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角是牛科动物特有的组织结构,其功能是动物争斗与自卫;同时牛角在一些地区被牧民当作神圣的物件,将其引喻为一种力量及征服的象征。但是现代集约化生产过程中,牛角由于常造成动物及人员的伤害而成为了制约养殖产业化生产的性状,所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牛角性状。本文综述了牛无角性状研究进展,从形态发育及分子遗传上总结了牛角性状研究的科学问题,包括牛角的形态结构,牛角的组织学特征,牛角形态发生规律,牛角性状遗传规律,基因的定位,以及候选基因的分析。以期为牛角性状的研究及无角牛的培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贵州无角黑山羊培育采用表型值和后裔鉴定的方法,根据种羊初步淘汰选择标准和种羊综合选择指数,组建核心群、基础群,采取无角与有角、有角与无角、无角与无角的3种组合杂交方式开展无角羊的选育扩繁;同时配套以"两期一培育"、山区羊舍建筑、草地建植与天然草场改良、山羊的舍饲与适度放牧、防疫驱虫及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等技术,高效养殖。  相似文献   

3.
以青海省高寒牧区重要的肉用羊欧拉羊为研究对象,针对其犄角表型开展了适应现代集约高效生产发展趋势的无角定向选育。通过应用氯前列醇(PG)注射法、CIDR+PMSG法进行同期发情、人工授精,情期受配率均达到94%以上,产羔率达到93%和123%以上,羔羊成活率达到97%以上。采用无角配无角比无角配有角后代的无角率高39.19个百分点。随着无角个体基因型的不断纯化,无角后代的比例将越高,实现了无角欧拉羊的定向选育。  相似文献   

4.
绵羊角的有无是由或主要由一个基因位点(Locus)上的三个等位基因(H、h’、h)所决定。三个等位基因的遗传方式是:H为显性无角基因,对h为完全显性,即Hh基因型均表现无角性状;h为隐性有角基因,即hh基因型均表现有角性状;h,为一个频率很低的基因,对h为不完全显性,即h'h基因型仍表现为有角性状;但H对h’基因为不完全显性,即Hh’基因型可能出现角痕(角突或角基)。而h’h’基因型公羊表现为小角、发育残缺不全的矫型角,母羊表现为无角。培育无角革的关键是选择使用无角公羊,通过测交试验能确定无角公羊基因的纯合度,从而决定如何使用。  相似文献   

5.
《湖南饲料》2005,(2):5-5
为加强饲料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保障养殖产品安全,农业部将组织开展2005年度饲料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反刍动物饲料中牛羊源性成分例行监测,对饲料产品生产、经营、使用环节和动物饲养环节及屠宰环节所涉及的饲料产品、动物饮用水以及猪尿进行监督监测。继续组织实施对“瘦肉精”、莱克多巴胺、安定等违禁药品的专项整治行动,对重点地区开展瘦肉精等违禁药品拉网式抽查。组织开展饲料标签专项检查。监测抽查的饲料品种为:配合饲料、浓缩饲料、预混合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动物源性饲料产品。  相似文献   

6.
绵羊中存在无角、两角及多角性状,山羊无角性状与间性性状紧密连锁,间性山羊表现出一定的发育障碍和卵巢畸形.文章就羊角型发育及绵羊无角、多角及山羊无角间性综合征相关基因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羊角型性状的选育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研究无角牦牛与有角牦牛的育肥效果,为无角牦牛的培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试验在青海大通种牛场开展了放牧补饲的育肥方式,并对其生长情况及育肥效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146d的育肥,无角牦牛的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比有角牦牛的分别增加了1.78kg和12.2g。[结论]无角牦牛的育肥效果高于有角牦牛,若在完全舍饲条件下,将有助于无角牦牛发挥其遗传潜力。  相似文献   

8.
无角陶塞特羊(Poll Dorset)原产于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属内毛兼用型半细毛羊。该品种采用复杂杂交育种方法培育而成。杂交母本是雷兰羊和有角陶塞特羊,父本为考力代羊。其杂种再与有角陶塞特公羊回交,从后代中选择无角个体进行培育而成。无角陶塞特羊具有生长发育快、早熟、繁殖季节  相似文献   

9.
反刍动物饲料营养价值的评定包括饲料营养成分和利用率的评价两部分,是实现家畜高效生产的基础。近年来,青海省牛羊养殖业有了较大发展。为了便于牛羊养殖企业和农牧民科学合理配制牛羊育肥料或补饲饲料,文章整理了青海省反刍动物常用精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也为充分利用当地精饲料原料发展青海高原畜牧产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豆渣,指生产豆奶或豆腐过程中的副产品。因含有粗蛋白(粗蛋白含量约30%)、粗纤维、维生素等成分,是一种物美价廉的饲料,能降低养殖成本,常被养殖户作为饲料饲喂动物。山东栖霞市有很多养羊厂(户),经常使用豆渣饲喂牛羊,但用豆渣饲喂动物不能盲目,否则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介绍1例因过量饲喂豆渣引发的肉羊发病病例,以期为畜禽养殖提供经验参考。1发病情况2015年2月16日,栖霞某肉羊养殖场发现羊群中出现  相似文献   

