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就我院 12 0例阻塞性黄疸的 B超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作对比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我院自 1993年 1月至 1999年 7月 ,应用 B超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阻塞性黄疸共 12 0例 ,男性 5 1例 ,女性 6 3例 ,年龄 8~ 82岁。其中结石梗阻 78例 ,肿瘤 37例 ,其它 5例。1.2 方法仪器为 Aloka- 6 30型、SI- 40 0型及 Apogee′cx型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 3.5 MHz。患者禁食 8h以上 ,取仰卧位 ,常规检查肝脏、胰腺、胆囊及胆管系统。对胃肠道气体较多难以显示胆总管下段及其周围病变者 ,嘱其深吸气 ,适当加压探头或…  相似文献   

2.
陈儒斌  周芳 《长江大学学报》2010,(1):222-222,224
目的:探讨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应用口服速尿的效果。方法:对疑输尿管结石而充盈膀胱后检查不满意者,口服速尿片4mg,饮水500~1000ml,待膀胱充盈后检查。结果:390例患者,除39例外,均能清晰显示结石的部位,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2.05%。结论:口服速尿对输尿管结石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碎石(mini-PCNL)联合输尿管镜碎石(URS)治疗非肾积水型肾鹿角形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mini-PCNL联合URS治疗非肾积水型肾鹿角形结石。结果:37例47侧肾结石均成功行一期取石术.其中属一期取净结石6例,二期取净结石24侧、三期取净结石9侧.结石总取净率83.0%(39/47);37例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Mini-PCNL联合URS治疗中肾积水型肾鹿角形结石具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为微创治疗非肾积水型肾鹿角形结石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16层螺旋CT薄扫多平面重建在输尿管小结石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薄扫多平面重建对诊断输尿管小结石的价值。方法:对30例疑诊为输尿管结石的患者行泌尿系CT平扫及输尿管多平面重建(MPR)。结果:30例MPR成像均清楚显示输尿管,其中结石29例,未见结石1例,同时显示结石大小、形态、位置和输尿管扩张的程度及范围。结论:16层螺旋CT薄扫多平面重建能直观地显示输尿管小结石。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总结CT盆腔平扫在输尿管末端微小结石中的诊断价值,提高对输尿管末端微小结石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IVP(静脉肾盂造影)显示一侧输尿管末端轻度梗阻而平片及IVP均未能发现末端结石而临床高度怀疑为结石,且病人同意CT检查的19例患者,行盆腔双侧输尿管末端区域CT平扫,层厚、层距2~5mm,部分病例重叠扫描.结果19例中CT发现15例16枚输尿管末端微小结石,最大8×9mm,最小仅2mm,结石发现率84%.结论CT输尿管末端扫描对微小末端结石具有较大诊断价值,弥补了常规X线检查的不足,避免了不必要的逆行插管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和创伤,提高了对输尿管末端微小结石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在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8例梗阻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先行KUB及泌尿系超声检查,后行泌尿系CT平扫和三维重建。结果:KUB及超声怀疑输尿管结石患者经CT平扫加三维重建后确诊为输尿管结石28例;KUB无异常而超声发现输尿管扩张患者经CT平扫加三维重建后诊断为泌尿系肿瘤压迫7例和输尿管结石12例。结论:64排螺旋CT在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诊断中具有快速、准确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治疗非结石原因所致的急性输尿管梗阻的意义。方法:对非结石原因所致急性输尿管梗阻12例进行输尿管镜治疗。结果:通过输尿管镜治疗,病人很快恢复输尿管通畅,缓解症状,肾功能恢复。结论:对于持续肾绞痛、胀痛或突发少尿、无尿者,特别是伴有程度不同的肾积水或上尿路扩张者,若未发现泌尿系结石,应及时行输尿管镜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B超对输尿管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输尿管囊肿患者的声像图特征。结果:8例中7例于膀胱三角区一侧见一圆形或椭圆形囊样结构.1例于膀胱三角区右侧下部见圆形囊样结构。囊样结构的直径为1.2~2.6cm者6例,6.Ocm和6.8cm者各1例。结论:B超检查对输尿管囊肿具有很高敏感性与特异性,且检查简便、经济、无创伤,故应列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B型超声对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实时超声诊断仪,对12例肠梗阻的表现进行回顾性超声显像分析。结果:肠梗阻在B超声像图上可清晰显示肠管扩张伴积液积气及肠壁粘膜水肿征象,并可观察到肠蠕动情况,12例中有11例经临床和手术证实,B超诊断符合率为92%。结论:B超对肠梗阻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荣刚  熊泽安 《长江大学学报》2009,6(4):148-148,162
目的:通过经直肠B超分析青少年前列腺的发育及病变情况。方法:对自诉为尿频、尿急、小腹胀痛、遗精、阳萎、早泻等疾病的男性青少年患者,应用SIEMNS-G20型B超机,EC9—4型传感器,经直肠进行前列腺超声检查。了解其前列腺的发育及病变情况。结果:106例中,在前列腺声像图正常75例,占71%;前列腺声像图异常31例,占29%,其中前列腺包膜周围血管扩张23例,精囊腺囊肿1例,前列腺尿道部小结石(大小〈0.2cm)1例;射精管扩张2例,前列腺内多个强回声光点或光团后伴或不伴声影4例。结论:根据106例分析结果表明正常图象71%,不正常图象29%,因此,对青少年性发育过程中出现泌尿生殖系统不适症状者不能全视为疾病表现,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并加强对青少年性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11.
