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猪瘟是危害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的疫病。其特征为高热稽留和小血管变形引起的广泛出血、梗塞和坏死。感染猪瘟的猪,抗病力降低,极易并发其他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尤其是在寒冷、潮湿、冷热交替、天气剧变等,使猪体抵抗力降低,可引起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大量繁殖,毒力增强而发病,如不及时控制,可造成猪只大批死亡,现就一起典型的病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的总称,它是由病毒、细菌、环境应激和猪体免疫力低下相互作用造成的。当前该病发生的特点:1.由于猪种、饲料的进步,应激状态增强了猪的易感性;2.混合感染增多;3.免疫缺陷疾病增加;4.疫苗的作用有限;5.细菌抗药性增强;6.寄生虫病危害增强。病原原发性感染疾病包括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猪流感病毒、猪呼吸道冠状病毒所致的病毒性疾病和细菌性疾病,如猪气喘病、传染性胸膜肺炎和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继发感染疾病包括猪肺疫、猪链球菌病、猪副伤寒、副猪嗜血杆菌病等。防…  相似文献   

3.
腹泻是猪常发的疾病,其特征是严重的胃肠功能障碍和不同程度的自体中毒。腹泻病因非常复杂,首先是传染性腹泻。平时寄生于胃肠道的微生物并不能引起患病,病毒、细菌、原虫和真菌在饲养管理不良条件下,毒力大大增强而导致腹泻。病毒往往是引发猪腹泻的启动因素,但总体发病原因认为是多种病原体的混合感染,饲料营养不全或不平衡、过食、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以及有毒植物、化学药品和农药污染的饲料,也会引起消化不良性腹泻。  相似文献   

4.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 HPS)感染引起的猪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肺炎、关节炎、脑膜炎等全身性炎症。HPS 属于非运动、多形态、有荚膜的革兰氏阴性小杆菌,是猪上呼吸道的条件致病菌。该菌血清型众多,各菌株间毒力差距较大,毒力菌株能感染任何日龄的猪,引起副猪嗜血杆菌病。近年来该病在我国广泛流行,且与多种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严重,导致猪群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给我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我国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介绍了HPS 的病原学特性、流行病学、致病机制与毒力因子,综述了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和菌影疫苗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猪伪狂犬病是一种由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感染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造成不同日龄的猪发病,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预防、控制甚至消灭猪伪狂犬病的主要措施之一是疫苗免疫接种。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对PRV关键毒力基因进行改造,敲除毒力基因或插入免疫增强基因,是降低PRV毒力或提高病毒免疫保护效果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研制安全高效PRV基因工程疫苗的重要手段。从基因同源重组、Cre/lox P位点特异性重组、细菌人工染色体和CRISPR基因编辑等不同基因重组技术应用方面对猪PRV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进行综述,为PRV重组疫苗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国内流行的猪无名高热已被许多学者证实为温和性猪瘟。病毒株的抗原与石门系标准毒株相一致,但毒力降低。对其致病特性、流行规律、临床特点、病理变化和毒力变异性情况等均有研究。本试验只将温和性猪瘟病毒的形态特点和石门系标准毒株作一比较。  相似文献   

7.
随着猪瘟预防注射的普及和推广,各地定期免疫密度一般都达到95%以上。猪瘟病已得到基本控制,特别是典型猪瘟的病例很少见到。但非典型猪病却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一是由于低毒力猪瘟病毒株的感染。这种低毒力猪瘟病毒主要来自猪瘟强毒,长期地、零散地、重复地通过免疫不全的猪体,使其毒力逐渐减弱,但仍保  相似文献   

8.
<正>猪高热病是由病毒、细菌、血原虫等混合感染引起的,以高热、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为特征。引起该病的病毒包括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流感病毒、伪狂犬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细菌包括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链球菌属2型、副猪嗜血杆菌病、多杀性巴氏杆菌、猪支原体肺炎等,寄生虫包括猪弓形体、附红细胞体等。该病多发生于夏季高温时期。  相似文献   

9.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PRRS)是目前危害世界养猪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又称猪蓝耳病,是由猪蓝耳病病毒引起的猪呼吸道疾病和母猪不孕、流产、死胎和木乃伊胎等繁殖障碍的一种顽固性传染病。1996年猪蓝耳病在我国南方出现,经过两三年的时间便由我国南方传入北方,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再经过十多年来的流行,猪蓝耳病病毒发生了变异和毒力的增强,致使本病的流行出现了新的情况。本文概述了近年来我国猪蓝耳病的流行情况,发病新特点以及综合防治等进行了分析,并对PRRSV分子流行病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正近几年,猪呼吸道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越来越严重,对养猪业的危害也越来越大。猪呼吸道性疾病是由病毒、细菌、寄生虫或有毒有害物质等其它因素引起的,主要侵害气管、支气管、肺脏等呼吸器官,以气喘、咳嗽等呼吸系统症状为主要特征。常见的呼吸道性传染病是指由细菌和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目前主要有猪喘气病、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猪肺疫、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猪流行性感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近  相似文献   

11.
<正>猪体经过漫长的冬季,一般猪体瘦弱,免疫力和抗病力差,到了开春遇上众多滋生的病毒、细菌,往往容易染病。近年来常见猪病有猪圆环病毒病、仔猪腹泻、猪伪狂犬病、猪流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链球菌病等。要加强防范,确保猪的正常生长。1猪圆环病毒病猪圆环病毒(PCV)有两个血清型,即PCV1和PCV2。其中PCV2是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主要致病病原。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增生性坏  相似文献   

