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由于斯里兰卡和非洲红茶产量增加,国际红茶产量也随之少量增加,其产量从13.99亿kg增加到14.02亿kg。2013年红茶产量减少是由于印度和乌干达的产量减少。9月斯里兰卡红茶产量增加到2 885万kg,增加了366万kg,过去的9个月里斯里兰卡红茶产量增加到2.55亿kg,增加了611万kg。直至9月,马拉维红茶产量增加了431万kg,增加到4 070万kg,孟加拉国红茶产量增加了140万kg,增长到4547万kg。  相似文献   

2.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一般比露地栽培玉米增产30%~70%,有的地方甚至成倍增长产量。覆膜后各种生育条件优越,促进早出苗,早吐丝,早成熟,根系亦发达。试验资料表明,根条数增加26.4%,根长度增加8.3%,单株重量增加219.9%,叶面积增加73.3%,叶面积系数增加61%,有效穗数增加16%,穗粒数增加110粒,百粒重增加4.1克,穗长增加2.3厘米,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盆栽条件下施用微量元素锌和锰对玉米生长及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在正常供水和土壤干旱条件下,施用锌、锰肥明显改善了玉米的生长状况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干旱情况下,施锌处理的玉米株高增加了11.7%,地上部和地下部干物质增加了37.8%和69.3%,施锰处理的玉米株高增加了12.6%,地上部和地下部干物质增加了24.8%,和29.5%。正常供水条件下,施锌处理的玉米株高、地上部及地下部干物质分别依次增加了10.7%、11.1%和30.3%;施锰处理的玉米分别依次增加了9.0%、7.6%和21.6%。正常供水条件下,施锌使玉米叶片叶绿素a增加了14.3%、叶绿素b增加了15.3%、总叶绿素含量增加了14.8%;施锰使叶绿素a增加了31.7%、叶绿素b增加了40.0%、总叶绿素含量增加了35.8%。干旱情况下,施锌使叶绿素a增加了8.9%、叶绿素b增加了10.23%、总叶绿素含量增加了9.5%。施锰处理的叶绿素a增加了16.3%、叶绿素b增加了11.7%、总叶绿素含量增加了12.6%。  相似文献   

4.
超早钵育处理与对照相比,叶龄增加1.31叶,带蘖率增加50.8个百分点,株高增加2.87cm,成苗率增加2个百分点,茎基部宽增加2.01mm,地上百株干重增加1.47g,地下百株干重增加0.77g,根长增加0.33cm,根数增加11.2条;超早钵育苗返青期提前4d、齐穗期提前4d、成熟期提前3d,每穴收获穗数增加2.35穗,成穗率增加2.56个百分点、平方米穗数增加55.95穗,穗粒数增加1.7粒,穗实粒数增加5.63个,结实率提高4.4个百分点,千粒重增加0.2g,公顷增产1662kg。  相似文献   

5.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配比的磷、钾肥对紫云英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紫云英鲜草产量随着磷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先增加后下降。随着磷钾肥施用量的增加,株高变化不明显,分枝数下降,但差异不显著,花期随着磷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延迟。  相似文献   

