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冬小麦抗寒性级别划分与鉴定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冬小麦抗寒性鉴定方法有计算枯株、死茎的百分率法和田间目测法。通过2003年冬小麦的抗寒性试验,鉴别出14个供试的冬小麦的抗寒性能,从而筛选出适宜在天津地区种植的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2.
中下地力、优化施肥、冬前基本没有分蘖的晚播冬小麦,密度在25-38万/mu时,秦季最高单株茎蘖3.3-4.3个,限拔节期浇1水,可成穗1.6-2.2个,个别成穗率极低的品种,单株成穗1.3个左右。密度在15万左右时,单株茎蘖3.6-4.8个,成穗数2.3-2.8个。品种间有较大差异,但分蘖发生率与分蘖成穗数和分蘖成穗率相关不密度,共同表现出能成穗的分蘖基本上是返青前冻融期出生的蘖,以I蘖为主,Ⅱ蘖  相似文献   

3.
<正>冬小麦由于播种时间、播种量、出苗情况不同,导致冬前田间长势和群体结构不同。不同苗情在春季返青后状况不同,田间管理措施也应有所不同。一、田间苗情分类壮苗田:每667平方米(1亩)冬前总茎数70万~80万茎,主茎和大分蘖明显、粗壮、叶色深绿,单株分蘖2~3个,单株次生根5~7条。一般苗情田:每667平方米总茎数60万~70万茎,单株分蘖1~2个,单株次生根3~5条。弱苗田:每667平方米总茎数40万  相似文献   

4.
根据南疆气候的特殊性及冬小麦的生育规律,我们做了对不同品种(系)冬小麦的冬前主茎叶片数、分蘖数、出叶速度和单株产量等性状的调查,结果表明:早熟品种的出叶速度明显高于中、晚熟品种的出叶速度;冬小麦冬前主茎叶片数、分蘖数、以及出叶速度对产量都呈负相关关系。为今后在农业生产中对冬小麦不同类型品种采取相应栽培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不同品种冬小麦的播期试验,探究在正常偏暖年份下,北京地区继续种植冬性品种小麦和提高偏春性小麦品种种植比例的可能性,并利用播期调整减少抗寒性相对弱的品种的产量损失。结果表明,与9月下旬常规播种相比,北京地区目前可以适当推迟冬小麦播期,10月中旬前均可种植,品种选择应以冬性和半冬性品种为主;10月上旬以后播种的冬小麦,冬前难形成壮苗,容易遭受冻害影响,特别是偏春性品种,但可通过提高播量和选种抗寒品种减少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6.
冬小麦由于播种时间、播种量、出苗情况不同,导致冬前田间长势和群体结构不同。不同苗情在春季返青后状况不同,田间管理措施也应有所不同。一、田间苗情分类壮苗田:每667米2冬前总茎数70万~80万茎,主茎和大分蘖明显、粗壮、叶色深绿,单株分蘖2~3个,单株次生根5~7条。  相似文献   

