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日本光叶楮(Broussonetia papyrifera),属桑科,构树属,速生阔叶树种,落叶乔木。是日本近年来从野生构树中选育的一个变种,主要用于制浆造纸,我国已大量引种栽培。近年刚引进到我省,种植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岭东苗圃。  相似文献   

2.
光叶楮是近几年由日本引进的构树新品种,为桑科构树属落叶乔木,由于其生长速度快、产量高、经济效益高.被称为“摇钱树”。它的树皮、木质、叶子用途都很广,应用价值也非常高,在国际市场上备受青睐,是生产高级纸张、高级食品包装纸、高档布料(降落伞用料)等产品的重要原料。  相似文献   

3.
王亚荣  唐永臻 《现代种业》2007,(5):53-53,25
光叶楮是近年来从日本引进的制浆造纸专用树种,为桑科构树属多年生落叶乔木,喜光,耐干旱、耐盐碱、耐虫害,对气侯、土壤适应性强,在丘陵滩地均能生长良好。光叶楮系速生阔叶材种,通常杆短而粗,外皮暗灰色,平滑,  相似文献   

4.
极具发展潜力和经济价值的林木新品种——光叶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叶楮是通过育种手段,将桑科构属的普通构树其遗传基因染色体翻了一番,成为原染色体数目的4倍,故又名4倍体构树。该树种为高大乔木,无花不结果实,与一般构树相比,有以下几种明显的优势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制茶工艺对构树鲜叶进行加工,分析构树叶加工前后游离氨基酸、脂肪酸和挥发性成分的变化,为构树鲜叶的加工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国标测定方法分析构树鲜叶和构树叶制品原料中游离氨基酸和脂肪酸等主要成分的含量差异,并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谱(GC-IMS)对挥发性组分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构树叶加工后游离氨基酸含量减少39.39%,甘氨酸和蛋氨酸消失,鲜味氨基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含量分别提高5.55倍和3.32倍;甜味氨基酸含量减少78.70%,苦味氨基酸含量减少82.88%。加工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下降,饱和脂肪酸种类与含量增加,尤其是十一碳酸(C11:0)含量提高7.16倍,同时增加十七碳酸(C17:0)和二十碳酸(C20:0)2种饱和脂肪酸。GCIMS分析结果表明,构树鲜叶共检测出60种挥发性组分,定性42种已知组分,占总挥发性组分的82.82%;构树叶制品共检测出58种挥发性组分,定性检出39种已知组分,占总挥发性组分的81.05%;构树叶加工后,醛类、醇类和萜烯类物质大幅度减少,而酮类、酯类物质和有机酸大量生成,尤其是增加(E,E)-2,4-己二烯醛、己酸、2-甲基-1-戊醇、2-甲基-1-丁醇、环己酮、2-甲基丁酸乙酯等构树鲜叶中没有的成分,GC-IMS数据库未能鉴定的挥发性成分在构树叶制品中明显增加。【结论】构树叶加工后游离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下降;醛类、醇类和萜烯类等青香及花果香大幅度减少,而酮类、酯类和有机酸等果香及酸味明显提升,可根据挥发性成分变化规律指导构树叶加工工艺及构树叶制品香气品质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构树叶构件种群动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构树叶构件种群生长动态变化及其粗蛋白年变化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叶构件种群的生长过程呈"S"型曲线变化,3月上旬发芽展叶,现叶方式为"爆发型",4~6月生长迅速,同时4月开始慢慢落叶,12月落叶结束;构树叶粗蛋白年变化呈2个高峰,分别在4月和8月时出现,其叶粗蛋白值分别为25.4%和21.2%.在每年4月和8月采集构树叶做饲料,其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7.
短信平台     
△云南读者:(手机号:159××××9254)问:光叶楮是一种什么树种?经济效益怎样? 答:光叶楮(构树)是桑科构树属多年生落叶乔木,又名谷浆树,是日本、韩国近年来从野生构树中选育得到的一个变种。它的树皮及木质枝干可以制造纸浆,其成浆率在80%以上,树皮还可以制作成布料。树叶可以作为制造饲料的原材料。  相似文献   

8.
利用中国物候观测网9个站点记录的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叶物候近半个世纪的数据,使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构树叶物候持续时间的纬度差异。结果显示,构树叶物候持续时间随纬度增加有明显逐渐缩短的趋势。具体表现为:随着纬度增加,展叶期逐渐提前,落叶期逐渐延迟。对环境因子的重要性进行随机森林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展叶季前的温度是控制构树展叶期和叶持续时间最关键的环境因子,而落叶季前的降水量是落叶期最关键的环境因子,这表明叶物候持续时间的纬度格局是由温度和降水量共同塑造的。结果表明,广布种植物物候存在明显的纬度梯度,以此适应不同的当地环境条件,提高了自身适应性。从地理格局视角,评估纬度对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叶物候的影响,有助于评估物种未来的分布范围变化及灭绝风险。  相似文献   

9.
孙华  李海军  彭先文  吴伯希  李才元  王文华  梅书棋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222-19223,19232
[目的]探讨构树叶粉用于饲喂猪的可行性及其使用比例。[方法]选择日龄接近,体重25 kg左右的育肥猪进行构树叶粉饲养试验,试验组分以添加5%、10%和15%的量替换豆粕和麦麸,以及以15%的量替换全价料。[结果]各试验组之间以及与对照组之间饲养效果如日增重和料肉比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而试验组I、II、III和IV的每kg增重成本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6.09%、3.66%、-8.69%和6.11%。[结论]构树叶粉可以15%的添加量用于肥猪饲养。  相似文献   