11.
提高牛羊繁殖能力是保证牛羊养殖经济效益的关键,也是改良牛羊品种,促进牛羊生产性能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在牛羊养殖过程中,科学而规范的措施和方法必不可少。根据现在牛羊养殖技术经验,本文提出了提高牛羊繁殖能力的技术措施,为牛羊养殖提供重要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山东饲料》2005,(1):31-32
抗寒应激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有向养殖动物提供热能,促进产生热量,加强新陈代谢,消除外寒、内寒引起的寒冷应激,提高养殖动物在寒冷环境中的抗逆能力和生产性能等作用,适于冬春寒冷季节应用。本文着重介绍适于牛羊用的抗寒应激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13.
野牛、野羊一般表现为有角,家养牛、羊品种存在无角与有角的变异。家牛有角与无角性状由复等位基因P_F、P_C和p_(rs)控制,单倍型突变引起荷斯坦奶牛无角。绵羊染色体上基因片段的插入导致绵羊无角,而HOXD基因群导致绵羊多角性状。山羊染色体上一个片段的缺失导致山羊无角间性综合征。论文综述了牛、绵羊和山羊角性状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牛、羊无角品种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动物源性饲料对补充我国蛋白质饲料资源不足,有效利用资源和减少环境污染有着重癸的意义。但由于动物源性饲料原料来源复杂、易传播疾病及易受微生物污染等特点,动物源性原料的使用给畜牧养殖业和人类健康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动物源性饲料原料(如肉骨粉)来源,有屠宰场下脚料、有来自饭店、农村零星收购的杂骨和动物废弃组织,成分和来源复杂。由于原料的混杂性,牛羊源性成分混杂其中也在所难免,增加了反刍动物饲用同源性饲料感染疯牛病和痒病的风险。所以,加强对动物源性饲料使用的安全控制意义重大而紧迫。笔者指出,近几年来动物源性饲料产品抽检合格率甚低,假冒伪劣、以次充好十分严重,对此,各级饲料管理和检测部门应加大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市场抽检力度.重点检查反刍动物饲料中牛羊因子、动物源性饲料的卫生指标、粗蛋白含量和真蛋白率、产品标签。对不合格产品予以媒体曝光,行政执法部门予以处罚,整顿动物源性饲料市场秩序,加紧对动物源性饲料产品质量标准进行制订和修订,以确保饲料安全,为动物健康养殖提供安全的物质保障。 文中笔者阐述了动物源性饲料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及剖析了导致危害的成因,并对安全使用动物源性饲料及加工质量关键控制点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和意见,希望能对饲料企业、养殖企业规避风险、减少损失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刘苹苹 《兽医导刊》2022,(4):188-189
在牛羊养殖的过程中,饲料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如何保证牛羊饲料的适口性已经成为许多养殖户关注的问题.在实际养殖的过程中,秋冬季节的青绿饲料的储存量不足,会影响牛羊饲料的供给,导致牛羊的生长速度缓慢,有些养殖户为了降低饲养成本使用失去水分的甘草作为主要的饲料,导致牛羊出现营养不良.青贮技术的出现改变了饲料不足的问题,该技术...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牛角组织结构与发育、影响牛无角性状的相关基因进行简要概述,统计分析辽育白牛无角性状的表型遗传特点。结合现有研究结果认为,辽育白牛无角性状可能不是由常染色体上等位突变基因控制的显性遗传突变,而是一种遗传特征较为复杂的质量性状;利用父母表型选种选配方式开展辽育白牛无角新品系选育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市场前景低迷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我国毛皮动物养殖业发展方向与关键技术。通过对肉兔与毛皮动物养殖技术的研究综述,认为我国毛皮动物养殖业发展方向是适度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智能化,需要科技公关和集成配套的关键技术主要体现在养殖设施现代化和标准化,智能化控制;品种优良化,特别培育专门化配套系;工厂化繁殖技术与科学养殖模式;定时、定量供给安全、优质的可工业化生产饲料;高效饲养管理技术;建立制度化、程序化、网络化的防疫体系。市场波动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技术更新,是提高毛皮动物养殖效益和毛皮质量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无角滩公羊在体形外貌和体质结构上同有角公羊没有大的差别;无角公羊适应性强,尤其在冬春两季体况和膘情好于有角公羊。四种主要体尺在2岁龄前两者无差异性,在3岁龄和4岁龄时无角公羊的体斜长高于有角公羊(P<0.05),在4岁龄时无角公羊的胸围高于有角公羊(P<0.05)。滩羊角的遗传无角对有角为显性,并受激素影响。繁殖成活率上无角公羊和有角公羊无差异性,但无角公羊后代的公羔中有15%左右为隐睾或单睾。  相似文献   

19.
氧化应激(OS)是动物机体在诱导因子作用下发生的非正常生命活动,会造成动物重要器官机能衰退,引发多种疾病。在畜禽养殖过程中很多因素均会直接或间接引起动物机体自身的OS,造成饲料转化率降低,生长性能衰退,增加养殖成本。目前,OS已逐渐成为畜禽养殖业亟须解决的难题。文章综述了OS的危害和解决措施,为降低OS对畜牧养殖业造成的不良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肉制品需求量的不断增加,牛羊养殖业也迎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实际牛羊养殖过程中,除了要不断提升牛羊的生长情况之外还需要做好牛羊各类疾病的管理和控制,避免牛羊疾病的大规模发展威胁到牛羊养殖的顺利开展,甚至降低牛羊肉制品的安全性和品质。本文主要从牛羊养殖工作方面入手,对布病的发展情况以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也希望能够为相关牛羊养殖人员的养殖工作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