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从演化博弈理论的角度对农村信息生态链进行分析。阐明了农村信息生态链的演化博弈理论特性,深入剖析农村信息生态链的演化博弈关系,并结合农村信息生态链的演化机制,进一步分析了农村信息生态链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2.
李曼  罗贤春 《甘肃农业》2023,(3):111-115
当前我国惠农信息乡村传播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出现“失真变异”现象,最终致使惠农信息效能得不到充分发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大学生村官“信息栈”对惠农信息乡村传播效能发挥起着关键性作用。本文研究旨在建立一套大学生村官“信息栈”嵌入机制,将“信息栈”的归集、处理与转化优势嵌入政府惠农信息乡村传播过程中,推动我国政府惠农信息效能最大化发挥。本文以河南省H村为例进行数据调研,采取实地调查和网络问卷相结合的方式获得相关数据,并利用Spss分析调研数据,研究大学生村官“信息栈”嵌入机制对惠农信息乡村传播效能的影响,为基层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乡村信息传播与服务、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学理和实践思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图书馆微信平台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兴的、被社会大众广为接受的移动终端信息传播模式,从信息生态学的角度构建出其信息生态链的模型,并加以解析,可以让众多图书馆微信平台的管理者们能够更加高效的对其平台进行管理。[方法/过程]文章对信息生态链和微信平台信息生态链的模型构建进行了仔细剖析,在此基础之上,再结合图书馆微信平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诉求,构建出了图书馆微信平台信息生态链模型。[结果/结论]通过对构建出的图书馆微信平台信息生态链模型的深入研究、分析,对图书馆微信平台信息生态链的和谐、有序、循环发展也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海南为例,通过对海南农民科技信息意识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海南农民科技信息意识普遍较低,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农民自身的受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不高、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缓慢、科技信息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针对这几个影响因素提出提高海南农民文化素质水平、加快农业产业化、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完善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等对策。  相似文献   

5.
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将1979~2010年分为3个历史阶段对有关农业院校及图书馆为农村提供信息服务的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进行主题分析研究,概括了各个阶段研究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其特征和规律及受社会影响的因素,并讨论了这一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大数据时代,信息管理是缓解我国各产业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的根本途径。在已有信息生态链研究的基础上,从产业链横向、纵向整合的角度,首次提出大蒜产业信息生态链的概念,认为构建信息生态链是优化大蒜产业整合路径的有效方式。依据进化博弈理论和方法,依次构造大蒜种植商、经销商以及政府监管部门之间的对称和非对称进化博弈模型,分析其博弈演化过程,并判断各自的进化稳定策略。研究表明,降低信息生态链的参与成本、增加信息披露的超额效用,以及强化政府监管部门的惩罚力度,将会加快大蒜产业链的信息流转,促进大蒜产业信息生态的高效运行,对大蒜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面向农村的统一信息服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静娟  郑怀国  崔运鹏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946-13947
论述了如何将“统一信息服务”理念引入到农业信息服务领域中,设计了“农业信息资源统一服务”模式和技术方案。提出了以提升农村信息资源利用效率和农村用户获取信息的便捷程度为宗旨,以农村信息资源服务需求为导向,以农业信息资源建设及服务标准体系研究为基础,以中间件等核心信息技术为支撑的面向农村的统一信息服务模式,并分别从统一信息服务的概念、需求、实现3个方面对该信息服务方式的设计、操作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分析社会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从信息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信息生态环境内部的相互作用及社会网络信息生态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3个层面解析构成要素之间的作用机理,析出社会网络信息生态链结构。社会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分为3个阶段:繁衍阶段、整合阶段和成熟阶段。研究可以为促进信息生态系统中各要素高效率的协同运转、建设培育健康的社会网络平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关于我国基层农业信息服务模式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基层农业信息匮乏,严重影响农民进行生产的决策能力.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基层农业信息服务模式是实现“科技入户”、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之一。在对基层农业信息服务进行了大量文献分析和对25个省市实际调研情况的基础上,从组织模式、服务内容、传播渠道、利益分配机制和支撑保障体系等5个方面对我国目前存在的几种主要服务模式进行了系统归纳和比较分析,最后提出了基层农业信息服务模式的选择原则.以供全国各地因地制宜地构建符合当地区情的基层农业信息服务模式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0.
信息时代,农村信息资源匮乏已成为妨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的瓶颈,成为加大我国城乡差距的主要因素之一。农村信息资源共建服务系统需要实现的是各个农村信息服务系统的各种信息资源有机集成与共享建设,使其在农村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已有研究成果只注重信息集成技术手段的使用,对农村信息服务共建共享的具体方法和模式研究较少。文章分析设计了农村信息服务系统共建模式整体架构、数据模型、结构层次和平台流程。使用.Net和SQL Server为开发工具,根据对共建模式的设计和分析,构建了农村信息服务共建系统,阐述了该系统的主要功能。通过农村信息服务系统共建中的各种知识成果的共建共享,需求者可以更加及时、高效、方便的进行交流和学习,对促进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及农村社会进步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姗珊 《安徽农业科学》2014,(34):12396-12398
孟子是战国时期杰出的儒家学派代表,其思想蕴含着大量的生态伦理观念.这些观念为现代社会生态环境良性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精神资源和理论支持.孟子提出“仁民爱物”的生态伦理思想,阐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顺时、节约、保护自然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契合;而热爱自然的生态审美思想更是与我国建设“美丽中国”不谋而合.这些生态伦理思想不仅有利于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而且对于培养生态忧患意识和构建现代生态文明社会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迫切需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构建能够对该区生态风险信息进行快速、准确的评价系统,加之GIS技术在生态风险评价研究中的应用日益广泛,G IS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和海量数据管理优势。基于此,提出了基于G IS西北地区生态风险信息系统构建方案,阐述了系统开发的平台、系统目标及系统总体设计,分析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信息的输入、查询、空间操作与分析、风险评价模型及信息输出。  相似文献   

