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沙化天然草地围封和改良试验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有效控制我省辽西北草地沙化势头,逐渐恢复草地植被,在2005年初,经过多方论证和实地考察,确定在彰武北部地区进行沙化天然草地围封和改良试验。这个试验项目以改善生态环境和有效利用草地为目的,探索沙地草地围封和草场改良的可行途径及相关配套技术,获得更好的改良辽西北沙化天然草地方法。  相似文献   

2.
1 石渠县草原生态现状 全县拥有天然草地3216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2862万亩,天然草地面积分别占四川省和甘孜州草地面积的15.33%和23.88%,以高寒草甸草地为主要草地类型。石渠县草地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但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可用“三多”“三少”来概括:即:草地鼠害多、“三化”(鼠虫害化、板结退化、荒漠化)草地多、自然灾害多。“三少”是草地可载量少、可食牧草种类少、草地肥力回复少。  相似文献   

3.
半人工草地是在不破坏或少破坏天然植被的基础上,采取封育、松耙、补播、灌溉、施肥等人工措施培育改良的草地。近十多年来,我省在培育半人工草地工作中取得了很大成绩。据统计,至1989年,全省累计改良草场61.1万亩,累计草场围栏保留面积621.8万亩,累计飞播种草保留面积47.1万亩。为发展我省草地畜牧业,缓解畜草矛盾起了积极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培育半人工草地重要性的认识,使这项工作能更好地  相似文献   

4.
为准确掌握豫西地区天然草地的面积、产草量、载畜量及主要生产力状况,以2018年河南省天然草地资源调查数据为依据,采用遥感影像和野外实地调查方法,对天然草地的类型、分布、植被种类及主要生产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豫西地区共有3个草地类及16个草地型,天然草地面积为16.13万hm2,占全省天然草地的30.89%,是河南省...  相似文献   

5.
临夏县天然草地退化原因及改良保护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唐永昌 《草业科学》2003,20(12):72-74
对临夏县天然草地现状分析表明:由于长期超载过牧,砍、挖、垦荒和干旱少雨,造成了已退化天然草地占可利用草地的75%。建立人工草地,退耕还林还草,以草定畜,划区轮牧和草场承包,是实现该地区天然草地合理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海南藏族自治州是青海省环湖片重要牧区,境内有天然草地299.12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7.50%,其中高寒草甸类和温性草原类是天然草地的主体,不仅具有极高的经济利用价值,而且是维护黄河、长江源头地区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近50年来,由于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双重影响,海南州天然草地出现了严重退化,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沙化和荒漠化的趋势。资料显示,目前海南州退化草地面积89.26万公顷,其中重度、中度退化草地占退化草地的35%以上,草场沙化面积达126.7万公顷,从根本上制约了海南州经济的发展,同时给依赖于海南州草地植被而存在发展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安全埋下隐患。导致海南州草地退化的最根本原因是超载过牧和不合理利用,要解决草地退化问题,单纯地大幅度削减家畜数量的办法难以奏效,因为这样做很可能会减少牧民的收入,而使其保护生态的积极性受到影响。在现阶段寻求以草定畜,草畜平衡的主要途径,应在提高草地第一性生产力上大做文章。所以,在海南州这样一个草地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仍需大力发展草产业。  相似文献   

7.
阿坝州位于四川西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地理环境洁净,无污染,具有发展畜牧业的天然优势。有天然草地6782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其中可利用草地5784万亩,有麦洼牦牛、河曲马、藏系绵羊、汶川铜羊、藏猪、藏鸡等十多个地方品种,其中牦牛、藏系绵羊属特定区域内的特有优势畜种,具有非常明显的地域品种特色优势,在国内外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
从土地覆盖变化看塔里木河中下游天然草地的退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GIS技术和1990—2000年的TM影像图,分析了塔里木河中下游近10年的土地覆盖动态变化,结果显示:在塔里木河中下游地区,天然草地退化严重,高、中覆盖草地大幅减少。低覆盖草地的数量虽然增加但主要是流域河岸胡杨林群落退化后向荒漠灌丛草地演化的结果;而在自然环境更加恶劣的塔里木河下游地区,随着断流和地下水位的下降,天然草地正在向裸地和沙地演变。通过分析,提出了恢复塔里木河中下游天然草地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天然草地现状与风沙源区植被变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内蒙古自治区拥有11.82亿亩天然草地,占自治区国土面积的67%。天然草地作为内蒙古自然生态环境的主体,具有维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内蒙古草地80%以上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加之过度利用,导致草地荒漠化趋势不断加重。本文分析了2000年以来内蒙古风沙源地在连续遭受3年干旱和虫害(蝗灾)后造成的草原退化和沙化趋势以及草地围封等措施对植被恢复的效果,论述了干旱地区草原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以及风沙源区天然草地植被的演替轨迹,揭示了天然草地生态系统的自我和人工调控途径。  相似文献   

