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刘剑  王艳  江兰 《长江蔬菜》2012,(5):47-48
2011年江苏省丹阳市皇塘镇发生大面积大棚西瓜裂瓜现象,给瓜农造成重大损失。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裂瓜与西瓜品种、气候、肥水管理和采收管理不当关系密切。生产中应采用综合配套措施,选准品种,科学整枝留瓜,加强水分管理,合理施  相似文献   

2.
宫国义  魏蕾 《蔬菜》2007,(9):10-11
由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的京欣系列西瓜,以其高品质风靡全国。但其突出的不足是易裂瓜,贮运性不佳,产量稍低。针对上述问题,中心工作人员对西瓜的耐裂性、丰产性进行改良。经过几年的  相似文献   

3.
许杰 《长江蔬菜》1989,(4):12-13
西瓜中后期管理工作的好坏,与产量和质量的关系很大。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西瓜开花座瓜以后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现介绍如下。一、中期控藤理藤西瓜到了中期分枝力很强,要及时控藤理藤,使瓜蔓排列整齐,减少养分消耗和病虫害发生,提高座果率.通过控藤理藤,又能使西瓜避免藤叶重叠,促进植株间通风透光,  相似文献   

4.
西瓜新品种‘豫星3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星三号’为 早熟西瓜新品种,植株生长势稳健,平均单瓜质量7 kg左右, 产量45~60t .hm-2。果实高圆形,果皮花色,覆有墨绿锯齿条带。果肉鲜红色,肉质细嫩爽口,汁多味甜,风味佳。果皮薄而韧,不易裂瓜。抗病性、抗逆性较强,较耐贮运。  相似文献   

5.
梁超澎 《蔬菜》2013,(1):36-37
西瓜畸形瓜主要有偏头瓜、空洞瓜、变形瓜、裂瓜,分别阐述了各畸形瓜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指出授粉不良,温湿度变化大,浇水不均,土壤干旱,成熟度不一致等是引发各种西瓜畸形的主要原因,需要从栽培精细管理入手,如人工授粉,控制结果节位,栽花引蜂等方法来预防畸形瓜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小型西瓜是目前西瓜家族中的佼佼者,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小型西瓜的生长发育与普通西瓜有差异,以保护地栽培为多,露地栽培裂瓜现象较为严重,大大影响其产量及经济效益,针对这一特性,我们从2001年开始对其夏季露地搭架栽培进行试验研究,总结出一套小型西瓜搭架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鄂西瓜16 号’是以‘01P005’作母本,‘01P011’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熟西瓜品种。 平均单瓜质量3.0 ~ 3.5 kg,产量30.0 ~ 37.5 t · hm-2;果实高圆形,果皮绿色,覆墨绿色锯齿状条带;果肉 鲜红色,中心糖含量11.13%,边糖含量8.36%。肉质细嫩爽口,汁多味甜,风味佳。果皮薄而韧,不易 裂瓜。抗病性、抗逆性较强,较耐贮运。  相似文献   

8.
‘华欣’为丰产耐裂早熟优质西瓜一代杂种。果实圆形,绿底覆条纹有蜡粉,果皮厚0.9 cm,果肉大红色,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5%左右。果实发育期33 d左右,单瓜质量为8 ~ 10 kg。保留了‘京欣’西瓜脆嫩、口感好、糖度高的优点,且产量更高、耐裂性好,保护地产量67.5 t · hm-2。田间表现出较更强的抗病性。适合黄淮海地区规模化优势产区保护地和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9.
小拱棚西瓜栽培出现裂瓜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河北省玉田县早春中小棚西瓜栽培的调查研究,重点分析了导致西瓜裂瓜的原因为品种因素、栽培因素及气候异常,并提出了栽培上的措施和对策,即合理科学施肥、提高授粉质量、合适节位留瓜、适时晚浇膨瓜水.  相似文献   

10.
 ‘冠金’是中果型黄瓤西瓜新品种, 植株生长势强, 坐果能力强, 每株可坐果2~3个。果实高圆形, 果皮墨绿色有隐花条, 果肉鲜黄色, 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5% , 口感细脆爽口, 汁多味甜,风味独特, 果皮厚0.8 cm, 皮坚韧, 不易裂瓜, 耐贮运, 耐湿。平均单瓜质量3.47 kg, 产量36.5 t/hm2左右, 中抗枯萎病, 抗逆性较强。较抗病毒病、炭疽病、细菌性果腐病, 适合广西、广东、海南、湖南等西瓜产区保护地或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1.
《长江蔬菜》2003,(7):25-25
误区一:单瓜重和产量越高越好。单瓜重及产量与品种的熟性、环境、栽培条件有关。一般栽培条件下,早熟西瓜品种单瓜重4~6kg,每667m2产量2500~3500kg;中晚熟西瓜品种单瓜重4.6~7.5kg,每667m2产量3000~4000kg。无籽西瓜一般果大,产量高,也较晚熟。的确也有些喜欢大水大肥的“傻大个”西瓜品种,这些品种产量虽很高,但果实品质往往欠佳,市场前景不好。因此,瓜农对那些把单瓜重和产量宣传得极高的西瓜品种,一定要谨慎购买。误区二:果实含糖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越高越好。一般栽培条件下,成熟的西瓜果实含糖量10%已比较甜,11%~12%时感觉已很…  相似文献   

