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锥栗嫁接繁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锥栗6个类型16个单株为接穗,野生锥栗、板栗、大果锥栗、麻栎为砧木,选择不同立地条件地块,研究影响锥栗嫁接成活率因子.结果表明不同锥栗品种类型、嫁接时间、砧木、圃地条件、剪砧方法对锥栗嫁接成活率均存在较大影响.嫁接时间以秋季9月底到10月上旬和春季萌芽前1个月最好;宜选择排水良好的山脚梯田;在芽萌动时离接芽25cm第1次剪砧,接芽抽出20~25cm后在其上部2cm处第2次剪砧最好;砧木宜用野生锥栗及本砧,板栗、麻栎不适宜作锥栗砧木.  相似文献   

2.
在福建省建瓯市东游镇河岭村杭坑自然村寨子窠22年生的锥栗(Castanea henryi)林下套种大果红花油茶(Camellia magnocarpa(Hu et Huang)chang)试验,对大果红花油茶纯林与林下套种的生长差异、锥栗产量、林下植被种类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锥栗林下适宜套种大果红花油茶;2锥栗林下套种大果红花油茶对锥栗产量有促进作用;3套种林分林下植物多样性比锥栗纯林更丰富。  相似文献   

3.
全天然果蔬保鲜涂料在锥栗保鲜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浓度的全天然果蔬保鲜涂料在常温和低温条件下进行锥栗果的保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温条件下,采用20%的全天然果蔬保鲜涂料保鲜锥栗的效果最好,100d的保存率达91.97%,失水率为4.20%。而且保鲜后锥栗果的可溶性糖、淀粉、粗脂肪及多种氨基酸含量基本不变,且经济效益显著,值得在闽北林区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普及型锥栗果脱壳工艺技术及设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传统带壳油料的脱壳设备与板栗脱壳去衣工艺技术及设备的基础上,结合锥栗果本身的特点,并考虑我国广大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研制出一种具有普及型的适于中、小批量生产的成套新鲜锥栗果脱壳工艺技术及设备。脱壳后的栗仁适于罐装保鲜。  相似文献   

5.
对浙江主栽的11个油茶Camellia oleifera良种与3个浙江本土油茶品种(种)分别测定果径和籽径及其直径分布,并选取其中6个长林系列品种的油茶果进行混合测验机械脱蒲效果,分析油茶果的脱蒲率、油茶籽破损率和蒲籽分离率,研究果径、籽径对油茶机械化脱蒲的影响,为油茶果机械化脱蒲及加工机械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撑。结果表明,果径分布区间在<19 mm、19~31 mm、31~43 mm、>43 mm的油茶果实比例分别为0.67%、35.55%、54.65%、9.13%;不同品种(种)油茶籽径分布有一定的差异,油茶籽径分布区间在<9 mm、9~15 mm、15~21 mm、>21 mm的油茶籽比例分别为1.79%、31.45%、57.80%、8.96%。机械化脱蒲试验结果表明,油茶果的脱蒲率为92.78%,油茶籽的破损率为2.34%,蒲籽分离率为87.20%,油茶籽径大于30mm的油茶籽易受损,果径在19.58~21.22 mm的油茶果不易脱蒲和分离。可依据试验结果对油茶果脱蒲机械的辊子的尺寸、辊子运动的速度、筛选器的间隙等关键零部件进行设计与分析,同时可对不...  相似文献   

6.
<正>核桃Juglans regia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木本油料树种。清香核桃幼树生长旺盛,结果早,产量高,4~5年为初果期,产干果为50~100kg/666.7m2,7~8年进入盛果期,产干果为150~300kg/666.7m2。全国各地均可种植。清香核桃果大、果面光滑,外壳厚1mm,缝合线紧密,不易开裂,易漂洗,耐储运。种仁饱满、出仁率高达53%,颜色浅黄、口感清香,是优质商品核桃生产的理想品种。  相似文献   

