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福建茶叶》2004,(4):47-48
题目抓住重点,开拓创新开创全省茶叶生产工作新局余文权(1-3)纪念《福建茶叶》创刊25周年暨出版100本刊编辑部(2-2)再接再励更上一层楼——祝贺《福建茶叶》创刊25周年暨出版100林心炯(2-3)茶叶学者、生产者和经营者的优秀期刊——祝《福建茶叶》创刊25周年暨出版100期感林更生(2-3)欢庆百期、再谱新篇————祝贺《福建茶叶》创刊百安秀扬(2-3)栽培浅淡安溪茶园土壤养分状况及改善措廖琼满(1-21)苦丁茶种子与扦插育苗栽培技李华超(1-34)老茶园套种佛手品种的改种试验与效益分王梅玲等(2-5)生物活性有机肥在茶树上应用效王文建(2-6)精制有…  相似文献   

2.
测定茶叶水浸出物新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浸出物的多寡,反映了茶叶的老嫩程度与茶叶品质的关系。因此,ISO_(3720)国际《红茶规格》和我国商业部的部标准GH_(016-84)《屯、婺、遂、舒、杭、温、平七套炒青绿茶标准》中都把水浸出物作为一项品质指标,并且规定了检测方法标准。国际上执行的 ISO_(1574)《茶——水浸出  相似文献   

3.
陈尊诗 《茶叶》1989,(3):16-18
一、中国绿茶在世界上的地位据国际茶叶委员会1986年统计年报,我国绿茶的产量和出口量均占世界第一位(见表1)从上表知我国绿茶产量占世界绿茶总产量64%以上,出口量占79%以上。1985年我国绿茶出  相似文献   

4.
到目前为止,已报导的茶叶香气成份达300种以上,但对各种茶叶人们所嗅到的各种香气成份尚未见报导。如根据表1所列各种香型相应的香气成份的相对比率,就可认识各种茶叶的香气特征。(一)中国绿茶与釜炒茶的香气成分为了与中国代表性的绿茶——“碧螺春”、“黄山毛峰”进行比较,将薮北种作  相似文献   

5.
《茶叶通讯》2005,32(4):58-59
论文综述北纬30°———优质茶叶产区带………………………(1-5)湖南茶叶产业竞争力初探…………………………(1-8)茶叶中锌元素的研究现况…………………………(1-15)高新技术在茶叶深加工生产中的应用分析………(1-21)我国茶毛虫生物防治研究进展……………………(1-24)新世纪中国茶业发展战略探讨……………………(1-33)浅谈有机茶园的生态建设…………………………(1-41)茶园虫病草生态控制原理与措施…………………(2-19)浏阳市茶叶产业开发的现状及发展对策…………(2-30)茶多酚的降血脂作用综述…………………………(2-33)茶黄素体外…  相似文献   

6.
·总  论·加入 WTO之后湖南茶业的发展对策 (1— 3)……………绿茶防癌治癌见成效 (1— 12 )………………………………WTO与振兴湘茶 (1— 30 )…………………………………老茶乡要念好新茶经 (2— 14 )………………………………WTO的基本知识 (2— 39)…………………………………湖南省民营茶叶企业学术研讨会闭幕词 (3— 3)…………高档名茶的路衣问题谈 (3— 4 )……………………………浅析我省民营茶叶企业的形成和发展 (3— 8)……………谈谈湖南有机茶开发 (3— 2 1)………………………………我国有机茶开发的现状 (3— 39)……  相似文献   

7.
黄东竹  李梦茹  陈琪  宛晓春 《茶叶通讯》2021,48(4):589-597,605
绿茶是我国生产量与消费量最高的茶叶,高品质绿茶表现出多种不同的香气特征.香气是评价茶叶品质优劣的关键因素,其实质是不同种类的挥发性物质以不同浓度组合并为人所感知.本文综述了不同类型绿茶(清香型、花香型和栗香型绿茶)的关键香气活性物质,以及包括溶剂辅助风味蒸发法(SAFE)、固相萃取法(SPE)、固相微萃取法(SPME)、同时蒸馏萃取法(SDE)在内的茶叶挥发性物质提取方法和与茶叶香气分析相关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气相色谱嗅觉测定、电子鼻法和分子感官组学等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陈兴琰教授生平事迹 (1— 3)………………………………增强活力 谱写新章 (3— 3)………………………………·综述论文·实施品牌茶战略 再造湖南茶业新优势 (1— 10 )…………名优绿茶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1— 2 1)…………………谈新形势下石门茶业的振兴策略 (1— 2 4 )…………………实施名牌战略 加速郴州茶叶产业化建设 (1— 2 9)………湖南茶业经济发展对策思考 (1— 38)………………………迎接湖南茶叶发展的春天 (2— 3)…………………………氟对人体的作用及茶树富氟的研究进展与展望…………(2— 34)………………………………  相似文献   