12.
红宝来西瓜是2004年从日本引进的优质礼品西瓜品种,表现抗病性强、商品性好、口感好,商品瓜价格高,产量高(嫁接后产量更高).耐寒、耐热性均强,是礼品西瓜种植专业户及专业种植基地的理想品种.  相似文献   

13.
王迪轩 《蔬菜》2007,(4):27-27
“叭”、“叭”、“叭叭叭”,家住赫山区新市渡镇的小刘栽种了1300m^2的西瓜,一阵暴雨过后,眼看着许多就要上市的西瓜从瓜脐部自然开裂成两半或多瓣,真是心痛不已,一筹莫展。“莫非买错了种?”经请教有关专家,被告知这是西瓜的一种裂瓜现象。  相似文献   

14.
 ‘黑秀’西瓜新品种( F1 ) 植株生长势较强, 平均单瓜质量7 ~ 10 kg 左右, 产量67.5~75 t/hm2。果实椭圆形, 果皮黑色, 覆有白色蜡粉。果肉大红色, 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1.6% , 瓤脆爽口, 汁多味甜, 风味极佳。果皮韧性好, 不裂瓜, 较耐贮运。抗病性、抗逆性较强。  相似文献   

15.
‘绿之秀’西瓜是于2002年用‘M-10’作母本,‘L-38’作父本杂交育成的中早熟新品种,适宜在河南省各地种植。全生育期100d左右。植株生长势稳健,平均单瓜质量8kg左右,产量39.20~46.60t.hm-2。果实椭圆形,果皮绿色具网纹。果肉鲜红色,肉质脆沙爽口,汁多味甜,风味佳。果皮薄而韧,不易裂瓜。抗病性、抗逆性较强,较耐贮运。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明西瓜生产中氯吡脲使用的关键控制点,以‘中科1号’和‘中科6号’2个西瓜品种为试材,采用7个不同剂量的氯吡脲在开花当天涂抹瓜胎,分析西瓜坐果率、裂瓜率、番茄红素和糖含量等重要农艺性状,并评价氯吡脲的使用剂量及其安全性。结果表明,氯吡脲施药剂量与西瓜坐果率和裂瓜率呈显著正相关,西瓜中番茄红素含量与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适量的氯吡脲可以提高西瓜坐果率,增加番茄红素和葡萄糖含量。‘中科1号’和‘中科6号’西瓜上使用氯吡脲的最佳剂量均为5 mg·kg-1。待西瓜成熟时,在2个西瓜品种的果实中均未检出氯吡脲残留,不影响消费者安全食用。研究结果可为西瓜生产中氯吡脲合理使用提供技术支撑,为引导消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摘要:从品种选择、定植前后管理、防治化瓜与裂瓜、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西瓜双拱一苫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8.
嫁接西瓜无公害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平  陶勤  龚佩珍  唐红芳 《蔬菜》2012,(8):20-22
平湖市通过示范推广嫁接西瓜无公害配套栽培技术,克服了传统西瓜嫁接中因砧木品种混乱和嫁接技术不规范而造成的西瓜产量、品质不稳定的问题,在提高西瓜抗病、抗逆性的同时确保了平湖西瓜的产量和品质,从品种选择、嫁接西瓜育苗技术、嫁接西瓜生产技术和采收等方面对该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湖州地区春季西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对小型西瓜的不同留瓜个数和中型西瓜的不同整枝方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小型瓜单株留2个瓜,中心糖含量可达10.67%,667 m~2产量达2 419.2 t,既保证了西瓜的品质优良,又保证了生产效益;中型瓜可采用双蔓整枝,在保证产量和品质的同时,简化了田间操作,节约了土地。  相似文献   

20.
袖珍西瓜是普通西瓜中果型较小的一类,发育正常的果实单瓜重在1~2kg。其肉质细嫩,纤维少,含糖量高达11%以上,口感鲜甜,品质极佳,便于携带,作为一种高档礼品瓜,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采用嫁接技术栽培礼品西瓜,可以成功实现早上市,早期产量高,成本低,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