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屯绿之冠——“四大名家”茶,产于安徽省祁门县东部的凫峰乡,年产干茶250吨左右。由于品质优异,长期以来,不但是“屯绿”出口茶的主要拼配原料,而且每当春茶上市,直接前往产地购茶者也是络绎不绝,光尝为快。“四大名家”茶的品质特点是:外形紧结匀整壮实,色绿而润,香高持久带有熟板栗香、兰花香、滋味浓醇,回味甘甜。素有  相似文献   

2.
问题的提出屯绿是我省的主要茶类。也是我国外销茶类之一。在历史上由于品质优良,香高味醇,条索紧结壮实等独特风格,在国内外市场上素享声誉。近年来,据有关方面反映.屯绿的传统风格减弱了,主要表现在外形粗松、断碎、内质香低味淡,好茶比重下降,次茶数量增加。屯绿品质问题,不仅影响茶区社队的经济收益,也影响到在国内外市场上的声誉。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自然条件优越,产茶历史悠久,制茶工艺精湛,故此名茶繁多,品质优异,在大宗外销茶中,安徽的“祁红”、“屯绿”亦久负盛名;曾多次荣获国际国内金银奖,饮誉世界。1987年“祁红”、“屯绿”分别荣获第26届世界优质食品评选会金质奖和第27届世界听装食品博览会银质奖。1988年和1989年安徽省茶叶出口创汇居全国第四位。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提高“屯绿”品质。1979年休宁茶树良种场派员赴产茶历史悠久,省级地方良种—休宁茗洲种产地,开展了茶树单株选育工作,为进一步开发名优茶,实现机械化采茶奠定物质基础。现就“茗洲12号”选育结果报告如后。  相似文献   

5.
徽州无处不宜茶,名冠全球的“祁红”“屯绿”,蜚声南北的“毛峰”“猴魁”,还有“顶谷大方”“瑯源松萝”“徽烘青”“太尖茶”等等茶叶中的上品,都系出自徽州,徽州茅叶品质优良,可以用以下几句讲来概括: 形美多姿,色艳光润,香高味醇,耐泡持久。徽州茶叶品质之所以优良,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二是精湛的采制技术。  相似文献   

6.
我县地处风景秀丽的皖南山区,是驰名中外的“屯绿”的主要产区,也是著名全国的“黄山毛峰”和“老竹大方”的原产地,另外还有畅销全国各大城市及被港澳同胞及国外侨胞视为珍品的各种花茶。近几年来,茶叶生产的发展突飞猛进,产量大幅度上升,今年在去年大丰收的基础上,又创历史最高水平,产干茶量高达194000担,品质也比往年明显提高,在全国九百多个产茶县中,遥居首位。现将茶叶生产概况及主要措施介绍于后。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屯绿”的主要滋味品质成分组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检测了13个“屯绿’茶叶样品中儿茶素与游离氨基酸组分。结果表明,5种主要儿茶素单体的含量趋势为ECJCG> EGC> ECCJ> EC>C;儿茶素总量范围66.49—90.49mg/g,平均值为74.43 mg/g;一共检m 29种游离氨基酸组分,甘氨酸和脯氨酸在所有样品中均未检出;游离氨基酸总量范围10.80—16.66mg/g,平均值为14.78mg/g,其中茶氨酸含量最高,约占游离氨基酸总量的43.00/0-63.60/0,平均值为53.9%;牛磺酸含量0.12—0.32 mg/g,平均值为0.27 mg/g。  相似文献   

8.
汪祖圭 《茶业通报》2004,26(1):24-25
杨树林茶园座落在安徽省祁门县凫峰乡凫溪口一带,所产“凫绿”茶为“屯绿”之冠。七十年代以来,原祁门县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安徽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在茶树品种资源调查基础上,先后选育出国家级茶树良种———杨树林783和凫早2号,以及省级茶树良种———杨树林781。  相似文献   

9.
茶叶是我省的主要特产和出口商品。早在汉末晋初就有“庐江好茗”“宣城人入山采”等记载。1986年产茶46958.5吨,茶园面积168.74万亩,采摘面积141.17万亩,平均亩产33.2公斤。基本情况我省茶类花色繁多,以品质优良称誉国内外市场。主要出口茶类有:祁红、屯绿、舒绿等,名茶有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老竹大方、涌溪火青、敬亭绿雪、霍山黄芽、九华毛峰、黄石溪毛峰、狮峰云雾、金山时雨、郎源松萝等。近年创制的名茶有:天  相似文献   

10.
人们提起安徽的茶叶,就不禁会联想起祁红、屯绿、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涌溪火青等等在国内外颇负盛名的香茶来。安徽是我国古老的茶区之一,远在唐代就已经是我国著名的茶区了,当时茶园遍布、品质优异,一直流传发展到今天。安徽茶区主  相似文献   

