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土壤干旱对冬小麦水分生理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明确土壤长期持续干旱对冬小麦生理状况和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盆栽方法,对长期持续不同土壤干旱条件下冬小麦水分生理和生物量的分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随土壤水分的减少,冬小麦蒸腾速率、叶水势、叶片相对含水率、耗水量、耗水系数等水分生理指标均呈降低趋势,饱和亏呈递增趋势;地上部干物质量和总干重递减,根系量除轻度干旱处理最大外,其他各处理递减,根冠比递增。这说明,冬小麦随土壤水分的减少抗旱性增强,低土壤水分有利于增大光合产物向根系的分配,高土壤水分则有利于地上部发育。  相似文献   

2.
烤烟氯素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氯是烟草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氯素对烟草的生长发育、烟叶的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烟草氯素研究进展,包括氯素在植物体内的生理代谢功能、烟株对氯元素的吸收利用、施氯对烟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氯素的施用等,并对今后烟草氯素的研究方向作了进一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3.
不同水分处理对春玉米生态指标、耗水量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以春玉米为试验材料,通过防雨棚测坑种植,人工严格控制设置不同的土壤水分处理,研究不同水分处理对玉米植株生态指标、耗水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抑制了玉米的生长发育,高水分处理均具有较高的叶面积、株高及茎粗;轻度胁迫对各项指标影响不大,随着胁迫的进一步加深,各项生态指标均呈下降趋势;低水分处理产量明显降低,耗水量较小,后期植株衰老加速,成熟期提前;高水分处理存在奢侈性蒸腾蒸发,耗水量最高,产量低于轻度胁迫处理。通过产量与耗水量对比分析,确定当地春玉米适宜土壤水分指标控制下限。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渗灌条件下田间土壤水分及冬小麦生长发育状况的观测,研究了渗灌用于冬小麦灌溉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渗灌所形成的农田水分条件对小麦地上部分干物重、叶面积及根系的生长的十分有利。渗灌可使冬小麦根系较多地分布在20-60cm土层,不仅提高了对该层土壤水分的利用,而且有利于冬小麦的生长。渗灌条件下冬小麦产量比喷灌提高12%,农田水分利用效率提高4.49kg/*hm^2.mm)。  相似文献   

5.
夏玉米叶片生理特性与生态因子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防雨棚下测坑中种植的夏玉米设置不同的土壤水分控制下限,研究了不同的土壤水分状况及气象因子对夏玉米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生理指标受生态因子的影响有着明显的日变化特征,不同处理气孔导度(Gs)峰值出现的时间早于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高水分下Tr峰值出现的时间滞后于Pn,随着土壤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加,Gs、Tr、Pn的峰值有提前出现的趋势;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细胞液浓度(CSC)的峰值及叶水势(LWP)的低谷均在14:00左右出现。土壤水分与Tr、Pn、Gs、LWP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CSC呈极显著负相关。此外,气象因素对夏玉米生理指标的影响程度会随着土壤水分状况而发生变化,生理指标与生态因子的逐步回归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和光合有效辐射是影响夏玉米生理指标最主要的生态因子。  相似文献   

6.
不同覆膜方式对旱作大豆生理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应用,改善了农业生产上千旱胁迫的危害,本实验为旱作农业寻找合理的地膜覆盖方式,有效发挥地膜覆盖的抗旱作用。通过覆膜穴播与膜际条播方式种植大豆,以不覆膜种植为对照,比较两种覆膜方式对于大豆生长发育、抗旱生理特性、光合生理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行上覆膜大豆比对照增产20.85%,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及降水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05.16%、150.00%及20.43%;行间覆膜大豆比对照增产16.97%,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及降水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12.68%、141.76%及16.98%。行上覆膜及行间覆膜大豆的叶面积指数、光合性能、抗旱性能等显著地高于不覆膜种植,株荚数、荚粒数、百粒重及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也明显优于对照。由此可见,行上覆膜及行间覆膜均能有效地促进大豆生长发育、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并且两种覆膜方式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温度、光照、水分三个主要气象因子对烟草生长发育及品质形成的影响和研究进展,分析讨论了最大限度利用光、温、水等气候资源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干旱和涝渍灾害是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常见的水分胁迫,对作物形态建成、生长发育及生理生化等代谢反应都会产生显著影响,最终导致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一氧化氮(NO)是植物体内一种关键的信号分子,可调控植物多种生理生化反应和发育过程,在应答植物水分胁迫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水分胁迫是限制麻类生产的重要因素。文章结合文献报道,重点综述了水分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NO信号分子对植物水分胁迫的应答调控机制,并对NO在麻类作物水分胁迫应答和生产应用中的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麻类作物抗逆栽培与品种改良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干旱胁迫对烤烟的影响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潆  齐绍武  李跃  杨贤海 《作物研究》2012,26(2):193-196
干旱对烟草影响范围非常广,包括从种子萌发、生长发育到开花结果.综述了干旱胁迫对烤烟生长发育、产质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并作了相应的分析,以期为今后更深入地了解干旱胁迫对烤烟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主要气象因子对烟草生长发育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温度、光照、水分三个主要气象因子对烟草生长发育及品质形成的影响和研究进展,分析讨论了最大限度利用光、温、水等气候资源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主要节水灌溉方式对水稻根系形态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是耗水第一大作物。发展节水栽培对稻田水分高效利用和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具有重要意义。水稻根系是吸收水分和养分的重要器官,也是多种激素、氨基酸和有机酸合成的重要部位。水分管理措施的改变会直接或间接引起根系生长发育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水稻地上部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本文综述了干湿交替灌溉、控制灌溉和覆盖旱种对水稻根系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提出了今后节水灌溉下水稻根系的研究重点,以期为改善水稻根系形态生理和高产节水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水分对小麦的生理、生化特性、产量及主要加工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在小麦乳熟期减少水分供应可以增加可溶性糖的积累,在孕穗期脯氨酸的积累量最大,水分利用率与小麦的光合指标关系最为密切。土壤水分含量与小麦籽粒中支链淀粉成反比,而与直链淀粉成正比。减少水分供应可以加速小麦的生育进程、增加蛋白质的含量而降低产量。水分对小麦加工指标的影响,目前意见尚不统一,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对塑料袋一年生咖啡苗定期停止淋水,使土壤遭受不断加剧的干旱胁迫,以检测水分供应对咖啡生理状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轻度水分胁迫,如1d不淋水,即导致咖啡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可溶性蛋白质和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以及含水量、气孔开张率、水势等生理参数开始下降;而过氧化物酶活性、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以及细胞透性等生理参数开始上升,且随土壤水分胁迫的逐步加剧,上述各生理参数呈渐进性恶变。光合速率对土壤水分的  相似文献   

