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引用德国荷斯坦奶牛改良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 8月安徽省下萨克森州友谊示范奶牛场从德国引进 79头荷斯坦奶牛 ,其中 1 5~ 1 7月龄种公牛 2头 ,这批奶牛生长发育良好 ,系谱资料齐全 ,外貌评分特级牛 2 8头 ,一级牛 51头 ,均为良种奶牛。而我省奶牛的产奶量、乳脂率以及体型外貌和乳房结构与德国荷斯坦奶牛相比有一定的差距 ,据此我们开展了引用德国荷斯坦奶牛改良效果的研究。1 德国荷斯坦奶牛在合肥地区的适应性研究以安徽省下萨克森州友谊示范奶牛场为基地 ,开展德国荷斯坦奶牛在合肥地区适应性研究 ,为合理的饲养管理、品系纯繁、提高生产性能和杂交改良打下良好的基础。1 .…  相似文献   

2.
德国是荷斯坦牛的发源地,拥有420万头奶牛,其中250万头有系谱,包括164万头荷斯坦奶牛,是世界上系谱奶牛最多的国家之一。德国的荷斯坦奶牛是世界最好的荷斯坦种群,同时其奶牛育种体系在世界上也处于领先地位。2007年6月11日~15日,应德国良种国际有限公司(GGI)的邀请,本刊记者前往德国参加了在奥尔登堡举行的一年一度的德国荷斯坦赛牛大会  相似文献   

3.
1990年夏季,我省从德国引进荷斯坦奶牛79头,其中青年怀孕母牛73头,空怀母牛4头,后备公牛2头,饲养在安徽省下萨克森州友谊示范奶牛场,这是安徽省与德国下萨克森州的友好交流项目。这群奶牛生长发育良好,从系谱资料来看,也是一群优秀奶牛。为发展我省奶牛事业,一方面进行纯种繁育,扩大纯种牛群,巩固和提高德国奶牛的优良性状,培育优良的本品系群体;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德国奶牛的优良性状,改良本地奶牛的体型结构、外貌特征,提高其生产性能,改进牛奶品质。为此,我们进行了德国荷斯坦奶牛在合肥地区适应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德国奶牛育种体系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作为荷斯坦牛的发源地拥有420万头奶牛,其中有250万头有系谱,包括164万头荷斯坦奶牛,是世界上系谱奶牛最多的国家之一。德国的荷斯坦奶牛是世界最好的荷斯坦种群。由于多年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培育和饲养水平的提高,现在德国的奶牛种群平均产奶量达到8730kg。德国的奶牛育种有悠久的历史和显著的成就,早在1876年德国就成立了第一个奶牛育种合作社。  相似文献   

5.
德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奶牛种群之家,拥有超过160万头注册的纯种奶牛,特别是德国的荷斯坦奶牛是世界上最好的荷斯坦种群。德国奶牛的育种程序是按照最先进的生物技术和基因数据量化研究成果而进行的。  相似文献   

6.
兰州荷斯坦奶牛一次导入西德公牛血液的改良效果为了纠正兰州荷斯坦奶牛乳房性状、斜尻率较高及乳脂率偏低等缺陷,我场自1985年选种原则一直采用一次导入西德公牛血液的办法。几年来对我场1—3胎成母牛133头抽样调查,奶牛个体斜尻外貌缺陷已基本得到纠正。乳房...  相似文献   

7.
对甘肃酒泉地区45头胚胎移植荷斯坦奶牛初生、6月龄、12月龄阶段的体尺体重指标进行了生长测定,并与甘肃黑白花奶牛、中国荷斯坦奶牛及本地牛进行了绝对差值和相对差值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初生、6月龄、12月龄阶段,胚胎移植荷斯坦奶牛与甘肃黑白花奶牛、中国荷斯坦奶牛和本地牛相比,其相对差值均大于90。胚胎移植荷斯坦奶牛与本地牛相比,绝对差值均大于0;与甘肃黑白花奶牛、中国荷斯坦奶牛相比较,其绝对差值体尺介于-3cm与13 cm之间,体重介于-21 kg与18 kg之间。总体看,胚胎移植荷斯坦奶牛体尺体重发育良好。  相似文献   

