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硫酸钼锑溶液加抗坏血酸后,溶液有时出现草绿色或蓝色的现象进行研究表明:去离子水中的可溶性硅是主要影响因素;采用将钼酸铵直接溶于硫酸溶液中的改进方法是克服这一现象的有效措施;溶解钼酸铵的硫酸溶液酸度在3.32~8.55molL ̄(-1)H_2SO_4时,对所配试剂质量均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乳油制剂中烟碱快速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室温条件下,用1.0mol.L^-1硫酸溶液提取乳油制剂中的烟碱,提取液经分离,稀释后,直接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发现,该方法对烟碱溶液进行测定的准确度与水蒸汽蒸馏-紫外分光光度法基本一致,而对有乳油样品测定的准确度和密度均高于水蒸汽蒸馏-紫外分光光度法,回收率在95.0%-98.3%之间。  相似文献   

3.
3个不同品种茶苗吸收NO3^-的动力学分析表明:Km值,毛蟹<本山<大叶乌龙;Vmax值,大叶乌龙>毛蟹>本山,茶苗经NO3^-亏缺的溶液预培养2d后置于不同NO3^-浓度的溶液中培养,结果显示:在一定NO3^-浓度范围内,溶液中NO3^-含量增大,NO3^-吸收上运速率提高,叶片中的NO3^-含量增多,硝酸还原酶活性增强,根部NO3^-的吸收上运速率调节着硝酸还原酶的诱导及其活性。  相似文献   

4.
在室温条件下,用1.0mol·L-1硫酸溶液提取乳油制剂中的烟碱,提取液经分离、稀释后,直接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发现,该方法对烟碱溶液进行测定的准确度与水蒸汽蒸馏-紫外分光光度法基本一致,而对乳油样品测定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高于水蒸汽蒸馏-紫外分光光度法,回收率在95.0%~98.3%之间。硫酸溶液的浓度以1mol·L-1为宜,硫酸溶液用量为烟碱摩尔数的1.0~1.2倍,提取液的分层时间及澄清程度与硫酸溶液加入量有关。  相似文献   

5.
双波长导数光谱法同时测定溴和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溴和碘的二阶导数光谱,选择217.0nm的I^-等吸收点波长和242.4nm的I^-吸收峰波长,用于Br^-和I^-的同时测定。溴和磺标准混合液测定的误差为:Br^--0.483%~+0.714%;I^--0.405%~+0.983%。对21种离子做了干扰试验。并测定了食盐样品中I^-和Br^-的含量,样品中的回收率分别为:Br^-97.2%~101%;I^-99.6%~102%。  相似文献   

6.
小麦组织培养再生植株营养需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对基本培养基的筛选和无机盐的调整,研究了小麦组培再生植株的营养需求,结果表明:再生植株在总氮为42mmol.L^-^1(其中铵态氮为7mmol.L^-^1)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2.5mmol.L^-^1Ca(NO3)2的生根效果优于CaCl2;0.4μol.L^-^1Cu-EDTA和1μmol.L^-^1Na2MoO4对试管苗的正常生长是必需的;Cl离子浓度不宜超过1mmol.L^-^1。形成  相似文献   

7.
选用70-80日龄长本杂种猪25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6头,以测定不同添加水平的石蜡包被处理微量元素对育肥猪生产性能及组织器官中存留 时的影响。A组为对照组,不添加微量元素,B组按日粮中Cu,4mg.kg^-1,Mn,15.5mg.kg^-1,Fe,39mg.kg^-1,Zn,60mg.kg^-1,Se;,0.15mg.kg^-1;i,0.14mg.kg^-1添加,C组和D组几种元素的添加水平分别  相似文献   

8.
茶皂素表面活性性能及对丝毛织物的洗涤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利用茶皂素研制高级洗涤剂提供依据,对花皂素溶液的表面、起泡力和泡沫稳定性及去污能力进行了测定,同时,研制了复配茶皂素洗涤剂,并检验了该洗涤剂对丝毛织物的洗涤效果。结果表明,茶皂素溶液质量分数由0.0012%增加到0.050%时,其表面张力由6.5*10^-3N/m降低至3.6*10^-3N/m;与人工合成的表面活性剂比较,茶皂素溶液的起泡力较弱,但其泡沫稳定性极强,而且茶皂素的起泡力对水的硬度的  相似文献   

9.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几种野生葡萄试管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8种野生葡萄的试管苗为材料,探讨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离体茎段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野生葡萄在BA1.00mg.L^-1与IAA1.00mg.L^-1的培养基上可达腋芽增殖与幼茎伸长的双重效果;IAA是野生葡萄试管苗生根繁殖的适宜添加剂,其适宜浓度为0.5-100mg.L^-1  相似文献   

10.
在0.050mol/L HCl和0.015mol/L KNO3溶液中,安定在碳糊是极上于-0.77V左右产生一灵敏的吸附阴极溶出伏安峰。线性范畴为1.0×10^-7 ̄4.0×10^-5mol/L,检测下限为5.0×10^-8mol/L,测定了血清中的安定含量,结果满意,循环伏安实验结果证实安定在碳糊电极上的吸附为反应物吸附。  相似文献   

