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喀什地区,地委行署决定从2002年冬播开始正式启用以"两圃提纯",县、乡两级供种为主要内容的"1-2-5"小麦种子工程。即:1万亩小麦要有1亩穗行圃,20亩原种圃,500亩一代扩繁田。到2005年,全地区小麦大田的纯度达到98%以上,并且要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相似文献   

2.
洛麦23通过建立穗行圃或穗系圃,与“三圃制”结合,形成了4个级别的种子生产程序:先建立穗行圃,再建立穗系圃;穗行圃和穗系圃,隔年交替进行;穗行圃混合收获种子或穗系圃收获种子,再加繁一代即为育种家种子;育种家种子繁殖原原种,原原种繁殖原种。原种即应用于大田生产。通过和种子企业、农场、种子生产专业村合作,采用“科研单位+种子企业+农场+生产基地”联合体,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至2013年,洛麦23在黄淮麦区南片得到了较大面积的推广利用,累计推广应用面积在100万hm2以上,创社会经济效益13.7亿元。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优良品种新冬41号为代表,通过对其种穗选择、规格播种、病虫害防控、去杂去劣和决选收获等技术措施的总结,综合阐述塔额垦区冬小麦穗行圃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小麦是典型的自花授粉作物,一般采取3年三圃制和2年二圃制提纯,但是三圃制提纯不但周期长,而且制种成本较高。所以现在大多数种子企业对小麦原种制种一般都采用"二圃制"循环制种技术。一、单株(穗)选择1.单株(穗)选择材料材料来源于本地或外地原种圃、种子繁殖田。也可专门设置选种圃,稀条播种植,以供选择。2.单株(穗)选择的重点所选单株(穗)必须具有原品种典型性和丰产性。3.田间及室内选择①株选分2步进行,抽穗至灌浆阶段根据株型、株高、抗病性和抽穗期等进行初选,做好标记。成  相似文献   

5.
<正>小麦"三圃一田"是指小麦穗行圃、穗系圃(原原种)、原种圃和良种田。目前和田地区普遍采用三年三圃制,即穗行圃、穗系圃、(生产原原种)—原种圃(生产原种),供应  相似文献   

6.
<正> 良种繁育任务,一是加速繁育种子,二是保持良种的种性。按国家标准局批准的作物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规定,繁育作物原种一般采取单株(穗)选择,分系比较,混系繁殖的方法。即株(穗)行圃,株(穗)系圃,原种圃三年三圃制。自1987年我场被定为省级种子基地后,小麦的提纯复壮一般采用穗行圃和原种圃二年二圃制。这样生产原种的周期缩短,速度加快。1988年我场收获穗行圃556亩,除选部分优行进入穗系圃外,大部分经选择后进入原种圃。这样1989年收获原种圃1万亩,穗系圃559亩,穗行圃579亩。在二年中原种生产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增加了效益。但  相似文献   

7.
轮台县冬小麦测土配方施肥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冬小麦测土配方施肥种植情况轮台县2009~2011年全面深入开展冬小麦测土配方施肥工作,2011年全县耕地面积33867公顷,种植冬小麦面积7800公顷,种植品种为新冬22号和新冬21号。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面积3120公顷,配方肥施用面积1533公顷。二、冬小麦配方施肥情况2009~2010年有机肥总用量为8.12万吨,平均每667米2使用量700千克,化肥总用量(折纯)为0.638万吨,其中:667米2氮肥均用量为15.89千克,磷肥用量为8.28千克,钾肥用量为2千克。  相似文献   

8.
一、常规水稻原种生产1单株选择单株选择在原种圃、株系圃内当选株系、纯度高的大田或保存的低世代种子田中进行,有条件的在专设的选种圃中进行。抽穗期进行初选,做好标记,在成熟期逐株复选。当选单株的"三性"、"四型"、"五色"、"一期"必须符合原品种特征特性。所谓"三性"即典型性、一致性、丰产性;"四型"即株型、叶型、穗型、粒型;"五色"即叶色、叶鞘色、颖色、稃尖色、芒色;"一期"即生育期。选株时禁止在边行或缺株周围进行。选择数量依下一年株行圃面积而定。一般每公顷株行圃需  相似文献   

9.
焉耆垦区历年来以种植春小麦品种新春6号为主,平均667米~2产量500千克。为提高小麦品质及产量,2016年特引进冬小麦新品种新冬22号,示范种植2.2公顷。示范结果表明:新冬22号667米~2产量545千克,667米~2收益391.4元。种植冬小麦较种植春小麦667米~2节省化肥19.4千克,节省种子成本26元,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1选育经过 籼型优质软米水稻品种“佛稻1号”(原名弥优1号)系弥勒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采用系统选育方法,经5年5代连续选育而成。于1999年在种植“云恢290”的大田中发现选择的变异单株(15穗),2000年以穗系号编入选种圃中,  相似文献   

