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规模农户与小农户并存的经营格局是当前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普遍存在的现状,推动小农户采纳绿色施药技术对于有效促进农业减量化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基于江苏省565份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了区域内规模农户的发展对小农户病虫害防治环节的绿色技术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区域内规模农户的发展通过示范引领等可以有效提升周围小农户绿色技术采纳水平,表现出明显的技术溢出作用。2)区域内规模农户的发展对小农户病虫害服务外包具有促进作用,而服务外包在农业规模化经营影响小农户绿色技术采纳过程中具有显著的中介影响。  相似文献   

2.
定量测度资源强约束区耕地适度集约利用程度对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构建了耕地适度集约利用理论框架,运用乌兰察布市194户普通农户及45户种植大户的调研数据及区域统计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耕地适度集约是指在区域资源约束条件下,边际成本等于边际产出时的集约边际。2)仅考虑利润最大化的情况下,单位耕地面积水资源适度投入为7584.99m3/hm~2,单位耕地面积物质适度投入为5394.5元/hm~2,家庭适度经营规模为10.95hm~2。3)在水资源约束下,单位耕地面积水资源适度投入为3980.03m3/hm~2,单位耕地面积物质投入为3897.64元/hm~2,家庭适度经营规模为22.84hm~2,目前种植大户已经过度集约利用,水浇地普通农户水资源及物质投入最接近适度值。在耕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可以适度扩展水浇地普通农户的经营规模,而控制种植大户的发展速度及规模。  相似文献   

3.
我国粮食生产中化肥投入的经济评价和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2013年全国8省农户调查数据和2004-2013年全国农成品成本收益面板数据,通过分析化肥在粮食生产中的边际产出与化肥价格的比率,对我国化肥投入是否过量进行评价.研究发现:目前中国化肥施用量已经超过了经济意义上的最优施用量,农民无论是在小麦、玉米和水稻生产上均存在过量施肥的现象,三种粮食作物的平均化肥过量投入程度达到30%以上;而且小麦、玉米的过量施肥程度较水稻更为严重,黄淮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过量施肥程度比其他地区严重.该研究结论为国家促进化肥减量施用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
基于替代和匹配双重视角构建农业生产性服务影响化肥减量的理论逻辑框架,利用东北三省40个行政村741户玉米种植农户调查数据,从替代视角探究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化肥减量的影响,并从农地规模的匹配视角进一步分析差异化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农业生产性服务有助于化肥减量,且不同类型农业生产性服务减量效果存在差异,综合施肥服务的减量效...  相似文献   

5.
为尽可能减少稻田农药的使用量,更好地保障稻米品质及保护农田生态环境,通过优化药剂组合和施药次序,综合田间防效、消解动态、最终残留及水稻产量等因素,研究评估了江苏省溧阳市水稻田农药减量施用的可行性。分别设置常规施药组合和减量施药组合2套方案,以水稻主要病虫害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及纹枯病为例,比较了2种施药方案下对病虫害的防效,分析了相关药剂在水稻中的残留消解动态以及在稻米和谷壳中的最终残留,并对水稻产量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减量施药方案对水稻上3种典型病虫害的防效均优于或与常规施药方案相当;此外,不同施药次序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差异较大;2种施药方案下,供试药剂在稻米中的最终残留量均未超过其残留限量 (MRL) 标准;与常规施药方案相比,减量施药方案下水稻每公顷产量增加了621 kg,但二者差异不显著。减量方案施用农药总制剂量为4 410 g/hm2 (有效成分1 353 g/hm2), 而常规方案为6 885 g/hm2 (有效成分1 553 g/hm2)。研究表明,在试验期间,该减量施药方案能有效防控水稻病虫害,保证水稻产量,同时还能减少环境中农药及助剂的投入,降低对环境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2015年-2019年全国农户农药购买和使用情况的抽样调查,对长江流域5省16个县(市、区)冬小麦用药情况8个指标的监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 表明,以农药毒性指数评价小麦农药减量增效好于其他指标,该指标可为定量、合理评估小麦科学安全使用农药提供依据,并可作为政府决策、技术部门指导小麦生产用药和减量使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选择农药使用量较大的运城市、临汾市,摸清了农药使用现状,对当地农药使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如单位耕地面积农药使用量较大、有机磷类农药仍占有较大比重、农户乱用农药现象仍然存在、农药使用技术操作不规范、一些农户环保意识差、乱扔乱丢农药废弃包装物、植保器械跑冒滴漏现象严重等问题;找出了农药减量技术应用中面临的难题,如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成本偏高,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缺乏,农作物小块插花种植不便于统防统治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力量薄弱,安全施药技术应用不够广泛等。在总结农药减量使用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减少农药用量的技术路径和措施建议:增加培训资金,强化政策宣传和技术培训;实施激励政策,设置农药减量技术补贴;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促进新型服务体系发展壮大;出台相关政策,清除农药废弃包装物污染;设立专项经费,对高效植保机械进行补贴。  相似文献   

8.