13.
袁胜军  赵彩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517-16518,16537
分析了畜产品供应链信息管理研究的现状,构建了基于信息网链的畜产品供应链信息管理平台和基于协同点的信息网链管理的运作模型,找出了构建基于信息网链的畜产品信息管理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薛若晗 《安徽农业科学》2014,(22):7318-7320,7322
简要介绍以"国家公顷"为计量单位计算生态足迹的模型,并用"国家公顷"和"全球公顷"2种方法分别对福建省2011年生态足迹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福建省2011年生态足迹采用"国家公顷"方法计算的结果为1.152 383 nhm2,"全球公顷"方法计算结果为2.083 948 ghm2;人均生态承载力前者为0.350 978 nhm2,后者为0.555 885 ghm2;人均生态赤字前者为0.801 405 nhm2,后者为1.528 063ghm2。对2种计算方法的结论差异进行分析,进一步说明计算和研究"国家公顷"生态足迹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坚持两个可持续发展 加强新疆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面对新疆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现阶段发展中存在的不可持续性等问题,新疆在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跨越、后发赶超的过程中必须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走“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道路作为必然选择、重要途径和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6.
农民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作用是通过其环境行为来实现的,制约农民环境行为的因素有产权不清晰、激励不足、生态需求不旺、法律不完备、组织不健全、信息不完全和能力不足等,要通过提高生态素养、发挥市场功能、完善法律体系和健全"自组织"等措施促进农民环境行为的发生,推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研究上,利用文献资料法和系统分析法,建立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信息系统。介绍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应用现状,及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信息系统的设计框架。  相似文献   

18.
居延海具有非常丰富的景观资源和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开发生态观光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潜力巨大。居延海地区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地理位置偏僻,不适宜目前常规的渔业生产方式。提出了在西居延海按照大水域生态修复渔业开发模式发展生态渔业;在东居延海按照“淡水牧场”开发模式发展生态渔业;在居延海建设环境保护教育基地。在充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维持生境稳定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生态观光旅游,采用触景生情的办法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依靠生态观光旅游的强劲需求拉动渔业发展。部分旅游收入用于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形成良性循环,逐步实现旅游和生态渔业反哺自然,达到旅游、渔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可持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对进一步做好我国农业信息引导与信息服务工作提出了若干建议。特别是对开发利用好西部生态建设信息资源与开发利用好西部特色农业信息资源,建设好西部重点生态建设项目数据库和西部特色农业项目数据库,开发利用好"三农"信息资源解决"三农"问题,壮大县级图书馆进而用县馆分馆制普及城乡图书馆,提出了若干重要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从沙尘天气谈经济林与生态效益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兰艳  周国华 《农技服务》2008,25(10):137-138
近几年由于气候的异常变化,沙尘天气的频繁出现,导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引起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笔者对沙尘的成因和演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针对辽西地区特定的环境气候条件,提出了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即"经济林与牧草间作,发展畜牧业"的"双效"模式,最终达到改变生态环境,减少风沙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