11.
2018年,呼图壁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在二十里店镇宁州户村试验示范冬小麦新品种新冬52号100公顷,经测产,667米2平均产量达512.5千克,该品种高产、大穗、多抗,稳产性和丰产性较好。本文简要阐述了新冬52号的品种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冬小麦新品种在呼图壁县及周边县市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不同穗位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以新冬22号和新冬43号为供试材料,采用逻辑斯谛(Logistic)方程对5种施氮量(折纯,0、150、300、450、600 kg·hm~(-2),分别记为N_0、N_1、N_2、N_3、N_4)处理下2种冬小麦不同穗位的籽粒灌浆过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滴灌冬小麦穗部粒重具有近中优势,快增期与缓增期籽粒灌浆参数易受施氮量影响的穗位存在品种间差异。新冬22号和新冬43号的最优施氮量分别为450 kg·hm~(-2)和300 kg·hm~(-2),该施氮量能有效提高中部和下部穗位籽粒千粒重的增重速度,增加上、中、下3个穗位籽粒的粒重,并延长灌浆持续天数,充分发挥其产量潜力。  相似文献   

13.
1997—2004年甘肃省冬小麦研究所引进国际冬小麦改良项目(IWWIP)半干旱地冬小麦观察圃、水地冬小麦观察圃和兼性及冬小麦观察圃等试验材料17套2091份。通过试验发现在IWWIP观察圃中有许多材料高抗条锈病,丰产性好,抗旱性强,品质优良。但多数材料植株偏高,穗部性状较差,抽穗期偏晚,不宜在生产上直接利用。作为品种资源,育种中对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的材料可重点进行研究利用;对某些方面表现突出的材料,也可根据材料特点有针对性地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4.
轮台县光、热、水资源丰富,适合种植冬小麦。为了优化我县冬小麦品种种植结构,提高良种覆盖率,2012~2013年,对轮台县种子管理站提供的8个冬小麦新品种与本地主栽品种新冬22号进行对比试验,旨在筛选出适宜我县种植的冬小麦新品种,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品种新冬22号(CK)、方头绿、紫晶、0011、0012、M优1号、中普6号、石冬8号、新冬33号。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不同穗位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以新冬22号和新冬43号为供试材料,采用逻辑斯谛(Logistic)方程对5种施氮量(折纯,0、150、300、450、600 kg·hm-2,分别记为N0、N1、N2、N3、N4)处理下2种冬小麦不同穗位的籽粒灌浆过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滴灌冬小麦穗部粒重具有近中优势,快增期与缓增期籽粒灌浆参数易受施氮量影响的穗位存在品种间差异。新冬22号和新冬43号的最优施氮量分别为450 kg·hm-2和300 kg·hm-2,该施氮量能有效提高中部和下部穗位籽粒千粒重的增重速度,增加上、中、下3个穗位籽粒的粒重,并延长灌浆持续天数,充分发挥其产量潜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发掘冬小麦品种抗旱种质资源,在两种灌水处理条件下,田间筛选小麦抗旱资源,拓宽新疆冬小麦抗旱遗传育种选择范围。【方法】以4份新疆、16份黄淮麦区冬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分别在5次灌水和3次灌水处理条件下,对小麦单株成穗数、株高、穗长、穗基部不育、穗顶部不育、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等9个农艺性状和产量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两种处理下,20份材料的9个农艺性状总体差异较大,5次灌溉处理下大部分性状的均值高于3次灌溉处理;各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差异较大;各性状抗旱系数变化在0.75~1.13;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两种灌水处理下产量都在前7位之内的有山农15号,烟农23号、新冬20号、新冬22号和新冬18号共5个品种;产量都在后6位之内的有山农12号、泰山22号、石4185号、石新616号和石麦18号共5个品种。【结论】适当增加灌水次数可以增加冬小麦产量。尤其是幼苗分蘖和籽粒灌浆成熟期保持充足的水分,对提高冬小麦产量有促进作用。相对黄淮麦区的冬小麦品种,新疆自育的冬小麦品种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新乡地区棉花生产特点和“三圃制”原种生产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育种者提供原原种—县级原种场繁殖原种—乡级良种场繁殖良种的三级良种繁育新程序。除育种者外,县、乡两级场(站)只进行去杂去劣,不再进行三圃选择。改进后的棉花良种繁育程序科学、简便、省工省时,为育、繁、推一体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8.
李兰珍 《农村科技》2007,(12):15-15
任何一个良种,都不会永久地保持其优良的种性,在生产应用过程中,由于机械混杂、生物混杂和环境条件的影响,都不可避免地产生混杂退化现象.为防止良种混杂混化,稳定与提高种性,使良种在生产中充分发挥增产作用,应建立建全良种繁育体系与良种更换制度,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良种子.自1973年以来,我站采用三圃制(穗行圃、行系圃、原种圃)生产正规的小麦原种,小麦产量逐年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北疆7个冬小麦品种抗旱性,在大田滴灌条件下,开展了不同冬小麦品种耐旱性试验,设置了水区和旱区两个水分处理,研究了对不同冬小麦品种叶绿素含量(SPAD值)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旱区各品种的SPAD值明显低于水区,其中新冬41号的SPAD值明显高于旱区其他品种。干旱导致各品种的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及地上部分生物量均明显降低,其中生物量降低幅度3.78%~26.90%,收获指数降低幅度为4.51%~20.42%;旱区籽粒产量最高为7 234.38 kg/hm~2(新冬33号),最低为5 156.25 kg/hm~2。综合各指标和产量因素,本试验条件下新冬33号的耐旱性最强。  相似文献   

20.
小麦原种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小麦原种4级生产程序,包括穗行圃、原种圃、原原种繁殖田、原种生产等内容,以为小麦原种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