以干旱区绿洲农业典型区张掖市甘州、临泽、高台三县区为例,在投入产出专项调查基础上增补调查内容,利用DEA-Tobit模型分析不同类型农户大田玉米生产效率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三县区大田玉米综合技术效率存在21.9%的提升空间,其中纯技术效率提升空间大于规模效率,说明种植技术运用程度低是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2)小规模农户生产效率较高,大规模种植户可通过加大机械化生产、节水灌溉规模等措施,提高生产效率。(3)种植业收入、务工收入、温度与大田玉米生产效率呈显著正相关性;补贴收入、化肥农药用量、种植面积与大田玉米生产效率呈显著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让农户能够直观了解及掌握常见病虫害的防治信息,帮助农户通过智能手机在农田、果园和茶园等现场方便快捷地获取作物病虫害图文识别要点与科学防治方法,为农户提供在线植保技术服务,本研究采用RESTful Web 服务架构设计,运用HTML5移动Web开发技术,借助微信平台作为用户访问入口,开发了一款跨平台 (android/iOS) 的农药速查软件系统,实现了农药信息查询、病虫害图谱查询及后台数据管理等功能。通过建立农药与病虫害间的关联关系,实现了从农药名称和病虫害名称两个途径查询农药信息;所构建的数据库涵盖了蔬菜、果树、水稻、茶叶及烟草等共30种福建省常规种植作物上的重要病虫害农药防治技术。初步运用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整体实用性和稳定性较好,适合在农村基层推广应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农药速查系统能够满足植保新技术普及和应用的需求,可为农户提供简单便捷、对症下药的在线植保科技服务,对提高用户安全施药和科学防控能力、推进农药的增效减量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社会化服务组织具有农业技术信息渠道和农业技术供给主体的双重身份。文中分析社会化服务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探究农户节水灌溉技术认知在二者之间是否发挥中介作用,进一步揭示不同灌溉井深区农户之间的差异,并利用河北省775份小麦-玉米种植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社会化服务组织作为一种新型农业技术信息获取渠道和可靠的技术供给主体可以提高农户技术认知,显著促进了农户采纳节水灌溉技术,并对深井区农户的节水灌溉技术采纳行为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因此,建议将社会化服务组织作为推广大田作物节水灌溉技术的重要载体,提高农户节水灌溉技术认知,促进农户采纳节水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11.
