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茎用莴苣,俗称莴笋,属于菊科莴苣属,为一二年生草本植物,肥大的肉质茎可食用,内含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通常凉拌、烹炒或腌渍,风味优良,深受广大城乡消费者的喜爱。为调节市场供应,延长莴笋的供应期,现将茎用莴苣的大棚秋延迟栽培管理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
莴笋制种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建昌 《种子科技》2009,27(7):35-35
莴笋又名叶用莴苣,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现将其制种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播前准备 1.1 土地选择:选择不重茬、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的壤土或沙壤土. 1.2 保证隔离区:莴笋制种属自花授粉的常规制种,不同莴笋的隔离区至少在30 m以上.  相似文献   

3.
王凯 《山东蔬菜》2010,(2):28-29
莴笋属菊科莴苣属,为一二年生草本植物,肥大的肉质茎可食,内含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等,可凉拌、炒食或腌渍,风味佳,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莴笋原产于地中海沿海地区,在我国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现将大棚莴笋秋延迟栽培的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莴笋是菊科莴苣属莴苣种中能形成肥大肉质茎的一个变种,性喜温凉气候,其肉质茎质地鲜嫩,具清香味,是人们喜欢食用的一种蔬菜.黔西北山区海拔高度为1 400~2900m,夏秋季节凉爽,具有"天然空调"的气候资源优势,非常适宜种植夏秋反季节莴笋.经几年试验、示范及推广,黔西北山区夏秋莴笋年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000hm2,大面积的产量为2500~3 500kg/667m2,为了提高大面积夏秋莴笋的产量,于2005年6~9月在威宁县草海镇同心村进行了高产栽培试验,2005年9月13日经有关专家及领导对867m2试验地的田间测产验收,产量达6356kg/667m2,取得很好的示范带动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莴苣,又叫千金菜、生菜、莴菜等,属菊科莴苣属中以叶球或肉质嫩茎为产品的一、二年生草本植物。按食用部分的器官形态,通常把莴苣分为叶用莴苣(生菜)和茎用莴苣(莴笋)两大类型。叶用莴苣主要包括皱叶莴苣、直立莴苣、结球莴苣三个亚种。皱叶莴苣又叫玻璃生菜,在欧洲、美洲等地有栽培,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北京、河北、天津、山东、四川、江西、贵州、浙江、  相似文献   

6.
莴苣为菊科,属一年生或两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地中海沿岸,我国许多地区有栽培.莴苣茎部肥大,肉质细嫩,味鲜美,又名莴笋.长久以来,以莴苣经腌制而成的酱制品在民间深受欢迎.本试验以莴苣为原料,经腌制,配以酱油、氨基酸、白砂糖等辅料制作成的软包装产品,其风味独特,香脆可口,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纤维素、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特别是膳食纤维含量达7%,是一种较理想的高纤维营养佳肴.  相似文献   

7.
莴苣为菊科,属一年生或两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地中海沿岸,我国许多地区有栽培.莴苣茎部肥大,肉质细嫩,味鲜美,又名莴笋.长久以来,以莴苣经腌制而成的酱制品在民间深受欢迎.本试验以莴苣为原料,经腌制,配以酱油、氨基酸、白砂糖等辅料制作成的软包装产品,其风味独特,香脆可口,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纤维素、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特别是膳食纤维含量达7%,是一种较理想的高纤维营养佳肴.  相似文献   

8.
莴苣     
正莴苣(Lactuca sativa L.)为菊科(Compositae),莴苣属(Lactuca)的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莴笋、生菜。一般根据种植食用部位分为叶用莴苣和茎用莴苣。莴苣原产地中海沿岸,目前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亦有野生。莴苣幼嫩的茎皮翠绿,成熟后转变白绿色;叶互生,基部无柄,且不分裂,叶面平展或有皱褶,两面无毛,叶形呈披针形或长卵圆形等。莴苣气味苦、茎肉质脆嫩,叶富含维生素和铁、钙等无机盐,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9.
莴笋属菊科莴苣属,是一种耐低温的蔬菜品种.生长期病虫害发生较轻,一生中很少用药。被消费者誉为放心蔬菜,而且莴笋口感好,食法多样,可凉拌、炒食或腌溃,风味佳,营养价值高,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传统的莴笋栽培方式为春季或秋季栽培。近几年,莒南县用普通日光温室冬季栽培莴笋.春节前后上市,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一般666.7m^2产5000-5500k,售价1.6~2元/kg,收入近万元。现将栽培技术操作规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光照对不同品种莴苣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7个莴苣品种(绿生四季生菜、5号四季尖皱叶、尖叶一号、春都三号、美国大速生菜、苦卖叶莴笋、绿青一号)的种子在吸胀初期进行不同时间的光照处理(全光照、光照6、4、2h、没有光照)后,立即放在黑暗的培养箱里恒温(分别为20、30℃)培养.在规定的时间(第7天)统计其发芽率,从而观察分析不同时间光照处理对相同品种或不同品种的莴苣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莴苣种子的萌发因品种的不同存在差异.在20℃恒温条件下,不同品种的莴苣种子其发芽率整体良好;不同时间的光照处理会对其发芽率产生影响,但总体效果不明显,也没有明显规律.在30℃恒温条件下,不同时间的光照处理对莴苣种子萌发影响显著,并具有一定规律,即莴苣种子的发芽率与光照处理时间成正比关系,表现出明显的需光性.  相似文献   