10.
以光叶楮1 a生叶为原料,测定了全叶中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钙、磷以及氨基酸的含量,并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野生构树、刺槐、紫花苜蓿、白三叶草、黑麦草和玉米秸秆相比,光叶楮叶成分丰富且全面,光叶楮叶粗蛋白、粗纤维素、钙和磷含量高,分别为23.48%、33.32%、1.95%和0.37%;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处于中等水平,分别为3.59%和10.85%;必需氨基酸中苏氨酸、缬氨酸、蛋氨酸、亮氨酸、赖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几种饲用植物。  相似文献   

11.
彩叶植物品种——黄色叶构树,是2006年开始通过芽接、枝插、埋根、根蘖等无性繁殖技术成功选育的。该树种具有生命力强、适应性广、抗污染、经济价值高等特点,是兼备观赏及多种经济用途的乔木类型黄色叶品种。经过多年繁殖,其子代植株叶片黄色,具有稳定性、一致性,生长势良好。该树种现已通过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12.
旨在研究构树叶粗多糖预处理对环磷酰胺诱导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构树叶粗多糖,用提取的构树叶粗多糖对小鼠进行15 d预防性给药,在给药的最后3 d,使用环磷酰胺诱导免疫抑制模型,采集血液检测各类白细胞数量、血清蛋白含量及血清抗体水平,采集脾脏组织和空肠组织观察病理变化。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脾脏指数、白细胞、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IgM、IgG均显著降低,模型组肠道黏膜组织受损,肠绒毛出现断裂脱落,脾脏组织的红髓区和白髓区界限模糊,白髓区的淋巴小结排列松散;与模型组相比,低剂量构树叶粗多糖(50 mg/kg)可显著提高小鼠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IgM、IgG的水平,白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数量也有增加,但差异不显著。综上所述,构树叶粗多糖可通过提升脾脏指数、白细胞数量、血清蛋白和血清抗体水平,改善肠道组织及脾脏组织损伤,从而增强环磷酰胺诱导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以低剂量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3.
以多糖得率为指标,采用加热回流提取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叶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体外测定对DPPH(DPPH·)、ABTS阳离子(ABTS+·)、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O_2~-·)的清除率及铁还原能力。结果表明,构树叶多糖的最优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40(g/mL)、提取时间2.5 h、提取3次,多糖得率为(8.37±1.03)%;构树叶多糖体外对DPPH·、ABTS~+、·OH和O_2~-·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62、0.067、0.94、2.07 mg/mL,且对铁的还原力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大。该工艺条件适用于构树叶多糖的制备,构树叶多糖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可作为新型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  相似文献   

14.
二斑叶螨对杂交构树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6—2018年,观察了二斑叶螨对杂交构树的危害情况及其形态特征、生活习性。针对二斑叶螨的抗药性及抗药机理,提出的防治杂交构树上危害的二斑叶螨的防控措施为:早防,即早春雌成螨蛰出时地面毒杀;采用新型靶标位点杀螨剂;采用内吸型和触杀型杀螨剂混合防控等。  相似文献   

15.
构树叶提取物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涛  王丽  程林  闫春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761-18762
[目的]探索构树叶不同提取部位的抑菌作用,为深入开发构树叶资源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抑菌环试验和营养肉汤稀释法对构树叶抑菌效果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构树叶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抑菌环直径都大于15mm,乙酸乙酯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都是为25.0 mg/ml,正丁醇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2.6、6.3 mg/ml。[结论]构树叶的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牡丹江市公园彩叶植物色彩及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牡丹江市五大公园的实地调查,对各公园彩叶植物的种类、色彩、频率及配置形式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五大公园应用彩叶植物共计22种,其中人民公园应用的彩叶植物种类最多,为12种,阳明公园和儿童公园最少,为6种;山杏在四个公园中应用的频率最高,构树的应用频率最低,并对彩叶植物应用中存在的不足给予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黄挺 《新农村》2006,(1):6-6
明日叶又名长寿菜、八丈芹、海峰人参,属伞形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药菜兼用的稀有植物。原产日本伊豆、八丈诸岛。日本《大和本草》及《重订本草纲目启蒙》(1844)等文献介绍长寿菜有强壮身体作用,是保健益寿的植物。据日本食品分析中心研究,长寿菜含有高浓度的天然有机锗,  相似文献   

18.
明日叶又名长寿菜、八丈芹。属伞形花科1~2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日本八丈岛,因今日采摘明日又发出新叶而得名。笔者1995年将明日叶引入昆明栽培,经多年反复观察研究,了解了它的植物学特征及生物学特性,并掌握了它的生长发育规律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紫叶矮樱,是近年从美国引进的一种新优彩叶观赏树种,属落叶灌木,株高180~250厘米,冠幅150~280厘米,枝条幼时紫褐色,无毛,老枝有皮孔,分布整个枝条.  相似文献   

20.
台湾一叶兰原产于台湾,喜生长于海拔1500~2500米高山,属球根类兰花,由日本人在阿里山首次发现,并于1911年命名为Pleione Formosalla Hayata.到1920年台湾一叶兰已扬名海外,到1975年,已先后6次在英国皇家园艺协会获奖,成为了一叶兰属中最亮丽的明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