7.
冀麦585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利用改良的高产太谷核不育群体,经多品种聚合杂交选育而成的冬小麦新品种。该品种的突出特点是产量潜力大、适应性广、抗寒性强、抗病性强等,201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11010),2012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麦2013004号), 2015年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CNA20101081.4),适宜在我国黄淮北片冬麦区的山东省、山西南部以及河北中南部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胶东丘陵冬性晚熟类型区适期适量播种对冬小麦单株性状、群体动态、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播期为9月27日至10月7日,适宜播量为180万~270万/hm2;冬性品种最佳播期播量为9月27日至10月3日、180万苗/hm2,半冬性品种为9月27日至10月3日、270万苗/hm2;适期适量播种与冬前单株分蘖、冬前主茎叶龄、株高、冬前茎数、春季最高茎数存在线性正相关;适期适量播种可以显著提高冬小麦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粒重、产量;在400℃~850℃范围内,冬前0℃以上积温与冬小麦产量呈密切线性正相关.可将以上结论作为冬小麦适期适量播种的科学依据,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冬小麦精量穴播栽培模式效果,为滴灌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不同播种量处理的示范田内样点调查,采用固定和随机取样等方法,调查与分析空穴率、基本苗、冬前总茎数、越冬总茎数、平均单株分蘖数及可能有效分蘖数、有效穗数、产量等,与龙王庙村常规播种地块对比产量和效益。【结果】获取精量穴播冬小麦播种量6.3 kg/667m2、8.3 kg/667m2 2个播种量的空穴率分别是20.6%、9.1%,基本苗分别是10.3×104/667m2、14.4×104/667m2,冬前单株分蘖数分别是3.1和2.8,冬前分蘖成穗率分别是98%和65%,平均单株成穗率分别是403%和283%,收获穗数分别是41.5×104/667m2和40.7×104/667m2、实收单产分别是628和632 kg/667m2等,精量穴播2个处理均取得了较高的产量,分别比同等条件下条播16 kg/667m2播种量处理实收单产分别增加38和42 kg/667m2,节约种子分别是9.7和7.7 kg/667m2,增加效益分别是494.16和488.84元/667m2【结论】冬小麦产量高低与播种量没有明显关系;随着播种量的增加,平均单株成穗率和冬前分蘖成穗率逐渐减少;在肥水充足的条件下,收获穗数随着播量增加呈下降趋势;平均穗粒数随着平均穗数增加而减少;精量播种冬小麦可以节约生产成本,提高产量和种植效益;播量为6.3 kg/667m2时,冬前分蘖数与分蘖成穗数接近,有效分蘖数和收获穗数最高,平均单株成穗率达403%,冬前分蘖成穗率达98%,节本增效金额达494.16元/667m2,节本增效最多。  相似文献   

10.
低温冻害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为了鉴定不同小麦品种的抗寒性,筛选出抗寒性较强的育种材料,本研究以534份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种植于保定、涞源、青县三个试点,返青前调查冻害等级、死苗率和枯叶率。结果表明,小麦的死苗率和枯叶率与冻害等级呈极显著正相关(r=0.562、0.795),可作为小麦抗寒性鉴定、筛选的重要指标。综合涞源环境下的3个抗寒指标,利用NTsys-2.10e软件进行遗传相似系数分析,将供试材料聚成4类。筛选出远大1号、乐639、运旱618、河农6425、科遗11-6072、京冬8号、中麦175、河农6049、农大211、轮选987等品种为抗寒性强的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冬小麦死苗情况进行抽样调查,造成冬小麦死苗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品种不对路,自身抗性差,地下有害生物危害,栽培管理不规范等。根据不同的死苗原因,采取引进抗旱抗寒品种,适时播种,提高播种质量,精细的耕作栽培管理等,培育壮苗,使植株制造和储存较多的有机营养,增强体内糖的含量,提高抗寒抗旱能力,运用综合的农业技术措施,防止有害生物侵袭,减轻冬小麦死苗。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冬小麦主要品种(系)品质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我国北部和黄淮冬麦区主要品种和种质材料631份,对5个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冬小麦品种容重偏高;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也相对较高,达到弱筋标准的分别仅占供试品种(系)的2.53%和0.95%;吸水率和稳定时间以中等水平为主,达到强筋标准的分别占供试品种(系)的21.08%和22.19%,达到弱筋标准的分别占供试品种(系)的16.00%和19.49%。品种分类,我国冬小麦主要以中筋小麦为主,占供试品种(系)的85.11%;强筋小麦有一定发展,占供试品种(系)的14.10%;弱筋小麦发展较慢,仅占供试品种(系)的0.79%。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黄淮旱地冬小麦农艺性状与生育期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与互作关系,为气候变化下黄淮旱地小麦品种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2010—2017年国家黄淮冬小麦区域试验对照品种在不同区域试验点的农艺性状与降水资料,结合地理时空分布与数理统计方法,分析黄淮旱地冬小麦农艺性状和出苗-成熟期总降水的关系。【结果】空间分布上,黄淮旱地小麦实际单位面积产量、千粒重呈现由西部旱薄地向东部旱肥地增加的趋势。西部旱薄地的株高相对较高,中东部旱肥地的株高相对较低。中东部以北的黄淮旱地不同生育阶段的总降水普遍较低,中东部以南的黄淮旱地不同生育阶段的总降水相对较高。时间变化上,河南、山西和陕西的中西部旱地的出苗—成熟期总降水表现出显著的增加趋势。出苗—抽穗期总降水与实际单位面积产量、株高、有效穗数呈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黄淮旱肥地的株高和有效穗数决定了产量变异的53.2%,黄淮旱薄地的株高和千粒重决定了产量变异的67%。【结论】建议黄淮旱肥地冬小麦育种以适当增加株高,提高花前高效利用有限降水的能力和增加穗部发育为主。黄淮旱薄地育种以稳定株高,提高花后转运干物质的效率和收获指数为主。  相似文献   