7.
不同海拔锥栗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锥栗 (Castanea henryi)属壳斗科 ,栗属植物 ,是我国南方著名干果与木本粮食树种。锥栗果实含淀粉6 4 .2 % ,蛋白质 7.6 % ,脂肪 7.1 7% ,水溶性总糖 1 2 .5 7% ,1 7种氨基酸 ,多种维生素及无机盐。基中维生素 C含量达 3 0 .2~ 40 .8mg/1 0 0 g,其营养价值高于面粉、大米和薯类。锥栗可以鲜吃、炒食、菜食、清炖 ,还可以磨粉制作糕点等副食品 ,在国内、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锥栗在福建省栽培历史悠久 ,2 0世纪 90年代以前处于粗放管理 ,90年代以后提高经营水平。本文探讨锥栗不同海拔的栽培试验 ,为山区锥栗栽培提供科学依据。1 试验地概…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锥栗瘿蜂在主要锥栗产区的分布、危害特征及天敌种类,比较近缘种栗瘿蜂的形态特征,为控制其危害提供基础。【方法】于福建、浙江及湖南主要锥栗产区采集瘿蜂虫瘿,调查锥栗瘿蜂及其天敌种类和危害情况。【结果】锥栗瘿蜂虫瘿形态与栗瘿蜂相似,以成虫中胸侧板斜纵刻纹、并胸腹节背板侧隆线等特征可与栗瘿蜂相区分。锥栗瘿蜂分布于福建省周宁县、建瓯市、政和县、寿宁县及浙江省庆元县。多与栗瘿蜂混合发生,混合发生地锥栗瘿蜂羽化成虫的数量比例为0.6%~86.0%。调查地有虫株率100%,锥栗瘿蜂的危害枝率为17.9%~32.9%,每虫瘿内虫室数3个左右。植株的东南西北方位皆可致瘿,于树冠上部形成的虫瘿数显著低于中下部,与栗瘿蜂占据着类似的生态位。调查地锥栗瘿蜂的寄生性天敌种类主要有日本大痣长尾小蜂、栗瘿啮小蜂、栗瘿长尾小蜂、栗瘿旋小蜂及黑褐宽缘广肩小蜂,其中日本大痣长尾小蜂和栗瘿啮小蜂为其优势天敌,对锥栗瘿蜂种群数量起到了明显的自然控制效果。【结论】锥栗瘿蜂分布于福建省周宁县、建瓯市、政和县、寿宁县及浙江省庆元县,在锥栗林与栗瘿蜂占据着类似的生态位。主要寄生性天敌种类为日本大痣长尾小蜂、栗瘿啮小蜂、栗瘿长尾小蜂、栗瘿旋小蜂及黑褐宽缘广肩小蜂。  相似文献   

9.
北防风种子发芽及播种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防风(Radix saposhuikoviae)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由于开荒及掠夺式采挖,野生资源遭到毁灭性破坏,造成市场供应短缺。本研究为最大限度地保护野生资源,为防风大面积人工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1种子生物学特性 防风种子为双悬果的1个分果、长椭圆形、长3~4mm、宽2~2.5mm,接着面微凹色浅,背面隆起,具三条粗壮的果棱。  相似文献   

10.
以神府-东胜采煤塌陷区沙柳及其生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根-土复合体单根拉拔试验,测定土壤含水率为4.6%、8.6%、12.6%时,根径1.0~1.5 mm、1.5~2.0 mm、2.0~2.5 mm沙柳根与土壤间摩阻力、产生最大摩阻力对应滑移值,掌握土壤含水量与沙柳根土间摩擦阻力的关系。结果表明:根土间摩阻力随滑移变化分为急剧上升段、较平缓下降段与平缓段3个阶段;随土壤含水率的增大,各根级根土间摩阻力均呈减小趋势,其中径级在1.0~1.5 mm范围内摩阻力降幅较其他径级小;当土壤含水率为4.6%和8.6%时,产生最大摩阻力时对应的滑移值无显著变化(P0.05),土壤含水率增大至12.6%时滑移值出现小幅增加。  相似文献   

