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河南省最新国审的18个小麦新品种的产量与8个主要性状进行关联度分析,以探索小麦产量与主要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大小关系,旨在为小麦的遗传改良与育种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大小顺序为穗粒数>成穗率>基本苗>株高>有效穗数>全生育期>最高茎蘖数>千粒重。其中,穗粒数、成穗率、基本苗、株高是制约产量的最大因素;有效穗数、全生育期、最高茎蘖数、千粒重对产量的制约力依次变小。这一结果可为小麦新品种的高产育种和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安徽农业科学》2020,(2):30-33
为了较快寻找出适合巍山县栽培的大麦品种,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9个大麦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进行关联度分析,进而指导育种实践。结果表明, 052DM3-3、052DM3-8-8、凤03-39、071DM11-4和凤03-9的产量较对照(S500)高,且与对照存在显著差异。大麦品种(系)的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株高、成穗率、基本苗、千粒重、穗粒数、生育期、有效穗、最高茎蘖、穗长。其中,株高和成穗率对大麦的产量影响最大。农艺性状的关联度分析显示,大麦品种(系)各性状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互制约关系。因此,在育种实践中,应采取适当的育种手段,注意株高、成穗率与其他农艺性状之间的协调发展,尽量减少主次性状之间的矛盾冲突,才能有效获得大麦高产品种(系)。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水稻产量与产量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江苏省14个水稻新品种的有效穗、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株高、生育期6个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依次为有效穗>生育期>结实率>穗实粒数>千粒重>株高.  相似文献   

4.
赵加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7):41-42,77
[目的]探索如何协调早秋大麦产量构成三因素的关系,从而提高产量。[方法]连续3年进行早秋大麦品种筛选试验,观察各品种农艺性状变化,通过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研究早秋大麦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主要农艺性状中,与产量相关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有效穗、穗实粒数、株高、千粒重、茎蘖总数、基本苗;对产量的直接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穗实粒数、有效穗、千粒重、株高、基本苗、茎蘖总数;与产量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穗实粒数、有效穗、千粒重、株高、茎蘖总数、基本苗。[结论]穗实粒数和有效穗是影响早秋大麦产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鲁南经济带主栽种植的21个小麦品种的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作灰色关联度分析,研究分析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鲁南经济带小麦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全生育期、容重、穗粒数、千粒重、最高总茎数、成穗率、株高、基本苗、有效穗数。  相似文献   

6.
辽春系列小麦主要产量相关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2012年种植的辽春系列小麦品种(系)的7个主要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大小排序为:基本苗数>有效穗数>株高>穗粒数>生育期>千粒重>穗长。基本苗数、有效穗数、株高、穗粒数、生育期、千粒重、穗长等因素与产量的关联度较高,与产量的关系较密切,对产量影响较大。在选育小麦品种时,首先要保证小麦试验小区的基本苗数和有效穗数相当,然后选择合适的株高和穗粒数以及适当的生育期、千粒重和穗长。  相似文献   

7.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 ,对山东省高肥乙组区试的 12个品种的 7个性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多穗型品种在高肥水条件下各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联度依次为容重 >穗粒数 =生育期 >株高 >成穗率 >穗数 >千粒重  相似文献   

8.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 ,对山东省高肥乙组区试的 12个品种的 7个性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多穗型品种在高肥水条件下各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联度依次为容重 >穗粒数 =生育期 >株高 >成穗率 >穗数 >千粒重  相似文献   

9.
应用相关性和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了18个燕麦品种的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皮燕麦品种中,鲜草产量与苗数、分蘖、茎数、株高、穗长、穗粒数正相关,各农艺性状与鲜草产量的关联度依次为:生育期苗数穗长小穗数株高成穗率单株穗数分蘖茎数穗粒重千粒重穗数穗粒数,籽粒产量与分蘖、穗数、成穗率、单株穗数、小穗数、穗粒数、穗粒重正相关,各农艺性状与籽粒产量的关联度依次为:成穗率千粒重单株穗数分蘖穗长生育期株高小穗数穗粒重穗数苗数茎数穗粒数。在裸燕麦品种中,鲜草产量与苗数、分蘖、生育期、茎数、穗数、单株穗数、株高、穗长、小穗数正相关,各农艺性状与鲜草产量的关联度依次为:穗长小穗数单株穗数生育期穗数株高穗粒重千粒重茎数分蘖苗数成穗率穗粒数,籽粒产量与茎数、小穗数显著正相关,与苗数、分蘖、生育期、穗数、株高、穗长正相关,各农艺性状与籽粒产量的关联度依次为:小穗数穗长茎数单株穗数苗数成穗率穗粒数株高生育期千粒重穗粒重分蘖穗数。从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关联度和相关性来看,皮燕麦和裸燕麦品种表现不尽相同,在品种选育时,应根据不同育种目标,确定相应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0.
对芝麻9个品种9个数量性状与产量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各产量性状的关联度大小顺序为:单株蒴果数》每蒴粒数>千粒重>始蒴高度>株高>全生育期>分枝数>空稍高度。芝麻产量主要取决于与其关联度较高的单株蒴果数、每蒴粒数、千粒重等性状。  相似文献   

11.
对14个粳稻品种(系)的9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与产量关联度较强的性状是单株穗重、有效穗数、每穗粒数、株高,在粳稻高产育种中,应重点选择穗粒并重、有效分蘖多,株高适宜的优良品种(系),而经济系数、单株干重、千粒重、全生育期、结实率等可作为田间选择的参考性状。系统聚类分析将14个粳稻品种(系)划分为3类,第Ⅰ类群穗大粒多、产量高,第Ⅱ类群穗粒结构协调,产量潜力较大,都是值得推广的优良品种(系)。  相似文献   

