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俗话说"伏天的草,是槽中宝",说明夏季是收获牧草的最佳时期.而夏季偏高的气温,不利于牧草再生,所以要让牧草顺利渡夏,生产出最多的草量,还需在管理上细下功夫.  相似文献   

2.
杂交苏丹草是高梁与苏丹草杂交种,产量比普通苏丹草提高40%,原产非洲苏丹,1909年输入美国,成为夏季重要牧草,是当前世界各国种植很普通的一年生夏季禾本科牧草.  相似文献   

3.
<正> 高冰草(Agropyron elongatum)属冰草属的长穗冰草,原产于南欧和小亚细亚,50年前引入澳大利亚,是适合于盐渍土地区夏季生长的牧草,在碱地和利用地下水灌溉的土地上生长良好,在年降雨量200mm左右的干旱地区也能生长。该牧草在春、秋季生长良好,进入夏季仍保持青绿色。开花之前收割,可制成适口性好的干草。是中度盐渍  相似文献   

4.
一、按草地利用目的施肥草地施肥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草的产量和质量。但是,草原的利用目的是不相同的,对于割草地,施肥目的是增加年产草量,而放牧草地是提高载畜量。尽管放牧方式不同,但一般是为了促进夏季以后的牧草生长,且考虑牧草品质。从草地的维持性这点来说,施肥须注意:寒冷地区是保证牧草有足够的越冬性,热带地区牧草不致夏季枯萎,特别是肥料容易缺乏的地区。在考虑到草原利用目的和环境条件的同时,还须注意肥料的成分、用量、施用时间及配比。  相似文献   

5.
苏丹草原产北非苏丹高原,是当前世界各国普遍栽培的一年生禾本科牧草。苏丹草能很好地适应气候温暖干旱地区的自然条件,在我国从海南至东北地区均栽培成功。苏丹草抗旱能力特别强,在炎热地区,夏季一般牧草都枯萎了,苏丹草却能旺盛生长。苏丹草的茎叶柔软,适口性好,再生能力强,可青刈、晒干、青贮,马、牛、羊都喜采食,也是鱼的好饲料。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集了青海湖地区不同季节牧场的主要高山植物物种,分析其常规营养成分,为青藏高原地区家畜养殖饲草料配方和营养标准提供参考,以指导牧民和养殖户等合理利用天然草场、配合补饲饲料,提高青藏高原的畜牧业水平。结果表明,青海湖地区夏季草场主要优势物种为矮嵩草和小嵩草,秋季牧场主要优势物种为苔草和小嵩草。夏秋季草场可食牧草营养价值比较高,夏季草场矮嵩草和小嵩草的粗蛋白含量分别达到9.4%和10.6%,秋季草场苔草和小嵩草的粗蛋白分别为10.6%和9.3%,但夏秋季草场可食牧草生物量比较低,主要可食牧草的干物质生物量为30~45g/m2。冬季草场可食牧草粗蛋白含量比较低,主要牧草粗蛋白含量苔草只有5.4%,地上干物质总生物量为29g/m2。研究结果表明青海湖地区可食牧草的营养价值比较高,在牧草生长季节控制放牧压力,通过放牧可以满足家畜的营养需求,冬春枯草季节需要适当补饲。  相似文献   

7.
在云南暖温带开展了夏季、冬季、饲草的混播组合及冬春季补饲牧草豆科品种的筛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夏季饲草混播组合以三得利紫花苜蓿+内农一号苏丹草组合牧草产量最高,为3.7t/hm2,但组合间的牧草产量差异不大(P〉0.05),各组合的豆科牧草所占比例均较低。青贮混播组合以玉米+扁豆的牧草产量最高,达到20.4t/hm2,...  相似文献   

8.
福州山地山羊分区轮牧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福建福州北峰进行山地人工草场的建设及山羊分区轮牧的研究.结果表明,人工种植牧草的供草周期为40~45d.夏季有四种适口性好、产量最高的主栽牧草(杂交狼尾草、甘薯、印度豇豆和百喜草),平均hm2可利用草量113380.2kg,冬季黑麦草为59840.0kg.经过调节,每hm2山地人工草场山羊的载畜量可以达到60~75只.本文还对人工草场建立和山羊分区轮牧对山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山地夏季人工草场山羊放牧适口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福州北峰的夏季人工草场,通过划区轮牧试验对山羊的适口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对杂交狼尾草、甘薯、百喜草等7种牧草进行的适口性评价,甘薯对山羊的适口性最好,表现为嗜食;对杂交狼尾草表现为喜食;羽叶决明、南非马唐、俯仰马唐对山羊的适口性较差.同样,山羊对百喜草、印度豇豆等牧草的不同生育期,其适口性系数也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0.
通过皇草与其它牧草的轮作及间作试验表明:在地势较好的草地,采用秋季在皇草行间种植多花黑麦草(或冬牧70黑麦、燕麦) 箭舌豌豆,夏季间作籽粒苋的种植模式,能比较有效地提高皇草的营养价值和产草量;在地势较差的草地,宜采用混种白三叶来提高草地的持久性.  相似文献   

