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B族维生素是一类水溶性维生素,主要以辅酶或辅助因子的形式参与机体能量代谢。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反刍动物能够通过瘤胃微生物合成B族维生素来满足生长与生产的需要,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瘤胃合成的B族维生素难以满足高产动物的需要,外源添加B族维生素在改善反刍动物健康、提高产奶量、改善乳品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以及改善繁殖功能等方面都能起到积极作用。本文拟对B族维生素的营养生理作用、饲料来源、瘤胃合成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总结,以期为B族维生素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烟酸,又称尼克酸,属 B 族维生素。它是两个重要的辅酶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盐(NADP)的维生素成分。这两种辅酶与畜禽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代谢密切相关.众所周知,反刍动物的瘤胃微生物可以合成包括烟酸在内的各种 B 族维生素。传统认为瘤胃微生物可以合成足够量的烟酸来满足其自身代谢与生产需要。但近来大量研究证明,情况并非如此.本文主要综述近年来烟酸在反刍动物营养中的作用研究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3.
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可以合成大部分B族维生素。生物素由瘤胃和大肠中的细菌合成。它在葡萄糖异生、脂肪酸合成及氨基的分解代谢及细菌中丙酸生成中均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水溶性B族维生素是瘤胃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必需营养因子。叶酸、泛酸以及吡哆醇通过一碳单位的转移、以辅酶A或酰基载体蛋白的形式参与机体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瘤胃微生物合成的B族维生素不能满足高产奶牛的需要,必须通过日粮补充。高产奶牛日粮中补充B族维生素能促进瘤胃发酵,提高养分消化利用率及产奶性能。然而,日粮中直接添加的B族维生素在瘤胃内大部分会被微生物降解。因此,研究过瘤胃  相似文献   

5.
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可以合成大部分B族维生素,包括生物素。生物素由瘤胃和大肠中的细菌合成,在葡萄糖异生、脂肪酸合成、氨基酸的分解代谢及细菌中丙酸的生成上均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6.
叶酸是一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维生素B9),也是机体中重要的一碳单位载体。经典动物营养学认为,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能够合成叶酸,且满足反刍动物的生长发育需求。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瘤胃微生物合成的叶酸不足以满足生长代谢需求,尤其是在特殊生理时期如妊娠阶段和哺乳期。因此,本文对目前叶酸对反刍动物产奶及繁殖性能上取得的相关结果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饲料中添加钴、维生素B_(12)对羔羊增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维生素B12有利于羔羊的生长发育,植物性饲料通常不含有维生素B12,而钴是合成维生素B12唯一的微量元素,反刍动物瘤胃内能合成B族维生素,但断奶羔羊瘤胃微生物区系尚未健全,特别是缺乏钴元素的情况下,更不容易合成维生素B12,从而影响了羔羊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本试验在断奶羔羊的饲料中添加钴、维生素B12,研究其对羔羊增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瘤胃微生物蛋白质产量的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刍家畜瘤胃内栖居着大量微生物 ,其厌氧发酵合成的微生物蛋白可以为动物提供蛋白质需要量的 40 %~ 60 % (Church,1988)。小肠可利用的蛋白主要来自于微生物蛋白 (Orskov and Fraser,19 73) ,因此了解影响瘤胃微生物产量的调控因素对于研究反刍动物的营养调控技术有重要的意义。1 营养调控能量、蛋白质、进食水平、青贮饲料等都是影响瘤胃微生物蛋白质产量的营养因素 (韩兴泰 ,1993;袁森泉 ,1998;陈友慷 ,1991)。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肽、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等方面。1.1 维生素反刍动物自身可以合成 B族维生素 ,能够满…  相似文献   

9.
正生物素属B族维生素,一般认为瘤胃微生物合成的生物素已能满足反刍动物的基本需要,但这一观点并不完全正确。研究表明,由于瘤胃的酸性环境,可能限制了高产奶牛和肉牛对生物素的吸收利用,所以这类动物可能处于生理性生物素缺乏状态,  相似文献   

10.
烟酸对瘤胃微生物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维生素是动物必需的营养因子 ,在机体的营养和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对单胃动物的维生素营养研究较多 ,应用较广 ,而对反刍动物的维生素营养研究较少 ,认为在一般情况下瘤胃微生物可合成足够的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研究表明 ,在牛的日粮中添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可使牛更好地发挥其生产性能 ,在应激和高产奶牛日粮中添加烟酸 ,可提高奶牛产奶量。但对烟酸影响瘤胃微生物活性和秸秆降解率的作用方面却研究较少。瘤胃微生物特有的功能是发酵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和非蛋白氮 (NPN)为动物提供蛋白质需要量的 40 %~ 60 % ,生成的…  相似文献   