6.
以丰禾7号为材料,研究不同密度对其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株高、穗位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高,倒折率、空秆率均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穗长和穗粗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秃尖长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长;穗行数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少;行粒数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密度增加到一定程度,行粒数减少;出籽率不随植密度的变化而变化;百粒重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微肥“魔云”对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生理和品质的影响,以6年生‘赤霞珠’葡萄为试材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赤霞珠’葡萄增施“魔云”后,(1)增加了叶片的单叶重、单叶厚度及叶片面积均增加及叶绿素含量,有利于叶片进行光合作用;(2)葡萄果实的果穗纵径增加了2.72cm,横径增加了1.22cm,质量增加了55.32g;果粒纵径增加了0.13cm、横径增加了0.05cm,百粒重增加了19.75g;(3)葡萄果实的总酚含量增加了3.4mg/g,花色苷含量增加了3.53mg/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了1.64%,单宁含量增加了1.47mg/g,还原糖含量增加了3.14g/L,酒石酸含量增加了0.35g/L。由此可以看出,增施“魔云”既可以促进赤霞珠葡萄叶片的生长,增加叶片的光合作用,又可以提高果实品质,为葡萄高产优质提供有利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免耕与覆盖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34,自引:6,他引:34  
研究了连续2年春小麦-豌豆轮作后6种不同处理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与组成,结果表明:与传统翻耕比较,免耕可使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加,春小麦-豌豆轮作序列增加了14.9%,豌豆-春小麦序列增加了38.4%,但对土壤微生物组成没有明显改变;覆盖可使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加,春小麦-豌豆序列覆膜增加较多,增加了30.9%。豌豆-春小麦序列秸秆覆盖增加为甚,增加了124%。土壤微生物数量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9.
关莉  何军  李莉  潘红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144-15146
分析热量资源趋势变化,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业经济收入服务。结果表明,阜新地区热量资源增加趋势明显。≥0℃初日趋势提前12d,间隔日数趋势增加17d,积温趋势增加396℃;≥10℃初日趋势提前7d,终日趋势后推9d,间隔日数趋势增加15d,积温趋势增加350℃;终霜日期趋势提前10d,初霜日期趋势后推12d,无霜期趋势延长23d。热量资源的增加,一方面对调整农作物品种结构、发展设施农业、改变农业措施、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农业经济收入十分有利;另一方面,使农业病虫越冬界限北移,虫源基数增加;热量增加也将导致土壤潜在蒸散增大,降水利用率减小,使农业生产环境恶化,旱地农业、灌溉农业受到威胁。可以说气候变暖热量增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利弊共存。  相似文献   

10.
氮磷钾配比对红芸豆光合特性及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山西农业科学》2017,(8):1295-1300
以英国红红芸豆为试材进行"3414"大田肥料试验。结果表明,叶面积指数(LAI)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逐渐增加,但随磷、钾肥施用量的增加逐渐降低;光合势(LAD)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逐渐增加,随磷肥施用量的增加而降低,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叶绿素含量与氮磷钾施肥量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但缺水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株高随氮、磷肥施用量的增加逐渐增加,随钾肥施用量的增加逐渐降低;根茎粗随着氮、磷肥施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随钾肥施用量的增加逐渐增加;不同氮磷钾配比对红芸豆主茎节数的影响没有规律。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叶面积指数(LAI)在初荚期(R3)与产量的相关系数为0.633 7,达到了显著水平;光合势(LAD)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株高与产量呈一定的正相关;主茎节数在初荚期(R3)与产量的相关性较好;红芸豆各产量相关因子与产量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不同生育时期施氮量调控对机采棉花冠层特性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通过调控施氮策略来改善冠层结构,提高机采棉产量品质。【方法】在基肥一致的基础上,不同生育期追施不同量氮肥,用CI-110冠层仪监测棉花冠层特性。【结果】在蕾期,LAI指数、MFIA指数和T指数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TC指数和K指数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小;在盛花期,LAI指数和K指数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MFIA指数和T指数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加趋势,TC指数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趋于稳定趋势;在盛铃期,随着施氮量的增加,LAI指数先增加后减小,MFIA指数随之增加,TC指数先增加后减小,T指数先减小后增加,K指数先增加后减小。【结论】在盛铃期进行施氮量调控,对LAI指数具有很好的调控作用;MFIA指数、K指数和T指数在蕾期,盛花期,盛铃期差异不大;蕾期处理的TC指数值均高于盛花期和盛铃期。  相似文献   

12.
结果表明,水稻施天耘"生物有机肥增延长水稻抽穗期、灌浆期、成熟期,增加水稻的有效穗、总粒数、实粒数、千粒重,随着生物有机肥施用量增加而增加;施用生物有机肥能增加稻谷产量,施用生物有机肥500kg/667㎡的处理比不施用生物有机肥的CK每667㎡增加稻谷41kg,增产6.8%。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水稻产量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秸秆还田对地力提升,作物增产的作用,2012-2013年进行小麦(玉米)秸秆还田试验研究。结论:小麦(玉米)秸秆还田提高有机质含量,提高耕地质量,促进作物抗旱、抗病、持续增产。双季秸秆还田能使单株根量增加1.6-2.5条,根深增加1.7-2.6cm,株高增加1cm,旗叶长度增加0.6cm、宽度平均增加0.1cm,墒情提高6.9-16.1%,穗粒数增加0.9粒,千粒重增加1.0g,亩产增加85.9kg。。  相似文献   