11.
辣木籽脱壳机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辣木籽特性和脱壳要求,设计一种自碾搓式辣木籽脱壳机,并对其进行脱壳比对试验.结果表明该机的一次脱净卒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2.
采用自然调查与对比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气温和光照对板栗雪片象Niphades castanea Chao成虫活动的影响,探明其在夏季的活动规律。结果表明:6月15日后,白天阴天时板栗雪片象成虫主要在树冠上活动,而白天晴天时则大多爬行到相对凉爽黑暗的地表躲藏,躲藏处的温度比非躲藏处地面温度平均低1.21℃;晴天时树冠虫口密度比阴天时减少97.55%,晴天地表虫口密度是阴天的30倍。根据该虫的夏季活动习性,可设置含有相对凉爽黑暗腔室的诱捕器具诱杀该虫,为生产提供一种绿色防控害虫的物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锥栗是闽北的著名特产 ,为开发各种各样的锥栗深加工新产品 ,首先要解决锥栗的脱壳去红衣问题。本项目进行了锥栗脱壳生产工艺及脱壳率影响因素的研究 ,研制出一种适合于我国国情的低价高效锥栗脱壳机  相似文献   

14.
香果树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本文对湖北英山县香果树的地理分布特点及种群数量特点进行了初步研究普查,根据英山香果树的资源现状,提出了加强保护和持续利用的建议。为今后更好地保护香果树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巴山松和油松地理分界和分类关系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山松和油松二者的地理分界和分类关系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基于对包括巴山松分布区和油松分布区南缘部分的15个天然林分球果、种子和针叶方面的24个形态特征的测定,采用多变量分析技术,从群体的角度研究了巴山松和油松的形态差异和地理分界。结果表明,巴山松和油松在球果、种子等形态特征上存在明显差异。作者认为巴山松作为一个独立种为宜,它与油松的地理分界在米仓山至大巴山一线。  相似文献   

16.
2009~2011年,采用平行取样法,在广西钦州康熙岭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无瓣海桑纯林内,对无瓣海桑主要害虫及其寄生性天敌进行调查,分叶部、枝梢及蛀干害虫,按轻、中、重3级划分危害程度,结果表明,在研究地调查收集到无瓣海桑害虫种类共4目13科21种,其中绿黄枯叶蛾、木麻黄枯叶蛾、迹斑绿刺蛾、白囊袋蛾和荔枝茸毒蛾是无瓣海桑的主要害虫,均为食叶类害虫。并收集了危害无瓣海桑较严重的绿黄枯叶蛾及木麻黄枯叶蛾的寄生性天敌,共2目4科8种,其中绿黄枯叶蛾卵的寄生蜂,寄生率达67.3%。因此,保护和利用天敌是无瓣海桑害虫防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Emmenopterys henryi Oliv.(Rubiaceae) is an endangered tree species that is native to China.The wild populations of E.henryi have declined rapidly because of its poor natural regeneration,but the actual regeneration processes are not yet understood.In field tracking surveys and experiments in the Wuyishan Nature Reserve in Southeast China to determine the most important stage that affects the regeneration process,seed bank characteristics,seed germination,and seedling growth dynamics were studied in the typical habitats of E.henryi,Phyllostachys pubescens and broad-leaved forests.Results showed that in both P.pubescens and broad-leaved forests,more than 70% of the E.henryi seeds were distributed in moss and litter layers,and few were found in the soil beneath them.However,seed germination in the soil layer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the moss and litter layers.Seed density,overall seed quality,and germination rate in the broad-leaved forest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P.pubescens forest.Seed germination was highest in the microsites around the edge of the crown projection area of E.henryi mother trees.The order of survival rate of the seedlings on different ground surfaces was soil mosslitter.In both habitats,the average seed density was 24.9 seeds m~(-2),and the total germination rate was less than 3.5%.However,seedlings developed from only 1% of the germinated seeds,indicating that the seed germin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stage in the natural regeneration of E.henryi.  相似文献   

18.
实生板栗高接换冠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种嫁接方法在改造大龄实生板栗上进行不同时间和嫁接时对树冠的不同处理的试验,结果表明,应用挖骨皮接、插皮接、切腹接的最佳时期是在树体萌芽前10d至萌芽期(即3月中旬左右),段木芽接法宜在3月上旬前进行为好;1树1桩嫁接成活率较1树多桩低,当1树少于4桩嫁接时,适当留1~2个辅养枝可提高成活率,且对接芽生长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