10.
1 区域牧草产业现状 齐齐哈尔市城郊现有草原125.3万亩,其中人工草地保留面积5.15万亩、改良草地保留面积9.7万亩.保留的人工和改良草地也是质量较差,产量较低.天然草场"三化"面积101万亩,占草原面积的80%,平均产草量不足70kg.  相似文献   

11.
<正>1.奶牛养殖基本情况湟中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位于黄河上游最大支流湟水河中游,海拔在2200m~4400m,年降雨量在350mm~650mm,全县耕地面积97万亩,有天然草地183万亩,可利用草地面积140万亩,湟中县三面环绕省会西宁  相似文献   

12.
<正> 青海省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全省天然草地面积57881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约为50176万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6.39%。草场划分为灌丛草场、草原草场、草甸草场、荒漠草场和沼泽草场等五大类型。以灌丛草场和草甸草场为主体,约占全省可利用草场的2/3以上。组成草场的植物种类丰富,优良牧草种类以莎  相似文献   

13.
1饲草料资源生产利用现状 1.1天然草地资源利用现状互助土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部,介于东经101°46′-102°45′,北纬36°30′-37°09′,地处达坂山南麓,有耕地面积105万亩,草地类型从南到北随气候条件和海拔高度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布,有五个草地类型,分别为山地干草原类、山地荒漠类、高寒草甸类、山地草甸类、附带草甸类。山地干草原类面积18.77万亩,山地荒漠类面积9.89万亩,高寒草甸类面积146.01万亩,山地草甸类面积3.0万亩,  相似文献   

14.
祁连县草地牧草生产力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祁连县天然草地生产力进行全面调查,结果表明:全县现有可利用草地面积84.9×104hm2,平均产草量为2515.10kg/hm2,其中冬春草地平均产草量2720.00kg/hm2,夏秋草地平均产草量2310.00kg/hm2。天然草地实际载畜量为144.04万个羊单位,与理论载畜量相比,冬春草地超载24.64万个羊单位,夏秋草地略有盈余。为此,提出了一系列合理利用、保护和提高天然草地生产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天然草地资源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东乌旗天然草地资源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提出了今后开发利用草地资源的建议。为该地区的草地畜牧业生产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阿拉善天然草地资源及其发展畜牧业的主要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简述阿拉善地区自然条件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该地区天然草地植被分布规律特点,菖 类型和生产力特点,以及草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合理开发利用草地资源,发展草地畜牧业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盘县草地畜牧业的发展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盘县天然草地资源丰富,可利用天然草场7.73万hm^2,其中:灌丛草地5.33万hm^2,疏林草地0.83万hm^2,草地1.57万hm^2,共计载畜量106553个黄牛单位,还有农作物秸秆载畜量49300个黄牛单位,总计理论载畜量155853个黄牛单位。天然草场可食牧草10余种。  相似文献   

18.
若尔盖高寒牧区位于四川省阿坝州北部,平均海拔3 400m;有天然草地1 212万亩,其中有1/3的草地为沼泽地或半沼泽地,且分布较为广泛;年均饲养牦牛43万头.  相似文献   

19.
为充分利用利用林间天然草地牧草资源,发展商品山羊生产,我们针对林间天然草地生态条件和山羊的生物学特性,从事了山羊品种选育、吊脚 楼式羊舍建筑设计、冬季断奶羔羊培育、适群规模养羊、邮栏季节的选择和疾病防治等技术研究,三年来取得了明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也解决了林牧矛盾。三年累计饲养山羊6.16万只,年均递增 168%。新增产值642。40万元创纯利428.40万元。养羊积肥,有利林木生长,促进粮食增  相似文献   

20.
在简述紫泥湖地区自然条件、草地类型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该地区围封天然打草场的草地资源和生产力特点,以及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良、培育和合理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