14.
水果红薯无土高产栽培的最佳施肥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上口直径40 cm、下口直径36 cm、高40 cm的塑料容器,栽培基质为珍珠岩的黄金水位无土栽培法,对水果红薯进行了最佳施肥量试验。结果表明,在高效施肥区间,肥料效益达到10倍,施肥量每增加100 g,生物产量增加1 085 g、水果红薯重增加640 g。在中效施肥区间,肥料效益为5~6倍,施肥量每增加100 g,生物产量增加493~605 g、水果红薯重增加640 g。在低效施肥区间,肥料效益只有2~3倍,施肥量每增加100 g,生物产量仅增加268~314 g、水果红薯重增加150~200 g。  相似文献   

15.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得知:开放度增加,人力资本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就增加,由此就会导致经济波动的波动幅度减缓,经济的增长水平提高。不论是在我国东部还是西部,增加开放度都会增加人力资本对经济波动的影响。而人力资本对东部经济波动的影响要大于对西部经济波动的影响,但是增加开放度所导致的人力资本对经济波动的影响程度的增加,西部要远大于东部。  相似文献   

16.
补施有机肥对辣椒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对辣椒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肥量的增加,辣椒的生育期延长,株高增加,光合速率及蒸腾速率增加,辣椒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增加到129.5kg/667m2后达到最大,产量为1879kg/667m2。初步认为辣椒的有机肥施用量在100~150kg/667m2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17.
以普通大葱"哈大葱1号"为试材,研究不同培土深度及株距对大葱葱白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培土深度的增加,葱白长度明显地增加,葱白粗度也表现出增加的趋势,产量随之增加;在相同培土深度下,葱白长度和葱白粗度随着株距的增加而增加。大葱的产量主要取决于葱白长度和葱白粗度,培土越深,株距越大,葱白则越长、越粗,其单株产量越高。适当密植和适当提高培土深度,可以有效地增加总产量。  相似文献   

18.
田间试验研究了爱克特对番茄、黄瓜和辣椒的生物学效果。结果表明,施用爱克特后番茄的平均株高增加12.0%~33.7%,花数增加71.6%,落花率降低36.5%,产量增加最高达26.0%;黄瓜株平均花数增加10.0%以上;甜椒株平均花数增加30.0%以上,产量增加11.4%~14.5%。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水肥交互下草原锦鸡儿一年生幼苗最佳生长水肥配比组合,利用水肥正交试验,测定草原锦鸡儿苗期生长指标、生理生化性状指标,综合分析得出最佳水肥配比组合。在相同施肥处理下,总生物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株高、株高增长量、组织含水量、各叶绿素含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先逐渐增加再减小,在灌水量为150 mL/株处理下均呈现最大值。根冠比随着水分的增加而减小;在相同水分处理下,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株高增长量、总生物量、组织含水量总体增加。在相同水分处理下,根冠比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在K1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在过度灌水时,可溶性糖含量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先减少后增加;在重度和轻度干旱处理下,可溶性糖含量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逐渐增加。在CK、K2施肥处理下脯氨酸含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逐渐减小;在K1施肥处理下,脯氨酸含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适度灌水使丙二醛含量随施钾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水分胁迫时丙二醛含量随着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在相同肥料处理下,丙二醛含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研究发现,在干旱地区合理水肥配比可以缓解一年生草原锦鸡儿生长时期水分胁迫的逆境,灌水量为100 mL/株、每天灌水(可根据植株生长情况与管护成本进行改善)、施用2号配方肥料是满足干旱区缺水条件下植物生长最佳配置,且成本最低。但是在不缺水地区,同时不考虑经济成本,只考虑生态效益最大化的条件下,建议灌水量为150 mL/株,施用4号肥料,可显著增强锦鸡儿的抗逆性,为其提供充足的生长所需养分。  相似文献   

20.
互助县保护性耕作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魏宏 《现代农业科技》2009,(16):254-254
通过一个生长周期的保护性耕作试验表明,保护性耕作可降低作业成本,增加土壤蓄水能力,防止水土流失,并使油菜干重增加、叶片增加、单株鲜重增加,保护性耕作的油菜示范田留茬免耕播种比传统耕作对照田千粒重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