11.
初次刈割象草青贮发酵品质动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ach.)原产于非洲、澳大利亚和亚洲南部等地,是热带亚热带地区普遍栽培的多年生高产牧草,株高120 cm以上时即可刈割利用,一般年均可刈割4~6次.江苏地区栽培象草,夏季高温多雨,生长旺盛产量高,而冬季低温条件下生长受阻.因此在生长旺季,将剩余的象草调制成青贮饲料供反刍动物冬春季节采食,对生产实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赖草属(Leymus Hochst)植物多数为优良牧草,是干旱地区特有的植物种群,内蒙古地区赖草属牧草种质资源很丰富,均被牧民认为是头等的饲用植物.经过多年工作,作者已发现和引种繁殖了结实性能比较好的赖草种群和生态类型,促进了赖草属牧草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详细检测了牧草生长期和生长季节对体内测定的干物质可消化有机物质(DOMD)、代谢能(ME)值与各种室内测定方法之间关系的影响。实验室测定方法包括用瘤胃液体胃蛋白酶(RFP)、胃蛋白纤维素分解酶(PC)或中性洗涤纤维素分解酶(NCD)测定DOMD的3种体外估测方法。使用的材料为2年龄以上的70种牧草,其中有32个是春季初生草、14个是夏季再生草、24个是秋季生长的牧草。  相似文献   

14.
1984年至1989年对敖汉种羊场丘陵沙地草场进行定位观测。沙生冰草、羊草等禾本科牧草占70.2%。鲜草、干草产量的峰期在8、9月份。平均亩产干草145.65公斤,产草量季节变化明显,峰前期逐月上升,峰后期逐月下降,牧草营养成份随生长发育而变化,能量和蛋白质产量与牧草产量趋于同步,不同年度的牧草产量差异显著,主要受年度间降水量,特别是春夏季降水量分布的影响,用敖汉细毛成年母羊和育成母羊各30只,在1988-1989年测定,放牧采食量均以夏季最高,成年母羊在秋季要满足采食,但营养不足,冬季采草量仅相当日进食量53.80%,春季仅相当日进食量35.0%,育成母羊秋季采食占55.38%,冬季占26.64%,春季71.28%,夏季74.39%。  相似文献   

15.
补播豆科牧草对扁穗牛鞭草草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思敏  杨春华  陈灵鸷 《草业科学》2011,28(6):1041-1043
摘要:将一年生豆科牧草光叶紫花苕(Vicia villosa)、箭筈豌豆(V.sativa)和豌豆(Pisum sativum),秋季补播于扁穗牛鞭草(Hemarthria compressa)草地上,通过对牧草产量和化学成分的分析,研究其对扁穗牛鞭草草地的影响。结果表明,补播后,春季和全年的草地产草量均有提高,3个补播处理的草地全年产草量依次为12.397、12.341和13.138 t/hm2,与不补播相比分别提高了60.46%、59.73%和70.05%。其中,春季以豆科牧草为主,夏季以扁穗牛鞭草为主;随刈割次数的增加,牧草粗蛋白含量逐渐下降,纤维含量逐渐增加。综合分析,补播光叶紫花苕表现最好,其次是豌豆和箭筈豌豆。  相似文献   

16.
通过现场调查、实地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青海湖滨草甸草场土-草-畜(绵羊)生态系统中微量元素铜的季节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铜处于适宜水平.牧草中铜浓度在冬春季和夏季正常,可维持牧草的正常生长,而秋季缺乏,但冬春季和秋季牧草中的铜含量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导致绵羊对铜的日摄入量不足;三季节的血铜浓度较正常,而被毛铜在冬春季有缺乏的迹象.  相似文献   

17.
牛鞭草是热带、亚热带优良牧草种质资源,许多国家对其进行了开发利用.本文总结了不同国家对牛鞭草农艺性状和育种的研究进展,表明牛鞭草是一种适应性广、产量高、抗逆性强的优良牧草.  相似文献   

18.
在牛鞭草草地中补播美国合萌后草地的生产能力和品质均有很大提高。作者设置不同的处理,即补播时牛鞭草的留槎高度;旱季放牧停止时豆科牧草幼苗的生育期和夏季开始放牧时豆科草的高度,对美国合萌幼苗的数量、干物质的积累量、牧草采食量和放牧率、美国合萌叶和茎的品质,牧草中积累的粗蛋白质、采食牧草中的粗蛋白质以及体外可消化有机物质进行了详尽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放牧强度对夏季高寒草甸生物量和植被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讨论了放牧强度对高寒草甸夏季草地上生物量和植被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轻牧组、中牧组及重牧组各放牧强度对草地优良牧草所占比例影响较大 ,其中 :禾本科牧草分别提高 2 0 .5 %、6.5 % ,减少1 3.5 % ;莎草科牧草分别提高 2 0 .3%、1 0 .4% ,减少 7.7% ;杂类草分别减少 2 0 .5 %、6.5 % ,提高 1 3.5 %。再从草地盖度看 ,优良牧草 (禾草 +莎草 )在轻牧组提高 1 .4% ,中牧和重牧组分别减少 2 .2 %和 6.4% ;杂类草盖度在轻牧和中牧组分别减少 2 1 .3%和 7.2 % ,而在重牧组则提高 3.2 %。  相似文献   

20.
牛尾草又名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ae)是美国最重要的草种之一,这一广泛利用的凉季牧草种植面积约有3,500万英亩。它具有饲草产量高、生长期长、种子生产容易和适应性广等优点,但不足的是以此草为食的牲畜往往生产性能不良,尽管实验室分析结果表明,此草具有相当好的饲用品质。人们把这一情况称为牛尾草毒性、夏季综合症和牛尾草中毒等。但是究竟是何原因却一直未能搞清楚,也不知道怎样解决。过去防止这种综合症的最好方式是将牛尾草与豆科牧草混播,但这需要有相当高水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