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择上、中、下肥力地块各1块,实施了黄杨小米辣配方施肥与群众常规习惯施肥同田大区简比试验。结果表明,收获产量、经济效益,配方施肥都优于常规施肥,同时也表明,试验所采用的上、中、下等肥力下黄杨小米辣施肥配方贴近实际,可大力推广应用。试验还显示,当地黄杨小米辣种植上,产量对基础地力的依赖率53%~54%,表明保护与提升地力具有较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不同肥力条件下辣椒施肥效果的同田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验证不同肥力条件下辣椒的配方施肥比习惯施肥的增产效果,我们进行了辣椒施肥效果同田对比肥料试验。从试验结论中得出,高、中、低不同肥力三地块配方施肥区比常规区每亩多投入383.4元、395元、408.2元,但产量每亩增收293.2、402.7、280.6千克;亩产值增加820.9元、1127.5元、785.8元,纯收益增加437.5元、733元、377.6元。试验表明,测土配方施肥处理在产量和收益上都优于常规施肥和不施肥处理,均能增产增收,中肥力田中配方施肥增收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双季稻种植制度下,连续3年施肥与不施肥对不同肥力土壤基础地力产量、基础地力贡献率、土壤氮磷钾表观平衡和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为不同肥力土壤基础地力培育及土壤肥力维持和提升提供参考。【方法】从32年长期施用不同肥料定位试验的不施任何肥料(CK)、施氮磷钾肥(NPK)和氮磷钾肥配施稻草(NPKS)处理采取土壤,分别代表3种不同肥力水平,设置连续3年施肥与不施肥处理的盆栽试验,监测双季水稻产量、土壤基础地力产量、基础地力贡献率和土壤氮磷钾养分的变化。【结果】在试验期间,不同肥力土壤的早晚稻基础地力产量、基础地力贡献率均表现为:NPKS处理土壤NPK处理土壤CK处理土壤,且随着试验年限的延长,不同肥力土壤之间的差异呈逐渐缩小趋势,到试验第3年,不同肥力土壤之间的差异变得不显著。无论施肥或不施肥,初始肥力越高的土壤经3年6季水稻种植,由作物收获带走的氮、磷、钾养分越多。不同肥力土壤在连续施肥条件或不施肥条件下,肥力养分变化规律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与水稻种植体系中养分输入-输出平衡状况有一定关系。【结论】初始肥力越高的土壤如果连续不施肥,其基础地力下降得越快。因此,对于地力水平较低的土壤应注重合理施肥,培育和提高农田土壤肥力和基础地力;地力水平较高的土壤也应注意高效合理补充养分,以维持土壤较高的肥力水平和持续生产力。  相似文献   