8.
《中国兽医学报》2016,(4):665-668
免疫球蛋白λ多肽1(immunoglobulin lambda-like polypeptide 1,IGLL1)是一种具有编码蛋白质特性的基因,位于17号染色体上。通过本实验室前期的奶牛乳腺组织转录组测序研究表明,IGLL1基因可能对奶牛乳脂的合成代谢产生影响。本试验以中国荷斯坦奶牛乳腺组织为研究对象,选取3头高脂中国荷斯坦奶牛,3头低脂中国荷斯坦奶牛的乳腺组织提取RNA并反转录为c DNA,进行RT-PCR,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IGLL1基因在奶牛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该基因在高脂奶牛及低脂奶牛的乳腺组织中均有表达,且高脂奶牛的乳腺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低脂奶牛的表达量(P=0.0370.05)。研究表明,IGLL1基因可能对中国荷斯坦奶牛的乳脂的合成或代谢产生影响。该研究为奶牛的优良品种选育提供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牛乳常规营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选用呼和浩特和巴彦淖尔地区的荷斯坦奶牛360头、通辽地区的荷斯坦奶牛90头和西门塔尔牛90头及呼伦贝尔地区的荷斯坦奶牛90头和三河牛90头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乳中蛋白质、脂肪、乳糖、干物质及酪蛋白的含量,对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牛乳常规营养成分相对含量的构成和相对含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通辽和呼伦贝尔地区荷斯坦奶牛乳中脂肪和蛋白质的相对含量显著高于呼和浩特和巴彦淖尔地区荷斯坦奶牛乳中脂肪和蛋白质的相对含量(P<0.05),干物质、乳糖和酪蛋白相对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荷斯坦牛、西门塔尔牛及三河牛奶中蛋白质、乳糖、酪蛋白相对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0.
选择德国荷斯坦育成牛95头(12~18月龄),成母牛129头(1-6胎)及中国荷斯坦育成牛111头(12~18月龄)、成母牛164头(1—6胎);分别测定其体尺、体重及生产性能,并对两国荷斯坦牛体型、生长发育、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现行饲养管理水平对德国荷斯坦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德国荷斯坦牛早期生长发育快,12月龄体尺、体重极显著地大于中国荷斯坦牛(p〈0.01),德国荷斯坦牛各胎次产乳量、乳脂率均极显著地高于中国荷斯坦牛(p〈0.01),德国荷斯坦牛情期受胎率较中国荷斯坦牛低(p〈0.01),育成牛初配月龄明显晚于中国荷斯坦育成牛(p〈0.05)。产间距德国荷斯坦牛较中国荷斯坦牛略长,但差异不明显(p〉0.05)。  相似文献   

11.
奶牛线性外貌评分法是1983年起由美国荷斯坦奶牛协会组织有关专家研究制定并推广应用的奶牛体型外貌鉴定中的一种新方法。本文在国内已有的研究文献基础上,以方便该法实际应用为目的,简介我们利用BASIC语言编制的奶牛线性外貌评分实用计算机程序(CEC-Ⅰ及IBM PC/XT等多种型号微机均已通过),供参考。1.源程序及其说明源程序见附录。其中1001至1015 DATA语句中的数据依次分别为乳房悬垂、后房高度、后房宽度、乳房深  相似文献   

