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0 毫秒
1.
通过两年的大面积试验示范,系统总结了徐薯27甘薯品种在丘陵旱地生态条件下的产量表现:在品种对比试验中,产量居6个参试品种第一位,单产鲜薯3 073 kg/亩,较对照徐薯18增产25%;在大面积示范推广中,0.67万hm2平均单产鲜薯2 876.6 kg/亩;在小面积高产攻关中,15亩最高单产鲜薯平均实现4 863.8 kg/亩,表现出良好的高产潜力和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同时总结形成了丘陵旱作生态条件下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1现状 卢龙县甘薯栽培已有百余年历史,在建国初期栽培面积只有10余万亩,鲜薯单产不足千斤;60、70年代甘薯面积扩大到20万亩左右,单产水平提高到1000kg左右:到80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县政府确立了开发利用甘薯资源的发展方向,甘薯面积直线上升,每年递增近万亩,90年代初达到30万亩,到本世纪初已达到34万亩,单产水平比建国初期翻了两番。2002年全县甘薯栽培面积338635亩,亩产鲜薯1684kg,总产57万t,年生产淀粉10万t。  相似文献   

3.
通过2015-2016年连续两年大面积试验示范,探讨了甘薯品种济薯26在丘陵旱地生产条件下的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结果表明,在品种对比试验中鲜薯单产3 170 kg/亩,产量居6个参试品种第一位,较对照烟薯25增产29.1%;两年累计示范推广面积0.55万hm2,平均鲜著产量3 120.5 kg/亩,其中,2016年1 hm2高产攻关田经专家测产验收平均鲜薯单产5 629.1 kg/亩。并系统集成了丘陵旱作生态条件下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为充分发挥甘薯品种秦薯5号的高产潜力,在总结秦薯5号高产典型案例的基础上,按照秦薯5号超高产量栽培的技术路径,探索总结了一套秦薯5号亩产5 000 kg的栽培技术措施在产区推广应用,进一步提高了秦薯5号品种的种植效益。秦薯5号亩产鲜薯5 000 kg产量构成:密度3 500株/亩,单株薯重1.4~1.6 kg,单株结薯数5~8块,单块薯重0.2~0.6 kg。  相似文献   

5.
徐紫薯8号为高花青苷型甘薯新品种,生育期影响结薯习性、产量及品质性状。本试验研究78~188 d共12个生育期下徐紫薯8号薯形、单株结薯数、大中薯率、产量、花青苷含量及淀粉含量等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徐紫薯8号各个性状差异显著。大中薯率、亩鲜薯产量、淀粉含量和花青苷产量随生育期延长逐渐升高;薯块长宽比、小薯率、还原糖和可溶性糖含量随生育期延长而下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亩鲜薯产量与单株结薯数、大中薯率、烘干率、亩薯干产量和淀粉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生育期148 d甘薯单株结薯数最多,亩鲜薯产量和花青苷产量均最高,分别达每667 m23 927.00 kg和4. 25 kg,大中薯率达90%,甘薯商品性好,食用品质佳。  相似文献   

6.
对三个马铃薯品种在长泰县进行引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闽薯1号表现最好,亩鲜薯和亩商品薯产量分别为2521.7kg、2135.9kg比对照增产43.1%,主茎个数和单薯重优于对照(紫花851),其次是中薯3号,产量比对照增产33.3%,综合性状表现优于对照,均适宜在闽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通过试验进一步验证不同施肥水平与红薯产量的关系和实际应用效果,获得红薯的最佳施肥量,为得出长兴片区红薯的科学施肥依据。试验得出该片区配方施肥区红薯亩产2253.8kg,比常规施肥区亩新增鲜薯214.1kg,增产10.5%,比无肥区新增鲜薯889.8kg,增产65.24%;由于配方合理农学效率比常规施肥区高,配方施肥的氮农学效率111.23 kg,增施1个“N”的养分量,可获得111.23kg鲜薯产量,比常规施肥区增加59.25kg;增施1个“P”的养分量,可获得148.3kg鲜薯产量,比常规施肥区增加83.84kg;增施1个“K”的养分量,可获得49.4kg鲜薯产量。氮肥利用率比常规施肥区提高20.74%,磷肥利用率比常规施肥区提高11.49%,钾肥利用率27.19%。通过优化施肥配比,化肥用量明显减少,农业节本增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宁南山区马铃薯贮藏保鲜实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又叫土豆、洋芋、地蛋等,近几年来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180万亩左右,年产鲜薯15亿kg,折主粮3亿多kg.  相似文献   

9.
商州区是优质薯适生区,2010年被纳入部省马铃薯高产创建县区之一,通过精心组织、集成、组装推广关键增产技术,实现了万亩马铃薯套种玉米,鲜薯平均单产为3264.2kg/667m2,百亩核心攻关田单产为4286.6kg/667m2,促使2011年全区整乡镇推进马铃薯连片高产创建面积达2023.34hm2。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宁南县依托丰富的光热资源,大力发展冬季马铃薯这一富民产业,全力打造"全国冬季马铃薯第一县"。2013年,全县种植冬马铃薯14.3万亩,增加1.3万亩。目前,冬马铃薯已经收获完毕,平均亩产鲜薯2 140kg,产量30.6万吨,增产12.1%。鲜薯田间收购均价2.2元/kg,总产值达6.7亿元,薯农人均纯收入5 728元,增加179元。2014年,该县冬季马铃薯产业实现了"四个转变",即从分散零星种植向规模化种植转变,从  相似文献   