11.
不同时期追施氯化钾对莴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不同时期追施氯化钾对莴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生产高产优质叶菜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时期追施氯化钾对莴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期追施钾肥均较基施钾肥(CK2)处理降低莴笋产量,随着莴笋生长时期的变化追施钾肥,莴笋产量逐渐降低,且随追施钾肥时期后移莴笋产量降幅逐渐增大。不同时期追施钾肥对莴笋叶维生素C和氨基酸含量影响表现不一。莴笋可溶性糖含量以基施钾肥(CK2)处理最高。而不同时期追施氯化钾可降低莴笋硝酸盐含量,系氯抑制土壤NO3--N的形成和根系吸收。不同时期追施钾肥对莴笋叶全氮含量影响不大,莴笋茎全氮含量以基施钾肥(CK2)处理最高;莴笋叶和茎全磷和全钾含量均以基施钾肥(CK2)处理最高,基施氯化钾有利于提高莴笋全氮、磷、钾含量。莴笋全氯含量随莴笋生长时期追施钾肥后移而升高。  相似文献   

12.
莴笋是中国南北地区广泛栽培和食用的叶类蔬菜之一, 其对氮、磷、钾三要素的吸收量中以钾最大,氮次之,磷最小。钾素作为作为“品质元素”,对莴笋品质形成至关重要。为寻求大田条件下合适的钾肥用量,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钾肥施用量(K1、K2、K3、K4)对莴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间莴笋产量有显著差异。不同施肥处理提高莴笋产量2.0%~18.5%,增产幅度以K2>K1>K3>K4,增施钾肥处理的增产效率则以K1>K2>K3>K4。与CK1相比,不同施肥处理提高莴笋茎和叶片硝酸盐含量12.9%~140%;增施钾肥降低莴笋茎和叶片硝酸盐含量12.2%~43.8%和20.6%~35.0%,且茎、叶片硝酸盐含量与钾肥用量呈显著的二次回归关系。与CK1处理相比,不同施肥处理对莴笋Vc和可溶性糖含量茎中以负效应为主,叶片中以正效应为主;低K 处理(K1和K2处理)对Vc和可溶性糖含量正效应较大。不同施肥处理对莴笋茎和叶片氨基酸含量的效应以降低作用为主。综合莴笋产量和品质来看,以K2处理(即K2O 150kg/km2)为莴笋高产优质的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13.
以油麦菜和生菜为试材,通过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乙酰丙酸,探索乙酰丙酸对叶菜产量、叶绿素和硝态氮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酰丙酸对油麦菜产量的影响表现出差异显著,对生菜产量的影响表现出差异不显著。就增产效果而言,油麦菜在喷施稀释800倍乙酰丙酸时增产幅度最大,较对照增产6.46%;生菜在喷施稀释600倍乙酰丙酸时增产幅度最大,较对照增产3.33%。油麦菜不同部位叶绿素含量均是叶尖>叶中>叶基。同一部位不同处理间叶绿素含量差异不显著,但与对照相比,各浓度处理下油麦菜叶片不同部位叶绿素含量均有所增加。同时与对照相比,各浓度处理下油麦菜叶片叶绿素含量均有所增加。生菜在喷施稀释600倍乙酰丙酸时叶片叶绿素增加幅度最大,较对照增产6.95%。喷施乙酰丙酸对油麦菜叶片硝态氮含量有增加作用,对生菜叶片硝态氮含量有减少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模板的生菜参数化几何建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生菜进行快速三维重构,本文将逆向工程的思想引入到生菜几何建模中来,提出了一种基于参数模板的生菜几何建模方法。借助三维扫描设备构造具有多分辨率的生菜器官模板,分析生菜植株形态结构特征,提取特征参数,进而通过形态参数对模板进行控制,并最终组装成为参数化的生菜几何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便捷地重构出具有较高真实感的生菜几何模型,对曲面难以构造的植物器官及植株几何建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添加生物质炭对Cd胁迫下生菜Cd吸收累积的影响,以生菜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在添加外源镉含量为3 mg/kg的土壤中分别添加0%、1%、2%、3%的生物质炭,待生菜收获后,测得土壤pH、有机碳、生菜产量、生菜体内Cd富集和转运情况及Cd在土壤中的赋存形态的数据。结果表明:添加生物质炭可以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P≤0.05),其中生物质炭添加量为3%,相比CK组土壤有机碳增加了35.14%~40.87%;添加生物质炭可以显著降低生菜Cd含量,尤其是3%量的生物质炭添加后,生菜叶Cd含量由0.79 mg/kg降低至0.44 mg/kg。生物质炭可以显著降低生菜中Cd的富集、转运系数,并使残渣态Cd含量增多,酸可提取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Cd含量显著降低。因此,生物质炭的施用对Cd污染土壤和生菜体内Cd的积累有显著的阻控作用,特别是生物质炭添加量为3%时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6.
盐胁迫下硒对生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00081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无土栽培课题组  相似文献   

