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家蚕血液型脓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蚕业》2017,(2):12-13
家蚕血液型脓病一直是秋茧减产、茧质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血液型脓病形成的原因很多。只有注重桑园管理,做好养蚕前的消毒,及时根据气象环境条件,采取措施,同时按照24天养蚕法饲养好家蚕,才能控制秋蚕期血液型脓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家蚕对血液型脓病的抗性与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近年来家蚕血液型脓病发生和流行较为严重的现状,分析和讨论了家蚕对血液型脓病的抗性特点和规律。提出抗血液型脓病家蚕品种的培育是一项长期任务和目标;家蚕血液型脓病的防治重点是重视养蚕环境的洁净、严格执行家蚕饲养标准、规范消毒用药以及杜绝化学污染物或农药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家蚕血液型脓病是一种严重威胁家蚕养殖业的传染病,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也严重影响了蚕桑产业的健康发展。首先介绍了家蚕血液型脓病的发病机理和感染途径,强调了家蚕血液型脓病对家蚕养殖业的危害。其次,分析了单县家蚕血液型脓病的发病原因,为下一步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了理论基础。最后,针对单县家蚕血液型脓病的发病原因,提出了加强监测与预警、加强养蚕环境消毒与卫生管理、科学选择蚕品种、合理使用药物、加强技术培训和宣传教育等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以期能够为单县防治家蚕血液型脓病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许梅 《四川蚕业》2006,34(1):30-31,23
家蚕血液型脓病是影响蚕茧产、质量的重要病害之一。长期以来一直控制在为害水平以下,但近两年来,随着养蚕农户的增加,发生面不断扩大,损失量也在逐年上升,2005年春达到爆发程度。全市凡是养蚕的村组,都可见到血液型脓病。据不完全统计,发病面达70%左右,损失严重的农户。张单产不到10公斤,笔者对家蚕血液型脓病的发生与防治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家蚕的病毒病,对养蚕生产危害较大.在生产中已发现的有血液型脓病、胄肠型脓病和空头性软化病三种.根据科学实验结果,石灰消毒对防治家蚕病毒病有很好的效果,且具有来源广泛成本低廉等特点,值得在养蚕防病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正家蚕病毒病是养蚕生产上最常见、危害最严重、防治最难的一类病害,按病原不同可分血液型脓病(核型多角体病)、中肠型脓病(质型多角体病)、病毒性软化病和浓核病四种,病毒性软化病和浓核病在开化蚕区统俗称空头病。近年来,我县养蚕生产上以血液型脓病和空头病发生最为常见,严重时粒茧无收,不仅给蚕农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还影响了蚕农的养蚕积极性。为了科学防治家蚕病毒病,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巩固蚕桑产业,笔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养蚕生产中家蚕血液型脓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对养蚕生产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如皋部分地区家蚕血液型脓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的现状,实地调查饲养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将养蚕前消毒、养蚕过程中消毒、养蚕结束后消毒的三大消毒防控技术贯穿整个养蚕全过程.  相似文献   

9.
赵如林  朱富滔  周德芳  李丽 《中国蚕业》2010,31(3):70-72,74
分析了近年来临沧市部分蚕区血液型脓病逐渐加重和流行的原因,提出了建立健全养蚕防病卫生制度,彻底消毒、净化养蚕环境、及时进行桑园病虫害防治,防止野外昆虫交叉感染、合理调节气象环境、重视共育室防病工作、加强蚕体蚕座的消毒、正确处理蚕沙及病死蚕、综合防治家蚕血液型脓病流行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0.
家蚕血液型脓病是养蚕生产最主要的病害之一,选育家蚕抗血液型脓病新品种对于稳定蚕桑生产具有重要的作用。选择优质高产家蚕品种菁松和皓月作为受体,用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抗性基因载体品系N作供体,采用杂交、回交(受体作回交亲本连续回交4代)和显性基因纯合固定技术将抗性基因导入受体品种;通过系统选择提高、稳定后代的综合经济性状,育成对家蚕血液型脓病具有高度抵抗性的家蚕新品系并组配成优质、高产新品种菁松N×皓月N(华康3号)。新品种对血液型脓病的抵抗能力比原品种菁松×皓月高10 000倍以上,综合经济性状与原品种菁松×皓月相仿。该品种于2018年3月通过四川省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在长江、黄河流域及其他区域饲养。  相似文献   

