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湖南省油菜主产区采集56个耕层土壤样品,测定土壤主要养分与有效态重金属含量,研究土壤肥力现状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并对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湖南油菜主产区土壤pH呈弱酸性和微酸性,普遍缺乏有机质和氮、磷、钾、硼、硫、钼,还有约一半的土壤缺少钙和镁,而铁、锰、铜、锌元素丰富,土壤综合肥力等级评价结果为一般。镉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的样品分别占16.1%、1.8%和1.8%,但未发现铜、锌、铅、镍污染样本。据此认为,湖南省油菜生产中应合理补充有机质和氮、磷、钾、硼等元素,同时,部分地区还需采取降低镉有效性的改土措施。  相似文献   

2.
江苏盐城方强农场土壤养分状况的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对江苏盐城大丰市方强农场的土壤进行了研究。土壤养分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土壤中磷、钾丰富,碱解氮缺乏,微量元素锌、锰缺乏,铁、铜含量丰富。吸附试验的结果表明:供试土壤对钾、锌、锰、铜的吸附强,对磷的吸附较弱。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水稻高产的土壤养分主要限制因子是锰、锌,其次是铜、氮。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分析广西农业科学院武鸣里建科研基地土壤养分状况,为土地的合理利用和科学施肥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利用GPS定位,根据土壤类型和作物种植情况,采集0~20 cm耕层土壤样品,分析其养分含量,并进行土壤养分分级.[结果]基地土壤pH为5.04~7.00,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4.98 g/kg,全量氮、磷、钾平均含量分别0.86、0.50和4.19 g/kg;速效氮、磷、钾平均含量分别为67.7、12.0和90.2 mg/kg;有效钙、有效镁平均含量分别为1022.0、66.6mg/kg;有效铜、锌、铁、锰、硼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57、0.63、27.7、24.7和0.20 mg/kg.[结论]广西农业科学院武鸣里建科研基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氮、磷、钾含量普遍处于中下水平,土壤有效钙、铜、铁、锰含量较丰富,大部分土壤有效锌较缺乏,有效镁、硼十分缺乏.  相似文献   

4.
尚清芳  董莉丽  张建明  王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173-18176
通过网格采样和土壤养分系统研究法测量了面积为267 hm2灌淤土耕层土壤速效微量元素硼、铜、铁、锰、锌含量,采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宁夏银北平原灌淤土耕层土壤微量元素田间尺度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耕层土壤微量元素铜、铁、锰、锌的有效态含量呈正态分布,硼呈对数正态分布,其变异系数在30.0%~87.2%;半变异函数分析表明,硼、铜、铁、锰、锌具有各向异性,长轴相关距离分别为550、1 100、700、500、500 m,短轴相关距离分别为200、450、300、250、200 m,块金值/基台值分别为14.3%、11.3%、23.0%、21.7%、23.1%。最后利用普通克立格插值方法绘制了研究区硼、铜、铁、锰、锌的含量分布图,以利于进行土壤微量元素养分的分地块管理。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梨主产区梨园土壤养分和叶片营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山西省梨主产区梨园土壤和叶片营养状况,以期为梨园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对山西省梨主产区59个梨园土壤养分状况和叶片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分析梨园叶片营养元素与土壤养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山西省调查的大多数梨园土壤pH值略高,有机质含量普遍低,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效锰含量相对适宜,有效铁含量较低;50%的梨园土壤全氮含量和有效铜含量偏低;少数梨园土壤有效锌含量较低。大多数梨园叶片氮、铁和锰元素较丰富,磷和铜元素相对适宜,钾和锌元素缺乏。梨园叶片中的氮、磷、钾、铁、锰、铜、锌与土壤中相对应的元素含量存在一定的正负相关性,但相关性都不显著。在山西省梨主产区应增施有机肥,并采用叶片诊断为主、土壤测定为辅的方法制定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6.
阿拉善左旗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及变化规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阿拉善左旗耕层3663个土壤样品中大量元素、微量元素、速效养分的化验分析,结果表明:大量元素中全氮、速效磷缺乏,速效钾较丰富;微量元素中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有效硼较丰富,有效钼缺乏;土壤有机质缺乏。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应增施有机肥,施用配方肥,平衡养分,实现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7.
在河北省清苑县选择样点100个,测定了土壤耕层的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和微量元素等含量,并根据全国第2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对清苑县蔬菜耕地土壤肥力进行了分级。结果显示:目前清苑县土壤养分状况属中上等水平。大量元素中,磷和钾充足,大部分区域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偏低,碱解氮水平较低,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高;中、微量元素中,锌、锰、铜和铁不太缺乏,而硫、镁、硼和钼含量较低。对今后蔬菜施肥提出了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8.
对2007年、2018年秦安县125个原位监测点耕地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微量元素等耕地土壤养分含量与pH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11年来耕层土壤速效钾和有效锰含量平均水平有所减少,分别降低了13.27%、16.38%;耕层土壤酸碱度平均值没有变化;其余养分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有效铁、有效铜、有效锌分别增长了11.67%,6.38%、57.80%、58.84%、6.51%、137.56%。  相似文献   