17.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紫色菜园土壤钾肥减量分期施用对莴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试验点钾肥减量10%~30%分期施用对莴笋产量有提高作用,各处理以K2(钾肥减量10%分期等量追施)效应最好,增产最大(4.2%和4.5%)、施肥利润最高(84923元/hm2和72075元/hm2)。两个试验点莴笋叶维生素C含量均呈下降趋势,K2处理较常规施肥(CK)处理均显著降低莴笋叶维生素C含量(8.0%和8.7%);而莴笋茎维生素C含量变化规律不一致。钾肥减量分期施用降低两个试验点莴笋叶和茎硝酸盐含量,以K4处理(钾肥减量30%分期等量追施)降低作用最大;从莴笋叶和茎糖组分的均衡性看,以K3处理最好。钾肥减量分期施用对两个试验点莴笋叶必需氨基酸含量有显著增加作用,改善叶氨基酸品质性状,但降低莴笋茎必需氨基酸含量和品质性状;莴笋氨基酸品质性状以K4处理为最优,其次是K2处理。综合考虑莴笋产量和品质,紫色菜园土壤以K2处理(钾肥减量10%分期等量追施)最优。  相似文献   

18.
不同浓度的辣椒化感物质对莴苣化感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莴苣为试材,通过辣椒植株水浸液、水浸液醇溶组分和根系分泌3种方法收集化感物质,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化感物质对莴苣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3种方法收集的化感物质对莴苣均表现为高控低促的化感浓度效应,并且对根部生长的影响远大于地上部,不同生长时期的莴苣对化感物质的敏感度不同,苗期比发芽期敏感。  相似文献   

19.
钾对生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生菜进行不同钾肥量级田间试验,研究钾对生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生菜的经济产量与钾的用量具有良好的二次曲线相关性:Y=-0.0389X2 29.904X 21994;施钾可显著增加生菜Vc含量,改善生菜品质;贮藏后,高钾处理的Vc含量损失率较低。但生菜体内的全钙含量随钾施用量的增加而下降。综合考虑钾对生菜品质、产量以及钙素吸收影响,钾(K2O)的施用量在240 kg/hm2左右较适宜。  相似文献   

20.
Iceberg lettuce stored under normal atmosphere and controlled atmosphere (CA) with about 3% oxygen at low temperature for 1 week was compared with fresh lettuce for their response to 2 d ultralow oxygen (ULO) treatment with 0.003% oxygen at 10 °C for control of western flower thrips. Lettuce which had been stored for 1 week under normal or CA tolerated ULO treatment while over 30% of fresh lettuce sustained minor injury to heartleaves. Therefore, pre-treatment storage at low temperature enhanced tolerance of lettuce to the subsequent insecticidal ULO treatment. A sequential combination of CA storage and ULO treatment was demonstrated to be effective against western flower thrips and lettuce aphid and safe to all seven lettuce cultivars tested. The study indicated that ULO treatment can be made safer to lettuce through pre-treatment storage to increase lettuce toler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