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2 毫秒
1.
一、都市农业的基本内涵 都市农业在20世纪上半叶率先出现于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它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出现的.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和现代化都市的崛起,都市区域内的农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们正在由城郊农业的低级阶段向都市型现代农业转变.都市农业立足于生产、生活、生态的结合,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等环境资源并借助于现代物质技术条件,融现代农业、乡村文化、观光休闲(旅游)以及环保教育、农事体验职能于一体.因而,"都市农业"的发展将推动人与自然和谐、都市与农村和谐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2.
尹凯丹 《农学学报》2015,5(8):132-135
具有热带农业和现代农业特色的广东农垦具有发展都市农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对广东农垦发展都市农业的SWOT分析,认为广东农垦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良好的区位条件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示范带动作用取得明显成效,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善等优势;存在国家对农业扶持力度加大,突出生态文明地位,人们对都市农业产品需求热情空前高涨等机遇,但也存在一定的劣势和挑战。对此,提出了广东农垦发展都市农业的原则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正利用旅游扶贫是充分运用市场规律、带动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扶贫。各地要抢抓发展契机,挖掘农业景观、乡村风貌、生态环境和民俗文化等资源,打造集农业观光、农事体验、休闲度假等多种风格为一体的生态乡村旅游。一是要以丰富产品层次为先导,推进融合发展。坚持一产围绕旅游调结构、二产  相似文献   

4.
都市型现代农业对于改造传统城郊型农业、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以武汉市为研究对象,从农村制度改革、农业科技创新、都市农业定位、农业休闲旅游4个方面,总结分析了武汉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主要做法以及归纳出武汉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五大模式,即农村综合改革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模式、资源资本化激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模式、特色农业带动休闲旅游业发展模式、农业全程服务形成产业一体化发展模式、生物科技带动农业集约生态发展模式,同时分析预测都市农业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武汉市政府加快推进完善都市型现代农业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休闲农业是利用农业景观资源,通过农业功能的拓展,形成集休闲、观光和旅游为一体的新型产业形态。乡村旅游是指以农业生产、农村风貌、民族风情和田园风光为旅游资源,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农村乡野观光、农事体验、民俗风情享受等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二者的融合发展,不仅可以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的转变,而且可以带动农村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农业功能拓展、质量提升,实现与农产品加工业和服务业紧密联结的新型  相似文献   

6.
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乡村可持续性综合发展模式。青岛市即墨区发掘现有资源和优势,以产业为核心、以富民为根本、以生态为依托,坚持可持续绿色发展理念,建立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等各具特色的田园综合体,不断提升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7.
环洞庭湖区“一村一品”战略的品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永晖  吴晓  管益敏  李冰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5852-5854
通过分析"一村一品"的内涵及其国内外发展动态,对环洞庭湖区农村"一村一品"的品型进行了研究,结合环洞庭湖区的地域特点,将该地区的农村品型分为精致农业型、生态养殖型、休闲旅游型和企业带动型4类开展分析研究,为环洞庭湖区的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总结了内丘县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基础条件和优势,主要有资源丰富、地理区位优越、交通便利,阐述了内丘县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主要做法,包括创建美丽乡村、休闲农业示范园、示范农家乐、特色小镇,打造休闲农业精品旅游线路,推介农事节会品牌行动等,并提出发展对策,以期为其他县域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发展旅游农业不仅可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带动农村运输、餐饮、住宿及其他服务业的发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而且可以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居民信息、科技、观念的交流,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江苏省发展农业旅游有较好的基础,农业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既有现代农业风貌,又有传统田园乡村,还有农林科技园区和生态瓜果林木基地,初步形成了以城市近郊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卉等为载体的观光农园,兼顾农业生产与科普教育功能的农业公园,结合农业生产、农产品消费与休闲旅游为一体的休闲农庄,以及展示农村传统文化和农民生活场景的民俗观光村、农家乐旅游等农业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0.