11.
叙述了家蚕血液型脓病的传播途径及表现症状,通过对河南省家蚕血液型脓病暴发情况的调查分析,认为家蚕血液型脓病的暴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血液型脓病病毒广泛存在,品种选择或蚕种处理不当,桑园管理水平低,蚕农防病意识淡薄,饲养管理技术粗放,气候环境条件恶劣等;并结合河南省蚕桑生产实际,提出了加强防控意识、选择优良的家蚕品种、加强桑园管理、严格消毒、推广小蚕共育、加强饲养管理、加强群体症状观察等家蚕血液型脓病防治的对策,以期为广大蚕农科学防治家蚕血液型脓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贾亚洲 《北方蚕业》2004,25(2):39-40
家蚕血液型脓病是蚕业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其病源为核型多角体病毒,简称NPV,常潜藏在病蚕尸体,蚕沙,烂茧里,并能扩散污染到蚕具蔟具、大棚养蚕环境中,如果消毒防病技术不当,就可能造成血液型脓病的大量发生与流行.  相似文献   

13.
为了科学评价家蚕新品种两广二号N(HK4),为高温多湿闷热地区提供对家蚕血液型脓病具有高抗性的家蚕品种,以现行的两广二号为对照蚕品种进行了两广二号N的饲养试验。2018年秋蚕期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忻城县的试养结果表明,两广二号N的生命力较强,对家蚕血液型脓病具有高抗性,整个养蚕过程中血液型脓病的发病率为0,总发病率比对照蚕品种两广二号低9.46个百分点,张种产茧量比两广二号提高15.76%;其生长发育情况,以及茧丝长、上车率、解舒率、万米吊糙、毛折、光折等缫丝成绩与两广二号相仿。  相似文献   

14.
农村家蚕常见病毒病有血液型、中肠型脓病和病毒性软化病,各有其表现症状,需从消毒、管理、选用抗病品种等方面着手进行病毒病的防治,以提高养蚕效益。  相似文献   

15.
免疫卵黄抗体预防家蚕血液型脓病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给母鸡注射纯化的家蚕NPV抗原,获得免疫卵黄抗体,测定效价为1:160。用免疫卵黄抗体进行添食试验,结果表明其对家蚕血液型脓病有一定的预防效果,并且对养蚕生产安全无毒。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病毒病已成为农村家蚕饲养过程中主要的蚕病,春秋季都有发生,尤其是秋季发病率居高不下,造成蚕茧减产、蚕农减收。据对我县2005年晚秋蚕、2006年春蚕的养蚕情况、实绩调查,病毒病以血液型脓病和中肠型脓病为主,高发病农户占总养蚕农户的6%~15%,蚕茧张单产为24~31kg,低于  相似文献   

17.
防治家蚕血液型脓病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防治家蚕血液型脓病药物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分别对消毒剂、添食化学药物、生物制品等3种方法的特性、用途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全面分析,为蚕业生产上合理使用防治家蚕血液型脓病药物提供科学依据,为开发新型防治家蚕血液型脓病的药物提出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正>家蚕耐病系871N×872N和871C×872C蚕品种是中国蚕业研究所对871×872的耐病改良系,为了解其在农村饲育条件下对血液型脓病的耐病力,我们于2009年在资中县进行了抗血液型脓病养蚕比较试验,现将结果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19.
《江苏蚕业》2017,(4):20-21
介绍了3种常见的家蚕病毒病,包括血液型脓病、中肠型脓病、病毒性软化病。在了解家蚕病毒病的发病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家蚕病毒病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浅谈家蚕血液型脓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水艳 《蚕学通讯》2009,29(2):32-34
家蚕血液型脓病是危害蚕业生产较严重的病毒病之一,本文作者根据自己的工作体会,分析了家蚕血液型脓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