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以大青皮酸、大青皮甜、小青皮甜、青皮马牙甜、青皮软籽、青皮岗榴、三白、大红袍、泰山红等9个山东石榴主栽品种为试材,研究了石榴皮、隔膜、种子和汁中的鞣质含量.结果表明,鞣质平均含量顺序为皮>隔膜>种子>汁,分别为115.30 mg·g-1、38.48 mg·g-1、5.63 mg·g-1、1.64 mg·g-1.石榴皮中鞣质含量最高的品种为青皮软籽、青皮岗榴,分别是172.98mg·g-1、169.53 mg·g-1;隔膜中鞣质含量最高的品种是青皮软籽和小青皮甜,含量分别为48.56 mg·g-1、46.80 mg·g-1;而种子和汁中含量最低的为青皮马牙甜、大青皮甜和大青皮酸、小青皮甜,分别为3.51 mg·g-1、3.54 mg·g-1和0.60 mg·g-1、0.65 mg·g-1.不同品种石榴果实、同一果实不同部分鞣质含量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4个石榴品种果实品质的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石榴品种的品质评价和果实贮藏加工利用提供理论参考,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叶城县的石榴主栽品种‘叶城1号’和‘叶城2号’以及河南省郑州市的石榴主栽品种‘突尼斯’与‘中农红’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和比较了4个石榴品种的果实表型特征指标、果实经济性状指标、果实内在品质指标及果实中8种营养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4个石榴品种在果实品质上存在不同水平的差异性,其中,‘突尼斯’的果形指数接近1,其果皮较薄,果皮质量也最低,果实可食率反而最高(66.54%±6.12%),比‘中农红’和‘叶城1号’‘叶城2号’分别高约10%、25%、20%,其果汁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钾和钙含量均较高;‘中农红’果实籽粒的含水量最多,其糖酸比也较高,果汁中锰、锌、铁和铜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均较高;‘叶城1号’果实的纵横径均最高,果形指数却最低,其单果质量最高,为(435.33±75.97)g,但因其果皮厚度大和质量重,故其果实的可食率反而最低,为(41.582%±6.785%),其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及磷和镁含量均最高;‘叶城2号’虽其单果籽粒颗数最多,因其籽粒较小,故其单果籽粒质量最低,其籽粒含水量也最低,而其可滴定酸含量较高,为(0.577%±0.110%)。4个石榴品种中,‘突尼斯’和‘中农红’均不耐贮运,均较适用于加工果汁或就地就近处理;‘叶城1号’和‘叶城2号’均较耐贮运,均较适于远地贮藏和运输。  相似文献   

3.
冻害是目前石榴商业化生产中最重要的限制因子之一。为给抗寒石榴种质的挖掘与筛选、石榴抗寒机理的深入研究和抗寒石榴的栽培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使用电导法测定了12个石榴品种1年生休眠枝在不同低温处理下的相对电导率,并拟合Logistic方程,计算了其半致死温度。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即低温胁迫的加强,枝条组织的相对电导率呈"S"型曲线增长,各处理温度下不同品种的相对电导率间有显著性差异;供试石榴品种的半致死温度范围为-7.59~-12.60℃;供试的12个石榴品种其抗寒性的强弱次序为:峄城三白甜峄城青皮岗榴临潼净皮甜宁津青皮酸峄城复瓣白宁津三白酸太行红峄城大青皮甜峄城青皮马牙甜峄城大红皮甜新疆和田甜突尼斯软籽。  相似文献   

4.