11.
富钾土壤中氮、磷肥不同水平对甘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试验研究了氮肥、磷肥不同水平对甘薯生长发育动态、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肥试验中,氮水平为75 kg/hm2处理的薯块鲜质量和茎叶鲜质量都达到最大,鲜薯产量达51 519.25 kg/hm2,单株结薯数达5.0个,商品薯率为89.43%,平均单株薯质量为1084.71g;氮水平小于等于75 kg/hm2处理的薯块鲜质量和茎叶鲜质量均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而提高;氮水平大于等于75 kg/hm2处理薯块鲜质量和茎叶鲜质量随着施氮水平的升高急剧下降。在磷肥试验中,磷用量为135 kg/hm2时,鲜薯产量最大,为46 802.35 kg/hm2,单株结薯数为4.65个,商品薯率为91.0%,平均单株薯质量为978.0 g;磷水平低于135 kg/hm2时,随着磷用量的提高产量逐渐增大,磷水平高于135 kg/hm2时,随着磷用量的提高产量降低。合理施肥是甘薯增产增收栽培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同安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引进多个脱毒马铃薯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比较。"兴佳2号"平均亩产鲜薯2954.6kg,最高产量达3177.2kg/亩,比当家种"克新18号"产量2715.2kg/亩增239.6kg,增幅达8.81%,增产增幅均达极显著水平。该种薯的外观、品质特性、产量性状、抗逆性等系列品性综合表现较优,可作为同安区大量推广种植的优良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3.
在土壤硒含量为0.4mg/kg,土壤pH值为5.9的微酸土质条件下,桂经薯8号具有较好的天然富硒能力,可以作为富硒品种在该地区推广种植。结合鲜薯产量,适宜桂经薯8号的外源施硒用量为400~600ml/666.67 m2,鲜薯产量可达1805.94~1822.24kg/666.67 m2,鲜薯硒含量为0.0452~0.0589 mg/kg。苏薯16号的适宜外源硒肥用量为600~800ml/666.67 m2,鲜薯产量可达1676.10~1687.95 kg/666.67 m2,鲜薯硒含量为0.0524~0.0765 mg/kg。  相似文献   

14.
红薯是唐河县的传统杂粮作物,目前,唐河县红薯种植面积15万亩左右,每亩鲜薯产量约为3000kg,成为岗丘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15.
1999年,我们在5个行政村示范推广种植了百余亩地膜覆盖栽培的苏薯8号甘薯,平均亩产鲜薯3342公斤,比露地栽培亩增产1190公斤。现将有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甘薯新品种莆薯41的选育与抗病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莆薯41经杂交选育、抗病性鉴定、省品种区试和生产示范等,表现迟熟、高产、中优质、高抗蔓割病兼抗薯瘟病等。我省各地生产利用,一般早薯每667m^2产鲜薯3500-4000kg,高产可达5000kg,晚薯产鲜薯2500-4000kg,较当家种金山57增产20%,重病区增产更显著。晒干率25%-26%,出粉率11%-12%,煮食味软甜,适口性好,薯干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17.
<正>甘薯是卢龙县的主栽粮食作物,占总耕地面积的24.4%,2012年卢龙县甘薯面积15万亩,鲜食甘薯面积达1万亩,平均亩产鲜薯2000kg,总产达3亿kg以上。品种有胜利百号、一窝红、卢选一号等,主要分布在卢龙镇、木井乡、双望镇一带。多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以发展抗旱稳产作物甘薯为主导产业,甘薯已由粮食作物转化为  相似文献   

18.
桂薯96-8是以桂薯青头不论春为母本、多个品种为父本计划集团杂交选育而成的甘薯新品种。1999~2000年参加第六周期广西甘薯新品种区试,鲜薯平均产量26816kg/hm^2,烘干率28.32%,干薯产量7594kg/hm^2。2002年参加国家南方区甘薯优质种区试,鲜薯平均产量32385kg/hm^2。2001~2003年在广西各地进行多点示范,平均产量27105kg/hm^2。该品种抗病毒病,高抗蔓割病,中抗薯瘟病Ⅱ群菌株,耐早性强,结薯性好,大薯率高,品质优,食味好,适于加工。  相似文献   

19.
不同钾肥施用量对甘薯新品种龙薯14产量影响的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甘薯新品种龙薯14最佳钾肥施用量,优化甘薯生产综合施肥技术,采用田间试验,设计了7种在施用等量氮、磷肥的条件下,不同钾肥施用量对龙薯14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甘薯新品种龙薯14薯干与淀粉产量较高,薯形好,大中小薯比例适当,产量高,商品率达90%以上,抗病强,有较高的经济效益,适宜在福建省长汀县境内推广种植。在施用等量的氮、磷肥条件下,钾肥施用量对龙薯14的产量影响较大,鲜薯产量随钾肥施用量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当亩施用18kg纯钾,即硫酸钾36kg时,龙薯14产量最高,达2 512kg/亩,取得的效益最好。这一结果为甘薯生产平衡施肥、配方施肥以及综合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赵凤茹 《河北农业》2006,(12):32-32
卢龙县是个传统的农业大县,栽培作物以甘薯为主。近几年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善及保健意识的提高,从农村到城市对鲜薯更加亲睐。如何解决鲜薯储藏问题,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在这方面,我县卢龙镇邵家峪村通过多年的试验,探索总结出一整套的鲜薯储藏技术。该村总耕地面积1026亩、181户。其中栽植甘薯面积910亩。该村有传统储藏鲜薯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