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遵循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八个相统一"要求,套用大学"金课""两性一度"评价标准,明确高校思政"金课"的标准和要求。对照思政"金课"标准,查摆目前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思政课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构建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实施思政课教学方法立体化改革、保障实践教学规范化运行等打造思政"金课"的路径,以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是对中国的战略布局和顶层设计,具有科学而坚实的哲学基础,而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作为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尤其是将"四个全面"融入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之中、推动课堂教学创新与改革已经势在必行;当前大学生主体面临信息多样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特点,思想领域日益突出的矛盾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契合社会实践的矛盾;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的基本要求,需要对课堂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不断创新,在教与学双向互动过程中深化对"四个全面"的把握,实现教与学"双赢",切实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校教师的理论素养是当前提升高校思政课效果的第一要务。  相似文献   

3.
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思政课育人目标的重要环节。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我国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成效显著,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质量提升。深化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要立足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现实,切实提高思想站位,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的有效联动机制,明确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健全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拓宽思政课实践教学渠道。  相似文献   

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4):263-264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研究生思政课)是对研究生进行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公共必修课,事关国家前途和命运,如何进一步提升研究生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研究生思政课教学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分析了当前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以期不断提升研究生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5.
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效果不尽如人意,现有的围绕教学方法、手段、考核方式、实践教学环节等"形式"方面的改革已经达到了实效的可能性边界。未来思政课教学改革应该重视以"内容"为核心的改革,通过逻辑的转换,重塑思政课教学的理性魅力。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内容为例,说明在教学过程中逻辑转换的现实和理论根据以及重塑理性魅力的具体途径和做法,以此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更好发挥其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6.
朱聪  张静 《河南农业》2022,(6):27-29
提升高校思政课的亲和力与针对性既是当前思政课内在发展的趋势,又是外在形势变化的必然选择.提升高校思政课的过程中既要饮水思源,弘扬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又要注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尊重受教育者主体地位,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同时,还应该科学分析思政课教学过程的各个因素,采取系统优化思维,从教师队伍理念灌输、教学内容改革...  相似文献   

7.
农林院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简称"马工程")编写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经过多年的教研实践,在"马工程"编写的思政课教材基础上,形成了符合华南农业大学学生实际的思政课教学内容,即把教材内容分解为学习要点、理论拓展、典型案例与资料阐述、经典阅读与课外实践4个模块,充分实现"马工程"编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简称"思政课教材")的目的性与教学时效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以高职扩招学生群体为对象,借助调查问卷对学情进行分析,就疫情背景下如何推进思政"慕课"教学、提升教学效果进行了一些探索,提出以学生为本、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慕课"学习,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更多学生爱上思政课两条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等院校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教育的重要方式。当前,高校思政课普遍存有的负面评价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课时多;实效差。课内实践是与课外实践相比较而言的,所以课外实践存在短暂性和特殊性的特征,很难普及和实施。从高校思政课课内实践教学方面看,课内实践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但是目前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只专注于课外实践,课内实践的探讨几乎没有。系统而全面地进行高校思政课课内实践研究已经成为提高思政课实效性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做好这部分的工作能够更好的培养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其对于学生的成长及发展等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思政教学工作落实过程中,开展好思政实践教学工作能够进一步在实践中落实相关的工作,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能够更好的发挥思政教学的价值和作用。本文,将就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以求更好的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思政课实践教学和思政课实践教学项目的内涵;分析了思政课实践教学项目设计的原则;通过实例,列举了思政课实践教学项目设计的步骤。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科学的无神论。高校思政课开展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教育是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保障,是新时代赋予高校教师的历史重任。高校思政课教师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教育,且重点阐明两点:一是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在对待宗教问题上是科学的;二是要认真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共产党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  相似文献   

13.
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是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师受社会大环境、高校小环境的影响,再加上自身对职业缺乏认同感、进取心、主动性,导致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思政课教师中不能做到"四真"。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地区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留下了丰富厚重的北京红色文化资源,其具有极高的育人价值。将北京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传承北京红色文化和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路径。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从融入意义、融入内容和融入方式三个方面探索北京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践路径,为新时代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的现实问题和困境出发,旨在探讨其有效的提升对策和办法,以期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0):181-182
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从而指导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高校思政理论课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手段。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生而言,其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对幼儿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思政课是基础又是重点学习的课程。思政课的教学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尤其是情境教学法,以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真正吸收所讲知识,不断提升自身思想道德水平,打好基础,为幼儿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教学改革的推进,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教学效果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于高职学生的需求,思政课教学主体转变是提升教学效率迎合大思政教学理念的关键措施,大思政理念下的高职思政教育必须要具备实践性和开放性,必须切实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知识拓展能力。本文主要围绕如何提升高职院校思政教学效率,以及如何实现大思政教学理念要求,对当代高职院校思政教学进行客观分析,并且提出切实可行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8.
革命精神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精神资源,将革命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对于彰显思政课的实践性,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当前在革命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仍存在重视程度亟待提升,制度保障有待加强,教学形式仍需丰富等现实困境。针对此现状,提出了提高教学思想认识、创新课堂教学形式、优化校园教学环境、完善教学管理机制等对策,以期为革命精神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思政课建设关涉范围广泛。为了提升思政课建设水平,思政课教师应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不断提升专业能力、改进教学实效、形成综合素养,并在内在反省和外在约束的共同作用下,实现课程建设和职业生涯的双赢。  相似文献   

20.
教学方式是传授教学内容、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载体。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思政课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不断推动教学方式创新。当前,高校思政课改革就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吸纳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技术,融合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这三种教学模式于一体。"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思政课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它既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又是适应当前社会发展新形势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