都市郊区是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引领区。雨湖区作为长株潭城市群中典型城郊结合性城区,在都市郊区现代农业建设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以雨湖区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其农业现状,包括农业自然资源条件好、城市带动能力强和交通区位优的有利条件,以及农业资源与环境约束增强和产业转型发展压力大的制约因素,提出了现代农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功能分区、建设目标,明确了绿色优质水稻、健康养殖、绿色蔬菜、特色瓜果、乡村旅游休闲、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产品物流等7大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以及农业物质装备、农业科技支撑、新型农业经营、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5大保障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创意农业是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旅游业、创意产业融合而形成的新型农业业态。密云县从生态涵养区的功能定位出发,依托其生态资源、农业资源、旅游资源、休闲产业的优势,创意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在分析其优势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密云创意农业发展的基本原则、思路,并从整合资源,科学规划、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开发主题产品、构建产业链条、开展项目设计和创意策划,打造创意农业优势品牌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城郊型观光休闲农业的内涵 ,分析了天津发展农游产业具有资源优势和客源优势 ,论述了天津城郊型观光休闲农业发展潜力巨大 ,是推动天津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3.
密云创意农业发展分析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创意农业是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旅游业、创意产业融合而形成的新型农业业态。密云县从生态涵养区的功能定位出发,依托其生态资源、农业资源、旅游资源、休闲产业的优势,创意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论文在分析其优势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密云创意农业发展的基本原则、思路,并从整合资源,科学规划、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开发主题产品、构建产业链条、开展项目设计和创意策划,打造创意农业优势品牌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湿地资源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已成为了实现资源保护最重要的途径。西洞庭湖湿地属内陆湖泊芦苇沼泽型湿地,含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及独特的自然景观,具有重要保护意义和开发价值。该文分析了西洞庭湖湿地的概况,从自然生态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两方面对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揭示了生态旅游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西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以来,黑龙江省充分利用省内现代化的大农业资源,积极推进农业与旅游业的多维度融合,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农旅产业。该论文以目前黑龙江省农旅产业发展中的“非标准化”和“同质化”问题为着眼点,在分析农旅产业的消费者特征及其需求偏好的基础上,借鉴张家界自然风景区和重渡沟自然风景区发展农旅产业的先进经验,结合黑龙江省农旅产业发展的特殊规律,提出了黑龙江省农旅产业标准化管理与个性化发展的具体操作路径,为推进黑龙江省农旅产业的提质扩容与创新转型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环青海湖地区是青海省文化旅游资源的富裕地区,资源类型多样,地域特色鲜明。基于对环青海湖地区与油菜花相结合的旅游开发模式的调研考察,介绍了环青海湖地区的自然生态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和农业观光资源,归纳总结了环青海湖地区油菜花旅游开发的特点,即自然条件的特殊性、旅游感受的独特性、油菜作物的特殊性和花期其他旅游活动的宣传效应,并总结了其启示与不足,以期为传统农业景观与大湖旅游的结合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7.
洞庭湖湿地系统评价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洞庭湖湿地的生态功能、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采用AHP法系统评价了洞庭湖湿地的生态质量,表明洞庭湖湿地生态功能已退化。提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保护水资源、发展水域生态农业、强化法律监督、建立具有湿地特色的生态旅游等可持续对策,为加强洞庭湖湿地生态建设与实现湿地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观光农业中生态园的规划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观光农业是以农业资源为基础,由农业和旅游业相互交叉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农业产业形态,具有生产性、参与性、文化性、市场性和生态性等特点。以广东吴川蛤岭村生态园规划设计方案为例,从园林景观设计在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积极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合理运用生态学理论制定符合生态学要求的园林规划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如何运用整体统筹的战略眼光,体现出自然和谐,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地域性分开,凸显出园区的旅游及科技特色。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休闲农业资源集聚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文献分析法、GIS空间分析和归纳法对湖南省休闲农庄集聚发展模式、五星级农庄空间集聚特征和湖南休闲农业产业集聚现状展开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休闲农业资源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五种集聚的发展模式及其特点;五星级农庄在空间上初步形成长株潭城市、衡山景区、南岭丘岗山地、湘中盆地、西洞庭、张家界景区与怀化西部山区等六大集聚群;依据区域资源优势和特点已初步形成四大休闲集聚农业特色区域。在此基础上指出集聚发展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玉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490-13492
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规划设计的介绍,探讨现代农业园的规划意义,以及如何集休闲、观光、旅游、生产、生态、科研等多功能于一体,展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生态性、创新性和艺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