14.
硼在烟草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晓红  杨宇虹 《作物研究》2012,26(2):197-200
综述了硼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吸收、运转;硼对植物碳水化合物、植物激素、蛋白质、核酸等生理功能的影响;硼对烟草的生理功能和碳氮代谢的影响及硼素对烟草生长发育和产质量的影响.分析了烟草缺硼症状、烟草硼临界值,烟草施用硼肥的原则、方法;并从烟草硼素施用效果及新型硼肥的应用等方面,对今后硼对烟草营养机理方面的研究及硼素在烟草上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水稻是耗水第一大作物。发展节水栽培对稻田水分高效利用和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具有重要意义。水稻根系是吸收水分和养分的重要器官,也是多种激素、氨基酸和有机酸合成的重要部位。水分管理措施的改变会直接或间接引起根系生长发育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水稻地上部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本文综述了干湿交替灌溉、控制灌溉和覆盖旱种对水稻根系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提出了今后节水灌溉下水稻根系的研究重点,以期为改善水稻根系形态生理和高产节水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水稻是耗水第一大作物。发展节水栽培对稻田水分高效利用和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具有重要意义。水稻根系是吸收水分和养分的重要器官,也是多种激素、氨基酸和有机酸合成的重要部位。水分管理措施的改变会直接或间接引起根系生长发育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水稻地上部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本文综述了干湿交替灌溉、控制灌溉和覆盖旱种对水稻根系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提出了今后节水灌溉下水稻根系的研究重点,以期为改善水稻根系形态生理和高产节水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不同覆膜方式下对春玉米田间土壤水分时空运移规律、耗水特征和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行间覆膜全生育期0~100cm土层土壤贮水量明显高于行上覆膜和不覆膜。不同覆膜方式下,春玉米全生育期土壤水分状况可分为土壤水分大量损耗期和土壤水分收支平衡期,且0~100cm土层可分为急变层、活跃层和相对稳定层;不同覆膜方式下膜内外土壤水分差异主要体现在0~60cm土层,行间覆膜使玉米根系长期生长在土壤含水量较高的区域,促进了玉米的生长发育和土壤水分的直接有效利用;不同覆膜方式的土壤水分利用效率、产量和产量水平的水分利用效率皆表现为行间覆膜>行上覆膜>不覆膜。行间覆膜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主要是充分有效地运用了降水和灌溉水。  相似文献   

18.
花生对水分胁迫的响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和重要的经济作物,干旱对其生长发育、代谢生理、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均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水分胁迫及复水后,花生生长、代谢生理的调节动态;总结了花生品质的变化规律;综述了花生水分利用效率因其受水分胁迫及复水后的响应,水分胁迫及复水对花生生长、代谢生理、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进一步实施花生的节水栽培技术和确定花生的调亏灌溉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作物需水包括生理需水和生态需水两个方面。作物生理需水是指其生命过程中的各项生理活动(如蒸腾作用、光合作用等)所需要的水分。生态需水是指生育过程中,为给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所需要的水分。茶园土壤水分的消耗,是通过地面植被(包括茶树、间作物、杂草等)的根系吸收,枝叶蒸腾,行间土壤蒸发,地表迳流和土壤深层渗流等途径而散失,其中又以茶树蒸腾与行间土壤蒸发为主。当茶园地下水位较低,其土  相似文献   

20.
五、棉株和土壤水分状况的测定棉花的一切生命活动过程,都需要在一定的水分条件下才能进行。灌溉和排水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棉花丰产和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保持一个适宜的土壤水分环境。棉花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