12.
张化远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472-8473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豫东平原超高产小麦品种的主要性状相关性及其对产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10个性状的关联度依次为容重>穗粒重>单位面积有效穗>抽穗至成熟天数>千粒重>穗粒重>全生育期>株高>最高分蘖>出苗至抽穗天数。与产量形成关系密切的性状主要是容重、穗粒数、单位面积有效穗和抽穗至成熟天数,明确了各种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超高产小麦育种途径。  相似文献   

13.
鲜食糯玉米杂交种青苞产量与相关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10个糯玉米杂交种,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分析了青苞产量与几个产量因子的关联度.结果表明,糯玉米杂交种青苞产量与各产量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穗粗>行粒数>穗位高>出籽率>千粒重>穗长>株高>穗行数>丝前日数.说明目前糯玉米青苞产量主要取决于与其关联度较高的穗粗、行粒数、穗位高、出籽率等性状,为糯玉米杂交种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滩涂盐碱地区大麦植株农艺性状对产量影响的相对重要性,通过对大麦产量及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及通径分析,结合大麦生长发育特点,确定了影响大麦产量的关键农艺性状。结果表明:大麦主要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大小顺序为第一节间长第二节间长单株有效穗数总穗数成穗率株高茎粗穗长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相关性分析表明千粒重(0.934)、总穗数(0.893)、株高(0.820)、成穗率(0.764)和第二节间长(0.762),与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入选的6个因子(茎粗、第一节间长、穗长、总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对大麦产量模型的决定系数达到0.954;通径分析表明株高、成穗率和千粒重对产量的直接正效应最大。在滩涂盐碱地区大麦高产栽培中,建议优先选择植株高、籽粒大而饱满的品种进行栽培。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以10个新选育的杂交稻组合为材料,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组合T9A/R1521在成穗率、株高、实粒数、实粒数、千粒重、全生育期和产量等7个性状上较对照好,且其他性状没有明显缺陷。性状与产量关联度大小依次为有效穗结实率千粒重成穗率全生育期穗长株高实粒数总粒数。在今后的育种中应将有效穗、结实率、千粒重、成穗率和全生育期放在重点上,而穗长、株高、实粒数和总粒数控制在合理方位以内即可。参试品种与对照关联度大小依次为T9A/R1521花香A/20黄C815s/10971316s/R5279311A/汉丝18A/20黄846A/20黄846A/R1521106A/R182846A/nf538。排在前4名的组合除了个别性状表现较差外,大多性状表现突出,长势较强,综合表现较好,适宜在今后的区试中重点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能较准确揭示性状间的关联度以及筛选优良品种,可以为今后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新疆冬小麦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方法】分析232份冬小麦种质资源的株高、有效分蘖数、千粒重等9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相关性和聚类综合评价。【结果】新疆232份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指数较高,9个农艺性状的多样性指数介于1.68~2.10,变异类型丰富,变异系数幅度为10.3%~43.6%,各农艺性状变异系数顺序为单株产量>有效分蘖数>主穗粒重>主穗长>主穗粒数>最多粒数>株高>小穗数>千粒重;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程度为:有效分蘖数(0.838)>主穗粒重(0.564)>主穗粒数(0.559)>最多粒数(0.301)>千粒重(0.269)>主穗长(0.224)>株高(-0.196)>小穗数(-0.102),有效分蘖数、主穗粒重、主穗粒数、千粒重对单株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和相关系数均达显著水平;在欧式距离为16的位置将232个品种划分为5个类群,分析各类群的9个农艺性状特征发现,类群间存在较大差异。【结论】新疆冬小麦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变异较大,且遗传多样性丰富。有...  相似文献   

17.
为了给西藏地区春青稞品种的选育与栽培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笔者通过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计算了西藏地区13个春青稞品种8个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的关联度.结果表明,单位面积成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株高、穗长、小穗数、退化小穗数以及生育期与单位面积产量的关联度分别为0.6334、0.6957、0.6394、0.7088、0.6955、0.7308、0.6241、0.6514;按关联度大小排序为小穗数>株高>穗粒数>穗长>生育期>千粒重>穗数>退化小穗数.从结果来看,培育大穗与秸秆较高品种,提高单穗小稳数、穗粒数可能成为今后西藏地区春青稞育种与栽培管理工作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8.
玉米杂交种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现时期盐城市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江苏省区试16个玉米杂交种11个农艺性状与产量数据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玉米新品种的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千粒重、出籽率、行粒数、轴粗、穗粗、穗位高、穗行数、株高、秃尖长、全生育期、穗长,千粒重是影响玉米杂交种产量的主要因素,穗长对产量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玉米产量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gray correlation analysis),对10个宁夏玉米杂交种的7个数量性状与子粒产量进行分析,明确各数量性状与籽粒产量的关联度,结果表明,玉米杂交种各数量性状(quantitative trait)与产量的关联度大小顺序为:叶数>行粒数>株高>穗长>百粒重>穗行数。  相似文献   

20.
杂交玉米产量相关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杂交玉米产量比较试验中11个参试组合的产量与11个相关性状间的关联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对产量的影响顺序为:穗粗>出籽率>穗行数>行粒数>籽长>千粒重>株高>穗长>穗位高>茎粗>秃尖长。因而,在杂交玉米品种选育过程中,应当注重选择果穗比较粗、出籽率高、穗行数较多、行粒数比较多、籽粒比较长的组合,对于秃尖长、茎粗、穗位高等可放宽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