9.
天津市农业耕地土壤养分演变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耕地土壤养分调查数据表明,天津地区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总体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土壤微量元素呈下降的趋势。2003年与1981年比较,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分别增加26.39%,7.95%,404.26%,28.44%,而土壤有效铜、有效锰、有效锌分别降低了55.87%,21.25%,65.83%。土壤有效铜、有效锰已经低于或接近土壤临界值;土壤有效铁、锌、硼、钼等微量元素还较丰足。  相似文献   

10.
为了了解山西省核桃主产区土壤养分含量及分布情况,探讨其丰缺状况,为指导核桃丰产栽培的施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山西核桃主产区汾阳市、左权县、盂县、黎城县及古县核桃园0~30 cm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pH值以及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含量进行分析,并进行分级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pH值平均为8.26,95.2%的土壤为微碱性土壤;山西核桃主产区土壤肥力总体水平不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5.4 g/kg,70.2%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碱解氮和有磷缺乏,平均含量分别为52.3、11.0 mg/kg,缺乏比例分别占67.5%和60.0%;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为170 mg/kg,大部分地区速效钾丰富,过量比例为61.9%;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平均含量分别为5.25、0.89、0.85、5.34 mg/kg,存在不同程度的铁、锰、锌缺乏以及铜、锌过量。不同县市、同一县市不同核桃种植地之间土壤养分丰缺程度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海南省主要油棕园土壤养分状况,通过评价土壤肥力,为海南省油棕种植区土壤养分的合理、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海南省海口、陵水、儋州、定安、文昌等市县的油棕种植园采集油棕根际表层(10~20cm)土壤,测定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有效锰、有效硼等12个指标,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调查样点的pH较适合油棕的生长;油棕根际土壤的有机质和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含量较高的为儋州市和定安县,其次为海口市,最低的为文昌市和陵水县;海南省油棕园土壤交换性钙普遍供应充足,交换性镁除文昌市椰子所含量较低外,其他调查样点不存在缺乏现象;调查样点土壤不缺乏铜、锌、铁3种微量元素,除文昌市和陵水市土壤有效锰含量较低外,其他样点处于中等以上含量水平;整个海南省调查样点油棕地存在缺硼现象。【结论】应通过施肥,提高文昌市和陵水县土壤肥力水平,满足该地区油棕生长的需要;重视硼肥的施用,以改善海南省油棕园缺硼现象。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海南省主要油棕园土壤养分状况,通过评价土壤肥力,为海南省油棕种植区土壤养分的合理、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海南省海口、陵水、儋州、定安、文昌等市县的油棕种植园采集油棕根际表层(10~20 cm)土壤,测定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有效锰、有效硼等12个指标,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调查样点的pH较适合油棕的生长;油棕根际土壤的有机质和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含量较高的为儋州市和定安县,其次为海口市,最低的为文昌市和陵水县;海南省油棕园土壤交换性钙普遍供应充足,交换性镁除文昌市椰子所含量较低外,其他调查样点不存在缺乏现象;调查样点土壤不缺乏铜、锌、铁3种微量元素,除文昌市和陵水市土壤有效锰含量较低外,其他样点处于中等以上含量水平;整个海南省调查样点油棕地存在缺硼现象。【结论】应通过施肥,提高文昌市和陵水县土壤肥力水平,满足该地区油棕生长的需要;重视硼肥的施用,以改善海南省油棕园缺硼现象。  相似文献   

13.
以同一个果园的猕猴桃品种"米良一号"为试材,分析猕猴桃树势、叶片营养状况与土壤理化性状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在土壤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在3级(高)以上的情况下,叶片全氮、全磷和全钾的含量也偏高。土壤中微量元素有效锌、有效铜、有效锰和有效铁在2级(高)以上时,叶片全锌、全铜、全锰和全铁在适宜范围内;当土壤有效硼含量为4级(低)时,叶全硼含量亦偏低。但在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并不缺乏的情况下,猕猴桃叶片的全钙、全镁却处于极低的水平。猕猴桃新梢直径、主干周长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交换性钙、交换性镁以及有效锌、有效铜、有效锰等均无显著相关性。新梢直径与主干周长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的电导率、有效磷、速效钾、有效硼等呈显著正相关。而主干周长与土壤的有效磷、速效钾、有效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有效铁的相关性也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4.
淮北平原砂姜黑土养分状况及其空间变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经典统计学方法研究淮北平原砂姜黑土养分状况及其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土壤活性酸、有效P和有效B、Mn、Fe等微量元素含量的空间变异性较大,pH值及有效Ca、Mg、Zn含量的空间变异性很小,有机质及有效N、K、S、Cu等营养元素含量的空间变异性介于两者之间。土壤有效N、K、P、Zn、Mn较为缺乏,Ca、Mg、Cu和B等中微量元素含量丰富。养分缺乏程度为N>Zn>K>P>Mn,缺Fe、缺S土壤较少。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香榧Torreyagrarldis‘Merrillii’生长期叶片营养状况与果实营养状况的关系,对香榧在种子速生期和充实期叶片和种子中8种矿质元素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①香榧叶片中氮、磷、钾在种子嘭大初期下降幅度较大,分别为26.5%,23.1%和36.2%;种子中氮、磷的下降幅度分别为15.4%和8.3%,钾元素呈现上升趋势。②叶片中钙、锰、铜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均呈现上升趋势,香榧叶片中镁元素一直呈现下降趋势;在种子中这4种元素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⑧叶片中磷质量分数与种子中钙、锌和锰质量分数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而叶片中钙质量分数与种子中磷质量分数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由此推断:种子进入速生期前应适当增施氮肥、磷肥和钙肥,7月中旬适当补施钾肥,种子采收后补施镁肥,并重视磷肥和微肥的配合施用,对香榧产量和质量会产生积极影响。图6表1参17  相似文献   