4.
在测土配方施肥和耕地地力评价的基础上,分析隆回县农田肥力特征,探讨农田肥力的变化原因,提出早、中、晚稻在不同目标产量下的施肥建议,以为当地的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试验选择红壤旱地上不同培肥措施的土壤,分别代表不同肥力水平的土壤:即荒地土(低肥力)、茶园土(中肥力1)、花生地(中肥力2)和菜园土(高肥力),通过设置施肥与不施肥盆栽试验,研究不同肥力水平红壤旱地的基础地力贡献率和肥料贡献率。结果表明:施肥可以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各肥力水平的玉米产量的变化趋势为菜园土花生地茶园土荒地土,在红壤旱地上,有机培肥措施不仅可以提高作物产量,而且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和基础地力对产量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6.
为验证不同肥力条件下玉米的最佳施肥量实际应用的效果,我们进行了不同肥力条件下玉米测土配方施肥同田对比试验。从试验结论中得出,高、中、低不同肥力三地块配方施肥区比常规区每667m2少投入19.61元、39元、51.66元,每667m2节本增收130.71元、134.0元、121.16元,新增产投比7.67、4.44、3.44,配方施肥区氮肥利用率比常规施肥区高35.2%、34.1%、32.99%;磷肥利用率高7.14%、11.42%、11.71%;钾肥利用率高7.64%、21.4%、18.89%。测土配方施肥处理在产量和收益上都优于常规施肥处理和不施肥处理,增产增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为指导低平原区粮田基础地力定向培育提供重要理论依据,2012~2014年在大田试验条件下,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土壤肥力水平为主区、不同施肥措施为副区,研究了低平原区不同土壤基础肥力(高肥、中肥、低肥)和施肥方式(CK-30a不施肥,T1-2a不施肥,T2-1a不施肥,T3-3a施NPK肥,T4-3a施PK肥)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地力贡献率和土壤容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肥力条件下小麦、玉米及全年产量基本表现为T3>T2>T1>T4>CK,其中,高、中肥力条件下作物产量差异较小,且与低肥力下的产量差异基本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各肥力条件下,不同施肥措施的基础地力贡献率均表现为T2>T1>CK;各施肥处理在不同肥力条件下的周年基础地力贡献率差异均不显著,但总体来看,高肥力地块对周年产量的基础地力贡献率相对较高.各肥力地块在同种施肥方式下土壤容重差异均不显著;低肥力地块施用氮磷钾肥可以显著降低土壤容重,但随着土壤肥力增高,适当延长氮磷钾肥施用年限才能对土壤容重有明显的降低作用;氮肥对土壤紧实度的调控效应高于磷钾肥.  相似文献   

8.
为指导低平原区粮田基础地力定向培育提供重要理论依据,2012~2014年在大田试验条件下,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土壤肥力水平为主区、不同施肥措施为副区,研究了低平原区不同土壤基础肥力(高肥、中肥、低肥)和施肥方式(CK—30a不施肥,T_1—2a不施肥,T_2—1a不施肥,T_3—3a施NPK肥,T_4—3a施PK肥)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地力贡献率和土壤容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肥力条件下小麦、玉米及全年产量基本表现为T_3T_2T_1T_4CK,其中,高、中肥力条件下作物产量差异较小,且与低肥力下的产量差异基本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各肥力条件下,不同施肥措施的基础地力贡献率均表现为T_2T_1CK;各施肥处理在不同肥力条件下的周年基础地力贡献率差异均不显著,但总体来看,高肥力地块对周年产量的基础地力贡献率相对较高。各肥力地块在同种施肥方式下土壤容重差异均不显著;低肥力地块施用氮磷钾肥可以显著降低土壤容重,但随着土壤肥力增高,适当延长氮磷钾肥施用年限才能对土壤容重有明显的降低作用;氮肥对土壤紧实度的调控效应高于磷钾肥。  相似文献   

9.
小麦棉花地力产量与施肥产量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敦煌市小麦,棉花多年田间肥料试验资料进行相关分析表明不同肥力等级土壤上,小麦,棉花地力产量与施肥产量之间呈显的线性相关,地力产量始终占主要地位,而且随着施肥产量水平的提高,地力产量所占比重逐渐增大,而施肥增产量则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0.
如东县高、中肥力土壤小麦主推配方校正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验证如东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小麦主推配方的准确性,在高、中肥力土壤上进行了主推配方与常规施肥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高、中肥力土壤主推配方比常规施肥每667 m 2分别增产61.9,48.7 kg,增产率分别为12.7%、1 2.4%,每667 m2净增效益105.4、84.21元,主推配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验证土壤供肥特性和水稻无氮、无磷、无钾基础地力产量,对水稻氮、磷、钾肥开展利用率试验研究,探求常规施肥和测土配方施肥情况下氮肥、磷肥、钾肥的利用率状况,进一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深入开展。通过试验表明:肥料三要素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是NKP,水稻常规区氮、磷、钾利用率分别为13.2%、2.7%、37.0%,配方区以667㎡施尿素23kg+普钙35+氯化钾15kg为宜,该配方经济实惠,成本低,产量高。  相似文献   

