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双低油菜核心竞争力研究--油菜栽培及其成本效益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通过论述油菜产业和栽培技术发展的概况,对比国内外油菜栽培因素的差异,着重比较分析了我国油菜生产成本和收益,指出油菜生产降本增效的主要潜力.  相似文献   

2.
油菜文化和油菜功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春云 《作物研究》2011,25(2):95-96
我国种植油菜的历史悠久,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油菜文化。作为人类生活的必需品,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油菜,研制医药品需要油菜,国家工农业生产同样需要油菜。通过"油菜搭台"等方式,宣传油菜文化,促进相关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2009年我国油菜产业发展形势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2  
2009年我国长江流域夏收油菜已经丰收,据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和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2009年我国油菜籽产量将比上年有较大幅度增长。但是,由于我国油菜品质较差,生产成本较高,在进口油料产品冲击下,目前国内油菜籽销售市场十分低迷,价格继续低位运行,对农民收益和种植积极性造成严重影响。如果没有积极的政策措施加以支持,2009年秋播油菜面积将会又一次大幅下降,对我国食用植物油供给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建议中央政府采取推动油菜生产与拉动国产食用植物油消费内需双管齐下的政策,积极促进我国油菜产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基于我国主要油菜种植区600个农户的调查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农户普遍重视油菜新品种的潜在产量和抗性,认为现场示范和定期咨询的技术推广方式效果最佳。通过交叉表分析得出:年龄在50-60岁之间、户种植规模在1334m2以下和家庭收入处于中等水平的油菜种植户接受新品种新技术的积极性较强。油菜新品种新技术研发及推广部门可参照这些依据,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推进油菜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油菜的转基因育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介绍了油菜基因转移的方法,已转移到甘蓝型油菜中的基因,我国已进入中间试验的转基因油菜品系,国外已育成的油菜转基因品种,加拿大种植抗除草剂转基因油菜品种的实践等.并针对油菜转基因育种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官春云 《作物研究》2011,25(6):596-598
油菜农谚是农民长期种植油菜实践的经验总结.从种油菜好处多、良种与播种、育苗移栽、施肥与管理、收获等五个维度,梳理了最典型、最常用、适用面较广的54条油菜农谚,并对部分谚语的涵义加以解读.  相似文献   

7.
泸溪县油菜常年种植面积在9000 hm2左右,近几年来由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油菜种植面积稳定难度加大,难以确保总产。通过对泸溪县油菜生产现状及产业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泸溪县油菜产业发展的对策,以促进油菜产业更好的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8.
油菜不同栽培方式的投入产出比较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2000-2007年在长江流域多个试验基地连续开展定点试验和调查,研究了运行费、人工投入、种植单元和收益等随油菜栽培模式的不同而变化的情况,并应用计量经济学原理,对不同地区和年份间油菜栽培方式的投入和产出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翻耕移栽、免耕移栽、翻耕直播、免耕直播等栽培方式在运行费、人工费、单产水平以及净收益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我国油菜栽培方式与世界主要油菜生产国相比较,存在着劳动力投入过多、种植单元小,机械化程度低等问题,阻碍了我国油菜生产效益的提升。据此研究提出推广省工、省力、可操作性强的直播高产栽培技术,并适度发展机械化农机农艺,鼓励土地流转或季节性承包,扩大油菜连片种植规模,是新时期我国油菜栽培科技发展的主导方向。  相似文献   

