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志军 《农家致富》2006,(15):18-18
河北省永年县东杨庄乡席庄村青年农民杨松涛,经营着一家农资门市,靠周到热情的服务,农资门市经营得红红火火。可农资经销是有季节性限制的,在经营淡季应该干些啥呢?  相似文献   

2.
去年春季,河北柏乡县固城店李法在镇子里开了一家农资门市,营业仅仅一年多,却把市场做到了周边乡村,营业收入十分可观,他的主要做法值得新开农资门市的人学习借鉴。1.他组建了强有力的亲情营销网络,开业之初,为了打开市场,在强手竞争如云的情况下,他依靠亲朋好友,组建紊隋网络,他把农资送到周边亲朋好友那里,让朋友销售他的物品,  相似文献   

3.
自2001年以来,曲靖市七县一区一市先后经批准成立了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目前,全市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已初步建立,农资打假工作取得了实效,共检查农资市场388个,种子门市173个,农药门市136个,化肥门市48个,暂扣无证经营杂交种1.546万kg,没收劣质种子3200kg,查处过期农药740袋,标签不规范农药400瓶,立案168起,结案163起,印发各类宣传资料16.9万份(张),捣毁制售假农资窝点3个,检查企业814个,有力地震慑了农资制假不法行为。  相似文献   

4.
正当下,农资实体店的日子多半不好过。而一些农资经营实体店主各有其招数,真正"卖"出了好光景。下面让我们看看他们是怎么从"卖"求得新活路、新活力、新天地。市场在变,卖什么?农业生产随着社会经济总体市场运转,年年都在发生着变革。土地调整、产业调整、结构调整诸如之类的变革,加速了农资经营市场的变化,推动着农资实体店"涡轮式"变化。原来的经营品种、买卖形式全都在适应着变化后的新局面。"看准了本地农资市场所变,要什么‘卖'什么,店里经营才会柳暗花  相似文献   

5.
<正>[案例]2018年4月11日,接到群众举报诉称A县大丰农资市场"丰收种子门市"胡某经营未审先推的杂交玉米种子"威单2号"。4月12日该县种子管理站执法人员对"丰收种子门市"进行初步检查确定,该门市胡某所经营的"威单2号"种子是由本县唐某提供(对胡某另案查处),经查唐某未曾在本县种  相似文献   

6.
<正>我与威远一起成长2003年,威远农资一成立,她就来到了公司,从那时开始,她也从一名小学老师变成了一位农资人。"最初,威远在农贸市场有一个门市,我就在门市上做主管,门市上的事情不管什么都干。"李平这样说。角色的转变,让李平面对着一个全新的行业时,一切都是陌生的,但对新行业的挑战没有让李平退缩。她说:"我就从最简单的开始做,比如开发票、发运货这些最基础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郑敏 《中国农资》2009,(5):72-73
<正>从1989年在公家的单位卖化肥到改制后自己独立经营,王平华和化肥打交道已经有20来年。据她介绍,虽然全洲县是农业大县,但是由于农民收入普遍较低,舍不得过多投入成本,所以农资生意并不好做。之所以会一直坚持下来,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我现在卖化肥就和吃饭睡觉一样成为习惯。"正是因为这份执着,他硬是将他的化肥销售部从几个人的小门市,发  相似文献   

8.
张涛 《中国农资》2011,(24):20-20
在国内农资流通市场豪杰辈出的今天,人们可以列举出一连串响当当的名字,但是如果将区域限定在长江以南,邱振炎和他背后的“福建龙益”就不得不提。邱振炎经营农资数十载积累了深厚的底蕴,也让福建龙益的经营业绩和企业规模在福建省内乃至南方地区都名列前茅,他的为人以及经商之道更为他赢得了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百佳农资优秀经销商”的殊荣和良好口碑。  相似文献   

9.
崔海涛 《中国农资》2011,(35):17-17
解立志原本是平陆县农业局的一位副局长,从事农技推广已经有20多年了,在推广化肥上是个老行家。在农业局工作期间,他深深地感到给农民提供优质可靠的农资就意味着一季的丰收。反之则是坑农害农。为了给农民提供优质的农资。在退休后就自己做起了农资经营,并代理了天脊化肥。在他看来天脊化肥质量有保证,通过在当地的多年推广,其增产效果有目共睹,因此经营天脊更是对农民的一种责任。  相似文献   

10.
<正>在这个品牌至上、销量为王的时代,作为经销商,是做品牌,还是做销量?应该如何抉择呢?做销量还是做品牌?目前,农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生意越来越难做。许多经销商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如:有些人虽然重视品牌但是缺乏耐心;有些人致富心切,急功近利;有些人缺乏主见跟风卖货等。笔者2007年前后认识了同一县的2位经销商:一个认为经营农资就要经销高端产品,他经营的农资基本上都是名优产品。产品虽好,但在当时因其超出了农民的承受能力,农民不接受,生意冷清,他又缺乏打持久战的耐心,结果没几年就改弦易辙了。另一个是看当地是贫困山区  相似文献   

