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无土栽培是新兴的农业高新技术,用其在温室、大棚内进行秋冬或春季黄瓜栽培,能够改善品质、降低成本、节省肥水、简化工序,有利于向现代化、自动化水平发展。比土壤栽培增产100%~312.6%,每年每1/15公顷产量最高达50000公斤,其技术措施如下:一、栽培季节在日光温室或冬暖大棚内,秋冬栽培于8月上旬至9月下旬无土育苗,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定植,11月上中旬始收,翌年2月拉秧。冬春季节栽培于11月下旬至12月育苗,2月上中旬定植,3月上旬至6月收获。温室无土栽培也可于9月上旬育苗,10月中下旬定植,翌年6月拉秧,…  相似文献   

2.
以甜菜象虫的优势种甜菜象为主要对象,重点研究了它的发生规律和为害特点,结果表明:甜菜象的生活史为一年一代,以成虫和少数幼虫与蛹在土中越冬,翌年4月上、中旬当气温达10℃左右时开始出土,4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发生盛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产卵盛期。6月至8月中旬未为幼虫盛发期,7月中旬至8月下旬为蛹盛期,8月下旬第一代成虫盛发。  相似文献   

3.
大豆褐纹病的黑龙江省东部地区于6月中旬始见病斑,始发病期与当时气象因素有关。病情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增长较快,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增长较慢,8月中旬至9月初迅速增长,9月中旬以后病情逐渐趋于稳定。耕作栽培措施对病害流行有一定影响。病害流行程度主要取决于6月20日至8月31日的气象条件。  相似文献   

4.
桔全爪螨在邵阳地区每年3月下旬至6月上旬及9及下旬至11月旬盛发,春、夏、秋梢上虫口显著多于老叶,早春和秋初有中心虫株,冬季干旱温暖,有利于桔全爪螨大发生,共查到天敌25种,桔园种植藿香蓟和进行生草栽培,是保护与促进捕食螨的重要措施,释放尼氏钝绥螨及合理用药也是综合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通过5年多的系统测报,基本摸清了稻纵卷叶螟在黔西南1年发生4-5代,主要为害代三、四代。幼虫为害时期,二代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三代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四代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  相似文献   

6.
研究结果表明,在甘肃河西地区,甜瓜大斑病于6月下旬开始发病,7月下旬至8月上旬达发病高峰,病情发展缓慢,为害较轻。甜瓜小斑病多在7月初发生,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发病高峰,来势猛,发病严重。两种病害在15 ̄26℃下潜育期均为5 ̄6d。发病程度除与降水量有关外,与露时亦密切相关;水旱塘栽培,阳坡露时短发病轻,阴坡露时长发病重;开花前灌第1水发病重,结瓜核桃大小时灌第1水发病轻;目前生产上的主栽品种黄河  相似文献   

7.
菜豆也叫芸豆、四季豆 ,以嫩荚为食用部位 ,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 ,深受消费者欢迎。利用冬暖大棚(日光温室)栽培菜豆 ,可使菜豆在早春季节上市 ,价格高、效益好。其高产栽培管理要点如下。一、栽培时期冬暖大棚早春茬栽培黄河流域2月上旬至3月上旬均可播种育苗 ,3月下旬定植 ,4月下旬至6月上旬收获。京、津以北地区栽培时间一般陆续向后推迟。二、苗期管理大棚早春茬菜豆栽培 ,需采用塑料营养钵护根育苗。播种后 ,在苗床上盖一层农膜 ,以保温保湿。空气温度控制在白天25℃~28℃ ,夜间15℃~18℃。出苗前一般不…  相似文献   

8.
青刈大麦的种植与饲用肖文一,刘军,李树文,崔国文(“八五”科技攻关低温耕地改造饲料饲养课题组)春大麦耐寒性强,出苗早,生长快,细绿多汁,是优良的早春晚秋青饲料.早春3月中、下旬播种,15厘米单条播,6月上、中旬至7月上旬刈割利用。可以实现一地两种双收...  相似文献   

9.
经过11年的调查研究,得出了白背飞虱,褐飞虱两个种群在黔北一季中稻上的消长动态。两飞虱的迁入有同步突增的现象,发生量与和过入量关系密切;白背飞虱的主迁入时间比褐飞虱早,主要集中在5月底至6月中旬和7月上中旬,田间种群高峰出现2次或1交,分别为6月中下旬和(或)7月中下旬,且年度间没有差异;褐飞虱主迁入迟,集中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田间种群高峰出现在8月中旬至下旬。稻飞虱在中稻上的种群消长表现出7月  相似文献   