超声、腹部X线平片、CT检查诊断肠梗阻的效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超声、腹部X线平片、CT三种辅助检查在肠梗阻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9月至2008年9月经手术证实为肠梗阻且术前行B超、腹部X线平片及CT三种检查的3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超声、腹部X线平片、CT对肠梗阻的诊断符合率分别是83.1%、91.4%、94.9%;对梗阻部位判断的正确率分别是44.9%、47.1%、79.6%;对梗阻原因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36.6%、32.8%、65.9%;对梗阻是否发生绞窄的准确率分别为75.4%、15.9%、79.7%。B超、CT对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有一定意义,明显优于X线(P〈0.01)。结论临床诊断肠梗阻的患者应常规进行B超检查;腹部X线平片联合超声检查对于粪石、肿瘤、结石导致的肠梗阻及绞窄性肠梗阻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采用输尿管镜综合处理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采用输尿管镜综合处理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及总结经验。方法:对235例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患者经输尿管镜综合处理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5例输尿管上段结石的腔内结石清除率为100%,结石清除率为97.9%。结沦:输尿管镜综合处理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效果令人满意;与患者的病史、采取的手术方法、术者的手术经验及所采用的设备等均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胆总管轻度扩张患者进行脂餐试验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胆总管轻度扩张(内径6~10mm)的病例行脂餐试验。结果:30例中非梗阻性生理扩张12例(其中胆囊切除术后代偿性扩张8例.老年性扩张4例),轻度或部份梗阻的病理性扩张18例(其中胆总管下段小结石10例,胆总管下段小肿物及壶腹部肿物5例,炎症性狭窄2例,胆道蛔虫1例)。结论:胆总管轻度扩张患者进行脂餐试验有利于生理性或病理性胆管扩张的鉴别,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且脂餐后胆管的显示段往往增宽、延长、可以提高病因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4.
对饲喂棉饼诱发的山羊泌尿系统结石("砂石淋")的病例进行了静脉尿路造影X射线、B超、螺旋CT检查.结果显示:饲喂棉饼诱发的山羊泌尿系统结石呈砂石样,X射线腹部平片呈阴性,经泛影葡胺静脉尿路造影后可见膀胱内有密度不均匀的结石样颗粒分布;B超检查在泌尿道多处出现结石颗粒的强光点或光团并伴有声影;螺旋CT检查发现在泌尿系统的膀胱和尿道中有明确的结石影.因此B超、螺旋CT和X射线腹部平片(结合造影)不仅对饲喂棉饼诱发的山羊砂石样结石有明确的诊断,而且可以方便地观察到结石的位置、大小、形态,三者的结合有利于对山羊砂石淋的快速、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对饲喂棉饼诱发的山羊泌尿系统结石(“砂石淋“)的病例进行了静脉尿路造影X射线、B超、螺旋CT检查.结果显示:饲喂棉饼诱发的山羊泌尿系统结石呈砂石样,X射线腹部平片呈阴性,经泛影葡胺静脉尿路造影后可见膀胱内有密度不均匀的结石样颗粒分布;B超检查在泌尿道多处出现结石颗粒的强光点或光团并伴有声影;螺旋CT检查发现在泌尿系统的膀胱和尿道中有明确的结石影.因此B超、螺旋CT和X射线腹部平片(结合造影)不仅对饲喂棉饼诱发的山羊砂石样结石有明确的诊断,而且可以方便地观察到结石的位置、大小、形态,三者的结合有利于对山羊砂石淋的快速、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输尿管肾镜弹道碎石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对采用该法治疗的64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64例中6l例碎石成功,成功率95.3%,原位碎石成功59例,成功率92.2%。输尿管肾镜入镜成功率100%。结论:输尿管肾镜弹道碎石具有高效、安全、微创的优点,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首选方法。在液压灌注泵辅助下,以套入法进镜可提高进镜的效率及碎石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析胆囊颈部小结石B超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医院在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诊的胆囊颈部小结石患者25例临床资料,回顾分析患者超声诊断情况。结果:25例患者中,首次扫查确诊15例,确诊率60%;经2~3次检查确诊6例,确诊率24%;在6次检查后确诊1例,确诊率4%,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2%,漏诊率为18%,均通过手术证实。12例患者胆囊体积增大显著,伴有积液,13例患者胆囊壁显著增厚毛糙。7例患者在首次检查中发现强回声团,10例患者在后面检查中发现,5例患者给予有效处理后复查。结论:胆囊颈部小结石B超诊断具备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B超对诊断阻塞性黄疸的意义。方法:对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80例阻塞性黄疸与B超诊断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B超确诊7S例(93.7%),误诊5例(6.3%)。B超所显示阻塞的部位、性质与手术、病理所见基本相符。结论:B超诊断阻塞性黄疸可为临床提供较准确的定性及定位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B超与CT在诊断胆道残余结石中的意义。方法对36例经手术证实的胆道残余结石患者的B超和CT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B超诊断胆囊残余结石的符合率明显高于CT的(100.0%vs 60.0%,P〈0.01),B超与CT对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的诊断符合率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运用B超和CT能提高胆道残余结石的检出率。在临床中应针对残余结石的特点和原因,综合运用多种检查手段和技巧,以提高其检出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撵讨16层螺旋CT基于Sure-Start的三维重建技术在泌尿系疾病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16层螺旋CT泌屎系增强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肾癌2例.皮质期强化明显.实质期密度迅速下降.呈特征性的“快进快出”改变;囊肿(包括多囊肾)6例。三期均无强化;结核10例。显示输尿管管壁不规则增厚.结核还显示“串珠状”特征性改变;泌尿系结石8例。表面遮盖重建(SSD)不同色彩显示结石最好;先天畸形2例.最大强度投影法(MIP)、表面遮盖重建(SSD)能直观显示。结论:基于Sure—Start的三维重建技术在泌尿系疾病增强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