9.
李大恒 《作物研究》2009,(Z1):132-134
介绍了湘西自治州油菜生产发展概况,分析了湘西自治州油菜产业发展的潜力和优势,从种植效益偏低、技术成果转化水平偏低、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三个方面找出了湘西自治州油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湘西自治州油菜产业发展策略、发展目标及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
安乡县油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是安乡县冬季主要种植作物,是农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从油菜种植面积和单产水平、品种和栽培技术、产业化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种植经济效益等方面分析可知,安乡县油菜产业发展较落后,需调整发展思路,加强冬闲耕地开发,优化品种区域布局,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加大农业适用技术综合组装应用,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完善油菜产业链,促进油菜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了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及后续影响,推动油菜产业稳定健康发展,基于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所提供的微观调研数据,使用描述性统计方法从农户生活、油菜生产、油菜籽加工等维度,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油菜产业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种植户生活方面,仅有0.98%的受访户出现食用植物油短缺现象,76.06%的受访户反映家庭总收入完全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但乡村观光旅游同比下降10.24个百分点、蜂农采蜜同比下降4.6个百分点;在油菜生产环节,85.47%的受访户反映田间管理工作量“没有变化”和“小幅度减少”;90.38%的受访户反映油菜生产雇工“无影响”和“影响较小”;79.06%的受访户反映农用物资价格“总体稳定”;98.48%的受访户认为对最终产量的影响较小;但18.21%的受访户反映有“虫害”,较2018-2019年度上升4.99个百分点;在油菜籽加工环节,油菜籽加工企业开机率、企业面临的具体困难以及希望获得的政府支持政策均呈现地区差异性。基于此,今后应完善我国油料储备体系建设,注重进口来源多元化,加大科研创新和技术推广力度,优化市场营销体系和推进信息平台建设,制定“一揽子”补贴方案,从而保障中国油菜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充分利用地力资源种植油菜是一条发展绿色生态油料作物,增进农民经济收入的途径。将乐县种植油菜每667m~2产量可达100~150 kg,产油率达40%以上,经济效益较好。介绍了将乐县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油菜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是国产食用植物油的重要来源。油菜生长过程可以优化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养分、培肥土壤地力,具有用地养地的特征优势。同时,因其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可作为先锋作物改良障碍土壤。然而,近年来由于劳动力不足、种植效益低、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等因素,导致冬闲田面积逐年增加,冬季光温水土自然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利用。而油菜作为冬季种植的油料作物,不与粮争地,是开发利用冬闲田最有潜力的作物。利用冬闲田发展油菜生产,不仅可以提升油料产量,还可以充分发挥其养地优势提高后茬作物产量品质、增加种植收益,对维护我国食用油供给安全、助力粮油兼丰及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我国油菜生产现状,针对南方稻区冬闲田油菜轮作的生产发展需要,综述了油菜用地养地(油用或肥用)的作物优势,旨在为因地制宜利用南方冬闲田发展油菜生产助力油料产能提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东北地区的微观调研数据,通过构建处理效应模型,分析农户种植结构调整对家庭总收入及收入构成的影响,测算种植结构调整对家庭收入的影响效应,进一步通过分位数回归方法讨论种植结构调整对收入异质性农户存在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农户种植结构调整降低了家庭经营性收入以及转移性收入,导致家庭总收入减少,三者分别下降4.982%、3.587%、3.754%。种植结构调整对收入的影响会因不同家庭收入水平存在明显的异质性,中等收入水平以下农户无法弥补种植结构调整带来的收入损失;农业技术培训、机械利用程度对家庭总收入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合理引导农户种植结构调整,提高改种作物相对收益;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培育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小农户生产能力提升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5.
山东是我国传统棉花种植大省,在种植棉花方面具有区域比较优势,但自2010年以来,山东省棉农种植意愿不高,棉花播种面积持续下降。本文以鲁北、鲁西北、鲁西南地区170份棉农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从棉农个人基本特征、棉农家庭基本特征、棉花生产经营特征和外部环境四个方面分析影响棉农棉花种植意愿的相关因素。研究表明:棉农种植意愿受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承包经营权、人工成本比例、单位面积总投入和植棉劳动力人均收入六个因素显著影响。为此需要完善目标价格政策、健全棉花农业保险、倡导棉花种植规模效益、实行机械化生产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棉农种植意愿,推动山东省棉花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泰州市稻田综合种养产业发展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阐述了泰州市稻田综合种养产业的发展现状,包括分布区域、经营主体、种养模式等,统计了不同种养模式的应用面积、产量及收益,对稻田综合种养及常规稻麦种植两种模式下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稻田综合种养模式能显著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当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通过对稻田综合种养模式推广应用过程中的比较优势以及存在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油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根据1999、2002年我国油菜生产调查和国内外油菜产品抽样检测结果,分析我国油菜生产、产品品质现状及与国外的差距,提出了提高我国油菜产品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新需求为导向的油菜产业发展战略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在解决了温饱、达到小康以后,我国消费者需求发生了较大变化。安全、绿色、健康、多元已成为广大消费者新的需求,也应该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为适应新的需求,油菜产业发展应深入实施“双全战略”和差异化发展战略,充分发掘油菜全价值链的功能型菜油、功能型菜薹、蜜用、饲用、肥用、休闲观光等价值,并对各价值点进行全产业链开发;以功能型菜油、功能型菜薹和油菜花观光旅游的研究和开发为重点,以提升油菜产业整体效益和国际竞争力为目标,走功能型、效益型和融合型的差异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A computer-based interactive model that can aid farmers in the control of summer pests on winter oilseed rape is described. The model uses details on the growth characteristics of oilseed rape, together with predictions of the damage caused by the pests, to determine whether a spray application is required. The model was validated using field trials in 1986 and 1987. These trials showed that the model performed very well when compared with other popular types of advice available. Economic comparison of the model with current ADAS (MAFF) advice showed that the model performed as well or better. The model also had the advantage that it used the economics of the situation, as well as the size of the pest population, in calculating advice.  相似文献   

20.
邴静静  高红梅  王誌达 《作物研究》2019,(5):482-486,510
近年来,农村电商发展迅猛,已成为促进农民增收、扩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但目前,农产品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落后,产品品牌意识薄弱,产品综合质量不高.因此,中国农业需要探索新的发展道路,创新农产品品牌,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开拓农业新的发展方式,使农民从互联网中受益.基于此背景,以天津"小站稻"为例,从微观角度出发,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品牌价值来推广农产品.提出在电子商务视角下,推动天津"小站稻"品牌增值的建议,让农村电子商务成为农村发展的新动力,对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