以5个红色品种("黑比诺""梅鹿辄""品丽珠""蛇龙珠""赤霞珠")与2个白色品种("霞多丽""贵人香")共计7个酿酒葡萄品种为材料,比较分析7个品种果实纵横径、单粒质量、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可滴定酸以及果皮酚类物质(总酚、单宁和总花色苷)含量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不同酿酒葡萄品种之间果实品质存在显著性差异。"贵人香""霞多丽""蛇龙珠"果粒大,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含量高,可滴定酸含量较低,糖酸比高,果皮酚类物质含量低;"黑比诺""品丽珠"果粒相对较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含量较低,可滴定酸含量高,糖酸比较低,果皮单宁和总花色苷含量高;"梅鹿辄"果皮总酚和单宁含量最高。这些结果为武威地区酿酒葡萄栽培中品种选择、品种结构优化提供理论基础,以及为提高该产区酿酒葡萄原料和葡萄酒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试验以6年生红地球葡萄作为研究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益果灵和600倍高效有机浓缩肥利果美配施对红地球果实穗质量、粒质量、横径、纵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Vc含量等品质的影响和果实的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益果灵和利果美配施对红地球葡萄的纵径、横径呈双J型曲线增长;随着施用益果灵浓度的增加,果实穗质量、粒质量、横径、纵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Vc含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总体表现为500倍液的益果灵和利果美配施效果最为显著,而可滴定酸含量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在500倍液的益果灵和利果美配施处理下,可滴定酸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6.
研究避雨栽培对宿晓红葡萄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调查果实纵横径及单果质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糖以及Vc含量等果实品质指标。结果表明,避雨栽培条件下,宿晓红葡萄的单果重、横纵径显著提高;在整个观察期内,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未发现显著差异;但对含酸量影响很大,在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避雨栽培含酸量均显著低于露地栽培;此外,避雨栽培Vc含量显著高于露地栽培,花后70 d,避雨栽培Vc含量比露地栽培高出27%;避雨栽培对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表现为前期高于露地栽培,进入成熟期以后,显著低于露地栽培。说明避雨栽培对果实品质指标有一定的影响,但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不同品种沙果果实品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合理-满意度和多维价值理论复合评价方法,以单果质量、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单宁含量和果实硬度5个因子为评价目标,对13种沙果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山东沂水的‘一窝蜂’单宁含量最低,糖酸比最高,果肉硬度适中,口感风味最好,果形指数1.05,高桩,缺点是果个小;夏津秋沙单果质量最大;天平南王沙果果实硬度最高,这些品种优异性状突出,是极具价值的育种资源。不同品种沙果单果质量、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单宁含量和果实硬度差异极显著,可滴定酸、还原糖、可溶性总糖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天平南王’沙果、‘泰安’沙果、‘东北’沙果以及‘太谷红果’果实合理满意度高,综合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8.
丽水翡翠柚果实近圆形 ,果皮淡绿色 ,香味淡雅 ,单果重 70 0~10 0 0g ;果肉晶莹翠绿 ,液胞软脆多汁、味甜、口感清爽 ;果汁维生素C含量高达 10 8.0 4mg/ 10 0ml,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2 % ,总糖 10 .2 9g/ 10 0ml,总酸 0 .33mg/ 10 0ml。其果实极耐贮藏 ,常温下可贮  相似文献   

9.
为给西梅品种的品质评价和西梅产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以河西地区沙荒地栽培中表现良好的3个西梅品种"女神""红西梅"与"蓝蜜"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和比较了3个西梅品种的果实外观和果实内在品质。结果表明:"蓝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维生素C含量都比较高,果实口感极好,但果个较小;"红西梅"果形中等,含水量较高,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及维生素C含量中等,口感好;"女神"果个大,但含水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最低,口感较差。可溶性固形物与可滴定酸、可溶性糖与果实硬度、可溶性糖与可滴定酸之间呈负相关,其他指标之间正相关。由此可见,"蓝蜜"果实品质优于"红西梅"和"女神"。  相似文献   

10.
白肉甜油桃‘北极星’贮藏过程中果实品质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白肉甜油桃‘北极星’为试材,研究其在贮藏过程中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硬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在3℃贮藏条件下,‘北极星’果实可贮藏42d;贮藏过程中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贮藏天数的增加均呈先下降,后上升,最后再下降的变化趋势;第42d时果实硬度(12.12kg·cm^-2)仅比采收当天(12.6kg·cm^-2)降低3.8%;可滴定酸含量随贮藏天数的增加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1.
