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牧草耐盐力及盐碱地引种试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供试5种禾本科牧草的耐盐力出苗期为0.3%-0.4%,生长中期为0.5%-0.7%在盐碱地上种植表现良好,可在黄淮海平原黑龙港地区的中度盐渍土上进行了栽培利用。  相似文献   

2.
不同改良措施对盐碱化草地植被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改良试验研究,3种措施都改善了草地生境,增加土壤速效养分,增加牧草在草群中所占的比重。施肥改良使豆科和菊科牧草在草群中比重分别比对照区增加39.9%~19.8%和27.5%~34.4%,使禾本科牧草比重降低21.3%~15.3%,可食牧草产量增加22.0%~57.8%;围栏封育使豆科和菊科牧草分别增加26.7%~13.4%和4.7%~9.0%,可食牧草产量增加13.1%~78.0%。浅耕翻使豆科和菊科牧草比重分别增加27.3%~17.7%、23.2%~36.3%,禾本科牧草比重降低12.1%~10.1%,可食牧草产量增加-28.5%~28.6%。由此得出,施肥和围栏封育是草地改良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为了筛选适宜引大秦王川灌区西北典型次生盐渍化土壤种植的牧草品种,我们从全国各地引进各种紫花苜蓿和四翅滨藜、朝鲜碱茅等抗盐碱牧草共40种,在引大灌区3个乡镇4个试验点的盐碱地上进行品种的适应性和抗盐碱试验,筛选出一些适宜在引大秦王川灌区次生盐渍化土壤种植的牧草品种。  相似文献   

4.
利用盆栽试验模似复合盐十个不同梯度,按期对箭豆幼苗灌溉5次后,观察幼苗生长状况,测定地上地下生物量等指标说明:箭豆属中等耐盐牧草,用0~0.6g/100ml的盐溶液灌溉5次即土壤总含盐量<0.3%时,幼苗可正常生长;用0.9~1.8g/100ml盐溶液灌溉5次即土壤总含盐量在0.41~0.75%时,对幼苗的生长出现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对地上生物量影响尚不显著;用2.1~2.7g/100ml盐溶液灌溉5次即土壤总含盐量在0.87~1.09%时,对幼苗生长有显著危害,甚至造成幼苗死亡。同时在生理耐盐极限范围内,箭豆对较高土壤盐分含量会产生适应性生理调节,植株含水量减少,积累干物质量相对增加。  相似文献   

5.
可在内陆盐碱地上推广的几种禾本科牧草的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用牧草发芽率、电解质外渗率、叶绿素含量、株高、鲜重等方法对不同种的牧草进行耐盐性评价,结合盐碱地作为对照,筛选出可在内陆盐碱地上推广的牧草资源  相似文献   

6.
通过引进并筛选出七种耐盐牧草,在银北盐碱地上种植后产生出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盐碱地的高效种植利用树立了示范样板.文章总结了耐盐牧草的耐盐程度及其对土壤盐分的影响规律和盐碱地种植耐盐牧草的栽培技术,认为种植耐盐牧草可降低土壤含盐量、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农民收入,为盐碱地大面积推广种植耐盐牧草奠定了基础,带动了盐碱地种植耐盐牧草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盐渍化地区种植耐盐碱牧草,通过牧草生理功能和根系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使盐碱土理化性质向良性循环发展,逐步减轻盐碱成分对植物的危害,既能达到治理盐碱土的目的,又能收获牧草。1村均与方法1.1试验地自然条件试验设在山东省滨州地区无核县马山子乡。试验地平均含盐量0617%,PH7.7,春秋返盐严重时,地表形成盐霜(盐霜含盐量7·6%,PHS0)。有机质含量。57%,全氮0.034%,全磷0.05%,土壤容重1·4s/cm’。1.2供试草种朝鲜减茅、星星草,由省畜牧局提供。1.3田间设计与管理1.3.l。1、@设正试验设了3个处理:①星星…  相似文献   

8.
土壤含盐量、pH对牧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层土壤含盐量可以改善牧草品质,能促进部分禾本科牧草粗蛋白质、粗脂肪、灰分、磷的合成,而抑制粗纤维的合成。在中度和重度盐碱地上,pH对牧草品质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包纯志 《中国草地》1994,(3):45-46,41
在河套灌区以硫酸盐为主的盐碱地上对鹅头稗进行的多年栽培试验表明,其耐盐性较强,在土壤耕作层含盐量1.5%的土地上能正常生长发育,一般亩产鲜草2600多公斤,120多公斤。提出了在河套灌区中度盐碱地上深开沟浅覆上播种等科学栽培鹅头稗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内蒙古河套平原碱化盐土上对草木樨等5种牧草进行开沟试种试验表明,这几种牧草都适宜采取开沟种植方法,其中一年生草木樨和二年生草木樨适宜性最佳,而且耐卤性也较强,一年生草木樨在10-30厘米(沟底)表层土壤含盐0.9%时,出苗率为65%,二年生草木樨在10-30cm(沟底)表层土壤含盐1.14%时,出苗率为60%,保苗率均在85%以上,种植时要进行洗碱排盐,种子处理和改进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1.
《四川草原》2006,(2):29-29
<正>我们居住的陆地,在远古时候,有很多地方原来是海洋。后来陆地上升,海水干涸,但海水里的盐分仍旧留在土壤里。这些盐碱,是植物生长的大敌。一般来说,土壤里的含盐量在0.5%以下, 可以种普通的庄稼;在0.5%-1.0%时,只有少数耐盐性强的作物,如棉花、苜蓿、番茄、西  相似文献   