12.
体型外貌性状是奶牛重要的选种指标,是奶牛保持高产、稳产、健康长寿的关键所在。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寻上海地区荷斯坦牛体型外貌与产奶性状的相互关系。、随机选取上海市28个奶牛场总计871头第二泌乳期荷斯坦母牛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并测定其305d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3个产奶性状,体型外貌性状采用9分制评分结果.利用相关分析方法确定体型总分及7个体型外貌性状与各产奶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体型总分与305d产奶量、乳脂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O.01);体躯容量性状和产奶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肢蹄性状与乳脂率、乳蛋白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产奶量显著正相关(P〈O.05);尻部性状与乳脂率呈显著正相关.。最终得出肢蹄、体躯容量、尻部性状是影响荷斯坦牛产奶性状的最主要因素,体型外貌鉴定评分对于筛选高产、优质荷斯坦母牛及选种选配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影响牛胚胎移植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年~1990年,我们用德国和丹麦进口优秀荷斯坦奶牛作为供体,超数排卵,同期发情后,用优秀荷斯坦奶牛精液人工授精,第七天采用非手术法采集胚胎。将这些采集到的可用胚胎移植到当地土种母牛或尕利巴母牛体内,共移植102头,产活优良荷斯坦犊牛44头,现根据移植经验,将影响牛胚胎移植的因素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为了给今后批量引进美系荷斯坦奶牛提供参考,试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包头市奶牛良种繁育中心引进的400头美系荷斯坦奶牛进行了各胎次产奶性能和繁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引进美系荷斯坦奶牛的各胎次平均产奶量均比国内品种高。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乌兰县主要养殖品种荷斯坦奶牛的外貌及品种性能、养殖、人工授精技术及主要疾病特点。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基于基因芯片数据分析杂交改良藏黄牛的遗传结构和血统组成。以30头本地藏黄牛、40头荷斯坦牛和40头西门塔尔牛为参照标准品种,待测样品为采自山南市的58头杂交藏黄牛。通过Illumina GGP50K芯片杂交获取所有个体的全基因组范围SNPs数据,利用GCTA、MEGAX和Admixture等软件对SNPs进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杂交藏黄牛与荷斯坦奶牛和本地藏黄牛关系较近,与西门塔尔牛较远;杂交藏黄牛的血统中,荷斯坦奶牛占比最高为50%,其次是本地藏黄牛约40%,最低的是西门塔尔牛为10%。该研究结果与杂交藏黄牛的生产性能和体型外貌相符合,可以为下一步杂交藏黄牛横交固定选育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北京地区荷斯坦奶牛休息时间的群体规律及影响因素,本研究收集了北京地区某规模化牧场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共838头荷斯坦奶牛的休息时间及对应的奶牛生产性能测定记录及环境温湿度数据,利用SAS 9.2软件的GLM过程分析了年份、季节、场区、胎次和泌乳月等因素对荷斯坦奶牛休息时间的影响,并分析了休息时间对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荷斯坦奶牛平均休息时间为397.39 min/d,范围为87.74~707.03 min/d,变异系数为26%;休息时间随季节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夏季最低,冬季最高;随环境温湿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产犊和发病对休息时间均有较大影响,产犊和发病当天奶牛休息时间均存在一个峰值,之后逐渐降低至正常水平;测定年份、季节、场区、胎次和泌乳月份对休息时间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荷斯坦奶牛产奶量随休息时间的升高而降低。本研究为利用自动化记录设备探究奶牛的行为规律及利用连续测定的休息时间数据提高牛群的精准管理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汪湛  刘和凤  窦红  赵康 《中国奶牛》2012,(19):22-24
外貌体型线性评定是奶牛育种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以天津市12个奶牛场1 999头头胎产犊后30~180d的中国荷斯坦牛为对象,分析了23个个体性状与数值分布,并对这些牛场奶牛体型性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荷兰奶牛产于北纬51~55°、东经4~11°的北海沿岸,即中欧的荷兰北部的荷兰省和西弗里斯省。由于荷兰和德国接壤,故德国北部的荷斯坦省也有分布,因此也称荷斯坦弗里斯奶牛,简称荷斯坦奶牛或荷兰奶牛。  相似文献   

20.
选择弥渡县金润良种奶牛场饲养的西杂F1(德系西门塔尔牛与荷斯坦奶牛杂交一代)奶牛7头、荷斯坦奶牛7头,收集、分析比对两组奶牛在体尺、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差异,探析乳肉兼用德系西门塔尔牛是否适合在大理州荷斯坦奶牛养殖场(户)进行推广应用,并对试验牛场基础牛群培育给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