11.
陶渊 《中国农资》1998,(4):36-38
<正>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农业生产资料经营市场化趋势不可逆转,如何构建农资经营模式?如何寻求农资发展道路?怎样参与农资市场竞争?这确实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行党政军合一的领导体制,兵团的农业生产资料具备一体化经营的条件和特点。本文就兵团建立农资企业集团谈谈自己的构想。 一、透视历史,正视现实 前几年,由于全社会化肥资源紧缺,价格高涨,违法经  相似文献   

12.
农资产品一种特殊商品,长期以来由国家专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才逐步放开——各类农资生产企业、经销企业也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当前参与农资商业者主要是私营性质的商店,其次是农资公司,还有部分农技推广部门门市。农资营销的渠道在悄然发生变化,作为农资企业如何在营销管理工作做出准确的市场定位、营销策划方案而快速发展起来,值得业内人士思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市场信息     
我国农资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进入 2001年以来,由于一些新因素、新情况的出现,农资经营面临新的严峻形势。业内专家认为,农资市场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市场无序竞争进一步加剧。农资流通体制改革后,农资市场原有的经营格局已被打破,基本形成了生产企业、农业部门和农资部门“三足鼎立”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农资市场的无序竞争进一步加剧。   二是企业经营资金十分困难。农资企业自有资金普遍严重不足,而维持正常经营只能靠银行贷款。随着农业银行步入商业化轨道,政府也取消了指令性贷款计划,使得农…  相似文献   

14.
<正>化肥经营全面放开已10多年了。伴随着中国农资流通体制改革的大潮,全国百佳农资"常青藤"——河北金桥农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苏东桥见证了农资流通体制改革10多年来艰辛的转变历程。他所带领的河北金桥农资有限公司,在风云变幻的农资市场中奋力拼搏;在服务"三农"的道路上辛勤耕耘、无私奉献……求真务实是改革之本1992年,苏东桥接任河北景县农资公司经理,当时企业负债690万元,亏损就达420万元,由于连续亏损,干部职工连续几个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春耕备耕期间,为杜绝假劣农资流向农村,安远县为各农资经销单位制做好诚信经营牌证,写清经销单位名称、经销者姓名,要求各经销单位在送化肥、农药等农资下乡时,必须挂牌经营、亮证经营,无牌证者不得向农民推销农资。这一举措的推出,杜绝了假劣农资流向农村,受到农民的广泛称赞。眼下,已有不少农资经销单位纷纷开展了送农资下乡活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农民群众,促进了增产增收。然而,也有极少数农资经销单位,借着送货上门、服务农民的幌子,坑骗农民,经销一些质量并不好、甚至可以说是低劣的农资。待农民发觉上当受骗时,由…  相似文献   

16.
陈江 《中国农资》2011,(49):15-15
徐水地处河北中部,以大王店为界,西边是少量的丘陵,东边是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土地肥沃,光照充足,水利设施完善.是冀中耕作条件良好的农业区,以大田作物小麦、玉米为主。刘贵军的农资门店就开在大王店镇,他说我主要依靠门市零售,背靠大平原。农业用肥量大、需求稳定;再加上撒可富的品牌过硬,今年刘贵军撒可富小麦肥和玉米肥都销得不错。  相似文献   

17.
于江灵 《中国农资》2011,(44):18-18
张广祥,从17岁参加工作,在供销社做肥料销售营业员。到后来自己办门市,开分店。目前,他的公司——沈阳八奇农业拥有两个肥料生产厂,一个农资营销中心。一个农化服务中心,旗下已有200家县市级经销商,开设了100多个加盟连锁店。年销售各类化肥30多万吨。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是农业大国,农资市场发展前景大好,但怎样发展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自国务院取消农资专营之后,全国各地个体农资经营遍地开花,农资经营竞争增强,一些没有竞争力的农资公司都被淘汰出局。现存的大小农资经营商在经营过程中大多采取送货、赊欠、返利等一些服务来赢得客户,但是这样的经营模式发展下去只能导致大家都赚不了钱。为了未来农资市场的健康发展,农资经营模式需要一些改变。  相似文献   

19.
农资经营的“最后一公里”在哪?回头看农资经营的过去,"最后一公里”已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计划经济年代,农资市场处于严重供不应求状态,基层供销社农资商店开着拖拉机到县农资公司进货,农民用手推车到农资商店购买,这"最后一公里”是由需求者走完的。第二阶段:21世纪前十年,农资市场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由供不应求变成供过于求状态,与其相适应的经营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最后一公里”变为由供给者来完成。  相似文献   

20.
一、南阳市农药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1.农药经营单位多而乱:据统计,南阳市城区内有经营门市80余家。多数县城农药门市40~50家,乡镇集市农药门市15~20家,行政村有农药门市3~5家,且多为无证经营。全市大小农药经营门市超过1万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