp, fragment coding for a precursor protein of 165 amino acids instead of 164 amino acids, as observed in the other avian species. The recombinant protein was expressed in vitro by an eukaryotic system and the 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 cytokine were tested using a chicken macrophage cell line. The high degree of amino acid and nucleotide identity, shared with the ChIFN-γ, and the fact that the pigeon protein was functional on chicken cells, indicates a cross-reactivity between pigeon and chicken IFN-γ. The detection of the PiIFN-γ could represent an useful instrument in understanding the role played by this cytokine in immune response related to vaccinations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in the pigeon.  相似文献   

16.
17.
《中国兽医学报》2016,(5):880-884
本试验利用RNAi方法抑制牛卵丘细胞中JARID2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通过免疫荧光方法检测H3K4me3、H3K9me3、H3K27me3、H3K36me3的甲基化程度。结果表明,在牛卵丘细胞中存在JARID2的表达,并且存在H3K9me3、H3K27me3的甲基化修饰,但没有检测到H3K4me3、H3K36me3的甲基化修饰。通过siRNA对牛卵丘细胞中JARID2 mRNA的表达进行成功抑制后,转染组JARID2的表达量明显下降,但H3K4me3、H3K27me3表达量无明显变化,而H3K9me3、H3K27me3表达量明显下降,即JARID2在mRNA水平上能够影响H3K9me3、H3K27me3的甲基化修饰程度,而对H3K4me3、H3K36me3的甲基化修饰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兽医学报》2017,(10):2014-2019
为探讨miR-23b-3p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和成脂分化的影响,通过化学修饰的miR-23b-3p模拟物成功转入3T3-L1前脂肪细胞后,利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过表达miR-23b-3p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的影响;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基因CyclinD1和CDK4以及成脂标志基因PPARγ和FABP4的表达情况;油红O染色测定甘油三酯积累情况。结果显示,过表达miR-23b-3p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导致细胞G1期阻滞,CyclinD1、CDK4在mRNA和蛋白水平极显著下调;在3T3-L1前脂肪细胞成脂分化过程中,miR-23b-3p的表达水平上调;过表达miR-23b-3p促进3T3-L1前脂肪细胞甘油三酯积累,PPARγ、FABP4在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或极显著上调。结果表明,miR-23b-3p能够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  相似文献   

19.
20.
旨在探究ADP-核糖基转移酶3(ADP-ribosyl transferase 3,ART3)调控精子发生机制,为改善精液品质,提高家畜繁殖性能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设计了3个ART3抑制剂3-甲氧基苯甲酰胺(3-methoxybenzamide,3-MBA)浓度梯度(0.302、0.906和1.510 mg·mL-1),分别对6~8周龄小鼠进行睾丸注射,并于注射后3 h、6 h、12 h、1 d、2 d、3 d和5 d采集小鼠睾丸和附睾组织,将睾丸组织制成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并对附睾尾精子进行动力学和形态学分析。结果发现,0.302 mg·mL-13-MBA浓度组于注射后3 d小鼠睾丸曲细精管内空泡面积达到最大化,生精细胞减少,且排布散乱不规则,注射后5 d空泡面积减小,生精细胞有恢复趋势,而0.906和1.510 mg·mL-1浓度组于注射后5 d空泡面积最大化,曲细精管出现空管现象;3个剂量组小鼠附睾尾精子密度、活力及前向运动精子均呈时间依赖性降低,畸形精子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加,且精子尾部出现断裂、弯折和卷曲等异常形态。综上表明,ART3可能参与调控生精细胞增殖、分化和迁移及精子尾部形成等精子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