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王喜萍 《北方园艺》2015,(13):134-136
以果仁为试材,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的工艺参数,探讨以仁用杏的果肉为原料的果醋生产工艺。结果表明:由于仁用杏果肉中的含糖量较低,酒精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蔗糖添加量为8%、酵母菌接种量为0.7%、发酵温度为25℃、发酵时间为5d;醋酸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酒精度7%、醋酸杆菌接种量0.8%、发酵温度32℃、发酵时间7d;得到的果醋具有浓郁的杏果味,口味纯正。  相似文献   

2.
韩基明 《北方园艺》2018,(11):132-137
以红枣为试材,采用响应面分析法(RSM)对红枣醋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了影响醋酸发酵量的3个关键因素(发酵温度、醋酸菌接种量和酒精度)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试验设计。通过RSM建立了响应值(醋酸发酵量)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回归方程,并获得了枣醋的最优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发酵温度28℃、醋酸菌接种量12%、酒糖度8%条件下醋酸发酵量预测值为0.54g·L~(-1)。对自酿枣醋和商品枣醋进行气相质谱(GC/MS)分析,结果检测出66种化学成分,其中乙酸是主要成分,另外发现随着陈酿时间的延长,枣醋中的酯类成分含量增加,而酸类成分含量有所下降,香味更浓。  相似文献   

3.
目前市场上的苹果醋产品大多以苹果浓缩汁为原料,采用苹果鲜汁发酵的较少。为了提高苹果醋发酵的产酸率,优化苹果鲜汁酿造果醋的工艺条件,本课题以富士苹果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对苹果醋发酵工艺参数(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搅拌转速和接种量)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发酵温度对苹果醋发酵总酸含量影响不显著,发酵时间对苹果醋发酵总酸含量影响极显著,而搅拌转速和接种量对苹果醋发酵总酸含量影响显著。通过试验发现,苹果醋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33℃、发酵时间39 h、搅拌速率1500 r/min、醋酸菌接种量7%,在此工艺条件下,发酵苹果醋的总酸含量为62.22 g/L,与模型预测值很接近,表明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醋酸发酵工艺参数可靠,可以用于实际生产预测。  相似文献   

4.
李敏 《北方园艺》2012,(6):150-153
以"夏阳50号"大白菜为原料,采用正交设计方法进行泡菜发酵试验,以获得最佳感官品质的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泡菜感官品质影响的重要程度依次为:温度发酵天数乳酸菌液接种量食盐加入量,最佳发酵组合为a1b2c2d2(乳酸菌液接种量为1%,食盐加入量6%,发酵温度25℃,发酵天数为7d)。在最佳发酵组合条件下采取A(自然发酵)、B(人工接种发酵剂)、C(人工接种发酵剂,并对原料漂烫)3种方式进行发酵并测定其亚硝酸盐、乳酸菌含量,对感官性状进行评价,B、C处理亚硝酸盐含量低于A处理,而乳酸菌数量高于A处理,感官性状综合得分显著高于A处理,表明人工接种发酵剂生产的发酵白菜优于自然发酵白菜。  相似文献   

5.
刘志远 《北方园艺》2015,(6):119-122
以软枣子为原料,研制一种新型的果醋运动保健饮料,在果醋醋酸发酵的过程中,研究比较了发酵温度、软枣子酒初始酒精度、醋酸菌接种量及通风量对醋酸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温度35℃,软枣子酒初始酒精度8%(v/v),酵母菌接种量8%,通风量220r/min为软枣子果醋醋酸发酵时的最佳工艺条件。所得的果醋色泽鲜艳、风味独特,用该果醋调配的果醋饮料营养丰富、口感好,且具有增强运动员肌肉的动员能力及抗疲劳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邵伟  胡滨  刘世玲  周缓 《食用菌》2001,23(5):39-40
本文介绍了马铃薯为主要原料,经过猴头菇发酵、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等将原料中的有关物质转化成食用菌保健醋中的有效成分,从而生产出猴头菇醋,这种醋含有多种氨基酸及生物活性物质,有一定的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7.
为了深入挖掘灵芝优越的保健功效,本研究以灵芝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筛选发酵菌株、优化发酵和调制工艺,经接受性检测,确定灵芝醋饮料加工工艺,切片灵芝按固水比1:100加水,100℃下煮制浸提2h。过滤;每100毫升滤液添加蔗糖16g,调配pH4.0,接种迪发酵母菌O.20g,32℃下发酵144h;发酵液接种沪酿1.01醋酸茵0.2g,120r·min^-1、320C恒温发酵14d,抽滤获得灵芝醋酸发酵液;将灵芝醋酸发酵液和浸提液按1:1混合,每100毫升添加蔗糖7g、葡萄糖0.6g、食盐0.04g调配成灵芝醋饮料,然后包装灭菌,开发出一款具有灵芝独特风味的新型保健灵芝醋饮料。  相似文献   

