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达拉特旗2004年4月份水环境监测资料,运用灰色聚类法,对该旗的八大孔兑水环境质量污染现状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水污染的原因。评价结果表明,卜尔色太沟监测断面水质基本能够达到Ⅰ~Ⅱ类水;黑赖沟由于受农业灌溉退水的影响,水质为Ⅳ~Ⅴ类水;西柳沟监测断面水质为Ⅰ类水;罕台川上游监测断面,由于断面矿物质含量较丰富,导致硫化物超标,属于Ⅴ类水,而下游断面由于河流自净作用,水质为Ⅰ类水;壕庆河监测断面水质为Ⅱ~Ⅴ类水;哈什拉川受工业污水以及生活污水污染,水质为Ⅲ~Ⅴ类水;母花沟由于硫化物超标,水质都仅达到Ⅴ类水;东柳沟下游监测断面水质为Ⅴ类水,上游监测断面水质为Ⅰ类水。  相似文献   

2.
不同水质评价方法在金海水库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金海水库监测数据,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3类标准,分别应用单因子评价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水库水质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单因子评价偏于保守,最好水质类别为Ⅱ类,最差为Ⅴ类,且不达标月份占25%。内梅罗污染指数(I_p)反映月份水质状况变化趋势,12月和次年1月I_p大于1,为不达标月份,其余月份均达标;季节I_p比较:冬季夏季秋季春季。模糊综合评价体现水质好坏的模糊性,评价结果较好,最好水质类别为Ⅰ类,最差为Ⅲ类,不存在超标月份。总体来说,金海水库水质现状较好,符合饮用水地表水源标准,但部分月份存在轻度污染,应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3.
石建屏  李新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9):165-168,199
根据2008年涪江流域水质监测数据和绵阳市生态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以及国家标准要求,应用污染指数法对涪江6个断面水质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2008年涪江绵阳段各监测断面河流水质全部达到Ⅲ类标准,河流水质有所改善;按照Ⅱ类地表水指标要求尚有4个断面水质没有达标,主要污染物为溶解氧、氨氮、粪大肠杆菌,主要污...  相似文献   

4.
根据伊通河水功能分区及沿岸污染源的分布情况,选取10个断面,采用污染物单项污染指数、综合污染指数、污染物超标倍数、污染分担率和污染负荷比对伊通河水体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10个监测断面中,主要污染指标为TN和COD,超标率分别达到100%和90%;伊通县境内水体污染状况较轻,长春段水体污染较严重,这是由于污染源主要集中在长春段流域的上游;10个监测断面水质状况均达不到水功能区的水质类别要求,除伊通前桥为Ⅴ类水体外,其他9个断面均属于劣Ⅴ类,污染原因主要为伊通河流域传统的工业布局及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水平不高、城镇污水处理率低和面源污染不断扩大等。  相似文献   

5.
曾辉 《新农业》2023,(11):81-83
以浑河上游水源涵养林区的典型河流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季节河流水质情况,结果表明,浑河上游水源涵养林区典型河流的水质随着支流等级的增加水质逐渐下降,但多数指标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只有部分指标在个别月份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Ⅲ~Ⅳ类标准(四、五级支流)。建议在水源涵养林区应加大对四、五级支流的污染防控,从而提高流域上游源头区的水质。  相似文献   

6.
根据2013年南厝河的水质监测数据可知,南厝河的5项水质监测指标超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的Ⅳ类标准,均为劣Ⅴ类水.通过流域污染源排查,南厝河流域的主要污染源来自畜禽养殖和生活污染.从畜禽养殖污染控制、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面源污染控制等方面,提出环境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金献革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837-15838
根据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采用单因子评价方法,对辽河流域干流28个断面水质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辽河流域水质污染严重,水质超标区域主要分布在辽河干流的上游和下游,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挥发酚和重金属元素。其中,高锰酸盐指数在辽河上游老山头断面超标倍数为Ⅴ类水体标准的17.3倍。辽河干流39%的河段为Ⅲ类水体,21%的河段为Ⅳ类水体,Ⅴ类或劣Ⅴ类水体的比例高达40%。  相似文献   

8.
宝鸡市城市河道人工水面水质现状调查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渭河宝鸡市城市河道典型人工水面(金渭湖、石鼓山1号橡胶坝蓄水区)为例,对其水质指标氮、磷、COD进行监测,并采用算术平均法对各断面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人工水面水质在监测期间,4月初达Ⅳ类,甚至超过Ⅴ类水质指标,11月初和6月初部分断面可达到Ⅲ类水质,蓄水时间对人工水面水质影响作用较大;主干流河道水受污染程度较支流轻,应加强支流水质监测及周边污染源排放口的控制与管理;湿地水生植物对氮、磷、有机污染消减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9.
安阳市地表水属有机污染型,辖区内万金渠、卫河、洹河等12条河流37个监测断面中,五类或超过五类水质监测断面占79%。虽然由于污染源的不同使污染物种类有所不同,但从整体上看。基本上属于有机污染型,其中挥发酚、石油类。化学需养量较多。离子含量一般较低,相比较而言以CN^-和Cr^6+为较多。  相似文献   

