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烟、豆、菜、薯秋冬立体高效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地套种食荚豌豆、蔬菜、薯立体种植与水稻轮作的种植模式,充分利用了土壤养料和光、热、水、气资源,有效利用田间空间,合理调节农产品上市时间,避开了农产品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2.
2007年以来,如东县加强了以玉米为主体的间、套作多熟制种植模式的研究与推广,其中"大麦、鲜食玉米、山芋"高效种植模式增收效益明显,笔者介绍了该模式的相关种植技术,以供广大农户参考。  相似文献   

3.
结合近几年的生产实践,笔者探索出了小型南瓜、甜玉米、野渍菜周年高效种植模式,经济效益明显。并主要介绍该种植模式的茬口安排和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我们对粮经(菜)高效种植模式进行了系统试验研究,认为在适宜稻区实行水稻、黄皮洋葱一年两茬种植模式较为理想。这种模式的推行,不仅有效解决粮经(菜)争地的矛盾,快速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而且土壤养分利用科学,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1品种选用及茬  相似文献   

5.
陕县传统种植是以小麦——玉米,或单作蔬菜,种植效益较低。近年来,陕县农业局在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中,研究探索了粮食与蔬菜间作模式,大大提高了农民收入。小麦、蒜苗、西瓜、西兰花一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汶上县南旺镇形成了笋瓜、春玉米、大白菜种植模式,并且笋瓜、大白菜于2007年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这一种植模式适于肥水条件较好的地块,一般每667平方米(1亩)产笋瓜7500千克,玉米450千克,大白菜6000千克左右,每667平方米产值7000元左右,纯收益可达6000元以上,同时,这一种植模式病虫危害较少,适于大面积推广种植,其主要栽培技术是:  相似文献   

7.
玉、苕、豆、瓜、菜"三、六尺"(1尺=33.3厘米,下同)带比种植模式技术,是我站在旱地改制"双三尺"、"双六尺"预留行基础上,通过多年探索,创新出的粮经结合的一种新型种植模式,增效显著,深受老百姓欢迎。其主要优点一是田间操作方便;二是减轻作物相互荫蔽;三是技术容易掌握;四是增收效益显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浙江省嘉善县天凝镇雪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总结了当地"雪菜、雪菜、水稻"高产种植模式,以期为该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陕县传统种植是以小麦——玉米,或单作蔬菜,种植效益较低。近年来,陕县农业局在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中,研究探索了粮食与蔬菜间作模式,大大提高了农民收入。小麦、蒜苗、西瓜、西兰花一年四熟是效益最高的一种。  相似文献   

10.
试验探讨栝楼与生姜立体种植模式的效益。从栝楼和生姜两个角度出发,分析栝楼与生姜的多个产量、品质指标,并对栝楼园立体种植模式种植效益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该区域栝楼园立体种植模式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生态种植模式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以四川成都府南河上游地区安龙村生态农业和传统农业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了生态种植与常规种植模式对土壤养分、微生物及重金属的影响。结果表明:除细菌含量外,生态种植的土壤中微生物碳含量及真菌、放线菌数量均高于常规种植,生态种植改善了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生态种植土壤中重金属Cr、Pb、Hg和As含量均低于常规种植,Cd含量相差不大,生态种植带入的重金属较少;生态种植土壤中总氮、总磷、有效氮及有效钾的含量均高于常规种植,但总钾和有效磷的含量低于常规种植,这与两种种植方式下农业投入品不同密切相关。研究表明,生态种植能一定程度提升土壤养分,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并有效减少种植带入的重金属。  相似文献   

12.
黄颂禹 《农家致富》2006,(18):32-33
大棚番茄、露地黄瓜模式在江苏省海门市余东镇种植面积较多,2005年该村29组陈伟采用这种种植方式,每亩收获黄瓜4500公斤,番茄6000公斤左右,取得了亩产值近2万元的好收成。  相似文献   

13.
果树立体生态种植模式是当代农业关注的重点课题。立体生态种植能够能够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升单位地面上的作物产出率。文章首先分析了果树立体生态种植模式的应用前景,然后以礁石镇为例细致讨论了果树、花椒、烤烟3者融合的生态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4.
该模式为一年四熟粮、菜、经间套复式种植模式,在江苏省启东市推广面积较大,增产增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黄玲玲 《当代农业》2014,(18):31-31
江苏省启东市是粮、棉、油、菜多元多熟制种植地区,精耕细作、集约化经营特点突出。近年来,启东市农技部门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农村工作方针,通过试验示范形成多种高效种植模式,提高了复种指数和经济效益,其中蒿菜、青玉米、小辣椒种植模式已在全市大面积推广,经济效益显著。该模式亩产蒿菜5000公斤、青玉米果穗800公斤、小辣椒(鲜椒)655公斤,亩产值3550元,亩效益2500元。  相似文献   

16.
大棚番茄、白花菜高效栽培模式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是慈溪市大棚蔬菜生产中的主导产品,种植历史悠久,常年种植10000余亩,占大棚蔬菜总面积的70%以上;白花菜是露地蔬菜中的主栽品种,常年种植30000余亩。为探索大棚高效种植模式和生产技术,提高种植档次,笔者于2004年下半年~2005年,对大棚番茄、白花菜高效栽培模式进行试验示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经济作物面积逐年增加.春季迷你西瓜、秋季鲜食甜玉米、冬季儿菜高效模式,已成为我市较成功的栽培模式之一.迷你西瓜种植面积1000多亩,鲜食甜玉米种植面积达5000多亩,儿菜种植面积达5000多亩,净产值达1420万元,经济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如东县不断探索大叶菠菜、大白皮蚕豆、大叶菠菜、青玉米种植模式,每亩产头茬大叶菠菜1500—2000公斤,二茬大叶菠菜2000—2500公斤,青蚕豆荚600—700公斤,青玉米600—650公斤,效益在30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9.
早春西瓜、秋西瓜、出口蔬菜种植模式一般亩产早春西瓜3500kg,秋西瓜1500kg,小松菜(大叶菠菜)2500kg,亩产值6500元.现将其优质高效种植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0.
2007年以来,如东县加强以玉米为主体的间套作多熟制种植模式的研究与推广,其中"地膜花生+地膜鲜食玉米、山芋、秋玉米"高效种植模式增收效益明显。笔者介绍了该模式的高效种植技术,以供农户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