9.
炒青绿茶干燥工艺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炒青绿茶的干燥作业是散发水分,炒紧茶条,促进香气、滋味等内含成分转化的重要过程,不同的干燥工艺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很大。为提高炒青绿茶品质,探明干燥工艺与茶叶色、香、味、形的关系,笔者对中、下档绿茶进行了试验。 材料与方法 试验材料:选用大生产上的二级鲜叶(代表中档原料)、四级鲜叶(代表低档原料)。 试验方法:将两种供试鲜叶分别按相应的常规工艺予以贮青、杀青、摊凉和揉捻,然后分别进行烘—炒—烘、炒—烘—炒、烘—炒—炒三种组合方式的干燥工艺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10.
《茶叶》2007,33(4):254-255
特约专题浙江绿茶产业现状与提升发展对策………毛祖法等(1-1)综述.论文近红外光谱技术及其在茶叶上应用研究…………………………………………韩立萍等(1-4)茶多酚防治糖尿病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耿艳艳等(1-7)茶绿色素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进展…马士成等(1-11)茶叶氨基酸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倪君等(2-63)固相微萃取法(SPME)在茶叶农残检测上的应用………………………………………刘海芳等(3-136)GIS在茶园管理的应用及展望…………陈凌文等(3-140)茶多酚提取方法研究进展………………胥佰涛等…  相似文献   

11.
正《茶叶科学》参考文献格式参照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格式。以下为部分实例。期刊类[1]朱旗,施兆鹏,任春梅.绿茶香气不同提取方法的研究[J].茶叶科学, 2001, 21(1):38-43.Zhu Q, Shi Z P, Ren C M. Studies on the different aroma making methods of green tea aroma [J]. Journal of Tea Science, 2001, 21(1):38-43.硕博士论文[2]王俊翔.零售商商店形象、广告投入与自有品牌溢价支付意愿的关系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 2017.  相似文献   

12.
运用国际贸易中心统计数据,首先分析了我国茶叶出口结构,然后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3项指标对2001—2016年间我国不同茶类和包装规格茶叶的出口竞争力进行了测度。分析结果显示,总体上,我国茶叶出口竞争力延续了上世纪的下降趋势。从茶类和包装规格来看,大包装绿茶相较于其他茶产品更具比较优势,小包装绿茶比较优势在上升,发酵茶竞争优势较弱,尤其是大包装发酵茶。我国绿茶面临着新兴绿茶生产国的竞争,而我国发酵茶类一直没有竞争优势。发展绿茶,稳定红茶,提升特种茶出口,是当前稳固和提升我国茶叶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本刊 《广东茶业》2021,(5):50-51
9月23-25日,经过三天激烈的角逐,由中国茶叶学会、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主办,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湖北省茶叶学会、宜昌市农业农村局承办的第五届全国茶叶职业技能竞赛--茶叶加工(绿茶)总决赛在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落下帷幕。第五届全国茶叶职业技能竞赛--茶叶加工(绿茶)总决赛是依据人社函【2021】37号文件精神。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今年5月28日,日本政府颁布了厚生省药品食品卫生审议会制定和修改的农药残留标准,其中与茶叶相关的有如下内容。1.新制定的农药残留标准有11种,与茶叶有关的两项为:(1)氟啶胺:茶叶(红茶、绿茶、乌龙茶)中MRL标准为5mgkg。(2)抑芽丹:茶叶(红茶、绿茶、乌龙茶)中MRL标准为0.2mgkg。2.修改的农药残留标准有4种,与茶叶有关的1项为:毒死蜱:原标准3mgkg,现放宽为10mgkg。日本政府修改和新制定的茶叶中部分农药残留标准@陈宗懋  相似文献   