8.
大枣果醋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促进大枣深加工,拓宽朝阳大枣食用范围,以朝阳‘大平顶枣’干枣为原料,经发酵酿制大枣果醋。其工艺确定为,大枣与水的配比为1:15;大枣浆经0.005%酶作用,可降低枣浆的粘度,提高枣浆出汁率,提高还原糖含量;通过启动时间、发酵周期、酒度、菌种培养方式等比较,确定安琪酵母为酒精发酵的适宜菌种;以AS1.01为醋酸菌种,采用液体深层发酵的方式进行醋酸发酵,发酵条件为罐压0.03~0.05MPa,通气量为1:0.7(v/v),接菌量为10%,发酵温度为32~34℃。  相似文献   

9.
赤芝G2深层发酵优化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菌丝体生物量为主要指标,研究了发酵培养基中不同碳源、氮源、C/N比、无机元素等营养因子和接种量、装液量、初始pH、转速等非营养因素对赤芝G2菌丝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赤芝G2规模发酵最适培养基配方为:豆饼粉2%,玉米粉3%,KH2PO40.1%和MgSO40.05%。发酵76h,菌丝体生物量最高(1.15g/100mL);发酵62h,胞内多糖含量最高(22.15%);发酵60h,胞外多糖含量最高(3.16%)。赤芝G2菌丝深层发酵的优化条件为:起始pH自然,种子液摇瓶装量40%,规模培养装液量20%,接种量10%,发酵培养时间76h。  相似文献   

10.
以市售树莓为原料,以酒精度、残糖量、总酸度为测定指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酵母菌种类、接种量、发酵温度、时间、pH值等因素对树莓果酒发酵过程及品质的影响,优化了发酵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适酵母为71B酵母,酵母接种量0.20 mg/mL、发酵温度30℃、发酵6 d、pH值为4.00时,可获得最好的发酵效果,得到的树莓酒酒精含量可达10.31%(V/V)。  相似文献   

11.
采用液体深层培养法,将活化的蛹虫草斜面菌种,经摇瓶培养、发酵罐扩大培养,得到含有蛹虫草有效成分的菌丝体,通过调配、灭菌、接种乳酸菌、发酵等工艺生产蛹虫草酸奶。本工艺比常规蛹虫苹酸奶加工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以嘎拉/M26/平邑甜茶为试材,探讨有机物料发酵物对连作苹果园果实品质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为防治苹果连作障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有机物料发酵物处理后果实单果重和单株产量分别增加57.8%、386.5%;果皮中花青苷、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增加386.3%、91.7%,叶绿素含量减少58.6%;总糖含量和糖酸比分别增加48.1%、193.1%,苹果酸含量、果实硬度分别降低49.3%、20.3%,差异均达显著性水平;重茬果实中含有7种特征香气,分别为乙酸己酯、乙酸丁酯、乙酸-2-甲基丁酯、乙酸戊酯、2-甲基丁酸己酯、己醛和(E)-2-己烯醛,有机物料发酵产物使连作园果实增加了2-甲基丁酸丁酯、丙酸己酯、丁酸丁酯和丙酸丁酯4种酯类特征香气,减少了(E)-2-己烯醛1种醛类特征香气,处理后果实含有10种特征香气,且酯类香气物质含量均高于重茬果实。处理后土壤中细菌数量增加,而真菌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13.
对不同生长期(接种前、出芝前、出芝后、发酵后)菌草灵芝培养基的常规营养成分及Ca、P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并且对出芝菌糟的粗多糖、氨基酸和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灵芝菌糟营养成分含量丰富,富舍粗多糖、粗蛋白、粗脂肪、矿质元素、氨基酸等营养成分。重金属含量在饲料卫生标准规定的范围内,且远低于有机肥料的标准。饲用价值大小排序为发酵菌糟〉出芝菌糟〉未出芝培养料〉培养基质。菌草灵芝菌糟在用作饲料及饲料添加剂、肥料、无土栽培基质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4.
左勇  鞠帅  刘利平  谢晖  李杨 《中国蔬菜》2012,1(4):91-96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芽菜样品中有机酸含量,以优选出宜宾芽菜发酵菌种。通过检测不同菌种发酵样品中有机酸的种类及含量,并结合感官评定和理化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复合菌种AN1∶AE为最优发酵菌种,其发酵产品总酸含量最高,达到35.97 mg?g-1。  相似文献   

