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犬瘟热(Caninedistemper),俗称狗瘟,是一种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犬科、鼬科、浣熊科等多种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犬瘟热是主要危害幼犬的严重犬类疾病。患病动物以呈现双相热型、鼻炎、严重的消化道障碍和呼吸道炎症等为特征。少数病例可发生脑炎。目前犬瘟热在吉林省发病较为严重。幼崽的死亡率在90%以上,成犬的死亡率在50%以上,给狐、貉等毛皮动物养殖业和养犬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犬瘟热的临床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CD)是由犬瘟热病毒(C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近年来发生有增长的趋势。该病的传染性强,发病率高,临床症状多样,容易继发其他细菌、病毒的混合感染和二次感染,死亡率可高达80%。另有研究表示,除犬科动物外,鼬科、玩熊科及大熊猫科等动物也可感染发病。本文通过调查研究以及临床实践,对犬瘟热发病调查结果以及诊断和防治方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感染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临床特征是双相热.自细胞减少,结膜炎、支气管炎、卡他性肺炎、胃肠炎、皮炎及神经症状,部分病例脚垫高度角质化,病的后期出现明显的神经症状。除犬科动物外,鼬科、玩熊科及大熊猫科等动物也可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4.
犬瘟热是由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犬瘟热病毒引起的犬科、鼬科、浣熊科等多种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多发。3个月至1岁的幼犬感染率最高,其中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的患犬死亡率为30%~80%,出现神经症状的患犬  相似文献   

5.
犬瘟热也称硬胶垫病,犬瘟热病毒(CDV)在分类上属于副粘病毒科,是单股的RNA病毒,外面有脂蛋白囊膜.犬瘟热病毒的自然宿主是犬科动物和鼬科动物.感染犬有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也常见神经症状.本病的严重程度和死亡率与有无继发感染相关.大部分患犬感染3~4星期出现神经症状死亡,是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危害严重的犬传染病之一.据统计,宠物医院就诊的多数病例中,疑似犬瘟热占门诊病例13.9%,死亡率15.2%,治愈率84.7%.  相似文献   

6.
犬瘟热的流行及发病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犬瘟热(CD)是由犬瘟热病毒(CDV)感染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犬瘟热病毒在分类上属于副粘病毒科,是单股的RNA病毒,外面有一脂蛋白囊膜。犬瘟热病毒的自然宿主是犬科动物和鼬科动物。感染犬临床表现为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也常见神经症状。本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是当前世界养犬业乃至毛皮动物养殖业和野生动物保护方面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7.
犬瘟热及其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犬科、鼬科及浣熊科动物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急性传染病,以犬类多发,尤以幼犬多发,危害严重。犬瘟热的临床特征为突然发病,呈双相热型,有明显的呼吸及消化系统机能障碍的症状,有的病犬有神经症状及皮炎变化。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病犬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相似文献   

8.
貉犬瘟热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Canina Distemper virus,CDV)引起的犬科、鼬科及部分浣熊科动物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症状早期表现双相体温热型,症状类似感冒,随后以支气管炎、卡他性肺炎、胃肠炎为特征。病后期可见痉挛、抽搐等神经症状。部分病例可出现鼻部和角垫高度角化,即硬脚垫病。本病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毛皮  相似文献   

9.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犬科、鼬科和部分浣熊科动物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俗称犬瘟。主要危害1—6月龄的幼犬,兽医临床上以早期的双相热、急性鼻卡他以及随后的支气管炎、卡他性肺炎、严重的胃肠炎和神经症状及皮肤斑疹等症状为特征。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愈犬瘟热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1犬瘟热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犬和毛皮动物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双相热,眼、鼻、消化道黏膜炎症,以及卡他性肺炎、皮肤湿疹和神经症状。病原为犬瘟热病毒属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在自然条件下,犬科动物(犬、貉、狐、豺、狼等)和鼬科动物(雪貂、水貂、黄鼬、水獭等)最易感,浣熊科动物(浣熊、白鼻熊等)也有感染的报道。幼犬发病率可达90%以上,病死率为30%~80%。传染源主要是病犬及带毒动物,经消化道传染,也可经呼吸道传染,还可通过阴道分泌物传染。  相似文献   