16.
丽江市植烟土壤养分丰缺状况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研究丽江金沙江区域烟田土壤养分状况,于2008~2009年连续两年对丽江主要植烟土壤进行养分状况普查,2008年共采集土样273个,2009年采集土样75个。结果表明:(1)丽江土壤pH整体处于适宜范围,玉龙土壤pH为最适宜地区;(2)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大于35g/kg的比例超过60%;(3)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适宜至较高,2009年比2008年有所上升;(4)土壤有效钙、有效镁含量高至极高;(5)土壤有效锌含量基本能满足烤烟生长需求,土壤有效硼部分地区存在缺乏,缺乏比例为106%;(6)798%土壤氯离子含量小于45mg/kg,处于适宜范围  相似文献   

17.
江淮地区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江淮丘陵地区的土壤为研究对象 ,开展了土壤养分空间变异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江淮丘陵黄褐土及由此发育的水稻土 ,养分状况存在着很大的空间变异性。 2 73个土壤样品测定结果表明 ,土壤活性酸、有效P和K、有效B、Zn、Fe等微量元素含量空间变异性较大 ,pH、有效N的空间变异性很小 ,有机质及有效Ca、Mg、S、Cu、Mn等中微量元素的空间变异性介于两者之间。土壤有效N、K、Zn、P、B较为缺乏 ,Ca、Mg、Cu、Mn、S和Fe等中微量元素含量丰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麻疯树成熟叶片N、P2O5、K2O、Ca、Mg、Fe、Mn、Cu、Zn、B共10种营养元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和相关性,为麻疯树科学施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长势一致的麻疯树进行每株0、0.2、0.4、0.6kg的复合肥施肥处理,在每月的中下旬取植株成熟叶片,测定其营养元素的动态变化特征,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麻疯树叶片营养元素含量高低顺序为:K2O>N>Ca> Mg>P2O5>Mn>Fe>Zn>B>Cu.不同施肥处理对叶片营养元素含量有一定影响,其中N、K2O、Ca、Mn、Fe、Zn、B元素含量受施肥影响比较大,而P2O5、Mg、Cu受影响比较小.麻疯树的株高、总新梢生长量、地茎粗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果枝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果枝率最高的是施肥0.4 kg/株处理.[结论]施肥能促进麻疯树的生长,0.4 kg/株/年(15-15-15复合肥)时最利于麻疯树果枝的形成.麻疯树叶片的营养元素受施肥的影响,养分元素间有协同和拮抗作用,生产上要根据麻疯树的营养需求规律和需肥特性进行平衡施肥.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氮、磷、钾、镁、锌、硼肥对木薯养分吸收及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试验,设最佳施肥处理OPT(N+P+K+Mg+Zn+B)、减氮施肥OPT-N、减磷施肥OPT-P、减钾施肥OPT-K、减镁施肥OPT-Mg、减锌施肥OPT-Zn、减硼施肥OPT-B处理和不施肥处理,测定各处理木薯产量以及块根、茎、叶养分吸收量和养分吸收强度。【结果】OPT处理木薯所吸收的N、P、K、Zn养分主要累积在茎部,Ca、Mg养分主要累积在叶片和茎部,B养分主要累积在叶片部位中。木薯对N、P、K养分的吸收强度呈抛物线状,在块根膨大期前呈逐渐提高,块根膨大后,木薯对N、P、K养分的吸收强度逐渐下降。增施N、P、K、Mg肥,木薯产量分别提高38.01%、13.09%、23.14%和8.99%;增施1 kg N、P2O5、K2O、MgO木薯产量分别增加101、54、22和49 kg;OPT处理产值最高(13217元/ha)。【结论】施肥均可提高木薯的养分吸收量,但K、Za、B肥会抑制Mg的吸收。不同施肥条件对木薯产量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