15.
庞敏晖  高利娟  左强  宋大平 《蔬菜》2020,(11):23-28
为实现蔬菜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探索绿色种植技术,解决有机蔬菜种植追肥难题,通过盆栽试验,设置有机肥单施、有机肥与发酵液配施、有机肥与化肥配施等处理,研究蔬菜废弃物制备发酵液对快菜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养分吸收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蔬菜废弃物制备发酵液在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等方面均有一定的作用。与有机肥单施相比,追施发酵液后快菜的株高、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分别增大了20.5%、7.0%、6.2%,单株鲜质量、单株干质量分别提高了74.7%和6.7%,硝酸盐含量降低了47.1%,快菜中氮、磷、钾养分含量分别增加了74.4%、28.6%、153.5%;但施入发酵液后,快菜植株内的VC含量有所降低。蔬菜废弃物发酵液可部分替代化肥,且与有机肥配合施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菠萝果实发育过程中有机酸含量及相关代谢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以菠萝品种卡因为试验材料,测定了不同发育时期果实中有机酸含量及其有机酸代谢相关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柠檬酸合成酶(CS)的活性变化,并对果实中酸积累与酶活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卡因菠萝果实中所含有机酸有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乙酸、草酸、马来酸,其中主要有机酸为柠檬酸(约占62%)、其次为苹果酸(约占14%)、酒石酸、乙酸和草酸的含量较低,马来酸微量。随着果实的发育,柠檬酸含量呈低-高-低的变化趋势,苹果酸、草酸、乙酸、酒石酸含量均呈下降趋势,柠檬酸在果实成熟时占主要优势,是果实主要的有机酸。在幼果期到果实迅速生长后期(花后10~70d),柠檬酸合成酶(CS)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与柠檬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进入果实青熟期(花后90d)后,果实柠檬酸含量变化与PEPC和CS活性并无明显联系,此期酸积累不仅仅依赖这些酶的活性水平,还与其他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7.
枇杷果实成熟和贮藏过程中有机酸的代谢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解放钟和早钟六号枇杷成熟过程中及其在8-10℃低温保鲜与MAP保鲜过程中有机酸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枇杷鲜果中有机酸有苹果酸、乳酸、草酸、酒石酸、富马酸、柠檬酸、丙酮酸等,其中主要有机酸为苹果酸(约占85%),其次为乳酸(约占10%),草酸、酒石酸的含量较低,富马酸微量,不含乙酸和琥珀酸。随着采收成熟度的提高与贮藏时间的延长,有机酸的种类增加,总酸含量下降,有机酸代谢消耗主要是苹果酸的代谢消耗。MAP保鲜主要是通过抑制苹果酸的代谢来减少有机酸在贮藏过程中的消耗。  相似文献   

18.
百香果品种‘紫香1号’果实糖、酸和维生素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了解‘紫香1号’百香果成熟果实中的可溶性糖、有机酸和维生素组分及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组分的含量。结果表明:‘紫香1号’百香果中的可溶性糖主要为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各糖分之间差异显著,其中蔗糖含量最高,达38.52mg/g,属蔗糖积累型;有机酸包括苹果酸、丙二酸、乳酸、柠檬酸和琥珀酸,各有机酸之间差异显著,以柠檬酸含量最高,达0.995 mg/g,属柠檬酸优势型;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C和维生素E,各种维生素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其中维生素E含量最高,为430.61 mg/kg。可见,‘紫香1号’百香果含有丰富的可溶性糖、有机酸和维生素,具有较高的甜度和酸度值,故果实成熟时鲜食口感酸甜,风味浓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