11.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犬科、鼬科和浣熊科等动物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上以双相热、结膜炎、鼻炎、支气管炎、肺炎、胃肠炎、神经症状及硬脚掌病为特征。笔者收集青海高原部分地区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601例临床犬瘟热病例,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方面进行研究,为该地区犬瘟热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犬瘟热(CD)是由犬瘟热病毒(CDV)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发热性传染病。犬科(犬、狐、貂等)、鼬科(水貂、雪貂、黄鼬等)的全部动物及浣熊科中的部分动物易感。犬瘟热常引起大批犬、貂、狐等动物发病、死亡,病死率90%以上。  相似文献   

13.
犬瘟热是犬瘟热病毒(C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毒可以感染所有的犬科,鼬科和獾熊科动物,病死率达30%~80%,犬瘟热病毒为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其发病率高,几乎达到100%,且临床症状多样,容易继发其他细菌,病毒的混合感染和二次感染,素有“毁灭性传染病”之称。对养殖业,毛皮动物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14.
貉,狐狸犬瘟热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犬瘟热(CanineDistemper)是由副粘病毒属的犬瘟热病毒引起的一种犬科、鼬科以及浣熊、小熊猫等多种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以高热、眼结膜炎,以及不同程度的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症状为特征。[1,2]我们在外检病例中,接诊...  相似文献   

15.
犬瘟热(CD)是一种烈性传染病,通常由犬瘟热病毒(CDV)所引起,易发生于犬科、鼬鼠科以及部分浣熊科动物,其致死率极高,给养犬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患犬通常有双相热、呼吸及消化道炎症、眼鼻出现浓性分泌物以及神经症状等表现。如何及时准确的对犬瘟热进行诊断和治疗,最大限度的减少经济损失,是养犬业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本文探讨了犬瘟热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犬瘟热的临床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CDV)引起的犬科(犬、狐、貉)、鼬科(水貂、雪貂、黄鼬等)和浣熊科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以呈现双相热型、急性鼻卡他、严重的呼吸道炎症以及消化道障碍为特征,部分病例在疾病的末期呈现神经症状.  相似文献   

17.
犬瘟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犬瘟热及其危害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穴Caninedistempervirus雪感染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对养犬业和毛皮经济动物的危害较大。病死率可高达80℅,雪貂高达100℅。易感动物感染的主要临床特征是双相热,白细胞减少,结膜炎、支气管炎、卡他性肺炎、胃肠炎、皮炎及神经症状,部分病例脚垫高度角质化,病的后期出现明显的神经症状。该病传染性强,病死率高,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流行特征及诊断要点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见于秋、冬季节。在自然条件下,犬科动物中的犬、狐狸、豺、狼等和鼬科动物中的貂、雪貂、黄鼬、白鼬等…  相似文献   

18.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患病动物早期表现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后期出现神经症状,康复后仍有麻痹、抽搐、癫痫样发作等后遗症,本文在结合前人研究基础上。针对犬瘟热发病机理、病理变化及诊断技术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CDV)引起的犬科、鼬科和熊科动物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死率30%~80%。犬瘟热病毒为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呈圆形或不整形。直径为100~300nm,含有直径为15~17nm的螺旋状核衣壳,外覆一层双轮膜,膜上长1.3nm的纤突。发病率高,几乎可以达到100%,且临床症状多样,容易继发其他细菌、病毒的混合感染和二次感染,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20.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犬科(犬、狐、貉)、鼬科(水貂、雪貂、黄貂)和浣熊科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早期双相体温热型,症状类似感冒,随后表现为单独的肺炎或上呼吸道炎症,亦可表现为严重的胃肠炎或神经症状,部分病例可出现鼻部和角垫高度角化(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