青海省低海拔地区春油菜施肥现状与减肥空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青海省春油菜的施肥现状和减肥潜力,在该省低海拔春油菜典型种植区(海拔2 600 m以下)选取了451户农民进行实地调研。结果表明:调研区有47.7%的农户种植的春油菜产量都超过2005—2017年青海平均产量(1 674~2 158 kg·hm~(-2)),有44.6%的农户低于平均产量;20.4%的农户氮肥投入适中(120~160 kg·hm~(-2)),35.9%的农户偏高和很高,43.7%的农户偏低和很低;17.5%的农户磷肥投入适中(90~120 kg·hm~(-2)),69.0%的农户偏高和很高,13.5%的农户偏低和很低;钾肥、微量元素肥料投入基本为空白;20.8%的农户施用有机肥,但有机肥用量低,极少有农户种植翻压绿肥。总之,青海春油菜氮肥投入过量与不足现象并存,且都比较严重;磷肥施用量普遍偏高;其它化肥与有机肥等施用很少。1/3春油菜田有氮肥减量空间,2/3春油菜田有磷肥减量空间,至少有20%的春油菜田氮磷化肥可同时减量。同时,施氮量偏低的春油菜田应该加强培肥,有效硼等微量元素含量偏低的油菜田应适时施用微肥,保证春油菜的高产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2.
基于内蒙古自治区384份农户调查数据,从资源环境治理视角构建解释农户种植行为决策框架,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农户种植行为的影响因素,评价资源环境治理相关政策实施前后对农户种植行为决策的绩效,并测度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研究显示:资源环境治理、农户收入结构、生产投入、技术进步等变量对农户种植行为决策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进一步对农户种植行为决策效应分解表明,资源环境治理政策对农户种植行为的影响显著为负(-12.97%),表明资源环境治理政策实施并不一定促进农户扩大种植面积,但通过土壤面源污染治理、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农业自然灾害补贴、农业发展基金等措施可显著改善农户种植行为,推动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文中试图实证检验新疆林果种植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在县级层面,基于新疆68个县5年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林果种植对农户净收入的影响;在农户微观层面,基于新疆六地州507户农户调查数据,运用Tobit模型分析农户参与林果种植对其收入结构(工资性收入、农业生产经营性收入和总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1)县级层面林果业发展对农户净收入有显著正向影响;(2)微观层面农户参与林果套种对其农业生产经营性收入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对工资性收入影响不显著。上述结果表明农户参与林果种植有利于其农业生产经营性收入和总收入的增加,但对于家庭工资性收入影响甚微。基于此提出政府在推行林果种植与脱贫攻坚时,应加强林果种植科技宣传与培训,重视林果业生态与经济效应,发展林果专业合作社为零散种植户提供管理与销售服务,为剩余劳动力提供非农就业渠道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有机肥施用的经济效果,对不同规模种植户有机肥施用的成本效率给予科学的评价。文中基于489户山东苹果种植户的调研数据,采用PSM模型及新成本效率模型对苹果种植户施用有机肥的生产效率及经济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较之未施用有机肥的对照组,施用有机肥使生产技术效率、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单位土地净利润分别平均提升了4.8%、1111.53kg/人、6786.14kg/hm2、2.28万元/hm2。2)通过对比不同规模种植户的新成本效率发现,种植规模在0.267~0.533hm2的各项生产效率相对较高,且种植规模与生产效率之间呈现“倒U型”变化趋势。3)持续施用有机肥有利于抑制投入技术的无效损失并促进苹果等多年生高价值农产品的节本增效。为此,建议政府等有关部门应通过加大信息干预的力度、强化专业技术培训、优化要素投入的配置方式提高种植户有机肥的施用水平,促进农业的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5.
气候变化加剧了极端天气发生频度和强度,对粮食生产造成重大损失,严重威胁我国粮食安全,农户采纳气候适应性行为势在必行。基于黑豫湘3省1145份粮食种植户调研数据,利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价值感知、风险规避对农户气候适应性行为采纳的影响。研究表明:价值感知对农户适应性行为采纳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利益感知促进农户适应性行为采纳,风险感知抑制农户适应性行为采纳。风险规避能强化利益感知对农户适应性行为采纳的促进作用,同时能加剧风险感知对农户适应性行为采纳的抑制作用;价值感知、风险规避对农户适应性行为采纳的影响存在显著规模差异,其中大规模农户更易受到风险规避对气候适应性行为采纳的抑制作用,小农户更易受到利益感知对气候适应性行为采纳的积极作用。因此,为确保粮食种植户气候适应性行为采纳,需提升农户气候适应性行为的利益感知,降低农户气候适应性行为的风险感知,针对不同规模农户精准制定气候适应性行为推广方式。  相似文献   

16.