11.
B-vitamin supplementation of diets for feedlot calve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B-vitamin supplementation of diets for 144 shipping-stressed crossbred calves (116 kg) at levels up to 10 times that recommended for growing pigs did not influence (P greater than .20) weight gain or feed conversion during a 56-d receiving trial. However, vitamin supplementation tended (P less than .10) to reduce morbidity. In a second trial, supplemental B-vitamins had no effect (P greater than .20) on efficiency of microbial growth or site and extent of digestion of organic matter, acid detergent fiber and N. Supplemental dietary riboflavin, niacin, folic acid, B12 and ascorbic acid were largely metabolized [degraded and (or) absorbed] anterior to the small intestine, with escape values of 1, 3, 10 and 0% of added vitamins, respectively, while dietary B6 and biotin largely escaped the rumen. Thiamine and pantothenic acid were intermediate in ruminal escape (52 and 22%, respectively). Small intestinal absorption of thiamine, niacin, riboflavin, B6 and B12 averaged 75, 79, 25, 79 and 48%, respectively. Coefficients for ruminal escape and microbial synthesis for each B-vitamin were calculated using the slope-ratio technique. Measured flows for thiamine, riboflavin and B12 in a third experiment were similar to flows predicted from escape and synthesis equations, though flow of niacin and B6 were under-predicted by 37 and 44%, respectively. Results are interpreted to indicate that intestinal B-vitamin supply can be predicted based on dietary composition and intake.  相似文献   

12.
畜牧业集约化养殖越来越普遍。为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饲喂大量能量饲料,进而引发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导致动物采食量下降、畜产品产出降低以及动物发生炎症反应。近年研究表明,SARA会改变瘤胃生理状态,而瘤胃健康对反刍动物饲养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反刍动物SARA状态下瘤胃生理生化过程变化,结合瘤胃发酵模式变化和瘤胃微生物的改变,重点阐述了SARA引起的瘤胃上皮细胞形态结构变化、屏障功能改变、瘤胃上皮细胞中物质转运及相关载体表达及其引发的瘤胃上皮细胞炎症通路,为更好指导反刍动物饲养及为瘤胃营养生理生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讨论饲用微生物的分类,调控瘤胃的作用机制,以及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现状,阐述饲用微生物在反刍动物应用的安全性和促进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有效性,为反刍动物的健康生产提供理论指导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4.
反刍动物瘤胃碳水化合物发酵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建红 《畜牧兽医杂志》2005,24(3):11-12,14
碳水化合物是反刍动物营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碳水化合物在反刍动物瘤胃的发酵又是其营养吸收利用的一个重要过程。本文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全面综述了碳水化合物的分类及影响反刍动物瘤胃碳水化合物发酵的三方面因素,揭示了反刍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规律,为我国反刍动物饲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瘤胃挥发性脂肪酸的作用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瘤胃挥发性脂肪酸与反刍动物瘤胃营养以及瘤胃微生物有着密切的关系。反刍动物瘤胃对养分的消化吸收以及微生物动力学可产生大量的挥发性脂肪酸,其主要作用为供能和维持瘤胃环境。本文综述了瘤胃挥发性脂肪酸(VFA)的作用、影响其产生和组成的因素以及其对反刍动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提高反刍动物粗饲料利用率的营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反刍动物日粮中,粗饲料通常占40%~80%,甚至更高,是瘤胃微生物和宿主动物重要的营养来源。实际生产中可通过补添适宜的营养调控瘤胃微生物区系的生长,从而提高反刍动物对粗饲料的利用效率,提高其营养价值。本文综述了粗饲料在反刍动物中的营养作用及提高反刍动物粗饲料利用率的营养措施。  相似文献   

17.
碳水化合物在优化反刍动物瘤胃发酵,提高饲料利用效率,进而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作者从碳水化合物的需要量的生理机制,农副产品应用及其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和产品品质影响等方面对反刍动物碳水化合物营养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单宁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多酚化合物,因其涩味降低反刍动物采食量,故通常被归类为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近年来,研究发现单宁可与蛋白质结合,抑制蛋白质被瘤胃过度降解,增加了蛋白质在后肠道的消化吸收,提高了反刍动物对氮元素(N)的利用率。此外,研究表明单宁在调控瘤胃发酵和抑制甲烷排放方面表现出积极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单宁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瘤胃发酵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旨在为其应用于反刍动物健康养殖提供合理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瘤胃上皮不仅是瘤胃微生物附着、生长并进行消化和代谢的主要部位,也是营养物质吸收、转运、代谢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瘤胃内环境与血液循环系统之间的一道重要生理屏障。因此,维持瘤胃上皮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对保持反刍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对循环式尤斯灌流系统的基本构造、注意事项及反刍动物瘤胃上皮机械屏障的评定方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维持瘤胃上皮屏障功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反刍动物过瘤胃淀粉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过瘤胃淀粉是高产反刍动物葡萄糖的重要来源之一。本文阐述了过瘤胃淀粉在反刍动物营养中的作用,以及提高饲料过瘤胃淀粉比例的处理方法,并根据近年来的应用研究状况,提出了过瘤胃淀粉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