了解沙棘种质资源特性是其种质创新和良种选育的基础。为给沙棘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良种培育提供理论依据,分别从山西省沙棘野生资源重要分布区的右玉、交城、古交和沁源共采集了45个沙棘单株的果实样品进行观测与分析,比较分析了不同单株、不同采样地区、不同颜色果实的结实性状(结实密度、果实横径、果实纵径、果形指数、果柄长度和百果质量)和营养成分(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VC和黄酮含量)及其差别,并对其性状特性与营养成分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观测结果表明:采集于交城的27号单株在结实特状和果实外观品质上的表现均最优,果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黄酮含量均最高的单株编号分别为10、7、32和27号;不同地区沙棘的结实密度、果柄长度和果实中V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采集于古交的沙棘果实其结实密度最大,采集于沁源的沙棘果实其VC含量最高,采集于古交的沙棘果实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不同颜色沙棘果实间其百果质量、结实密度、果实横径和纵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黄色果的百果质量最大但结实密度最小。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果实中的黄酮含量与VC含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可溶性糖含量间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掌握不同产地‘澳洲青苹’的果实形态及品质特征,从而为‘澳洲青苹’生态区划研究奠定基础,分别从11个产地采集了‘澳洲青苹’果实样品,并就其横径、纵径、果形指数、单果质量、硬度、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糖酸比、维生素C含量和出汁率等形态与品质指标进行了测定与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澳洲青苹’的果实形态和品质特征间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果实横径、纵径和果形指数间的差异均相对较小,各产地‘澳洲青苹’的果形指数普遍在0.8~0.9之间,其果实接近于圆形或近圆形;而其单果质量和果肉硬度间的差异均较大,其中,单果质量以辽宁绥中产地的为最大(221.0 g);果肉硬度和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均以甘肃清水县产地的为最高,分别为10.8 kg·cm-2和12.95%;可滴定酸含量,宁夏银川产地的最高(0.9%),山东栖霞市产地的最低(0.63%);VC含量,甘肃清水县产地的最高(达157.1 mg·g-1),陕西眉县产地的最低(115.1 mg·g-1);各产地的‘澳洲青苹’其出汁率间的差异相对较小,其出汁率在68.9%~76.8%之间。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信阳地区适宜的桃树设施栽培措施,以信阳地区五月鲜桃为试材,以露天栽培为对照,分析不同避雨栽培措施下五月鲜桃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纵径和横径以及可溶性糖、可滴定酸、花青苷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露天栽培措施下果实纵径和横径、可溶性糖含量、花青苷含量基本上在各个时期均最低,避雨条件下采用覆草栽培措施果实纵径和横径最大,可溶性糖和花青苷含量均最高,采收期糖酸比显著高于对照。因此,与露天栽培相比,避雨栽培条件能给信阳五月鲜桃提供更为优良的生长环境,且避雨条件下采用覆草栽培措施果实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14.
北方主要越橘栽培品种果实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方主要越橘栽培品种为材料,进行了果实品质、抗氧化物质及其能力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6个品种中北蓝(Northblue)果形最大,蓝丰(Bluecrop)果实总糖含量最高,美登(Blomidon)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酸含量最高。越橘果实的主要抗氧化物质为花色苷、酚类和类黄酮化合物,其中,北蓝果实的花色苷和总黄酮含量最高,北陆(Northland)的多酚含量最高,伯克利(Berkeley)的花色苷、总黄酮和多酚含量均最低。通过总还原力、DPPH和清除超氧自由基的检测,蓝丰、北蓝、北陆的抗氧化能力较强,伯克利的抗氧化能力最弱。  相似文献   

15.