在河北廊坊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对种植不同抗性小麦品种情况下6种杀菌剂防治白粉病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6种杀菌剂中18%烯肟菌酯·氟环唑SC和20%烯肟菌酯·戊唑醇SC在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上的田间小麦白粉病防效均显著优于20%三唑酮EC, 所有供试杀菌剂同一使用剂量下在高抗品种‘保丰104’上的防效要显著高于感病品种‘京双16’上的防效, 甚至较低剂量施药水平下(105 g/hm2)在‘保丰104’上对白粉病的防效要高于或显著高于高剂量施药水平下(150 g/hm2)在‘京双16’上的防效, 但参试的多数杀菌剂同一施药量情况下在中感品种‘众麦2号’和高感品种‘京双16’上的防效无显著差异。该研究说明以抗性品种为基础, 结合使用合适的杀菌剂, 可有效减少杀菌剂施用量, 此研究结果可为杀菌剂的减量施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施肥对麦田杂草发生、生长及危害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微区试验研究了在种植小麦的情况下,不同施肥水平对杂草及其防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缺磷土壤上单施氮肥,杂草发生和生长受到抑制;增施磷肥,氮肥效应得到充分发挥,杂草发生和生长迅猛提高。杂草根系发达,对钾肥不敏感。有机肥养分完全,显著促进杂草发生和生长。在不施肥(对照)及适合杂草和小麦生长的平衡施肥处理区(NP和NPK),麦田杂草的危害(小麦减产百分率)最为严重。杂草危害程度和施除草剂的增产效果均与小麦长势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0.5121、-0.5418,n=27)。肥料对甲磺隆钠盐杂草防效的影响与施药时间有关。在小麦苗前至苗后早期施药,防效高,且不受施肥影响;施药过迟,杂草长大,防效下降。研究结果还表明,杂草发生和生长在受施肥影响的同时,也受小麦长势和长相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农业保险不仅可以保障农户收入,还能促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文中基于黑龙江、湖南、河南3个省9个市1173户农户调查数据,实证检验农业保险对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行为的促进效果及其作用机理,进一步探究,在不同收入结构和风险态度下,农业保险对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行为所产生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1)购买农业保险显著促进农户采纳保护性耕作技术,尤其更倾向于采纳保护性耕作技术组合。2)种植规模在农业保险影响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中发挥中介作用。3)农业保险对农户采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激励效应受到收入结构和风险态度的影响。建议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和农地流转市场体系,拓宽农业保险的保障范围,丰富保险条款,制定差异性保险保障水平,分散农户技术采纳风险,促进农户采纳保护性耕作技术,助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14—2015年,四川省安排专项资金在植保领域开展政府购买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公共服务试点。对金堂县、崇州市、广汉市等8个县(市)工作开展情况调研结果表明,8个县(市)共培育壮大新型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38个,服务水稻种植专业合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118个,购买水稻穗期病虫防治服务1.41万hm~2,带动水稻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4.1万hm~2次。试点区用药次数、用药面积和用药量显著减少,实现了少用药、用好药、用对药的目标,有效促进了农药减量控害、水稻稳产、高产,农业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20.
现代通讯技术推动了农村信息化发展,农民社会网络受信息技术影响由现实互动向线上交流扩展,呈现出数字化新态势。基于冀晋两省1302份梨种植户调查数据,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Ordered Log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构建并检验社会网络数字化、信息能力对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的分析框架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样本区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水平偏低,采纳一种以上技术农户仅占37.3%。2)社会网络数字化促进了绿色防控技术采纳,且线下同质性网络强于线上异质性网络。3)社会网络数字化通过提升农户信息能力这一中介影响绿色防控技术采纳。4)社会网络数字化对绿色防控子技术采纳均有促进作用,影响大小因技术性质而异。因此,应推动农户社会网络数字化转型,不断提升农户信息能力,以推进绿色防控的实践,实现农业生产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