12.
将H9亚型禽流感病毒TJ株检验和基础种子批冻干毒存放于-70℃保存,并于保存当日和保存后3、6、9、12、18和24个月,随机抽样,分别进行病毒含量测定、血凝价测定、毒力测定和无菌检验;将检验和生产种子批湿毒于-20℃保存,并于保存当日和保存后3、6、9和12个月,随机抽样分别进行病毒含量测定、血凝价测定、毒力测定和无菌检验。结果表明,检验种子和基础种子冻干毒保存24个月病毒含量和血凝价与保存当日无显著差异,无细菌、霉菌污染;检验用冻干强毒对42和56日龄鸡的毒力与保存当日无明显变化,无细菌、霉菌污染。检验用强毒与生产种子批湿毒保存9个月,毒力和病毒含量、血凝价无明显变化,无细菌、霉菌污染。冻干毒种更长时间的保存期正在进行中,所以将H9亚型禽流感病毒TJ株冻干毒于-70℃保存的有效期暂定为21个月;将湿毒于-20℃保存的有效期定为6个月。  相似文献   

13.
李森  王贵平  李春玲  杨冬霞  宋帅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14):105-107,119
为研究广东省兽医公共卫生实验室分离保存的广东地区副猪嗜血杆菌流行血清型菌株对断奶仔猪的毒力和致病性,并了解从豚鼠试验中筛选出来的副猪嗜血杆菌毒力株是否对其宿主也具有同等毒力,通过腹腔接种的方式感染6周龄健康断奶仔猪,感染活菌含量7×109 CFU,攻毒后观察3周,每天记录其临床症状、剖检死亡及濒死的猪,分离细菌并观察病...  相似文献   

14.
<正>猪流行性感冒是猪的一种急性呼吸器官传染病,简称猪流感,在门诊兽医中较常见,各种猪都可感染本病,以仔猪最为多见。本病多发生于天气骤变的晚秋、早春以及寒冷的季节,以空气唾沫传播为主,传播迅速,呈流行性或大流行性发生。病原为猪流行性感冒病毒,能在人畜间相互感染。最近几年随着诊疗手段的不断提升,发现有新的变异毒株,毒力增强,病情加重而且易反复,随时都有可能诱发其他高热病,导致死亡率增加。  相似文献   

15.
胡明伟 《吉林农业》2011,(10):185-185
引起猪高热病的病因:猪高热病的病原主要为多种病毒和细菌、寄生虫的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包括猪瘟病毒、猪链球菌属2型、猪流感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猪支原体肺炎、弓形体、附红细胞体等病原菌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6.
仔猪腹泻的病因与防治措施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起仔猪腹泻的传染性因素主要有病毒感染性腹泻,其中病毒主要有猪传染性胃肠炎(TGE)病毒和轮状病毒;细菌感染性腹泻,主要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魏氏梭菌等;另外,还有球虫性腹泻。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苏中地区规模化猪场大肠杆菌血清型及毒力基因的特点,无菌采集苏中地区45个规模化养猪场疑似大肠杆菌感染的病死猪有明显病变的肝、心、脾、肺等病料413份.通过细菌的分离培养,并进行生化试验和血清型鉴定,共分离到208株大肠杆菌,其中145株能定型,63株未能定型,定型菌株分别属于19种不同的血清型.同时对鉴定出的145株猪源大肠杆菌进行毒力基因检测,发现苏中地区猪大肠杆菌所含毒力基因estⅡ为50.3%,estⅠ为39.3%,LT为30.3%,Stx-2e为20.7%,Intimin为15.9%,其中具有毒力基因estⅠ和estⅡ的猪大肠杆菌较为流行.  相似文献   

18.
<正>【功能与主治】本品具有显著的增强免疫、抗菌、抗病毒和消炎作用。大量的临床试验和用户反馈表明,本品对猪的圆环病毒病、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鸡的传染性法氏囊炎、传染性支气管炎、非典型新城疫,动物感冒和流感等疾病均有较好疗效。它具有快速杀灭、抑制各种病毒、细菌,迅速消除炎症,诱导机体产生抗体,增强机体抗病力,缩短治疗时间,促进患病畜禽快速康复的作用。其适应症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猪伪狂犬病是由猪伪狂犬病毒引起的包括猪、羊、牛等动物的共患传染性疾病。伪狂犬病病毒(PRV)又称奥耶斯基病病毒或猪I型疱疹病毒,与人单纯疱疹病毒(HSV-1)以及带状疱疹病毒(VZV)同属α疱疹病毒。早在1813年,国外就出现了关于伪狂犬病的报道,初期称之为"奇痒病"。猪伪狂犬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但是不同毒株之间的生物学特性和毒力存在差异。本文简要介绍了猪伪狂犬病毒免疫机制。  相似文献   

20.
猪呼吸道病综合征(Porcinere spiratory complex简称PRDC)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的总称,它是由病毒、细菌、环境应激和猪体免疫力低下相互作用造成的.该病开始于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蓝耳病)病毒的发现,曾称为由霉形体引起的呼吸道病,认为是病毒和细菌的混合感染.后来发现猪肺炎霉形体(主要于喘气病表现)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相互加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