12.
<正>1试验概况1.1试验目的。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常规施肥措施与配方施肥措施对玉米产量的影响。1.2试验地点。试验在易县高陌乡北于坻村进行,土壤类型为潮褐土。1.3供试品种与肥料。供试玉米品种为蠡玉35;供试肥料为尿素、磷酸二铵、氯化钾和40%的配方肥。1.4试验设计。根据项目要求,在高中低3个不同肥力水平的土壤上,分别设置了空白、常规施肥和配方施肥3个处理,常规施肥处理包括:1常规  相似文献   

13.
兴宁市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表明,兴宁市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氮磷钾指标推荐施肥量基本上准确,与试验地土壤地力水平较吻合。在实际生产中,当目标产量550 kg/亩时,与该试验地地力水平相近的水稻耕作区运用该施肥指标体系时,氮磷钾指标的推荐施肥量可用N∶P∶K=7.5~9.5∶4∶4.5作为施肥配方。  相似文献   

14.
正一、试验目的根据不同配方的肥料试验,确定优化补偿施肥技术,选出既节本增效、减少污染又培肥地力的施肥配方,提出永城市小麦减量增效施肥技术。二、材料与方法(一)试验地点试验设在永城市双桥乡徐庄村村民郭志标责任田,上茬作物为大豆,每667 m2产量250 kg,上等肥力,土壤质地砂姜黑土。(二)试验处理本试验采用统一田间设计随机区组排列,8个处理,2次重复,南北种植(长6.5 m,宽4.8 m),  相似文献   

15.
为促进小麦合理施肥,通过在沿海地区中肥力夹沙土上种植"扬麦16",对配方施肥与常规施肥的氮磷钾肥利用率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相比常规施肥,小麦配方施肥技术能显著提高氮、磷、钾肥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利用浦北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采集的试验数据、野外调查和室内化验结果等资料,综合当地专家经验和知识,按照国家耕地地力评价程序与方法,计算出耕地的土壤肥力综合指数,用于测土配方施肥所需的生产潜力、土壤供肥能力、单位产量需肥量、肥料利用参数的模型建立及参数估算,以水稻为例,探索了县域施肥指标体系建立的方法,提出的不同肥力水平的配方肥配方,经过验证和在生产中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施肥方式对浙北平原新造农田土壤养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设置常规施肥、配方施肥+有机肥、配方施肥+秸秆还田、中量化肥4种不同施肥方式的定位小区监测试验,研究浙北嘉兴平原新造农田土壤培肥方式对耕地肥力与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新造农田地力差,各施肥处理均能有效提高土壤肥力,其中配方施肥+有机肥处理和配方施肥+秸秆还田处理对提高土壤综合肥力和增产效果明显,特别是对春季作物增产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叶汪萍  周建武 《浙江农业科学》2021,62(12):2519-2520
2019年通过对3个耕地土壤长期地力定位监测点的试验、监测,系统分析永嘉县的耕地土壤地力状况。结果显示,测土配方施肥处理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的稳定;空白区的土壤肥力有所下降;测土配方+有机肥处理土壤地力能维持常规施肥的水平,产量最高;小麦的土壤基础地力贡献率低于水稻。  相似文献   

19.
通过多点田间施用氮磷钾肥对比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肥力水平下进行配方施肥和常规施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并进行了经济效益比较。结果表明,大多数田块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增产又增收(平均增产44.43kg/667m2,增幅达9.21%;平均增收75.82元/667m2,增幅达8.79%),部份田块的配比要进行调整校正。由此可见,配方施肥为水稻科学施肥提供了依据,配方施肥可在都匀市水稻生产上推广。  相似文献   

20.
兴化市安丰镇小麦氮肥施用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探索宁麦13、宁麦14等小麦新品种无氮基础地力产量,为小麦测土配方施肥大面积推广应用以及制定肥料配方提供依据,在兴化市安丰镇进行小麦氮肥施用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精确施氮区、常规施肥区、配方施肥区均较无氮区产量有所提高,以精确施氮区与配方施肥区的氮肥利用率高,分别为36.43%、37.8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