10.
为掌握盘锦市农村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选取盘锦市大洼县县域内最大河流为研究对象,并进行了地表水质量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县域地表水水质超过Ⅲ类标准。主要原因为农村地表水来自大辽河及辽河支流,而大辽河、辽河水质超过Ⅲ类标准,除受上游来水的影响外,农村面源污染对其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太泊湖水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3年5月~2014年3月太泊湖7个重要断面水质周年实际监测数据,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了5个指标(DO、CODMn、NH3-N、TN、TP)作为评价因子,建立评价矩阵,计算出影响因子的权重,最后对太泊湖水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太泊湖各监测月份水质存在一定差异,其水质总体状况为Ⅱ类偏向Ⅲ类水,其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和无机磷。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沅水常德段水环境质量现状,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运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2009年沅水常德段桃源县凌津滩、武陵区陈家河和汉寿县坡头3个监测断面的水质现状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沅水常德段水质总体上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水质良好;3个监测断面除总磷存在超标现象外,其余所有监测项目均在标准值范围之内。运用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各监测断面均处于尚清洁状况。  相似文献   

13.
以渭河宝鸡段及主要支流丰水期水体为例,选取12断面为监测点对其水质指标氨氮和总磷进行监测分析,并采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对各断面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渭河水质在丰水期也不容乐观,特别是渭河主河道水体和金陵河水体,最差水质达到劣Ⅴ类水,大部分监测断面水质超过了水功能区要求。最后给出相应分析并提出了几点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为了了解宿鸭湖水库的环境生态状况,根据其2009—2015年的水质监测资料和功能区水质要求,采用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有机污染指数法对其水环境质量予以评估。结果表明,TP、TN是该水库的主要污染因子,其次是COD、BOD5和石油类的影响,这几项因子的共同作用致使水库仅有4个月水质合格,有60个月为劣V类水,年均水质始终为污染状态。从综合污染角度,该水库只有15个月水质合格,其他月份则为污染状态,其中有28个月是重度污染,这导致其年均水质和水期绝大部分水质为污染甚至重度污染状态。从有机污染角度,水库有3个月为轻度有机污染,其他月份污染指数在2.0以下,这使得其年均和水期水质基本在较好与一般之间变化。  相似文献   

15.
王小云  张丽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3,(29):11795-11797
采用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以高锰酸钾指数(CODMn)为评价指标,对2009年7月~2011年6月浙江省安吉县赋石水库流域河流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9年7月~2010年6月该流域河流水体主要为I类和Ⅱ类水;2010年7月~2011年6月主要为V类水。按照达到前3类水的比例,干流(西溪)水质好于支流,西溪支流水质好于赋石水库支流。该流域有机污染物主要来自于农业非点源污染和生活生产资料废弃物,2010年7月以后该流域由于面源污染导致水质出现恶化,需要加强对面源污染的管控。  相似文献   

16.
电镀废水农业灌溉区重金属污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粤东潮州市彩塘不锈钢电镀区小流域为例,分析了电镀废水、电镀废水污染河流水以及电镀污水灌溉区的农田土壤和农作物的重金属累积状况.结果表明:电镀废水污染河流水的Pb、Zn、Cd、Cu、Cr、Cr、Ni含量分别为0.94、1.76、0.03、1.78、0.36、0.27、0.21 mg/L,均超过了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采用该河流水进行灌溉后,耕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增加,除Cd以外,其他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二类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但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增加;电镀废水灌溉区种植的农作物积累的Pb、Cd、Ni分别超过了食品卫生标准的11.2~16.7倍、0~3.6倍、11.2~16.7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渭河(陕西段)主要支流水质污染状况及控制对策.[方法]通过分析近几年渭河(陕西段)7条主要支流监测断面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浓度的变化趋势,研究渭河(陕西段)7条主要支流水质污染的变化情况,根据污染现状提出对应的污染防治措施.[结果] 2005 ~ 2009年,渭河(陕西段)7条主要支流断面中,除张家庄断面外,其他断面水质均超过了其水质功能标准,污染极为严重.通过推进渭河(陕西段)主要支流沿岸产业结构调整、严格执行排污标准、加强污水处理厂及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控制渭河(陕西段)主要支流水污染.[结论]该研究为渭河(陕西段)主要支流水质污染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涪江绵阳段水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涪江绵阳段水环境质量,确定水质类别。[方法]根据2015年涪江绵阳段水质监测资料,建立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计算模糊综合评价集。[结果]平武水文站、涪江铁路桥、涪江顺河前街和三台百顷断面水质等级均为Ⅰ类,丰谷渡口断面水质等级为Ⅲ类。[结论]该研究可为其他河流或湖泊的水环境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胡爽 《安徽农业科学》2014,(28):9881-9882
通过对花溪河小泉支流红旗村、红星村监测断面水质进行监测,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Ⅴ类水域标准作为评价依据,按单因子指数法进行评价.监测结果表明,两断面水质属劣Ⅴ类,小泉支流无法满足水域功能要求.主要污染原因为上游污水过境污染,建议增强跨区域水污染防治协调机制,有效整治河流污染难题.  相似文献   

20.
2007年4月-2008年4月对上海白莲泾河段水体环境质量进行了调查,取白莲泾上的6个断面,每月大、小潮当日采集各断面水样,获得了该河段水质指标的变化状况。根据监测结果,以DO、CODMn、NH,-N、TN和TP为指标参数,利用单因子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WQI)对白莲泾河段水质进行评价,结果发现,空间分布上,位于居民生活区的2个断面DO、CODMn、NH,-N、TN和TP5项指标均为最差;时间分布上,枯水期水质较丰水期差,2007年8月、9月白莲泾水质达到最好;小潮期间水质较大潮期间差,且均有90%以上的断面超过Ⅳ类水标准。主要污染指标排序依次为TN、NH3-N和T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