11.
一名茶有好种,好种出名茶,这是历史和现实经验的总结。安徽名茶多,品质好,据《中国名茶研究选集》上选登的52种名茶中,就有11个是安徽的传统、历史名茶。这些名茶的形成,显然与当地适宜的气候条件、优越的生态环境和精湛的制茶工艺密切相关;但决定名茶品质的主导因素则是优良的茶树品种。不同的名茶对其品种的适制性即内在品质,化学成份、芽叶性状及采摘标准等,都有严格的要求。众所周知的祁门红茶,屯绿“四大名  相似文献   

12.
戴志宏 《茶业通报》1992,14(1):35-37
屯炒青是我国传统绿茶,也是出口眉茶的加工原料。向以品质优良著称于世。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良好的品种资源和精湛的采制技术,为其奠定了良好的品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屯炒青的产量增长很快。但是由于市场放开后管理放松,价格杠杆失调以及收购环节中的弊病,屯炒青在产量增长时忽视了质量管理,品质出现了不少问题,特别是1985年以后,质量下降幅度较大。现将屯炒青品质出现的主要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和几点改进建议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石亭绿     
石亭绿是属于炒青绿茶,品质风格独特,以“三绿”、“三香”而闻名中外,石亭绿外形条索紧结,成茶色泽银灰绿,汤色碧绿、叶底嫩绿(稍暗),谓之“三绿”,香气芬芳馥郁,带有杏仁香,绿豆香及兰花香,谓之“三香”,香气清高持久,滋味浓厚甘鲜,回味生津,有“极度提神”之说。石亭绿主产于南安县丰洲公社桃源大队莲花峰不老亭,不老亭全为石建,称石亭寺,故所产绿茶称石亭绿。  相似文献   

14.
茶叶市场监督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潘健(合肥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230001)茶叶是人类最佳的天然保健饮料。我省是国内重点产茶省,“祁门屯绿”早已名蜚中外。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发展,货源充足,市场繁荣尤其是内销市场逐渐呈增长趋势,合肥市经销茶叶...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屯绿"的主要滋味品质成分组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检测了13个"屯绿"茶叶样品中儿茶素与游离氨基酸组分。结果表明,5种主要儿茶素单体的含量趋势为EGCGEGCECGECC;儿茶素总量范围66.49~90.49 mg/g,平均值为74.43 mg/g;一共检出29种游离氨基酸组分,甘氨酸和脯氨酸在所有样品中均未检出;游离氨基酸总量范围10.80~16.66mg/g,平均值为14.78mg/g,其中茶氨酸含量最高,约占游离氨基酸总量的43.0%~63.6%,平均值为53.9%;牛磺酸含量0.12~0.32 mg/g,平均值为0.27 mg/g。  相似文献   

16.
休宁县地处皖南山区,与浙赣毗邻,自然条件优越,产茶历史悠久,茶树品种优良,是驰名中外的“屯绿”传统产区,又盛产地方名茶。为了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来我县名优茶生产有了较大的恢复和发展。本文就我县名优茶开发工作提出一些粗浅的认识和不成熟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1.祁门杨树林种又名杨树林茶。产于安徽省祁门县凫峰乡,为有性群体品种,它是“屯绿四大名家”的珍品,具有“一泡香、二泡浓、三泡不减味,四泡味亦醇”的特点。经1973年杭州茶科所和祁门茶科所对该品种性状进行调查,1981至1982年我省组织专业组进行调查,一致认为杨树林茶是一个有前途的地方优良群体品种。解放后,浙江、福建、湖南等省引种试种均表现较好。杨树林茶生长在河沿冲积洲上,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1.72%,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空气湿润,形成了生长旺盛,品质优异的性状。植株灌木型,树姿半开展,平均自然树高…  相似文献   

18.
汪勇  胡绍德  杨泽兴 《茶业通报》2006,28(4):161-162
本实验通过叶面喷施液态生物肥的方式,早春对茶树追施“绿之源”生物有机肥,观测其与对照之间的感官审评和内含物的差异,来探讨液态生物肥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不同施肥方法对优质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2014年试验的基础上,继续在旧州镇进行了不同施肥方法对优质稻滇屯502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农家肥+化肥的产量最高,其次是油枯+牛粪,化肥处理居第3;以农家肥+化肥的品质表现最佳。油枯+牛粪可作为较好的施肥方法在当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黟山雀舌     
李晓辉 《茶业通报》1993,15(2):33-35
一、概况黟山雀舌产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黟县是黄山旅游景点之一,这里的石雕、木刻和古民居早已闻名于世。该县产茶历史悠久。也是“祁红”、“屯绿”两大传统名茶的主要产地之一。黟山雀舌自1979年研制开发以来,曾四次评为黄山市市级名茶,1988年和1992两次获省名茶证书,1992年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获优质产品奖。目前,黔山雀舌年产量约30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