14.
黄淮小麦农艺性状演变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通过对黄淮小麦品种农艺性状演变趋势分析,研究黄淮小麦适应气候变化自然选择和人工高产育种选择的规律。【方法】记载二倍体、四倍体、六倍体小麦进化材料和现代小麦品种不同生育期的农艺性状,收获后测定产量性状。【结果】小麦在进化过程中,分蘖和叶片数有减少的趋势。二倍体→四倍体→六倍体野生种,株高有增加的趋势;从六倍体野生小麦到现代小麦,株高和生物学产量又有明显降低的趋势。单株总叶面积在返青—抽穗期是二倍体<四倍体<六倍体<农家种<现代品种,在开花期—灌浆期是六倍体>四倍体>农家种和现代品种>二倍体,表现相反趋势。小麦单株生物学产量有降低的趋势,籽粒产量和收获指数有增加的趋势。【结论】野生种具有适应低温和生长缓慢的野生生长方式和遗传特性,现代品种适应气候变暖而提早成熟,减少分蘖,避免旺长遭遇冷害,后期叶片将更多的干物质转运到籽粒。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冬、春小麦冬前播种对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的影响,为北疆晚熟作物倒茬高产栽培技术提供指导。【方法】以冬小麦新冬41号、春小麦新春29号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冬、春小麦冬前播种(10月25日和11月5日较适宜播期晚25~30 d左右)对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冬前播种的冬小麦与春小麦生育期相差2~5 d,10月25日播种的冬小麦叶面积指数高于春小麦,而11月5日播种的冬小麦叶面积指数小于春小麦。冬小麦越晚播越不利于干物质的积累,而冬前播种的春小麦(10月25日以后播种)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不大。【结论】11月5日后播种的春小麦(5 483.6 kg/hm2)的产量高于冬小麦(4 562.7 kg/hm2),临冬前(11月5日)播种的春小麦比冬小麦更利于高产。  相似文献   

16.
不同播期冬小麦叶重和叶面积与产量关系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17个小麦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播期、不同叶位叶片面积和叶干重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播期对小麦的生育期和产量影响均较大,在不同播期条件下每穗小穗数、每小穗粒数、单株粒数、单株产量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小麦叶面积与产量因素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与穗粒数、穗粒重、每小穗粒数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可作为高产育种的重要选择指标.  相似文献   

17.
国家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小麦品种区试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张兰萍  任永康  逯成芳  唐朝晖 《山西农业科学》2012,40(11):1146-1148,1178
对国家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太原区试点2010—2011年度小麦品种区试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太13606、津07006、长8255、中麦548丰产性好、抗病性强、适应性好,综合性状优良,建议参加下一年度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18.
针对冬小麦异地加代选择时选择标准难以掌握的问题,2002~2005年以10个冬小麦品种为试材,在云南省元谋、青海省西宁市和陕西杨凌对其重要性状变化规律进行了两个生产周期的试验研究,以期制定出异地加代选种的主要农艺性状选择标准。结果表明:异地加代,性状的变化与品种的冬春性密切相关,冬性和弱冬性材料在元谋加代必需经过春化处理。异地加代中成熟期、分蘖、千粒重和抗条锈病性的变化幅度最大,其次是株高和单株成穗数的变化。熟相三地表现一致,其它性状变幅较小。依据试验结果制定的主要性状异地选择标准是;冬季在元谋单株分蘖8~20个,成穗6~8个,平均每穗小穗数多于19个,每穗粒数大于35粒。中、早熟材料千粒重48g以上,晚熟材料不低于43g。中、晚熟材料株高75cm左右,早熟材料60~70cm。成熟期以小偃22为对照,最多早熟50天,最晚迟熟10d。中抗白粉病,免疫条锈病。熟相黄亮。春季在西宁的选择标准是;单株分蘖10个左右,成穗7个以上,平均小穗数多于20个,每穗粒数35粒左右。千粒重45g以上。株高75cm左右。成熟期比小偃22早、晚均不宜超过12d。中抗白粉病,免疫—高抗条锈病。熟相一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