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马铃薯微型薯生产是利用蛭石、珍珠岩、林下土等固体基质单独或按一定比例混合为基质生产。雾培法生产马铃薯微型薯较传统生产模式,既能提高单产能力,又减少人力资源投入。本文对雾培设备生产设备、雾培温室及马铃薯微型薯雾培生产生育期提出切合生产实际的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微型薯的生产是马铃薯种薯繁育的关键环节,其影响后代马铃薯种薯的生产。微型薯生产有4种方法,即土栽培、雾培法、试管法、无土基质栽培。其中雾培法和无土基质栽培法应用越来越广泛。现介绍其使用方法及其在马铃薯微型薯生产上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由于雾培法生产技术自动化高、成本低、效率高、效果好,近年来广泛应用于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生产。广元市作为四川省重要的马铃薯生产基地,亟需大力提高脱毒种薯的供应量和使用率,雾培生产脱毒马铃薯原原种迅速成为广元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重要科研项目,经过多年研究和实践,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的气雾化栽培方式已在广元趋于成熟。本文以科学研究结果和生产实践经验系统总结了进行脱毒马铃薯气雾化栽培的6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4.
脱毒马铃薯雾化生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雾培法生产脱毒马铃薯是一种新型植物培养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可控性、生产自动化、成本低和效率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的生产。本文总结了近10年脱毒马铃薯雾培法生产过程中营养液、生产管理方式、抗性、贮存和设备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马铃薯微型薯基质栽培和无基质栽培两种生产方法进行了简要讲述,并对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基质栽培易掌握、生产设施简便、微型薯质量好,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发展前景依然广阔。雾培法单株产量比基质栽培提高20倍以上,且可工厂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对今后应用微型薯生产技术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植物工厂系列谈(四)--植物工厂栽培设施体系(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工厂常用营养液栽培技术为水培(NFT、DFT)、基质培(砾培、岩棉培)以及雾培等,本期我们对水培技术及其关键设施作以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营养液成分对雾培脱毒微型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不同组份的营养液成分对脱毒微型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本试验中处理2的产量最高,利于块茎的膨大,大于2g的小薯数量亦最多,其它处理之间的差异不明显。试验结果还表明,分次采收一定标准的小薯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各处理的小薯产量。与传统基质栽培相比,雾培可以充分发挥脱毒微型马铃薯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8.
三重调控对雾培繁殖马铃薯原原种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文研究了一种周年高效繁育马铃薯原原种的雾培技术。【方法】针对不同品种开展雾培繁殖马铃薯原原种试验研究,发现通过营养液控温可降低植株根系气温波动,延长有效结薯期,显著提高产量和平均薯重。并以此为基础,引入剪尖和CCC叶面喷施的植株管理方式。【结果】研制出温物化三控雾培技术,能进一步提高产量,且发现不同熟期的马铃薯品种适宜的植株管理方式不同。早熟品种兴佳2号的最适方式为营养液控温+CCC 800倍液叶面喷施2次或营养液控温+剪尖1次+CCC 800倍液叶面喷施1次;晚熟品种青薯9号是营养液控温+CCC 800倍液叶面喷施3次,该技术较传统雾培增产60%以上。【结论】温物化三控雾培技术有利于挖掘单株增产潜力、提高产量和效益,对成都平原生态区雾培生产马铃薯原原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雾化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蛭石培与雾培两种不同的栽培方法,对马铃薯脱毒苗的根、茎、叶生长发育情况及后期产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雾培法的叶片数、株高、茎粗、叶面积及根系生长均明显优于蛭石培法;单株产量是蛭石培法的4倍,相同产量下(以300粒为准)组培苗使用量仅为蛭石培的1/4。  相似文献   

10.
应用脱毒微型薯是马铃薯生产中最有效的增产措施之一,马铃薯雾培微型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无土栽培技术,该栽培技术具有成本低、产量高、易于管理的特点,该文介绍这种栽培方式的主要技术要点,以促进马铃薯微型薯的生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作者从榆林市马铃薯原原种生产实践出发,在生产设施的准备、脱毒苗水培移栽、脱毒苗雾培移栽、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贮运和档案建立等方面对榆林沙区雾培法生产马铃薯原原种的相关技术进行了较为具体的总结,对该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解决思路,以此为同地域条件的地区种植马铃薯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庄浪县马铃薯微型薯雾培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雾培室准备、水培、雾培苗移栽、生产管理、收获与贮藏等方面介绍了庄浪县马铃薯微型薯雾培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3.
雾培对黄瓜植株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山崎黄瓜营养液,比较了雾培、液培、基质培3种无土栽培方式对黄瓜植株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雾培黄瓜植株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和根系体积显著或极显著大于液培和基质培,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和根冠比也均大于液培和基质培,说明雾培黄瓜植株根系发达,光合作用强,长势旺盛.雾培植株的平均单果重、平均坐果数以及平均单株产量均大于液培和基质培,且与基质培差异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说明雾培黄瓜果实产量增加的原因在于平均单果重和坐果数均有所提高.此外,雾培对黄瓜果实品质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植物工厂栽培技术的发展及其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植物工厂的不断发展,各种无土栽培新技术在植物工厂中不断得到应用,对植物工厂创造出比传统农业高出数十倍甚至上百倍的产量和效益起着有力的技术支撑作用。介绍了当前植物工厂中应用的栽培技术,如基质栽培、营养液栽培、潮溪栽培和雾培等,分析了其技术特点和发展现状,指出了植物工厂栽培技术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并对未来植物工厂栽培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出适宜川南地区马铃薯原原种雾培生产的优势品种,本试验选用7个马铃薯品种的脱毒苗,以‘费乌瑞它’为对照,采用原原种雾培法进行品比试验,对不同品种的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早大白’和‘中薯19号’结薯数分别为10.4粒/株和10.1粒/株,较对照分别增加33.3%和29.5%。综合评价,‘早大白’和‘中薯19号’在参试品种中农艺性状表现较好、产量较高,适合川南地区马铃薯原原种雾培生产。  相似文献   

16.
不同培养方式对脱毒马铃薯原原种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脱毒马铃薯原原种大规模生产中的基质问题进行了不同培养方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专用基质在固体基质中表现最好,苗的成活率和成薯产量远较其他固体基质好;参试品种间的产量存在显著差异,中薯3号较费乌瑞它成品薯产量高;雾培产量表现最好,但还需加以改进、研究才能应用于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17.
烯效唑对雾培马铃薯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雾培马铃薯植株叶片喷施5,10,15和20 mg/L烯效唑处理,以清水为对照,研究了烯效唑对雾培马铃薯植株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10 mg/L烯效唑可增加雾培马铃薯叶片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同时马铃薯植株的净光合速率最大,而15 mg/L和20 mg/L烯效唑处理不利于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增加、以及净光合速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庄薯4号马铃薯不同假植体雾培定植试验在同一生长环境下,分别对雾培定植苗生长天数、株高、直径、匍匐茎分枝数、成活率等进行了比较,以期为雾培定植选用不同类型假植体提供基本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李彬  展康 《云南农业》2011,(3):36-36
宣威市种薯研发中心引进雾培法生产微型薯,单株最多结算127粒,平均每株结薯40粒,与传统的温网室生产马铃薯原原种方法相比,单株结薯多,单位面积产量高。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选用三个不同湿度的贮存环境,对马铃薯雾培微型薯进行贮存后,表明90%湿度条件下,雾培微型薯的薯块新鲜,腐败率低,比较适宜于雾培微型薯的贮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