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陈冉  李旭辉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7):186-187,195
农村信息服务关系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基于安徽省农村实践调研,分析了安徽省农村信息服务的特征,揭示了农村信息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安徽省农村信息服务水平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业信息服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基于对安徽省部分农村的调研,本文分析了新农村建设初级阶段农业信息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优化农业信息服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业信息作为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必备要素之一,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的重要手段。由世行贷款所提供的不同信息服务模式为安徽省农业信息化建设起到了强劲的推动作用。通过调查不同信息服务模式的优缺点,找出符合安徽省发展的农业信息服务模式,为安徽省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思路。  相似文献   

4.
刘和海  周妍妍 《农业网络信息》2013,(12):134-138,148
本文分析了安徽省农村信息化服务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农村信息化服务现状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实证研究初步探明影响安徽农村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根据安徽省新农村建设中的科教网络联盟实证研究的需求,构建一种优化的多层次立体化四级运作的安徽省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同时对其从系统框架架构、平台组织体系建构和四级运作模式进行论述。另外从转变投入模式,完善制度建设,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组织模式,转变传播渠道,推进人才培育六个大的方面提出了体系建设实施的推进优化策略,以供安徽省农村信息化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5.
郑家欢  吴志祥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7):152-153,177
农村信息的开发利用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农村信息资源开发的程度又往往局限于信息环境,优化农村信息环境对于提高农村信息化程度日趋重要。通过对安徽省部分农村的调研,分析了安徽农村信息环境的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村信息市场的建立健全有利于优化信息环境,推动农村信息化的进程。基于对安徽省部分农村的调研,阐述了农村信息市场的作用,分析了安徽省农村信息市场的特征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村信息市场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观背景下,农村信息化也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必须切实了解农民的信息需求,加快农村信息服务的发展,使农民切实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益处。依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结合安徽省蚌埠市农村的调研的数据,将农村居民的信息需求划分生理信息需求、安全信息需求、社会交往信息需求、受尊重信息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根据信息需求阐述了农村信息服务现状,最后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针对安徽省农村信息化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加强农村信息化服务建设的对策建议,并对安徽省农村信息化服务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农网网站是当前为农村提供信息服务的主要依托平台,也是促进农村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对安徽省农网的调研发现,农网的建设和运行存在一些不足,因此提出构建一个安徽省三农信息服务网络联盟的设想。,笔者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依据信息服务平台理论及信息构建相关理论提供的研究思路.设计了该网络联盟具体的功能结构,并成功搭建了网络联盟的整体框架。  相似文献   

10.
农村信息需求与供给问题关系到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基于对安徽省农村的实践调研,分析了安徽省农村公共信息的供给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农村信息供给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郭美荣  李瑾  秦向阳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2):5224-5227
在总结山东、湖北和宁夏三省区农村信息服务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采用各省区农村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指标数据,从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程度、服务体系和服务模式创新等方面比较分析了三省区在农村信息服务方面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山东省和湖北省农村信息服务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普及程度等方面较宁夏地区相对优越.研究结论是:信息化发展环境是农村信息服务的关键,政府应充分发挥其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优化农村信息服务环境.既要坚持政府主导又要倡导企业参与和市场化运作,不断加强地区基础网络建设,提高农民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消费水平,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2.
农村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安徽部分农村的调研,阐述了安徽省农村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提高安徽省农村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3):231-232
近年来,国家通过不断出台各项农业政策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而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的核心是农村信息化的建设,对此以新农村的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必然会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通过实地走访了解当地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从农村信息化基础建设、农民信息需求程度等方面分析目前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优化安徽省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的建立是一个系统工程,受到国情、地域特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多种因素影响。论文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信息服务模式的适应性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分析了农村信息服务影响因素,以期明确农村信息服务运行现状、效果以及关键因素,确定信息服务工作重点,探索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信息服务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方法】构建一套农村信息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调查法相结合确定指标权重,并采用李克特量表进行测量和评价。对农村信息服务影响因素的确定主要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选取村GDP、农民文化素质、信息化投入、人均纯收入、网络入户率、信息化设备人均拥有量、信息化培训人次7个因素进行拟合分析。【结果】样本村的信息服务总体水平较好,调查农户对信息服务法律及政策保障、信息服务内容比较满意,而对信息接受能力、信息资源建设等评价一般。农村信息服务主要与农民文化素质、村信息化投入、农户信息设备拥有情况和信息培训有关,村GDP、人均纯收入和网络入户率对其影响不显著。信息化投入越多,农民信息接受能力越强,信息服务效果越好。越是贫困落后地区,农民文化素质水平低下,信息服务效果越好。【结论】优化信息化发展环境是解决农村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信息服务在贫穷落后地区发挥的作用和效果更大一些,而多元化的信息传播渠道将大大提升信息服务效果。政府应充分发挥其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优化农村信息服务环境,加快实用、便携的信息终端普及推广,提高农民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农村居民信息消费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消费正在成为现代社会最具前景、最有潜力的消费形式。通过对安徽省部分农村的调研,分析了安徽省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和完善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关于信息进村入户的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进村入户对于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农村信息基础设施薄弱,涉农信息资源分散等原因,开展信息进村入户的难度较大。必须紧扣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需求,做好村级站点建设,集聚服务资源,优化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机制,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打通信息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相似文献   

17.
基于农村信息贫困的安徽农村信息环境调研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农村信息贫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本文从信息基础设施、信息素质、信息资源等三个方面对安徽省280户农村家庭的信息环境进行了研究,探究农村信息贫困在农村信息环境方面的成因,提出合理的改善农村信息环境问题的措施与建议,为解决农村信息贫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及其发展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磊  李旭辉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7):17-17,150
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新农村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实现农村信息化的前提条件,加强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将对新农村建设起到重要作用。根据对安徽农村的调研,分析了安徽省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合理化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讨论了农业信息化重要意义的基础上, 分析了安徽省农业信息化的现状, 指出目前安徽省农业信息化建设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建设、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服务对象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进而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对信息社会中农村文化服务方式,以及目前湖南农村文化建设与服务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分析。以湖南图书馆为本省农村服务为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借助各种力量加强农村信息文化服务与建设,促进全省农村信息服务事业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