15.
伍文祺 《中国茶叶》1993,15(6):16-17
成品茶在生产、贮存及商业流通过程中,常为各种原因而受到霉菌污染,严重时可导致茶叶霉坏变质,失去饮用价值,因为霉变的茶叶含有霉菌生长、繁殖的代谢产物——各种毒素,有害人体健康。因此,成品茶带菌情况的监测,是成品茶质量检验的一项重要内容。1989年,陕西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对陕西省汉中与安康两地区部分荼厂生产的陕绿茶以及关中五个地市市场上经销的茶叶共40个茶样(其中陕炒青8个样、陕晒青8个样、花茶23个样、铁观音1个样)按GB4789—15—8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  相似文献   

16.
王晓萍  吴洵 《茶叶科学》1991,11(1):45-49
对炒青绿茶四套样的级別与其主要生化成分和微量元素含量间的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绿茶的级别与氨基酸、镁和锌的含量均呈直线关系;与茶多酚和咖啡碱的含量呈抛物线关系,其逆转临界含量分另为24%和4.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绿茶中氨基酸(x_1)、镁(x_2)和锌(x_3)的含量是决定共级别(y)的主要因素,其回归方程 y=11.1228-1.4382x_1-0.0078x_2+0.1946x_3可以作为绿茶化学定级的预测模型。鉴于微量元素对茶叶品质的影响的多面性,而且在成茶中含量稳定,分析简便,因而有希望  相似文献   

17.
福建名优茶发展趋势与品牌战略探讨"冯廷佺(1-2)沉痛悼念庄任同志"""""福建省茶叶学会(3-2)福建省茶叶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工作情况与今后工作建议""""""""""""冯廷佺(4-2)综述茶树抗逆性育种研究进展""""""段慧等(1-4)茶多酚防癌抗癌研究进展""""""苏文土等(1-7)白茶的研究进展""""""""""袁弟顺等(2-2)新品种茗科1号(金观音)研究与应用综"""""""""""""""""述张宝秀等(2-5)茶树组织培养研究进展"""""""段云裳(2-7)茶树及其绿茶加工中酶的研究进""""""""""""""""展林郑和(2-10)儿茶素的药理及其在肉类保鲜作用研究概""""""""""""""""况田丽丽等(…  相似文献   

18.
据海关统计,2004年我茶叶出口28万多吨,出口金额近4.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9.5%、19%,出口量、金额均创历史新高。茶叶出口取得如此佳绩,一方面是茶界同仁共同努力,另一方面是政府主管部门和相关茶行业组织给予了大力支持与协助。今年1-3月我国茶叶出口6.5万吨,出口金额1亿多美元,同比分别增长5.82%、10.6%。我茶叶出口总体保持了良好的上升态势。自1997年以来,我茶叶出口国家和地区由86个增至今104个。一、各茶类出口简况1、绿茶:去年,我绿茶出口保持了强劲的增长态势,今年1-3月我绿茶出口略有增长。出口4.5万多吨,金额6,875万美元,同比分别…  相似文献   

19.
《茶世界》2016,(1)
正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绿茶生产国和出口国,而摩洛哥是中国茶最大的海外市场。据统计,摩洛哥每年进口我国茶叶6万吨左右,约占我国茶叶出口总量的20%,被称为我国茶叶出口的"晴雨表",产品类型以绿茶为主,约占99%,红茶及特种茶约占1%。可以说,摩洛哥茶叶市场的任何变化都会影响到我国绿茶生产、加工和出口贸易  相似文献   

20.
"光合菌植物活力素"菌肥在茶树上应用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试验目的1为鉴定“光合菌植物活力素”菌肥在茶园上的施用效果,尤其是对茶叶产量、品质和茶叶中农药残留量的影响效应,为其今后在茶园上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2.试验材料与方法2.1试验肥料:为北京中瑞成信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光合菌植物活力素”菌肥(产品标准:Q/CPZRC001—2002-09-11)。2.2试验茶树品种:为绿茶新品种玉翠(优4),四年生,茶树生长势及所处的生态条件基本一致,试验地位于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二号山茶园。2.3试验设计:采用田间随机区组排列设计,设清水(处理代号为A)、“光合菌植物活力素”菌肥(处理代号为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