10.
采用高2.3m,阔6m的大棚,在棚内再用长1.7m,两头插入地下20cm,小拱棚,而成为双膜覆盖,地面再加薄膜覆盖栽培,草莓果实采收期比露地早3 ̄6个月,最早在11月下旬,迟至12月下旬,采收天数在140 ̄200d之间,至次年6月上旬,1hm^2产值在12 ̄19.5万元,比露地高5 ̄6倍。主要栽培技术为:①选用休眠浅的好品种;②培育壮苗,适时定值;③适时保温,防矮化;④防止病虫害及葡萄茎的侧芽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前天麻栽培大多采用传统的“窖栽法”。用传统法开挖窖坑深、菌材堆积多、播种用量大、填充料层厚。费工费时且产量不高。湖北宜昌市三峡食用菌协会403专家组改用“天麻畦式浅层覆土仿野生栽培高产新技术”。于1999年在天麻基地栽培15万平方米,产鲜天麻105吨,收入1500万元。获得了“1平方米土地,投入50公斤菌材菌技、500克杂交天麻种、1个工日,稳收100元”的好效益。其栽培方法如下。一、栽培时间为10月下旬至次年4月。10月下旬至12月上旬土壤结冻之前播种为冬栽,春季3-4月土壤解冻之后播种为春栽,高海拔山区可延期至5月。二、场地选择可选择房前屋后、荒坡、果园林地等地块,尤以透气渗水性强的沙质壤土为最佳。土壤pH值为5~6。三、建畦平地可按宽80厘米、深10厘米、长不限作畦;荒坡地视坡势地形建成梯式横畦,畦与畦间距1米,畦边树木、杂草尽量保留,便于遮荫、防畦坎或畦埂溃;崩。果园林地依地形建畦,四周开挖排水沟。四、播种栽培将直径5~8厘米、长30厘米的茵材段筒按“田”字方框形组排于畦底,每平方米定位排放菌材15筒(见附图)。再将直径约2厘米、长10厘米的菌枝撒放于菌材方框的空地内,每格方框空地撒放菌枝2公斤与菌...  相似文献   

12.
对湖南邵阳地柑桔根腐病的流行规律及防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病病菌主要在病株根系内越冬,越夏;感病植株一年四季均可表现黄叶,落叶或树势衰弱症状;5月下旬至7月中旬,9月下旬至12月下旬为黄化症状发生盛期,不良的气候,栽培,土壤条件有利于病害发生;在防治上应贯彻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结合病株施药的综合防治原则。  相似文献   

13.
甘肃冷杉尺蠖生态学及防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冷杉尺蠖在甘肃迭部林区大面积发生,危害严重。主要为害冷杉和云杉。冷杉纯林受害最重,冷、云杉混交林次之,针阔叶混交林受害较轻,该虫两年一代,隔年以幼虫于6月下旬至8月下旬为害。多年重复防治试验和大面积防治实践表明:于6月底至7月初即初龄幼虫期开始放烟,施放3次“741”烟剂,两次间隔期7~10天,每公顷用15kg烟剂,放烟点之间距离30~50m,防治效果可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14.
对梨树县1986~1996年间玉米丰歉定点定位的观测结果,采用相关分析和积分回归分析得出:在当地生产条件下,玉米产量波动幅度为25.8%,播种至成熟、出苗至成熟的积温利用率仅为92%和83%,致使产量与4~9月的气象要素不显著。玉米的干物质增长动态呈“S”变化过程,决定于丰歉年。丰年干物质积累速度快,歉年则相反。6月下旬、8月下旬和9月上旬干物质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可依此预测年成,同时明确了玉米高产栽培必需加强中前期的养分供应,才能进一步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5.
黄连木五倍子生长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定点观察黄连木五倍子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黄连木五倍子的生长发育历期短,4月中下旬至5月上中旬形成,6月中下旬至7月上中旬成熟爆裂,前期生长缓慢,6月上旬左右体积增长迅速。倍子多着生于复叶的第2、4、5、6对小叶上,在小叶上多着生于主脉中段一侧。倍子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倍子种类和叶片生长情况,而与倍内蚜虫数量多少的相关性不大。  相似文献   

16.
6月下旬~9月下旬的夏秋播蔬菜生产期间,正处于梅雨,高温干旱、台风暴雨等灾害性气候和病虫害盛发阶段,蔬菜最难栽培、管理。为此,要想取得丰产丰收,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现将夏秋播蔬菜生产的关键技术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一、品种选择目前日光温室栽培的伊丽沙白甜瓜,主要有伊丽沙白239、太阳牌伊丽沙白、中华伊丽沙白等三个品种,其特征无明显差异。二、茬口安排冬春茬栽培10月下旬和11月上旬播种,2月上、中旬开始采收;秋冬茬栽培8月下旬到9月上旬播种,12月上、中旬开始采...  相似文献   

18.
大棚厚皮甜瓜栽培技术规程1品种在山东适于保护地栽培的厚皮甜瓜品种有状元、蜜世界、伊丽莎白、白姬、夏龙等。2播种育苗①播种期日光温室适播期为12月中旬至翌年1月下旬,定植期为1月下旬至2月下旬。大棚播种期为2月上旬至下旬,定植期为3月上旬至下旬。②...  相似文献   

19.
川北地区花生蛴螬的发生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北地区花生蛴螬以暗黑齿爪鳃金龟为优势种群,占蛴螬总虫量的84.4%,平均果荚被害率20%以上。蛴螬在花生地呈聚集分布型。越冬蛴螬化蛹盛期为4月中旬至5月下旬,5月中旬至6月上旬为羽化盛期,田间卵盛期出现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末,低龄蛴螬发生在7月份。发生轻重与土壤质地,花生播期和7月上中旬降雨量,连续降雨日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杉木种子园叶枯病(Lophodermium uncinatum)及防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杉木种子园的杉叶枯病(落针病)为杉叶散斑壳(LophodermiumuncinatumDark)引起,4月开始发病,5月下旬至6月上旬和8月下旬至9月中旬分别出现发病高峰。病菌子囊盘内3-10月陆续形成子囊孢子,子囊盘破裂及其子囊孢子释放高峰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和7月中下旬。绿色针叶及其带茎皮的叶柄和绿色球果鳞片都能分离到病原菌。由松土、施肥、壅堆、修剪和甲基托布津喷雾等组成的综合防治方法,防治效果达8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