12.
在盐碱地上如何种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中盐碱过多时对牧草的生理作用和生长发育都有很大损害。因此,在盐碱地上种草,除采用水利工程措施,进行排水减盐或排水压盐外,还应采用下列措施,才能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3.
农牧交错带退耕种草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牧交错带种植多年生牧草,对土壤团粒结构的改善是一种有效的生物手段。据试验测定,多年生草地》0.25mm土壤团聚体总数平均为73.90%,比燕麦地(平均为65.47%)高8.43%。供试的3种多年生草地问》0.25mm土壤团聚体总数的大小顺序为兰茎冰草〉无芒雀麦〉新麦草。供试牧草土壤团聚体不同生长季的变化规律是7,8月最高,6月次之,9月最低。  相似文献   

14.
鲁梅克斯K-1杂交酸模在盐渍化土地适应性栽培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对临泽盐渍化土地栽培的鲁梅克斯K-1杂交酸模,进行了植物学特征、耐盐碱、抗寒性、营养价值,根系及土壤含盐量等性状的分析,发现鲁梅克斯K-1杂交酸模在含盐量1.15%土壤环境生长良好,其根组织能耐盐碱,且0-5cm土层含盐量可下降37.05%-50.58%,年可收获优质干草12.4t/hm^2,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5.
高寒草甸草地水、土、草中氮硫含量冷暖季节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青海高原特殊的气候分布特征,把高寒草甸草地绵羊放牧地划分为冷季和暖季。通过测定冷暖绵羊放牧地水、土壤、牧草中氮和硫含量的结果表明:水、土壤、牧草中氮和硫的含量暖季>冷季(P<0.05),其中地表水冷季含硫量分别为3.7mg/kg、5.1mg/kg,水中没有检测到氮;牧草中硫含量冷暖季分别为2952mg/kg,3262mg/kg,差异显著(P<0.05);牧草中氮含量冷暖季分别为0.62%、1.36%,差异显著(P<0.05);土壤氮含量冷暖季分别为0.22%、0.285%,差异显著(P<0.05);硫含量冷暖季分别为0.24%、0.37%。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轻度盐碱地苜蓿的种植方法和田间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西部盐碱化土地面积96.65万公顷,其中轻度盐碱地面积26.70万公顷,占27.62%,主要分布在齐齐哈尔市南部及大庆地区,合理利用这块土地资源,对提高盐碱土地的产出率具有重大意义。生物治理是盐碱草地治理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主要是筛选种植适合本区气候特点、耐盐碱能力强的牧草和植物品种,改良盐碱土壤,以达到改良和利用盐碱草地的目的。黑龙江省经多年治理盐碱化草地实践表明,适宜黑龙江省盐碱化草地种植的牧草有10多种,因盐碱化程度不同,可选择不同的品种[1]。紫花苜蓿是多年生豆科牧草,蛋白质含量高,是高产优质的栽培牧草,同时具有改良土壤、保持水土的作用。紫花苜蓿是中等耐盐碱牧草,在轻度和中度盐碱草地上种植后,可以抑制盐渍化,起到改良草地土壤的作用,并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因此,探索苜蓿在轻度盐碱地种植的关键技术、提高轻度盐碱地苜蓿产量,对促进苜蓿产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牧草对塔里木河上游灌区盐渍土的适应和改良效应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南疆地区的农业系统一般是靠灌溉来维持的,以沙井子地区为例,长期的灌溉使得土地的次生盐渍化发生较为严重,成为制约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传统的洗盐压碱的方法虽然有效,但是耗水量大,且容易使土壤积聚大量盐分,一旦停止洗盐会造成大量土地由于盐分较重而无法恢复植被,易形成沙尘源。本研究用生物防治盐碱化方法进行试验,即选用抗(耐)盐的牧草——高冰草(Agropyron elongatum)和碱茅(Puccinellia tenuiflora)在生荒地和盐碱地上种植,通过植物的耐盐、吸收盐碱和改善土壤结构而达到治理盐碱的目的。试验结果显示在研究区种植牧草,不仅可以降低土壤0~60 cm的含盐量,控制地下水位过快上升,还可增加土地的植被覆盖度,得到一定的牧草产量,可以有效地促进灌溉区盐渍化土地的生态治理过程。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述了国内外盐碱地改良概况,提出了采用生物技术措施是改良盐碱地的重要途径之一。试验证明:在轻度盐碱地上种植苜蓿、草木栖,改土肥田,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在中度盐碱地上种植羊草、野大麦,为禁牧舍饲提供优质牧草;在重盐碱地上种植碱茅,以改善生态环境和治理荒漠化土地。牧草对盐碱地改良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试验结果表明,沙壤土碱草地上,施氮肥比施氮磷肥混施或施复合肥增产效果显著。而氮肥中又以施硝酸铵效果最好。667m2施硝酸铵10kg时增产甘草50.0kg,比对照增产76.8%,施肥时期以6月5日和6月20日效果较好,分别增产0.8%和72.3%。草地施肥不仅要考虑土壤、植被、产草量、肥料种类、施肥时期及牧草的生长发育阶段,还要注意水分条件,一般在降雨后或施肥后灌水最好。  相似文献   

20.
在草地沙化严重的环县北部地区,苜蓿人工草地建植第2年,与天然草地相比,植被盖度提高5.3倍,地上生物量增加13.7倍,固沙能力增强2倍,风蚀土壤量减少93.O%。建植第4年,草地沙化和风蚀基本遏止,人工牧草生长旺盛,未表现衰败趋势。建议苜蓿等人工草地建植4~5年后,轮作浅根系作物(草田轮作)或休闲,以防土壤深层水分耗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