对云南省澄江县引种的杰兔、粉蓝、园蓝、灿烂4个兔眼蓝莓品种果实的外观性状及物质含量进行了测定,进而对其果实的综合营养品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4个兔眼蓝莓品种扁球形为小果型,单果重小于1 g。果实中蛋白质、总糖、总酸、Vc、可溶性固形物、水分、纤维素的含量变幅依次为251.89~531.18 mg/100g、5.76~8.03 g/100g、0.08%~0.13%、3.75~5.40 mg/100g、14.8%~16.6%、81.38%~82.75%、7.91%~15.30%,矿质元素P、K、Ca、Mg、S、Fe、Zn、Cu、Mn含量较丰富。不同品种间,果实中营养成分含量差异明显。果实综合营养品质最好的品种是杰兔,最差的是园蓝。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水肥耦合对蓝莓新梢生长、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情况,以大田条件下5年生的兔眼蓝莓‘灿烂’为供试材料,采用不同的水分(W)、肥料(F)耦合处理,结果表明:水肥耦合可显著提高蓝莓产量及果实内在品质,蓝莓产量最高及最低的处理分别为中肥高水处理(F2W4)及低肥低水处理(F3W1),F2W2处理可有效提高蓝莓花青素含量,F2W3处理可有效提高蓝莓可溶性糖含量,F2W4处理可降低蓝莓可滴定酸含量,从而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不同水肥耦合处理对果实纵横径、果形指数及单果质量均无显著影响。综合来看,中肥中高水处理(F2W2及F2W3)是最佳的水肥配比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为给河南地区柿主栽品种的选择和柿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河南柿果品竞争力,促进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河南柿生产栽培中常见的几个品种及近年来培育的新品种为试材,对其果实品质进行评价。采用"合理-满意度"和多维价值理论的合并规则,以品种的单果质量、风味、肉质、果形、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总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单宁含量、种子数量10个指标作为评价目标,对河南地区的‘黑柿1号’‘红灯笼’‘火罐柿’‘八月黄’‘方柿’‘次郎’‘阳丰’‘新秋’‘禅寺丸’9个品种果实品质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黑柿1号’‘红灯笼’和‘火罐柿’3个涩柿品种和‘阳丰’‘次郎’‘新秋’3个甜柿品种综合品质优异,适合在河南及周边地区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猕猴桃果实产量与品质,在猕猴桃园以套种蕺菜、清耕和对照作为试验处理,测定不同时期猕猴桃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和果实产量及品质,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套种蕺菜后猕猴桃根际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比对照处理提高13.95%、7.92%和3.94%,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分别提高19.01%、28.89%和16.32%,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磷酸酶活性分别提高17.02%、12.63%、17.57%和7.98%,单果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分别提高7.14%和7.68%,维生素C、干物质、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和可滴定酸含量分别提高7.97%、18.29%、2.09%、12.37%和14.18%。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套种蕺菜后猕猴桃根际土壤速效钾含量与土壤中细菌数量、真菌数量、放线菌数量、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磷酸酶活性极显著正相关。土壤细菌数量与蔗糖酶活性显著正相关,与磷酸酶活性极显著正相关。土壤真菌数量与蔗糖酶活性极显著正相关。土壤放线菌数量与蔗糖酶活性、磷酸酶活性显著正相关。土壤速效磷含量与维生素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极显著负相关,与干物质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溶性总糖含量极显著正相关。土壤细菌数量、放线菌数量与维生素C含量极显著负相关。土壤真菌数量与维生素C含量显著负相关。土壤脲酶活性与干物质含量显著正相关,与可滴定酸含量显著负相关。维生素C含量与土壤蔗糖酶活性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磷酸酶活性显著负相关。套种蕺菜有利于提高猕猴桃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增加猕猴桃果实产量,改善猕猴桃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9.
为评价大竹地区不同香椿品种嫩芽的营养品质,筛选出营养丰富、满足不同需求的品种,为香椿育种和栽培提供参考。测定8个香椿品种的营养成分,对其营养品质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香椿品种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脂肪和维生素C含量差异明显,其变幅依次为5.22 mg.100 g-1~8.30 mg.100 g-1,0%~4.32%,0.60%~9.57%,53.80 mg.100 g-1~113.00 mg.100 g-1。综合营养品质最好的品种是红香椿,营养品质最差的是褐香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