11.
氟乐灵对斑节对虾卵和幼体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静水生物试验法测定了氟乐灵对斑节对虾卵和幼体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氟乐灵对斑节对我节本,蚤养纪体、糠虾幼体和仔虾的24hLC50/×10^-6分别是1.68,0.83,1.84和2.09;48hLC50/×10^-6分别是0.76,0.53,1.09和1.51。5.01×10^-6氟 浸浴受精卵12h,50%的受精卵可孵化。第22天仔虾用10×10^-6氟乐灵浸浴5min,对其存活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12.
石灰性土壤有效硼浸提剂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采自北京、河北的14个石灰性土壤所进行的微钵栽培番茄所吸收的硼量作为参比标准,研究了曾用于土壤有效硼测定的7种浸提剂的测定值于参比项的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沸水与沸0.01mol·L^-CaCl2溶液浸出硼量基本相同;沸水硼、沸CaCl2-B、Morgan-B和Mehlich 3-B与番茄植株相对吸硼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74^**,0.783^**,0.764^**和0.771^**,均达到  相似文献   

13.
交换钙对锶—89在小麦和大豆中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交换钙对^89Sr在小麦及其连作作和的在豆中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交换钙钙将抑制^89Sr由土壤向小麦和大豆植株的输运和积累。^89Sr在该两种作物中的滞留浓度C与交换钙量X呈线性负相关:麦根C1=124.2-10.1x,麦秸C2=99.3-3.8x,麦壳C3=40.1-6.0x,麦粒C4=12.3-1.5x;大豆根C1=333.0-53.5x,豆壳C3=240.5-4...  相似文献   

14.
小麦籽粒干重和氮素积累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不同品种和组合在籽粒灌浆过程中的干物质及N素积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籽粒发育过程中,干物质积累呈现“慢-快-慢“的变化趋势,而籽粒N素百分含量则呈现“高-低-高“的变化趋势。源(最大粒草干重),流(灌浆速率),库(最大籽粒体积)均制约着粒重大小,而灌浆持续期的长短对粒重影响不大;对粒重有显著影响的是整个灌浆期中的一段高峰期天数(干物重日积量从大于1mg.粒^-1.d^-1起到小于1...  相似文献   

15.
不同耕作制对稻田甲烷排放通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耕作制度对稻田甲烷排放通量有显著影响。水稻-小麦轮作,稻田甲烷平均排放通量为5.37mg/m^2.h^-1,仅是冬水稻田排放通量16.10mg/m^2.h^-1的1/3。耕作制也影响稻田甲烷排放的季节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
青堆子虾池中日本刺沙蚕的生物量和数量变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刺沙蚕Neanthes japnica在庄河市青堆子湾的繁殖时间始于3月下旬,终于5月底;4月下旬是其幼虫发生的高峰。从1991年5-8月调查了虾池中沙蚕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和生物量消长动态。结果表明,沙蚕附着密度是3983-22055尾m^-^2;附着期间幼体死亡率是84%-92%。在对虾养殖期间,沙蚕平均密度(尾M^-^2)是2489(1130-3848);平均生物量是101.31(57.43  相似文献   

17.
NO^—2与水稻幼苗N素化合物代谢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稻幼苗为材料,在水培条件下研究了NO^-2水与稻N素化合物代谢的关系。结果表明,随NO^-2浓度增加,地上部和根中的NO^-2浓度增加,地上部和根中的NO^-2含量上升,随着时间延长,NH^4-N含量增加;Fe^++可降低NO^-2-N含量,促进NH^4-N积累。施NO^-2N时秧苗中的天门冬氨酸,谷氨酸,内氨酸含量高,而根中天门冬氨酸,谷氨酸含量较低;结构性蛋白,叶绿体蛋白,细胞质白含量...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α-綦酚对碘催化硫酸铈与亚砷酸氧化还原反应的抑制作用及共动力学条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α-綦酚的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0.36mol/LH2SO4,0.001mol/LCe(SO4)2,0.00125mol/LAs2O3,0.025g/LNaCl和0.01mg/LI^-溶液中测定α-綦酚,其线性范围为0.20~2.3mg/L,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50×10^4L·mol  相似文献   

19.
根据11种矿质元素在成熟期麦茬稻植株中的含量,将其分为3组:①N,P,K,Ca,Mg,含量15-150kg·hm^-2;②Fe,Mn,Zn,含量0.15-15kg·hm^-2;③B,Cu,Mo,含量为0.15kg.hm^-2以下。从不同生育期稻株内的浓度变化看,N,P,K,Ca,Fe,Mg,Mn,Zn,Cu拔节期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B元素抽穗前浓度较低,抽穗后上升较快,成熟时达到高峰;Mo拔节  相似文献   

20.
应用计算机对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微量元素Cu、Zn、Mn、Fe的吸光度进行分析处理(CPA法)经T检验,测定结果小于T0.05,与发光光度法(AAS法)无显著差异,概率保证的置信程度为;Cu^2+〉Fe^2+〉Zn^2+;CPA法根据后--比耳定律给出的混合溶液各组分吸光度的加和性,分别混合标准溶液和待测混合溶液的多波长吸光度,应用最小二乘法和矩了大限度地减少了干扰和误差,方便、快速地计算出待测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